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博伊:给雄安新区的建言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839 次 更新时间:2017-05-07 23:18

进入专题: 改革  

松博伊  


我是老三届人,也就是上世纪66年高中生。当年学校武斗,一片狼藉,面对破碎的门窗,渴望得到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不过是做梦。如今年近古稀,也并没有完全“圆梦”,虽然学校的物质条件很好,但真正的“文化人”得不到尊重,“应试教育”充斥教育过程,“功利”肆意腐蚀、嘲弄“真知识”,只能依然去继续做梦。有关“雄安新区”的决策出台,再又勾起我的梦想,下面将我寻梦轨迹中几个节点的文章大致删改汇总一下,算是一个“新努力”吧。


促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建设文化“特区”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以建设“经济特区”开始的,市场经济发展使中国产生了巨大变化。但人们不可能仅注意经济建设,追求物质享受,还需要发展文化,而且这可能比经济建设更重要。希望能将雄安新区建成“精神特区”,建成“文化特区”,建设一个“文化城”。

农村的城镇化是大势所趋,建大学城的报道也时有耳闻,这里提出的不过是相对集中,有点规模的“文化城”。既然是“特区”,自然应该有其特点,其特点在经济上是这里的文化事业都是以产业化形式存在的,也就是资金来源于民间,按照市场化的规律运作,并不给政府增加多少财政负担。在这个城市管理上,提倡“大社会,小政府”,所有文化产业在这里落脚基本没有“门槛”。这里将集中建设学校、出版社、学术研究所、博物馆、图书馆、艺术展览馆、文艺演出场馆等等。同时这里有齐全的相关生活设施,医院、老年公寓、疗养院、宾馆、家政服务业等等应当是相对发达的,是最适宜居住城市。

改革开放主要的成就表现在经济方面,而与文化有关的事业单位体制的改革就比较迟缓。这方面改革涉及的问题多与知识分子有关,而且改革的好坏对今后社会的发展极有影响,文化城可以为事业单位的改革建造了一个实验的环境。这里的所有“文化单位”都是去“行政化”的,这里的“知识分子”没有行政级别和相应的等级划分,没有现在通行的统一“职称”制度。所有“头衔”都是“局部”的、“动态”的、“名誉”的。这里的主要工作人员是“自由职业者”,工资待遇是和现行民营企业“接轨”的。这里强调“自律”、“自治”,没有现在事业单位都有的主管单位。这里将有高水准的民办图书馆、博物馆和社会问题研究院。这里的研究机构都应当是民营的,有出于文化兴趣而非经营性的,也有接受社会“问题课题”的商业性质研究。这里将有较高水平的各类学校,教学内容比较灵活,有最实用的职业培训,也有纯学术研究。这里将创造自己“学历”、“学位”的品牌。同样,在这里任教的教师有“得英才而教之,不亦乐乎”式的不计报酬的,也有靠“出卖知识”来“养家糊口”和“发财”的,当然更多的是两者兼顾的。这里对文化和教育“质量”的监管,主要由行业组织的“联合会”负责,提倡自律和高水准的道德规范。

考虑到宗教在当今社会的影响,这里将有比其它城市密度较高的寺院和教堂的分布,有严肃认真研究宗教的场所,包括宗教学校。这里严格实行政教分离,同时避免极端宗教和邪教的渗入和传播。

所需资金主要靠向国家借贷和民间筹集,而不靠国家行政财政支出。这里的产业特点是微利的,注重物质和能源的节约,是不刻意追求经济产出效益。今天社会已经是多元化的,人并非仅仅需要物质享受,也有人更需要“信仰”,需要“安静”、“淡泊”。尤其今天大城市中水、空气、噪音的污染和快节奏生活带来的精神压力,开始使一些人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发展的目的是什么呢?这里强调精神的平和是有社会基础的,将成为知识分子修身养性的良好场所。有需求就存在商机,在精神文明方面也是有经济文章好做的。这里将以“出卖文化名誉”来筹集部分资金,例如投资建学校的,可以以投资者的名字命名校名,建设用于文化用途的大楼刻上捐资者的姓名,等等。这里欢迎用钱来买“名垂千古”。同时要考虑到,当前办学等文化产业不会没有利润,这里欢迎靠发展文化来“发财致富”。

