教育制度背后隐含着社会的孩子观:孩子是什么、应该成为什么,这些观念决定或影响着教育的模式和内容。如果教育出问题,原因或者是人们的孩子观与社会的实际状况不相适应,或者是制度本身偏离了人们的孩子观。
近代以来,中国居支配地位的孩子观经历了一个从“家族本位”到“民族国家本位”再到“家庭—民族国家本位”的演变过程,近代教育制度也在这种观念脉络中建立并演变。
民族国家本位与家族本位的孩子观在许多方面是相通的,最根本的一点是:把孩子当作实现整体目标的手段。孩子利益必须服从国家或家族整体利益,个体需求必须让位于整体需求,个体意志必须顺应整体规范。与这样的孩子观相适应,我们的近代教育沿用了教化式、被动式的教育模式。同时,取代家庭和传统共同体,学校成了道德社会化和政治社会化的最重要的担当机构。
在这种观念和制度支配下,中国孩子的某些状况、问题一直遗留了下来。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区,因为政府或家庭的种种需要和理由,他们作为孩子的一些基本权利诸如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免予生产劳动的权利等等,还缺乏切实的保障;他们作为孩子的一些基本需求如游玩、交友等等,也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认可和制度的保证;他们个体意志的养成、心理性格发展的需要等等,更为我们的教育制度所忽略。
家族本位或民族国家本位的孩子观及其相应的教育制度,将未成年人设置为特殊群体或团体的从属物。孩子们在相应的组织体中,接受支配价值规范的教化,并由于其角色表现而受到相应的奖惩。他们的主体愿望、个人意志、自主权利等等由于被认为有碍于整体利益及目标而不被鼓励,甚至会受到制度化的扼制。
这样一套观念和制度的形成和存续,通常有赖于一些特殊的背景条件的存在:整体利益压倒一切的现实困境,国家或组织高度整合个人的社会结构,正统价值的绝对支配地位,文化信息的封闭单一,等等。相反,如果一个社会中的个体权利逐渐被正当化,个人得以脱离特殊的团体而直接置身于社会,价值规范多元化,而文化信息的传播渠道也已经开放……那么上述孩子观以及相应的教育制度,就会面临挑战,甚至出现危机。
显然,我们如今的社会正面临这样的问题:家庭—民族国家本位的教育体制已经开始与现实社会的状况和孩子们的需要不相适应。与此同时,社会急速的价值多元、信息开放的发展趋势,导致学生越来越难以适应现有的教育体制。而越来越个人化的社会对其成员的要求,也反衬出既有教育模式对孩子独立自由的人格、自主自律的能力以及自我责任感等培养的不力。
我们今天缺少的恰恰是孩子需要的、为了孩子的教育,需要补课的是“个体本位—社会本位”的孩子观。我们有必要将社会的现代化理解为尊重每一个个体的公共社会的形成。与这样的社会相适应,我们首先需要确立以个体权利、自身发展需求为重的孩子观,并建立相应的教育制度。只有当孩子的基本权利成为社会共识、并得到起码的制度保证,我们才能期望他们身心健康地面对社会、进入社会。
(原文刊于《上海教育》2006年07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