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坚:
很高兴有机会听取各位的高见,学到了不少东西。想谈几点对欧美关系的看法。
当一对矛盾斗争尖锐、表象众多之时,需要冷静观察、深入认识。欧美矛盾在近期的突出表现提醒我们,到了对这一矛盾的性质作更明确界定的时候了。否则,就有可能跟着表象走,把美欧矛盾不适当地加以放大,当作我们世界一个新的主要矛盾。刚才几位学者谈到,过去半个世纪以来,即便在欧美关系最密切的时候,他们的不和谐声音、不一致的意见始终存在,一天没有间断过。这段历史告诫我们,不能也不应高估欧美矛盾的尖锐性和对抗性。大家或许还记得,在"9·11"后欧洲人的表态是什么,他们说"我们都是美国人"。试问,除了欧洲人,世界上还有谁能说出这样的话,没有高度的价值认同和情感在其中,是不会说这样的话来的。还有一点,即便是跟美国经常唱反调的法国,私下也好,公开也好,都把自己当作"美国最老的朋友",还不忘了提醒我们中国人,中美矛盾和法美矛盾"不是一回事"。
美欧矛盾之所以突显,与双方在力量衡量标准上的差异不无关系。我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就是近些年来美国与欧盟双方的自信都在加强。 一方面,冷战结束后,美国作为在军事、经济和政治等领域全面领先的"惟一超级大国","单极梦"更加强烈。克林顿1995年明确表示,冷战后美国"负有独一无二的责任,具有独一无二的能力",要"担负起领导全世界的责任";1997年的一份美国《时代》周刊曾直白地宣称:冷战时代的两极世界"已发展成一个单极世界","不论用什么标准衡量,美国都居于统治地位","没有我们,什么重要的事情都做不成"。美国还抓住"9·11"后的战略机遇,"真正牢固确立了全球性的领导地位"。另一方面,欧盟总体实力正在稳步上升,15国GDP之和已超过了美国。随着欧元的流通以及共同外交和防务的逐步加强,充当世界"一极"的愿望愈益强烈、行动愈益主动。欧盟首脑会议在2001年底通过的《关于欧洲前途的宣言》中指出,在新的国际形势下,欧盟必须重新定义其在世界上的地位,"更加认识到自身特性与拥有的王牌,为一个新的多极化的世界提供典范","为更多的国家指明发展方向"。这两种自信源自不同的理由,是我们观察欧美关系变化走向的一个好视角。
看来,双方对衡量当代国际力量的标准上有一定的落差。在欧洲人看来,我的经济总量、人口规模、金融实力要么超过你了,要么不相上下,应该跟你平起平坐了,现在我的国际地位和说话份量已跟实力不相称了。在美国人眼里,高技术上欧洲的差距很大,跟我不在一个重量级上;你的军事力量落后我一代,要你配合反而碍手碍脚;美国对现有国际秩序的维护能力、决断能力、强制能力和责任,都是欧洲所不能企及的。这种对各自力量判断的差异所引起的矛盾,短时间还很难消除。
尽管大西洋两岸争吵不断,但我仍感到调和与妥协的可能性在增长。实际上,这种调和与妥协已经发生了。举个例子。布什上台后单边主义搞得很突出,尤其显露出极强的单独使用力量的欲望和主导意向(如对《京都议定书》、《CTBT》条约、国际刑事法庭的态度),欧洲很不高兴。但后来由于各种原因,美国包括布什本人提出"有利于自由的力量平衡",强调美国尊重"大国的合作与协调",搞单边主义的同时并不排除多边主义,等等,欧洲人的心里感到非常舒服,觉得很动听,对美国在这方面的批评调门降了许多 。这种心态能说明点问题。从美国方面讲,虽然对欧洲一些国家的态度感到恼火,批评得也不客气,但并不担心双方会闹崩,因为事态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布什2002年6月在西点军校的讲话中,早已明确表示,他并不担心形成什么"反美联盟"。现在仍是如此。对美国来说,已经进了两步,如果阻力太大,是可以考虑退上半步、一步的,而一旦退出这半步,欧洲的反应会如何热烈,大概不难想见。
刚才有学者提出这样一个命题,即美国打伊的真实意图是打击欧元。这一命题是否成立,我不作置评。我没有想到那么深远,想到最多是美国试图改造伊拉克和伊斯兰世界,补强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在这个秩序中,欧日处在核心内圈里,是美国竭力维护的坚强阵地;第二层,除了一些盟国和友好国家外,美国也在试图把俄罗斯和中国拉进来;在最外面的那圈里,部分是比较脆弱的,比如阿拉伯世界。美国要挑起内圈的矛盾和冲突,不符合它的根本战略利益。