这里并不排除物质生活的改善,而是生活更注重科学化和周围环境的改善,这里将是生活需求社会服务化最发达的地区。这里重视资金的投入效率,运动场地、实验室、图书馆、食堂、公寓等等都是开放式和专业化的,达到最佳的经营效果。这里在居住上注意舒适方便,而不注重表面的豪华,同时注意整个社区的美化和卫生,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这里也将是刑事犯罪率最低的地区。

这个文化城也是一个“纯”居民居住消费城,对农村的城市化进程,对拉动国内需求都有积极意义。我国正在面临老龄化加剧的时期,这里不仅为“老有所养”提供方便,更重要是为“老有所为”提供宽广的舞台。所以这里工作的人员主要是靠退休的知识分子和年轻的知识分子组成,前者不再受“名利”拖累,后者还没有得到“名利”,他们在这里是适宜的。而中年知识分子多少已经有了一定的“名利”拖累,来这里的机率较小。这座文化城也将是一座“老人城”,这里将为社会化居家养老提供优质服务,也将为社会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法。

讲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容易和“政治”联系起来,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社会需要长治久安,这里更需要强调遵守法律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和国外的联系应有更高的透明度,而且只是局限于文化方面,只是和国外民间文化机构和个人联系。政治问题的研究只能是局限于学术研究,不能不负责任去实践或是向“城”外扩散,当然这里更不允许随便组织政治社团。

我们强调要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两手都要“硬”。建设“文化特区”正是体现重视文化建设的措施。同时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发展文化,最重要的是对知识分子的“解放”,给他们自由发展的空间,这座“文化特区”正是这样的空间。这是一项大的工程,靠着一篇短文是不能完全讲明白的,希望利用网络媒体让更多人参与讨论,让梦想变成现实。


对高校改革的思考——谈对传统教育形式的“颠覆”


笔者接触计算机不少年头了,当计算机能进入普通人家开始,就感到时代要变了,而互联网的发展更让我坚信这样一个概念:电脑和互联网将“颠覆”所有知识分子的“行当”,真正是“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这里谈谈对教育的“颠覆”。我们所以办学校是有两个需要,一是得到知识资源,二是得到“师、生”和“生与生”之间的“互动”。这两个需求缺一就称不上是“学校”,也是近现代印刷业再发达,书籍、报刊再多也不可能取代学校的原因。而这两个“需要”在电脑和互联网面前实在是“小菜一碟”。在中国利用网络办学校也早已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学校教育,至少是大学和专科教育的传统方式正在被“颠覆”,这也可以从网上随便下载的一点点报道来感受到我们旧的教育方式正在被淘汰。邓小平说过,我们最大的失误在教育。今天我们依然为很多教育上的问题而感到束手无策,例如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大中小学都受“应试教育”的困惑,等等。但这些问题摆在电脑和互联网时代,应该不是“问题”。这里对今后的大学做一个设想,对今天的教育改革提供思路。

大学主要是提供授课,但方式要变。

今后的大学主要是组织各门学科的授课小组,所有值得学习的教学内容都可以分解成近似无穷大量的授课小组来传授,彼此关联又相互独立,依照学科的特点决定内容、课时和教学小组人数。各授课小组在“招生”前都要对求学者说明你具备怎样的基础才能选这门课,也明确说明开设这门课目的是什么,哪些专业需要这门课。众多的课时表一般提前半年就在网上公布,由学子选择并提出申请,经过注册、交费,就可以按时上课。在听课中也要参与讨论,在完成作业(包括实验)和考试之后获得一定的学分。授课可以完全依靠网络,也可以面授、网络相结合。一切都是灵活的,你也可以上几乎免费的“网络教学”,靠半自学完成本课程。例如对于高等数学的授课就可以成立多个小组,深浅、学时各不相同,对求学者提出要求,并和下一步专业学习建立关联。学子能否参与学习除去费用,重要的是个人的接受能力。如果不考虑所选课程的难易程度,很可能你的交费只是满足“受教育”的心理需求,对于家庭经济状况拮据的学子是不能这样来选择受教育的路。例如你唱歌的天资一般,而这方面可能学费很贵,家庭经济状况不太好,就没必要选择。同时也有些课程“实践”的机会比较多,适合半工半读,家庭状况不是很宽裕的学子可以考虑选择。对于文科类专业来讲,由于网络时代信息传播极其方便,所学内容浩如烟海,“学校”不过就是挑出来应该学习的内容,形成顺序和系统,学子照此学习和参加讨论。文科基础知识的学习从网络上获得的成本是很“低廉”的,师生互动比较少,而在网上学子之间互动又十分方便。大家看过同一领域的知识后,发表自己的认识和疑惑,大家评论,这是完成作业,也是自己作业被批改。实际上现在很多重学术的网站都可以办“大学”,围绕一个问题,由相对固定的人群从基础到深入,有顺序,持之以恒进行学习和讨论,一批这方面的“人才”不就培养出来了吗?科研机构和大型企业专业人员的培养都可以以教学的形式进行,使学子学习和就业联系在一起,无形中增加了大学的数量,也可以使教学做到“有的放矢”。在网络时代上大学是没有“门槛”的,任何人只要想学习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业。而所谓“大学毕业”不过是各个“品牌”学校,从众多学子中找出达到事先约定好而且符合毕业条件的学子,即学满规定学分同时又满足其它要求的,发给毕业证书。当今有一位十分著名的历史学家,而他本科学习是医科,这个例子也说明旧的教学需要改革。这样一个极其多元化的教育平台在没有电脑和网络的时代是不可能具有的,而在电脑和网络时代依然维持旧的教育形式就是抱残守缺,会被淘汰的。


