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平:腐败使我们失去了什么?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7398 次 更新时间:2011-09-13 14:23

进入专题: 反腐败   腐败  

孙立平 (进入专栏)  

对于如何看待腐败的作用,一直存在着争论。其中一个引起广泛争议的观点认为,在我国体制转型过程中腐败具有某种积极意义,即腐败有利于瓦解旧体制。比如,某种旧体制使该做的正当事情做不成,而通过腐败方式买通权力就可以做成,这样就使旧体制具有某种弹性。这样的观点,公开主张的不多,默认的却不少。在一些地方,甚至由此形成了经济社会生活运作的某些潜规则。但实践表明,这是一种极为短视的机会主义思维方式。即便我们承认腐败可以具有上述积极意义,但其造成的危害远不是什么好处所能弥补的。

一些学者力图用一种数字化的方式来计算腐败给我们这个社会带来的损失,这种损失又可以被称为“腐败的代价”。如裴敏欣先生就认为,1999年中国腐败的总经济成本为3430亿元,占GDP 的4.79%。胡鞍钢教授的研究成果则表明,在1990年代后半期,我国各类税收流失性腐败、地下经济腐败、公共投资与公共支出性腐败、寻租性腐败等四种主要类型的腐败,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消费者福利损失平均每年在9875亿—12570亿元之间,占当年GDP总量的13.2%—16.8%。我个人则一直对这样的计算结果持怀疑态度。即以腐败行为的隐蔽性和难于揭露来说,腐败所涉及的财富规模,是很难进行精确计算的,更不要说由此造成的损失。更重要的是,腐败给我们这个社会造成的更大损失,也许正在于无形的“内伤”。

举个例子,即使是司空见惯的动辄数以千亿计的腐败大案,也不如下面这则消息给人的震撼那样大。一篇名为《高校学生会到底有多腐败?》(刊登在《21世纪人才报》)的文章称,在一次校园调查中,“学生组织腐败”与“校园频繁丢失物品”、“校园物价过高”、“考试作弊”等位次相近,成为最令人反感的现象之一。文中列举的现象包括,一些学生干部热衷于参加各种活动,为自己捞取评定奖学金重要指标的“活动分”;在学生会干部选举中,师兄姐妹或同乡等“亲缘”关系成为 “提携”的必要条件,而选举中请客拉票也成为一种并非鲜见的现象;利用分配“勤工俭学”机会的权力搞关系照顾;有的学生干部甚至利用组织活动机会,贪污和隐匿相关费用如企业赞助款等,有的学生会也有自己的“小金库”。

与社会中那些腐败相比,也许这些学生干部中的腐败远非大奸大恶。但问题的严重性在于,这个理应相对纯洁的群体却过早地被社会中的腐败侵蚀了。在这些小事中,我们既可以看到他们对权力的腐败式理解,也可以看到他们在一个权力极为有限的环境中,模仿社会中的模式将以权谋利原则运用到极致。更重要的是,其中一些人,是将上述行为当作实习加以演练的。可以想象,当他们进入社会并掌握了某种权力之后,将会如何来使用那些权力。

在我最近一系列的文章中提出了“基础秩序”这个概念。“基础秩序”这个概念的提出是力图为理解制度的失败提供一种新的解释思路,即制度的失败,有时不是因为制度本身的问题,而是由于制度运作以之为条件的基础秩序出了问题。这对于理解我国转型期制度失败的原因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为探索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秩序提供有益启示。

那么,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基础秩序究竟出现了什么样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如何出现的?我认为,我们社会中远非个别存在的腐败问题,是导致基础秩序失效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此而言,我们应当对腐败对基础秩序的损害,以及由此造成的整个社会生活的紊乱和社会秩序解体的问题,给予更多关注。

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相对显规则而存在的潜规则对社会生活的支配,已经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这种潜规则的支配作用,不仅存在于商业活动领域中,也存在于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甚至相当程度地存在于官场中。在一些地方,如官煤勾结,事实上已经由这些潜规则形成了一种相对系统的“另一种秩序”。而这种潜规则是与腐败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值得注意的是,由腐败形成的潜规则已经不能仅仅被看作是与体制运作无关的“个别”现象。比如,近些年来揭露出的大量买官卖官问题。一些地方一把手的腐败,大多与卖官有关。在许多案件中可以发现,当买官卖官现象已经相当盛行,甚至成为一种潜规则的时候,情况开始明显不同。因为在这样一种由潜规则支配的环境中,一些本来有工作能力,理应得到提拔的干部如果不行贿就得不到正常的提拔。当这样的干部不得不行贿时,就已经不仅仅是个别官员的行贿受贿或买官卖官现象了,而是整个干部制度已经被一种腐败的潜规则所支配。在这样的地方,官员会把精力用在什么地方,就可想而知了。在一些地方,我们甚至听到贷款行贿买官的案例。一位行贿者曾经自嘲地说:“我们是在送钱换牢坐”。由此可见,这种腐败和由腐败催生的潜规则,具有形塑其中人们行为的作用。

无论是腐败还是由腐败催生的潜规则,都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和扩散性。久而久之,腐败开始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人人都要去适应的生活方式,甚至开始成为社会中一种被人们接受或默认的价值。最近一段时间被人们广泛诟病的行业腐败现象,就是腐败蔓延和泛化的一个例子。更值得警惕的是,在一些地方,清廉和正直开始成为被嘲弄的对象,而腐败却开始被人们所普遍接受。

在讨论国企冰棍现象的时候,我曾指出,我们不应当仅仅看到冰棍现象本身,还要看到人们通常所说的冰棍现象是在“大热天”中形成的。这个“大热天”是什么?就是腐败的大环境。可以说,正是腐败的蔓延和渗透,侵蚀了我们社会中的基础秩序,使得正常的社会秩序无法建立,甚至使得正常的制度无法有效运作。

进入 孙立平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反腐败   腐败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公共政策与治理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0615.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