由上述争议引出的,是如何认识美国、认识美国霸权的问题。应该承认,美国比历史上的霸权国家,比某些现存的大国,有自己的“高明”之处,有人说它具有"霸道+王道"的复杂性质。它的战略是“你强我比你更强”。你是单项冠军,我做全能第一;你在常规项目上领先,我就在高精尖领域争锋。这一特点,是美国国家战略中没有直接表述但又是非常突出的。如果美国真是象有些学者认为的那样,以见不得别人强大的"国际红眼病"作为制订对外战略的立足点,那么我们就不会看到它手里扶植起德国、日本、东亚小龙等各式各样的竞争对手了,这既低估了美国的能量及其战略家的谋略,不利于我们客观分析美国与欧洲及其它各大国关系的性质及走向,也同样对我国同美国打交道无益。
冯仲平:
刚才陶所长谈的一些观点,我非常赞同。关于美欧分歧的性质,是手段还是目标的分歧,一直是争论的一个焦点。我个人一直在研究欧洲问题,因此十分关注美欧关系的发展。因为什么?因为许多人不重视欧洲,欧洲不重要,只要欧洲和美国扯上关系就沾美国光,因此特别希望美欧能吵起来。令我高兴的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大家基本对美欧的分歧、矛盾、冲突不争论了,认为这已是不争的事实,特别布什上台以后,更明显。
除此以外,关系欧美关系的争论太多了,我可以给大家归纳一下。大概有这么几个争论的地方。从今天会议上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一点。
首先,美欧分歧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今天大家没有谈这个问题,事实上这个问题在美欧大西洋两岸之间各有各的说法。第二个争论的问题是,这种分歧究竟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今天会上就看出来了,有人不已为然,有的说会"打起来",另外还有其他说法。第三个争论的问题是,究竟美国对欧洲采取什么态度,这个王建先生成为代表了,美国就是要把欧洲打个稀巴烂。第四个争论的问题,这个问题今天会上也没谈,但只要翻开欧洲的报纸上,就会知道这是目前欧洲舆论吵得很凶、很突出的问题。欧洲究竟对美国有多大影响?究竟欧洲能影响美国到何种地步?
我把以上问题有代表性的一些看法讲讲,然后再结合主持人谈的问题,谈谈打伊背景下或者伊拉克危机下美欧裂痕的发展以及对世界的影响,特别是格局方面。这里也包括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美欧分歧产生的原因,美国有一派人其代表人物叫罗伯特·卡根,他们认为,美欧两个地方的文化不一样,理念不一样,思维不一样,世界观不一样,安全观不一样,因此导致美欧分歧不断增大。他比喻说:欧美来自不同的星球,一家来自火星,一家来自金星,所以想不到一块去。
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欧洲20世纪的历史给它本身打下的烙印实在太深了。欧洲20世纪,前半个世纪是战争,后半个世纪是和平,这个非同寻常的经历对欧洲的思维产生了莫大的影响。我们中国人没有充分考虑到这一点,美国也没有充分考虑到这一点。欧洲20世纪的这100年历史导致21世纪欧洲和美国处处作对。你在20世纪前半个世纪,问欧洲人打不打伊拉克,欧洲人可能会说"你不打,我打。"它打了半个世纪的仗,后半个世纪,觉得打没意思,把欧洲打垮了,决定走联合之路,用法制的手段解决国与国的关系,先后出台了罗马条约、马约、阿姆斯特丹条约、尼斯条约等等,通过条约把关系理顺了,用法制解决国际问题,在欧洲缔造了历史上最长的和平。欧洲有许多国家在一起,那也是国际关系。几十年的一体化建设使的欧洲国家几乎可以说沉迷于或自我陶醉于这种方法,结果它看美国现政府的一些做法怎么也不顺眼。而美国则觉得欧洲这么胆小,简直胆小的要命。这种分歧是观念的分歧。