成立“人才服务公司”


这种开放大学课程的方式,对一个计划进入大学的高中毕业生来讲很像面临一个教育超市,各种“商品”琳琅满目,不知如何选择。同时学校有监督敦促学子学习的责任,这些在开放式教育中如何解决呢?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对学生进行评价、考试、毕业等等的鉴别鉴定系统。在市场环境下有所谓的“猎头公司”,专门物色各种专业人才,帮助你找职业,也帮助公司找到人才,今后这种方式完全可以扩大,成立“人才服务公司”系统。

从青年人高中快毕业开始,就“进入”到这个系统。由这个系统组织各种考试,收集在校表现,给高校推荐“人才”,同时更重要是指导学子下一步如何择校,如何选专业,这个“服务”系统可以贯穿学子整个求学过程。这项工作不少是现在学校的学籍管理工作,但分散在各学校的这类工作人员在学籍管理上是被动的,他首先考虑的是自己学校的利益,也就是他很可能夸大自己的学校,对学子的专业水准鉴定是次要的;而这里的服务公司不同,他是靠对学子和学校的准确评价来获得自身利益。这样做基本上可以杜绝教育腐败现象。例如学子参加考试是为了知道自己和让别人“知道”,而不是为了“名次”,考试作弊成了不必要的,非诚信的污点将对其一生产生极大影响。这个“人才服务公司”对每个学子的“定位”是靠对极其大量信息的处理,在过去是做不到的,但在今天的电脑时代是可以轻松完成的工作。这项服务可以延伸到学子就业,它的出现将彻底改变“应试教育”的现状。“应试教育”存在的理由无非是需要评价每个年轻人的“知识”水平,而这套系统可以说随时“鉴定”着每个学子。这套系统也给大学能实现“宽进严出”奠定基础,甚至大学的基础课程的教学可以完全放开,让优秀的教育资源充分“扩张”。你计划从哪所大学就学和毕业,实际是从“大三”开始,这时你上哪所学校合适是比较清晰的,大大减少大学招生的“选择困境”。“应试教育”是中国教育的“顽疾”,现在的家长对统一高考制度的每一项规定的兴、废都很感兴趣,但就是忽视了电脑和网络技术对教育方式的“颠覆”,关心即将死亡的事物不是很“无知”吗?


提供学生生活、学习的服务系统


在改革开放初期,各大学有将后勤服务从大学分离出去,实行社会化管理的趋势,但随着“加强管理”,一切都不了了之。今后大学一定会走向开放,对学生生活服务将走向市场化,实现社会化管理是大势所趋。绝大部分新大学生是不到20岁的青年人,他们所需要的生活服务不同于成年人。除去饮食就寝之外,还需要对他们行为习惯进行监管,所以这个为大学生服务的公司必须设有“班主任”或“辅导员”的岗位。他们不负责学子的学习成绩,而重视他们身心健康的安全和成长。例如学子们每天是否按时去上课,是否回自己的寝室休息,“班主任”对自己“管辖”下的学子都应当有记录和及时通知家长的责任。“班主任”同时有项重要工作就是敦促和组织学子参加体育锻炼(上体育课),辅导他们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和自组织的文艺和体育团体。这样的服务机构不隶属于某大学,但同样具有教育功能,“班主任”也是在从事教育工作,从业者应该具有较好的做人品格,懂青年人的心理,有文体才能。这样的服务机构不再属于某学校的什么“后勤”,而自己就是“主角”,自然会有做好工作的主动性,服务质量要受到学子和家长们监督,也和他们自身利益紧密相连。


