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物理学课程会不会包括打坐?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5898 次 更新时间:2017-07-01 20:17

进入专题: 物理学   量子力学   科普   科学传播  

江晓原 (进入专栏)  

□ 江晓原  ■ 刘 兵

□一个美军前越战特种兵军官,退役后居然变成心灵导师,还成了心灵指导类的畅销书作者,比如他最著名的畅销书是《灵魂之心》和《灵魂所依》——听着就特别类似于熬制心灵鸡汤的。这本《像物理学家一样思考》,要不是你一力推荐,我就会将它当成我们平常所说的“民科”之作了。

然而看了之后,发现这书倒不是我先前想象的那样。祖卡夫对物理学还真的略懂一点,这让我对他有了初步的欣赏。这本书当然不是写给物理学家看的,而是写给外行人看的。“外行”们似乎对它评价不错;而物理学家是不是看得上这本书,我虽不得而知,但可能也没有认为它太烂。所以它还得了一个“美国科学图书奖”呢。


■ 说起我接触此书的时间,倒是挺早的。早大约20年前,我在美国做访问学者,有时,周末朋友开车,去周围的yard sale(一些住户把不用的东西在自家院里门前摆出来甩卖)转转,当时在这样的场所,我还买了不少旧书,其中就有这本书的英文原版。那还是本平装本,而且是从一家显然非专业学者的家中所买的。由此可见此书在美国还是很普及的,其作者,也与那本更早些时候在我们这里就有了中译本的《物理学之道》和《转折点》的作者大致相当吧。又过了几年,朋友送了我此书的台湾版,看来台湾的翻译,也经常在某些领域里超前于我们一些。如今这个大陆出版的中译本,用的也是台湾的译本。

也部分地由于这些原因,我倒没有想到此书是否“太烂”这个问题。其实,对于科普书的评价,有时专家们和普通受众的标准是会不一样的。物理学家们是不是看得上一本物理科普书,有时对真正自己买书的受众的影响,也是有限的。你说呢?


□ 爱书之人常说“每本书都有一个故事”,你当年得到这本书的情景,会不会让你增加了对此书的好感——比如怀旧之类的?不过你说专家们是不是看得上某本书,对买书之人的影响有限,我是同意的,我自己有时也会买被“专家”贬斥的书。不过我还有一个判断标准:如果某人写过我确实认为“太烂”的书,那我通常就看不上他写的别的书了,我相信有不少人也会使用这样的判据。当然,祖卡夫的书,我看的这本是第一本。

我觉得这本书中谈论量子力学的部分比较有趣,祖卡夫似乎弄明白了不少概念,又似乎没有完全弄明白,但是他强调需要全新的理念和图像才有可能正确理解量子力学,“实相”(Reality)不再能够保有经典物理学中的地位,当然是有道理的。而他将量子力学与东方宗教联系起来,甚至说“21世纪的物理学课程将包括打坐在内”,虽然会给人一种过于玄虚的感觉,但我觉得也还是可以接受的——他只是试图强调量子力学给我们带来的那种全新的、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图景,而理解这种图景需要“悟”。


■ 你说的也有道理,细想一下,我接触此书的最早经历,确实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后来对此书的判断。不过,又过了这些年,再看此书,这些年的思考还是会加进来再起一些另外的作用。比如像你说的作者似乎弄明白了许多概念,又似乎没有完全弄明白。前者,我们可以据之判断,认为这是在物理学标准的意义上尚可接受的,而后者,则恰恰既说明了作者的某种“民科”身份,又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此书的特色。例如此书对东方哲学的某种理解,与那本《物理学之道》倒有某些相似之处。这本书之所以能在国外成为某种畅销书,我想,恰恰是因为后面的这一特色吧。

进而再延伸一些,也许可以类比一下国内养生类的“科普书”。那些真正在市场上畅销的养生书,其实都在某种程度上以专业的标准看不够严格,而且有个人的理解和特色。这似乎也再次说明了前面提到的那个有趣问题:读者对科普书的需求,往往与专家们的标准是不一致、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有冲突的。


□ 到了今天,如果是一本“科普书”的话,在我看来,“严谨”已经不再是优点(如果它曾经是优点的话)。今天人们看所谓的“科普书”,绝大部分是出于娱乐的目的,而“严谨”的书面孔死板,语言乏味,没有娱乐价值,读者就不愿意去读它。既然没有人读,普及又从何谈起。反而是那些不甚“严谨”的著作——比如这本《像物理学家一样思考》就是这样的典型,拥有相当多的读者,甚至成为畅销书,让那些坚持“专家标准”的“严谨”之人徒唤奈何。

这里有一个颇具广泛意义的问题:“严谨”的著作普及不了,要普及就要牺牲“严谨”,牺牲“专家标准”。以前我们的许多科普工作者一直试图将这两者兼顾,其实纯属幻想。这两者“兼不顾”的作品倒是产生了不少。我们应该坦坦荡荡地放弃这种幻想,并且坦坦荡荡地承认娱乐性是成功的“科普”的必要条件之一。

另外,像祖卡夫这样,将自己的“外行心得”以别出心裁的方式表达出来,与读者分享,也不失为“科普”的功臣。我觉得“严谨”的物理学家们应该欢迎《像物理学家一样思考》这样的书,因为这样的书能够唤起人们对物理学的好奇心,有了好奇心,不就有可能再接着去读“严谨”的书了吗?


■ 我近来一直在想一个关于科普的问题。因为最“严格”地讲,所有的科普作品都是不“严谨”的。最严谨的作品,只能是用最专业的术语以最专业的方式写给同行看的。科普,就要通俗,这应该是科普最起码的要求,姑且还不说像文采、可读性等更高要要求。但通俗,就必然要以非专业的方式来近似,因而,讲科普书的严谨,只能是一个不可能最终实现的幻想。

在现实中,既然各种科普书都不够严谨,但其中“不严谨”的程度还是可以分级的。面对现实中那些不严谨的科普书,特别是畅销者,科学传播工作者的任务之一,也包括提醒读者,让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这种差异——这里只是说差异,并没有依据严谨的判据给出价值判断。而像我们这样的对谈,也正是这样的工作的一部分吧。

不过反过来想,一本科普书,无论严谨程度如何,无论是否为专业科学家所赞赏,只有让读者喜欢读,才是其成功的硬道理。至少在国外,祖卡夫的这本书达到了这一基本要求,因而也构成了我们选择它来对谈的理由。

还是希望我们这里也有更多这样能吸引人的科普书吧——尽管它们不一定“严谨”。

载2011年3月4日《文汇读书周报》

南腔北调(102)

进入 江晓原 的专栏     进入专题: 物理学   量子力学   科普   科学传播  

本文责编:jiangxiaoyua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历史学 > 历史学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04959.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