最近有一个叫塔克的澳大利亚学者提出一个看法,他说欧美分歧的根本问题还是利益冲突,美欧还是在利益上不一样。我刚开始看了标题后觉得没意思。中国学者特别相信利益冲突引发争端,我们一直讲欧美冲突自然是它们之间利益没搞定。后来我把这个文章全部看了一遍。我感觉他讲的也有一定的道理。他认为欧美过去利益也不一样,但由于一强一弱,欧洲人依赖美国的安全保护,因此丢弃一些小利益,也要保那个大利益。苏联威胁它,它没有办法。冷战结束以后发生了两大变化,一个变化是,苏联威胁一夜之间消失了,欧洲安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对欧洲的影响很大。再一个变化是,在苏联威胁消失并因此减少对美依赖的同时,欧洲国家加大一体化建设步伐,自己的实力稳步上升,欧盟人口超过了美国,GDP也与美不分上下。这给欧洲一种幻觉也好,什么感觉也好,使得它对美国要求平起平坐的意识增强了。这两个因素结合起来,使得它可以和美国说这块利益我和你不一样。实际以前也不一样,现在它可以公开地讲了。于是双方利益冲突公开化了。比如伊拉克问题上,利益冲突就很明显。我同意王建先生的看法,石油问题、能源问题,这方面美欧之间确实有许多不同的地方。包括在对华政策上,美欧也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这都是利益差别引起的。
第三个争论的问题,关于美国对欧洲的态度问题,王建先生有自己独到的看法。美国看欧洲人怎么都不顺眼,我就想把它打败,这可以说是一家之言,我们也可以接受他,列为一种看法,供大家讨论。但确确实实也有好多学者包括我自己是不同意美国要把欧洲搞坏了的说法的。我觉得我们的理由更多一些,我同意周弘所长和陶坚和陶文钊两位所长讲的。科索沃战争,确确实实是欧洲人请美国人打的。科战结束后,欧洲为了不丢面子,下决心搞自身共同防务建设。它想以后这样的事情再不请美国人,建立欧洲快反部队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提出来的。
另外一派的观点,认为欧洲人这几年和平发展了,靠谁提供的,是靠美国提供的,美国到现在还是继续给欧洲提供安全便车的,美国人是支持欧洲搞一体化的。持这种观点人可以拿出历任美国总统的讲话来作为证据。的确包括布什在内都讲过不少支持欧洲统一、稳定和繁荣的话。
再简单讲讲第四个问题,欧洲对美国的影响有多大?这个问题说起来很有意思。大概可以从两个层面上讲,一个是欧盟层面,也就是说15个国家联合起来对美国有多大影响?这方面基辛格曾经嘲讽过欧盟。他曾说,你欧洲经常说你是统一的,但如果我想给欧洲打一个电话,给柏林打?还是给巴黎打?科索沃战争后,欧盟设立了一个"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由北约前秘书长索拉纳出任。一些欧洲国家报纸当天纷纷发表社论说,基辛格找到电话打了,你打给索拉纳就行了。但实际上欧洲在外交方面,没有因为有了索拉纳或者彭定康就用一个声音说话了。我估计在很长时间内实现不了这一点。这次伊拉克危机使这个问题更加暴露了出来,但不会很快就得到解决。为什么它可以有一个共同货币,却不能够有一个共同外交?从法律上讲它达不到。所有欧盟通过的具有约束力的法律和条约都规定了外交上它是政府间合作。就好象你和我,我和邢广程老师、陶文钊老师是合作的关系,中国和俄罗斯的关系。我们有共同利益便可达成共识。美国、法国、德国,有共同的利益可以达成共识。如果没有共同的利益,15国中有一个成员国反对,就什么也干不成了。不是多数表决制度,是一票否决。因此从法律上目前还实现不了共同外交。今后像周弘所长讲的,它受到伊拉克危机的刺激,可能会有一些进步,但肯定还是需要很长的时间。可见在欧盟层面上,欧洲要对美国存在影响不大。
成员国层面上需要具体分析。英国怎么样,法国怎么样,德国怎么样。英国报纸上讲,美国人去年九月到联合国,没有直接打伊拉克,是英国人的功劳,是布莱尔的功劳。法国报纸说是它的功劳。有一点可以肯定,确实英法等欧洲国家当时影响了布什。美国最终决定同意派联合国核查人员重返巴格达,欧洲领导人肯定有贡献的。布莱尔肯定也是施加了影响的。究竟如何看英国的作用?表面来看,美国做出什么决定,英国也会跟着去。英国政府内相当多的人相信,我紧跟美国的目的是,我要告诉你这样干是不行的,应该怎么干。美国指到那儿,我就打到那儿,但是一边跟着一边告诉他,这样打不行,那样走不行。换句话说,只有我英国和美国一起干,方可施加影响。
在法国、德国看来,我公开强硬一点,我在伊拉克问题上发表一个与美针锋相对的和平计划,我把俄罗斯也拉进来,我搞一个"反战轴心",可以起一种孤立华盛顿的作用。大家最近看到,法国外交十分活跃,希拉克给中国打电话,普京到访巴黎时,希拉克亲自到机场欢迎。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绝大部分国家站在法国一边,确实使美国有一种孤立感。因此,法国、德国认为它也在影响美国。