今天的“大学”应该“一分为三”


今天的大学都应当一分为三,分为以授课为业的大学(学院、学校),以管理学籍为业的“人才服务中心”,以为学子提供生活(包括身体、心理健康)服务的中心。“授课”部分是原大学的主要工作,真正可以也必须做到“教授治校”,后两部分是提供社会服务,各司其职。现今负责学子们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可以部分归学校,部分归生活服务。今后每个学子的成功都是社会教育成功的结果,学业有成的归学校,做人素质的提高和身心健康归两个服务中心。同时社会现有文化设施也将全部开放,教室、会堂、体育场馆、实验室、图书馆、博物馆……真正实现“物尽其用”。这些变革无疑会促进文化产业的大发展,真正实现人人受教育。当然这些都是基于电脑和网络的普及,没有这些信息化产业革命,不会促成对传统教育形式的“颠覆”。这种教育形态下,不存在接受高等教育有什么限制,考试入学将成为历史。考试依然是学习的环节,但它的作用不是“卡”,而是让学子认识自己。各所名牌大学是“好进难出”,你入学选择了名校,意味着你进入了严格的“筛选程序”,学习内容的深度、广度高于他校,能力不足有“自取其辱”的味道,理性学子会知道如何选择。在电脑和网络普及发展下的社会,教育事业一片光明,但实际上教育的改革远落后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高考制度的留恋就是明显例子,这里面有一个理念问题,也是我们发展教育事业的真正“敌人”。

真正阻碍教育大发展的是我们的理念

人们常说“知识就是财富”、“知识就是力量”,这种认知是否符合“知识”的真义,我们暂且不考虑,但 “财富”、“权力”都具有排他性的,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比别人拥有更多的财富和权利,这也就意味着不希望别人受到教育,这种认知也就成了发展教育中的最大“暗礁”。如何一方面重视发展教育,另一方面又处处为难它呢?最好的做法就是对教育的垄断,借助加强管理,统一实施教育来做到这两点,让“暗礁”披上“隐身衣”。受教育是人们获得知识最主要的方式,教育上出现的种种不好解决的“顽疾”最主要原因都可以归结到这种认知的普遍存在。所以我们要让教育发展正常化,让教育在社会生活中发挥更大作用,就必须首先破除“垄断教育”的思维,真正开放每个人受教育,包括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毫无问题,教育是需要“成本”的,是要有经济基础的,但这些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教育上所需的资金根本算不上问题,真正阻碍每个人受教育的是“垄断教育”的观念,是有意设置的人为障碍!它的背后是对社会财富分配的“争夺”,而不是真正的教育。例如,现在考试常动用警力来维持秩序,普通考试作弊和“违法”相连,这能是教育的环节吗?一些地区校舍陈旧,一些地方的人们千方百计去择校,明明很多人愿意为受教育付出“资金”,我们为什么不能让民间资本方便进入教育领域呢?我们为什么不能很好利用人们教育需求的“投资”呢?这不都是“教育垄断”在作祟吗?好了,如今电脑和网络的发展开始要颠覆传统教学的形式了,也将让“垄断教育”变得苍白无力,甚至可笑。

仔细观察今天的网络,不少“知识人”在网上开办各类专业学习班,公开的学术讲座层出不穷,这些实际上是在开展“真教育”,只要系统持续下去,自然就是在“办学”,真正网络大学也已经出现。这些都是电脑和网络时代对传统教育形式的“颠覆”。前不久,在义乌召开网络大会,会上大谈网络对传统商业的“颠覆”,而没有谈网络对其它方面的影响,这里面也许是时间紧,更多也许是为了维持“垄断教育”,给“垄断教育”留点变革的时间。但信息革命是时代的潮流,“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不能不关注电脑和网络对传统教育形式的“颠覆”。

