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独特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今天看来,中国道路的成功不仅已被时间和实践所证明,而且更从当今中西方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对比中得到证明。从时间检验上看,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持续了近40年,而且相对世界经济而言中高速的增长还在继续,中国发展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在世界现代经济史上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40年这样的时间长度足以说明一个事物存在发展的稳定性、规律性和合理性。
从哲学上深刻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
从发展的结果来看,中国近40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综合国力和国家的国际地位大幅提升。
从当今中西方发展对比来看,特别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危机四起,所谓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观”在实践中四处碰壁。当今世界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大动荡时代。世界经济发展陷入长期低迷和失衡,各种“黑天鹅”事件不断,各种不确定性上升,证明资本主义固有的基本矛盾经过一个时期的缓和后又进入一个被激化的阶段。美国与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利益争夺,以及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掠夺和反掠夺的矛盾日益激烈。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社会治理受到空前质疑。
回眸中国,虽然我们也面临很多发展难题,但是中国发展道路和制度的活力远远胜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这是不容否认的事实,原因何在?大家都在分析、探讨。在我看来,根本原因在于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人民性,即中国的国家权力不是掌握在少数利益集团手里,不是为少数权贵服务的,这使得中国的治理体系更加合理。长期以来,西方国家从两方面重点攻击我们的国家治理,一是指责我们是非民主国家;二是指责我们是非个人自由主义(权利)本位。但事实证明,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多民族国家来说,为应对自身经历的深刻变革和与之相互掺杂在一起的许多全球性复杂问题,强有力的国家治理能力是维护中国稳定发展的保障,没有稳定的社会秩序和较快速度的增长,人民的社会经济权利保障是根本无从谈起的。
中国发展的成功使我们有理由有底气对我们自己选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对我们不断创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不断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新型制度文明形态正显示出蓬勃的生命力,我们为人类的发展和世界文明多样性贡献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这自然也对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制度构成挑战。一个国家或民族的自信根本来源于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民族自信的源头。中国道路的选择、中国理论的提出和制度的设计是中华文化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我认为创新的奥秘就在于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在于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这种双重的结合是中华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其理论形态就是以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内容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一新型文化的精髓则是一系列的哲学观念。这些哲学观念是破解中国道路成功之谜的精神密码,它们主要有:实事求是、人民主体、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批判的革命的辩证法、依存共生等。梳理和分析这些哲学观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当今中华民族的发展智慧,更深层次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的根源,坚定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集中体现,也是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发展影响最深远的当代中国哲学观念,它集中表达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实事求是出自中国古代的典籍,原本是指一种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方法,毛泽东用这一成语概括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实事求是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核心,一方面集中表达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历史观以及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另一方面,它言简意赅,微言大义,体现了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十分残酷的革命斗争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并在复杂的革命和建设进程中不断深化。中国共产党在每一个历史发展阶段、每到重大历史关头,都会带着新的问题对实事求是进行再强调和再阐释,对实事求是的每一次阐释都有新的意义,都是一次新的思想启蒙、思想解放,充分体现了正确的哲学观念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智慧和力量。
在社会主义建设早期,“左倾”错误再度兴起,社会主义建设脱离实际、急于求成、急躁冒进。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给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严重灾难。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同志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我们清醒认识到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即中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这一基本国情和基本特点出发,我们开辟了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本路线,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40年,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
经过近40年的快速发展,中国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7亿多贫困人口摆脱贫困),一部分人还先富了起来,国家也逐渐强大起来,但也积累了大量的问题与矛盾: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信仰缺失、道德滑坡、贫富分化、环境污染等问题突显;党内部分官员腐败严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突出,面临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危险。针对中国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面临新的形势和问题,2012年5月,习近平同志做了《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重要讲话,他指出:“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们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更加复杂多变,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这些都对我们坚持和更好地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一重温实事求是的讲话是一次思想解放的再动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三个没有变”,即“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再次郑重提醒全党全国人民,要认清和把握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和面临的新形势,避免重犯脱离实际的错误。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再次强调,实事求是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从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出发,不断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由此,必须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偏离和动摇。可见,政治路线的正确与清醒是以坚持实事求是这一科学的思想路线和哲学观念为前提的。
人民主体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始终代表人民的利益,具有鲜明的人民性。毛泽东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邓小平把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江泽民提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胡锦涛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工作导向。他强调:“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2014年10月15日,他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2016年2月19日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脱离了人民,哲学社会科学就不会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生命力”,等等。从毛泽东到习近平关于中国共产党立党执政的宗旨的思想都是一脉相承的,概括起来就是“人民主体”这一哲学观念。
“人民主体”既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权力观,又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它具有丰富的内涵:一是坚持人民历史主体地位。作为一种历史观,它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进步的根本动力。二是人民是权力的主体,是国家的主人。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依靠人民,人民群众是执政党的力量源泉。三是从价值观上看,坚持人民主体就是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现人民群众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我们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四是坚持人民主体就是要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坚持人民性这一哲学观念在中国具有十分深厚的土壤,与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是十分契合的。民本思想还体现在重现世、重生活、重人伦的基本生命态度,是一种具有浓重道德色彩的人本关怀,把人放在一定的伦理人际关系中来定位,注重人的修养,肯定个体的心性完善。中国共产党强调在密切联系群众的关系中发展自己,强调在密切这一关系中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具有强烈的道德情怀,这是中国共产党不同于西方政党的重要表现。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是马克思、恩格斯构想的人类未来理想社会——共产主义社会最根本的特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也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明确指出了这一点。他说:“马克思主义坚持实现人民解放、维护人民利益的立场,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为己任,反映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