下面我主要谈谈究竟如何看美国打伊对世界的影响。我认为当前伊拉克危机引发了四大矛盾。第一是联合国大国之间的矛盾,俄罗斯、中国、法国站一边,英国和美国站一边,这是一大矛盾。第二是欧洲国家之间的矛盾。美国人依打伊划线,把欧洲分化为"老欧洲"、"新欧洲"。这样欧盟内部出现了矛盾。第三大矛盾是什么?北约内部的矛盾。北约内部的危机到现在还没有解决。这是自1949年北约成立以来第一次最严重的危机。什么危机呢?表面上看是土耳其的协防问题。伊拉克如果攻击与其唯一接壤的北约成员国--土耳其,北约该如何反映?按说应该是集体防卫,《北约大西洋条约》第五条款说的很明确。1月15日美国提出这个事后,法国、德国、比利时、卢森堡四个国家不同意。扯了一个多月,北约秘书长罗伯逊迫于无奈,启动北约第四条款--沉默程序。对于北约来说这一条款只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使用的,北约成立53年还从未使用过,这次是第一次。这说明北约团结不成问题,现在团结很成问题了。罗伯逊启动这一程序,实际有点威慑作用,想把法国、德国的嘴闭上。结果到最后时刻,法国提出反对,比利时呼应,德国犹豫之后也表示支持。由于这三个国家打破了沉默,这个危机到现在也没有解决。这个问题不解决,北约将面临很大的危机。
布什指责法国“短视”,鲍威尔说,联盟是什么意思?有一个国家遭到外侵,你们就应来支持,你们不支持这个联盟也就不复存在了。你看这个矛盾已经到什么地步了。到现在法国、德国和比利时挺得还这么硬。法国、德国希望土耳其的防卫问题要和联合国关于伊拉克问题的讨论结合起来。法德在拖时间。法国国防部的高级官员明确表示,如果说土耳其遭受到威胁或者侵略,法国将是第一个伸出援助之手的国家。可见法德在北约内反对协防土耳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防卫土耳其不是关键问题。这里牵扯到很大的问题。我前面讲的四大矛盾实际就是一大矛盾--跨大西洋之间的矛盾。具体讲,真正的分歧是所谓的老欧洲和美国在伊拉克问题上的分歧。这是问题真正的核心所在。
如何看欧美在伊拉克问题上的分歧?法德反美的强度很扎眼。但需要搞清楚其“可持续性”。在强度问题上,前面讲了那么多,北约持续53年的危机,法德提出跟美英针锋相对的和平解决方案。美国把德国和古巴、利比亚相提并论,这是罕见的。法德拉拢中俄,孤立美国,基辛格认为这也是罕见的。
我认为法国、德国和美国的立场分歧是怎么解决伊拉克问题。手段是什么?或者更具体讲,何时解决这个问题?法国、德国有点认死理,别的手段没有用足的时候,现在要打,让我派兵协同土耳其,是不是给人口实,北约站到战争一边了。现在西方有一种所谓“战争逻辑”理论,认为这个仗肯定要打,理由是部队都去了。法国和德国人说哪有这种强盗逻辑。法国、德国说我就不吃你这套,实际最后它可能也会退的,但它坚持这个时候不能说这个话,不能宣布这个事。北约内部的危机就卡在了这里。
如何看美欧下一步的发展?我看有两种可能性:一种可能性是,美国的立场受到法德甚至英国的影响,避免战争,或者在一段时间内避免战争。美欧立场都在向中间靠拢,美国也向欧洲靠拢,欧洲也向美国靠拢。美欧联盟得到维护。这是一种可能性。
同时我们也不可排除另外一种可能性。美国一意孤行,法国和德国被迫调整政策。怎么调整?基辛格的分析有些道理。他认为,法国在最后关键时刻会支持美国的。德国顶多是弃权票。基辛格认为德国对伊拉克问题的立场受内政影响太大,施罗德把这个跟国内问题搅在了一起。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德国法国投弃权票,或者站到美国一边,会对美欧今后关系产生何种影响,这确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大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美欧的裂痕造成的硬伤肯定很大,今后双方战略竞争肯定会愈益激烈和公开,但是我不同意“欧美冲突论”。一个叫福山的日籍美国学者提出"历史终结论"以后,去年又提出了"西方终结论"。我和美国国务院的一个官员座谈时,他告诉我,福山的“历史终结论”错了,你还相信他的"西方终结论"吗?