希望雄安新区能建设成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全新的网络电子时代的“学校城”


对教育“软”、“硬”件分离的思考


人类社会基本发展趋势就是“分工”(专业)越来越细,彼此合作越来越多。现在“公司”和“生产厂”是分离的,商业风险、投资、劳力投入、销售、设计等等都是各负其责,各享其利。今后学校教育也会产生“分离”,也就是教师“队伍”是负责教学,落实教育的“软件”部分;教学校舍、设备和生活服务由另外一支“队伍”负责,是满足教育所需的“硬件”。这种分离设想从改革开放初期就有,也就是学校后勤与教学分离,但一直没能实现,其原因就是利益一旦纠缠在一起,再理清楚是比较困难的。但我们新区学校是在“白纸”上绘图,可以绘出最美的画章,实现“软、硬”件分离,充分发挥各自的“潜能”来办教育。例如我是房地产开发商,可以把校舍建在最需要的地段;我是物业管理的,就设法吸引更多学校来这里办学,有更多的商业服务;我是办学的,就去研究教育发展方向,向家长和学子提供最好和最实用的教学服务。……

这种分离利用了市场的竞争机制,使相同教学服务进行比较,“硬件”比“硬件”;“软件”比“软件”。做到有“需求”(当然指合理合法的)就有“供给”,每个教学和服务部门只要能存活发展一定有其存在的理由;相反,不合社会发展需求的,质次价高的服务会自动遭到淘汰。这种态势会使文化教育得到良性发展,造福国家和全民族。这种“分离”在现阶段看上去是天方夜谭,是不切实际的,但和所有“创新”一样,是值得探讨和实践的。尤其在经济改革的今天,这是极有发展前途的一项事业。尤其在产能过剩的今天,教育产业是重要契机。

教育不能得到大发展,无非是两个原因,没人来办学和办学没条件。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如果办学没有条件,则是企业家们的责任;如果有校舍而没有人来办学,则是“知识分子”的责任。我们实现了教育上的“软、硬”件分离,也就是明确了各自的责任。一个社会有钱可以买到“吃、喝、玩、乐”,但买不到“受教育”,买不到“文化”,这是一个畸形社会,是危险的市场经济环境,也是“资本家”(包括国有投资者)、企业家的耻辱,是“读书人”的耻辱,是家长的无奈。这种现象的改变已经有了“萌芽”,但要长成“大树”,需要企业家、教育家和家长们的共同努力。


开发建设 “文化教育城”(硬件部分)


有了“软、硬件”分离的思维,开发建设新学校也应该有不同于办传统学校的过程。要打破旧学校“圈地为牢”的封闭模式,去除“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思维,由房屋建筑开发商来建设足够大的“校舍建筑群”,这里主要有足够多的教室,考虑教育的发展,建大、中、小各类教室。考虑今后很多教育内容可能要通过电化教学,建设具有发展潜力的电化教育设施,同时注意教师的沟通作用是重要而不可缺少的。建设图书馆,有足够多纸质书和电子书可供阅读,也作为学子自修室。建较多适合青少年活动的健身房、体育场、馆。建现代化的音乐、美术训练室,以及实验室、科技小制作室。建中小型会场,具有互动性,可以进行简单演出和学术报告。配套建设教师学子需要的生活设施,食堂、卫生所……以及管理严格而价格较低的学生、教师公寓……。


这里的学校(软件部分)


任何个人或社会团体只要拉来“资金投入”,或是自身有能力都可以来创建各类学校。尤其为生源过多的学校(名校)建立“分校”提供便利,也就是为好的教育资源扩张提供条件。也可以为企业提供中、短期培训提供校舍,当然也包括政府和社会团体。为社会志愿者提供办各种科普、法治、文化补习所需校舍,如办民工、商贩夜校、老年大学等。……

这座学校城是开放的,里面所有文化设施也提供给周边居民使用,满足所有人,不同时期的各种文化需求,如图书馆、实验室、体育场。


投资和回报方式都是灵活的


成立“文化教育产业公司”为教育“招商引资”,建设初期可以按地产开发程序进行,例如在原来规划的教育用地上建造,积极利用办教育的优惠条件。政府以土地作价“入股”,吸收爱好教育人士投资,同时欢迎民间资本入股(入股投资形式便于处理各方经济利益冲突,土地不能随便分割,而转变为“股”,就容易解决)。所有投资用建成物业所有权逐步“偿还”。“偿还”采用多种形式,政府的可以作为教育投资,个人的可以作为入学学费或是“理财投资”,办学机构投资可以直接用于办学。中国正在形成庞大的中产阶层,摆脱基本衣食短缺的群体有极大的对文化,对教育的需求,这里面存在巨大的商业潜力,有眼光的企业家是会嗅到这里的商机。