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包含十分丰富的内容,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的发展道路中始终践行这一哲学理念。
第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把贫穷的劳苦大众从“三座大山”的压迫和奴役中解放出来,在政治权利上实现了人人平等,这是人民群众自由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断加强法治建设,实施依法治国战略,不断完善各种法律制度,进一步保障个人权利。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专题讨论依法治国问题,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和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作出战略部署,使个人的各种权利得以全面保障。
第二,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摆脱对“物的依赖”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物质前提。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从我国贫穷落后的国情出发,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实现人民群众共同富裕上,我们采取的策略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今天,中国人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了,但还有一部分人仍处于贫困状态,我们正在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奋进。
第三,提出共享发展,让每一个人都得以自由全面发展。目前,我国只有一部分人富裕了,绝大多数中国人民还没有富裕,并且贫富分化比较严重。基于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享发展理念。他指出:“共享理念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的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也是自古以来我国人民的一个基本理想。”共享发展就是让每一个社会成员拥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让人民群众真正分享国家经济发展的成果,分享发展红利,建成不分地域、不分群体、不分层级、不分民族的全面小康。
第四,重视文化发展,推动人在更高层次上实现自由全面发展。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这是对邓小平“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论述的深化。十七届六中全会之后,我们党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提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过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作优秀文艺作品、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建设等,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推动人的更加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批判的革命的辩证法
马克思认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马克思是基于揭示人类社会发展内在矛盾和资本主义社会特殊矛盾而进行的理论批判和实践批判。他认为整个人类历史是一个辩证否定的过程。对此,习近平总书记作了深刻的把握与阐发,他指出:“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批判精神,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可贵的精神品质。”他还强调,“以勇于自我革命精神打造和锤炼自己”,“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毋庸置疑,批判的革命的辩证法是指导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一个重要哲学观念。
第一,中国改革开放实践活动就是一个自我批判、自我革新的历史进程。改革开放政策的出场本身就是对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模式的反思和批判,改革开放过程本身就是不断的自我革新过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邓小平把改革开放看作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就是要打破那些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观念、旧体制,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当前,历时近40年的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好改的都已经改了,“剩下的都是硬骨头”,需要我们以更加彻底的批判精神披荆斩棘,完成自我革命的历史重任。因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并在诸多领域推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举措。当然,无论怎么改,都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推进。
第二,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也体现了自我批判和自我革新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深刻反省自身存在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自身监督,努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一方面对腐败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惩治了一大批贪官污吏。另一方面加强制度建设,出台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并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和“两学一做”活动。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为之一新,党的执政地位得以巩固,党的领导力量得到空前增强。
第三,坚持问题导向。坚持问题导向实质就是坚持批判思维,要有质疑精神,敢于提出问题,直面问题,设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习近平指出:“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另外,在对待国外的理论和经验上也要坚持批判思维,“对国外的理论、概念、话语、方法,要有分析、有鉴别,适用的就拿来用,不适用的就不要生搬硬套”。
依存共生
当前,人类社会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大调整时代,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世界各国联系越来越密切,如何处理各种复杂的全球性问题,加强全球治理,促进世界的和平和发展是摆在世界各国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根据对当今世界发展新特点的把握,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充分体现了传统中国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一直倡导的依存共生的哲学理念。
依存共生的哲学理念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思想,又反映了中国传统哲学的思想精华。基于依存共生的理念,中国为世界的和平发展提出自己的方案,这一方案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这一思想是中国所主张的实现和平发展、建设和谐世界的重要理念基础,具有丰富内涵。
第一,坚持共建共享,维护世界普遍安全。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是一个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有机整体,利益交融、安危与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世界各国共同面临全球气候变暖、生态失衡、资源枯竭、恐怖主义袭击、食品安全、疾病蔓延、毒品泛滥等问题,没有世界各国的合作,这些安全问题是不可能解决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各国彼此依存、全球性挑战此起彼伏的今天,仅凭单个国家的力量难以独善其身,也无法解决世界面临的问题。”“我们要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营造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
第二,坚持合作共赢,谋求世界共同繁荣。中国倡导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坚持双赢、多赢、共赢的利益观,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习近平提出共同建设“一带一路”的重要思想,就是要走共赢共享之路,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互联互通和发展对接,推动各国基础设施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带动其他国家的发展。与美国损害多边贸易、逆全球化不同,中国以自己的方式维护和推动全球一体化。
第三,坚持交流互鉴,主张开放包容。在全球化和扩大开放的背景下,中国尊重各国各民族文明,维护文明多样性。同时加强各种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理性处理与其他文明之间的差异,取长补短、择善从之,以交流交融化解对抗冲突。习近平指出:“‘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每种文明都有其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都是人类的精神瑰宝。不同文明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文明交流互鉴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
第四,坚持绿色低碳,共同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中国崇尚和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共生共存,寻求永续发展之路。中国主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绝不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用破坏性方式搞发展。同时,中国积极推动世界各国遵守实施《巴黎协定》,呼吁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并愿意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近年来采取了许多重大措施践行绿色发展的新理念,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加强生态环保的国际合作,建设全球生态文明,体现了一个大国的责任担当。这既是中华民族哲学传统使然,也是在人与自然关系上遵循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