现在我来概括一下我的总的结论:
第一,我同意周弘的看法,这场伊拉克危机会刺激欧洲在共同外交方面加大力度。欧洲也是一个个主权国家组成的,让出一点主权也是逼出来的,牙缝里挤出来的,没有重大的危机它是不会轻易让出主权的。欧洲人仍然爱护主权,仍然珍惜主权。它失去小的主权是为了争取更大的主权。它希望美国重视它。这次伊拉克危机美国的行为对欧洲刺激越大反弹也就会越大。
第二,今后美国在国际上要和欧洲联合,并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美国不应指望欧洲什么时候都会站在它的一边。出现不同的声音的可能性必须要考虑到。美国若不顾欧洲的意见和态度,它的外交成本必然会很大。还有一个观点,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西方这个概念,我们经常讲西方人怎么样,这种说法和看法以后可能也要慎用。我不认为西方冲突,但是我认为西方团结、铁板一块的说法肯定不存在了。
主持人:
法、德在联合国争什么呢?在争“程序”。两次世界大战,死这么多人。为了以后避免用战争手段来解决国际纠纷,建立了联合国组织。有了联合国宪章和一整套程序。程序是什么?程序使得成员国的权利,Right,得到保障。同时可以抑制大国的强权,Power。这就是为什么安理会辩论法国人发言时有那么多人鼓掌的原因。
如果这程序被打破,被丢弃,那么大家会看到:什么都没用!唯一有用的就是自己拥有强大的武力或与有强大武力的国家结盟!所以就要回到新的更加剧烈的军备竞赛中去。用武力自卫或征服其它的国家。换句话说,就是用枪炮说话。用枪炮说话的结果,欧洲国家视深有体会的,而美国人体会是不深的。美国人没吃过大亏,欧洲人吃过的。现在是美国把大家逼到必须捍卫法律基本程序的地步上了。美国要把联合国当儿戏。这怎么行呢?美国人抛弃联合国能有多大好处?他们应该好好算计一下。
石小敏:
王建这段论述,逻辑很强,他这里有些旧理论,也有新理论。确实我们看到全球化,冷战结束以后新阶段开始了,全球化里头信息和金融信息化走在最前。但是他分析所谓资本主义也好,帝国主义也好,主要矛盾变成控制国际金融资本的流向,不是纯粹的资源,只有这个才能左右资源。
我想解释什么问题?美国人在股市下来以后,美国人承认了,我在2000年最高增长是5点几,这里有60%是属于虚拟经济带来的。他现在增长,那么拼命发钞票,也就两个点,不到三个点。他在股市没下来之前,从来不说这个话,这里到底有多少属于金融资本循环带来的增长?我研究这个链条。
第二,美元危机以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实际跟石油危机联在一块,可石油价格的提高,通过回笼把它消耗掉。这个和欧洲紧密联系在一块,好象全球金融资产特别虚拟资本的体系,主要是美欧,特别英国伦敦,而这个石油全球统一用,用美元计价,到现在经济学家做的不够的地方。还没有认真算过,算的都比较糙,美国10万亿的GDP,比如5%的增长率是5000亿美元,按照美国3000亿是金融资本、金融服务,现在这块不给挣钱了,石油能给他挣多少钱?我们的印象也是这样,全球最大的石油公司,美国和英国的石油公司,在生产和运输,销售上这块占了决大份额,可能七八十,八九十以上。在石油期货基本是他们的天下了。所以,从经济学的角度看,除了高知识、高技术的那些企业以外,跟虚拟资本关系最大的是石油,联系最紧密的是石油。但是经济学家到现在为止没有在量上给出清晰的判断。
我的感觉,由于有了石油期货和石油的生产销售,如果每桶原油,短期内上涨10美元、20美元的,每吨原油上涨100到150美元的概念,全球我的印象是20亿吨石油,36亿吨消费量。如果美国和英国控制期货和销售这块,非常大的份额是他们,不一定是生产国家。
王建:
石油期货投机容量是2000多亿美元。
石小敏:
我觉得短期不是美国进口多少石油,他有多少付出和收益,不是这个意思,这中间至少500到1000亿以上的概念短期收益都有可能达到。
一定意义上讲,没有虚拟金融资本这块给美国创造的利益,这块可能第二位变成第一位,至于国际关系,控制别人,这个作用太大了,这个没法用基金来计算。这是从经济学角度判断。我说为什么王建提的有点客观根据呢?现在我们看打伊拉克的时候,因为支持欧洲,确保他石油供应的时候,俄罗斯是一个变数,我们发现英国人从北边跟俄罗斯加强联系,美国也跟俄罗斯石油加强联系,日本甚至绕开北方四岛跟俄罗斯加强联系。英国完全有油,他这个时候跑到俄罗斯购买石油公司。这两个我们都知道,欧洲和日本跟美国战略盟友的关系,比起其他国家要深刻的多,这些现象为什么能出现?所以我们感觉王建的补充很重要,我们可以看几十年和近百年的国际关系史,我们得出很多有益的探讨和结论,新阶段它的有效成分降低了,可是对新的发展,我们经验还没有积累起来。他越漂亮的故事,越完美的逻辑,越容易让人疑惑,到底是这么回事吗?