文化教育产业不同于其它产业,会有不计营利的所谓“善举”投资。中国民间有很强的办学意识,这个好文化传统应该得到提倡,例如某人捐资修建了一所教学大楼,我们可以将其姓名刻写在楼面,作为建筑的景观,而其所有权、使用权在一定时间并不属于该人。文化上不少“荣誉头衔”也应该重视它的商业价值,要重视市场经济规律的运用。例如教师靠教书得到不菲的收入,则没必要再给予“桂冠”;一个没多少文化的人出资办学,就必须给予热爱教育的“荣誉”。教育上的“荣誉”是文化产业特有的“资产”,必须运用好!


要按文化产业去运行


这里的学校不同于传统学校是画地为牢自为一体的学校,而是租借校舍,高效而灵活,集中精力办学。这里的很多设施也是开放的,同时为多个学校服务。教育采取“通识”和“专业”适度分离,学校主要集中“通识教育”的教师,而“专业”教育委托专业机构。这将为教育改革提供“实验场所”,是有师范意义的。在放学后和节假日,体育活动场所、图书馆等文化场所也对外“出租”,提高使用效率。这里也可能有多个学校同时办学,但能分得开,互不干扰。这可以在规划设计建设中就予以考虑。这种教育上的“软”、“硬”件分离模式,也将为现有各类学校的改革和改建提供新的模式。

关于建《老年城》(退休城)的建议

问题的提出理由:

1.        我国社会的老龄化在加快,如何应对这个问题是值得关注的。

2.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开始陆续退休,步入老年,这批人的养老问题是个新问题。

3.        近十年陆续退休人员,深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不少人在就学、就业、婚姻等问题上都有不少坎坷经历,这批人在中国历史上是有特殊性的。

4.        近十年也将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时期,尤其将涉及到人事和退休制度的改革,要关注退休人员的生活,进一步促进社会的稳定。

具体的建议内容提要:

1.        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开发相对集中适宜退休人员居住的商品房小区,同时配合农村的城镇化,在气候自然环境较好的地点建“退休者城”(也即老年城)。这些区、城的宗旨是:老有所为、自养、自爱、自尊,建造实用舒适的物质家园和开放、轻松、宽容的精神家园。

2.        出台在老年城(区)商品房的开发上和开发老年服务产业上的优惠政策。允许和鼓励民营和国外资金的投入。

3.        符合法定年龄的退休人员在全国城市间可以随意迁移,各城市应该方便他们的户口申报。

4.        人事和养老保险的改革要积极稳妥进行,“积极”要落实在中青年今后养老体制的建立上,“稳妥”要落实在近十年符合退休条件的中老年职工身上。明确建立符合实际的“老人老政策,新人新政策”的养老机制。

5.        在国有企事业产权改革中,要保障退休基金的落实。

6.        加快养老基金的统筹发放,养老金发放不应再与原企事业有联系,同时要方便退休者异地领取退休金(医疗保险也一样)。

7.        在老人城(区)成立退休工作者协会,并参与那里的物业管理和服务管理。

8.        建立退休工作者的网站和杂志专栏,便于退休人员的相互联系,也便于对退休后产生的各种新问题进行讨论。同时也是老人城(区)的信息化建设,为实际建设做准备工作。

9.        成立护理专科学校,低成本培训所需要的服务人员。成立老年问题研究所,对老龄化社会和老年需求进行理论研究。可以建在老人城(区)中,并利用退休者的“余热”。

10.    在老人城建立图书馆,整理收集关于文化大革命的个人回忆录。

11. 在不违反国家宗教政策的前提下,允许宗教团体参与老人城(区)的建设,考虑建造少量的宗教场所,如寺庙、教堂等。

12. 老人城(区)从建设开始就要重视生态环境问题。重视对生活垃圾、污水的处理。


    进入专题: 改革  

本文责编:lijie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散文随笔 > 民权理念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04232.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