周弘:
我还是觉得王建的逻辑有一个空在那儿。刚才讲了,美国有这样多的游资,1989年是1.8万亿美元,在那儿趴着。这些钱,1.8万亿美元再去投资,生产出一大堆金融工具,再去投资,或者再买股票这些东西,他从1000多种金融衍生品,现在不知道涨到多少了。从这里派生联系,欧洲跟他挑战,根本不可能的事,欧洲没有这样的游资,没有这么大。
王建:
就资本来说,美国还不如欧洲大,光这次欧元启动过程中,往美国去的资金不下两万亿资金,欧元启动之后,货币币值不稳定,他不知道欧元走强走弱,他必须锁定欧元,很多资金去美国,过去的五年美国大概流入了2.3万亿美元国际资本,其中70%来自欧洲。
潘维:
我认为美国打伊拉克有四个直接原因和一个深层原因。
第一个直接原因是防止伊拉克复兴。为什么打伊拉克?伊拉克同美国有血海深仇,这十多年来战争加封锁死了好几十万人。美国和英国敢让伊拉克活过来?近两年,伊拉克的突围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许多重要国家派高官去访问。在联合国里,解除制裁的呼声越来越高。如果让伊拉克成为"正常国家",靠石油出口再次成为中东的强国,甚至弄出几件不明不白的可怕武器,美国会活得胆战心惊。
第二个直接原因是美国政客需要成功的战争来转移选民的视线。为什么现在打伊拉克?"9.11"以后,美国的安全成了选民最关注的问题。阿富汗战争大获成功,但反恐怖却不算成功,没抓住拉登和奥马尔。日子久了,被舆论说成是失败都有可能。伊拉克也威胁美国安全,消灭伊拉克的战争也会成功,可以满足美国选民,使大家忘记拉登和奥马尔。
第三个直接原因是打伊拉克可以刺激美国很不景气的经济。打仗就有理由提高军费,提高军费就能刺激经济。战争还能把油价打下来,把油价打下来也能刺激美国经济。胜利的战争还能证明美国的强大,美国的强大是美元的信用基础,有助于吸引外国投资,包括外国政府投资于美国国债。用别国的钱来支撑美国政府开支,不用增税就能刺激经济,何乐而不为?
第四个直接原因是美国犹太人的利益。美国犹太人有解决巴以问题的利益。巴勒斯坦人绝望的"人体炸弹"把以色利的野蛮无理暴露得越来越清楚,以色列几乎成了国际舆论的众矢之的。打伊拉克的战争可以顺手把这个问题彻底解决掉。控制了海湾石油就控制了阿拉伯人的钱袋子,中东的巴以冲突就可以熄火了,也可以大大削弱穆斯林世界对西方的抵抗。
上述四个直接原因都非常自私,都是不能当众公开讲的。美国人也不能因为伊拉克有专制政权就打人家。世界上专制政权多了,比伊拉克政权恶劣的也有的是,不少还是美国的铁杆跟班,旁边的科威特和沙特就很像。美国人发动战争不占理,就只能编造事实。可在世界舆论面前撒谎不容易,被人一眼就看穿了。查到了武器,伊拉克该挨打;查不到武器,说明伊拉克继续藏匿武器,也该挨打。那还查个什么劲儿?
欧洲人在这场战争里没什么利益,可法国和德国似乎也不至于"反水"。法德反水有两个理由。(1)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遭受惨重损失的欧洲人总体上是反战的。既然美国打伊拉克缺少"合理性",没有一条能摆在台面上的理由,而且欧洲人在打伊拉克的战争中没什么利益好处,欧洲人民自然就可以毫无顾忌地反对战争。选民出于国际道义的反对意见波及政客的选票,这是法德两国反对战争的原因之一。不过,为这条理由还犯不上与美国翻脸。(2)这场战争将会使美国真正成为世界上说一不二的老大,欧盟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发言权会变得无足轻重。这是德国和法国两个国家带头"造反"的最重要理由。这就要说到美国打伊拉克的深层次的原因。这个深层原因是美国无法公开说出口的,法德两国也不好意思说。
什么是美国打伊拉克的深层原因?如果说冷战后的国际格局是单极世界,打完伊拉克以后,这个单极世界才真正建立起来。为什么征服伊拉克才能最终确立单极世界?先说地缘政治。伊拉克两侧的大国是伊朗、沙特、叙利亚,稍远一点点就是阿曼、也门、索马里、埃塞俄比亚、苏丹、埃及和利比亚。美国占领了伊拉克就能摆平整个中东,放射力达到北非绰绰有余。海湾乃至中东地区不是阿富汗。阿富汗是中亚地区的屏障,也是俄国打通印度洋出海口的第一步。中东则是欧、亚、非三大洲的十字路口:南控印度洋及非洲西岸,西控北非、红海、和地中海,东面控制南亚,北面控制里海、中亚、和俄国的全部南侧边界。历史上,想控制世界的强权,有哪一个不在这个地区大打出手?有些人会天真地说,地缘政治过时了,现代经济才最重要。现代经济的血液是什么?是能源,是石油。全世界石油的储量和出口量一多半在这儿。控制了中东的石油,就控制了能源、控制了石油衍生的关键性工业原料,就掐住了世界经济的脖子。十年以后,中国经济发展的脖子大约也在那个地方,除非中国人的小汽车不烧汽油。也有人说,经济不重要,文明的冲突最重要。哪个文明和西方有直接冲突?伊斯兰文明!控制了海湾和海湾石油就控制住了阿拉伯人、波斯人、和突厥人,这几乎就是整个伊斯兰世界了。要说反恐,恐怖分子钱从哪儿来?从海湾的石油里来。当阿拉伯世界的钱袋子口被山姆大叔攥着,伊斯兰世界想闹造反可就没有现在这么容易了。拥着有如此超强的实力,美国不去攫取这么大的利益是傻瓜。
“9·11”给了美国人民小半个打伊拉克的理由。美国政客急不可耐,十万火急地把这个理由扩大成一亿个理由,因为称霸世界就在此一举了。不仅要干,而且要大干特干。要用牛刀杀鸡,要杀出威风,杀得在附近围观的猴子们心惊胆颤,也吓走那些"多强"们追赶"一超"的念头。科威特已经是准殖民地。第二步收拾谁?收拾沙特和伊朗。对付沙特容易,颠覆那个"专制腐败政权"就行了。说不定诱导《纽约时报》记者发几条"深入"报道就足够推翻那个政权了。搞伊朗难些,波斯人向来不好对付,但可以慢慢来。自二战以来,美国搞伊朗搞出了丰富的历史经验。近在十多年前还通过伊拉克把伊朗折腾得七荤八素。
这个单极世界形成以后是什么结果呢?是个准罗马帝国,是个有“国际关系”的罗马帝国。美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欧洲说话远不如冷战时顶用,日本、俄国、中国更要看美国的眼色行事。德法两国不一定会吃大亏,但心里会很不平衡,所以要反对美国打伊拉克,至少要做作一番,秀给选民们看。
美国若一点面子都不肯给德国和法国,跨大西洋两岸的关系大概会渐行渐远。德法两国在打伊拉克这件事上使性子,这是双方渐行渐远的前奏曲,或者序幕。以后吵架的事会越来越多。然而,与美国吵架对欧洲的联合是把双刃剑,可能促进欧盟的进一步团结,也可能催化分裂,前景就要看欧盟的双架马车-德国和法国-有多深的道行了。
胡小明:
从美国来讲,虚拟经济这件事确实影响非常大,现在整个叫什么?西海岸,非常的萧条,萧条太厉害了,整个都停顿了。所以从美国国内的反映情况,没有任何办法,所以这个时候他们也非常着急,按一般的推论来讲,反恐问题推到伊拉克没有逻辑,推不过来,伊拉克在这儿好好呆着,怎么突然一下打到我?实际就是要找一个理由打仗,真是这么讨论,他从虚拟经济这一步考虑,因为我也很关心虚拟经济,所以比较容易理解。
我有一点担心的问题,我觉得布什这个人未必是非常好的战略家,他能不能把这个问题想那么透,这个故事必须对经济非常理解,很深刻的长远考虑,因为它的环节太多了。另外我想,他可能想的是连任,这个效果在他这段时间能不能达到,这是我非常担心的问题。因为我总觉得他会想一个比较近的事情,这个决策班子可能想,马上要选举了,这之前要见效,这种事情对它的行为影响会比他们的战略考虑更强一点,这是我对你道理的问题,我不否认你长远的利益会发生作用。但是近期来讲,是不是从这个地方考虑,我怀疑他的战略思想,而且他既然是短期任期的,他可能不会有那么长的战略想法。
崔立如:
我只是想说各位谈的非常好,我也同意王建说的,很有启发,他最后把美国打伊倒萨全部归结到打欧元,为了石油,我觉得这里好象推理的成分更多一点,但是他里边提示一个很重要的事,整个经济利益、金融利益在后面起非常大的作用,这点我觉得是非常值得好好思考的。"9.11"谈的时候,我谈了一个观点,也不是我一个人,我从其他同志谈的受到启发,美国为什么要这样做?从根本上他要保证安全,这个安全不是军事上的安全,而是非常大的安全概念。这个安全首先是恐怖主义对美国本土的袭击,造成美国本土安全的恐慌。本土安全的恐慌是美国建国以来从来没有遇到过的大危机。这种安全的恐慌不仅是国土受到轰炸的恐慌,他牵扯到很大的问题就是金融安全。我不是搞经济的,更不是搞金融的,我是外行。但是专家说到这个问题,我觉得这是美国非常重视的事情,美国帝国能够支撑,首先和他的金融地位非常有关系,金融帝国有关系,美国首先是金融非常安全的避风港。恐怖主义把避风港变成非常大的问号。除了本土实际上的安全,社会安全之外,还有它的金融安全本身也成为问题。一个不安全的国家,金融安全本身是有问题的。至少大量买美国债券,涉及投资的安全问题。"9.11"以后有些问题反映了这点。
从王建的观点和这个有关系,他首先要解决这个安全,解决这个安全就是他反恐第一个任务,今后三五年美国要重新回到比较安全的地方,这个安全包括多层。美国动不动就风声鹤唳,美国人受不了,最近他又挂起了第二级警示。美国政府解决不了安全问题,政府也是有问题的。从金融界、华尔街一定看到安全后面对金融的安全问题。是不是说打伊拉克就是最后打欧元,整个是非常严密的逻辑?这个我不是特别同意。但是和这个有关系,关系在什么地方呢?王建所说的美国要维持美元霸权的地位,我觉得是有关系的。美元霸权的地位和美国帝国地位是密切相关的,这个关系有时候不是特别线性,有很多间接关系。
刚才大家说的很多因素都值得考虑。伊拉克问题有一个远期、近期前景。近期大家分析的原因我觉得确实存在。现在看美国的杂志会说到,美国的股票上不去,就是战争这根剑悬在这里,大家都恐慌。美国觉得打仗要干就速干,这么吊着受不了。长远估计,伊拉克拿下来,他想到石油控制,中东问题等等他都觉得对他来说是利大于弊的一张牌。我觉得这个是明显的。
更大一点,美国在国家安全战略里,把反恐作为头一个目标,这个不光是字面上的,他确实是战略中的主线。这个主线之下,其它国际关系热点都可以放一下。反恐在阿富汗还没有结束,但是可以放一下。通过打萨达姆,可以把这个问题解决一下。这和中东都是连着的。这与在全球打造美国帝国的目的有关系。
谈到欧洲问题,为什么欧洲反对这么多?我也从大家谈到,美国处于这么一个目标要干,干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要伤及欧洲人的利益。刚才大家分析也是这样,不仅经济社会动荡也是这样,很多东西要伤及欧洲人。美国的做法,我不顾及你的利益,我就这么干,这对欧洲是极大的伤害。
从德国来讲,韬光养晦,两德统一做大以后,觉得自己可以说不了。他从国民和内政的角度,这个肯定有关系。李晓宁说到联合国的原则问题,这个原则问题很重要。原则问题后面因为有利益在,我才坚持,没有利益他不会凭空坚持。这是一个问题。后面结论我也同意。现在是美欧裂痕扩大,以后这种事情可能发生更多。现在美欧联盟闹崩了。王建的逻辑不仅仅是分裂,而是要更严重了。这个问题我觉得他说的很多是非常有意思的,很有启发。
主持人:
今天各位嘉宾都展示了自己睿智的才思与翔实的功底,对变化的世界格局做了很精到的分析。非常感谢大家!
今天听到了很多观点,但由于时间关系,每个讲演者没有充分展示支撑你们观点的论据和更加深入的论证。我觉得,结论或许不十分重要,而产生这些观点的论据和分析方法才是重要的。国际关系是发展中的中国急需做透彻了解的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像今天这样的分析还是很少的。我们还会经常组织这样高水平的讨论,目的在与开拓国人的视野,更清楚地看到一些重大国际问题的实质,同时更准确地了解这变化的世界与我们的关系。希望能与各位嘉宾长期合作下去。
再次谢谢大家光临!
(科学决策:邮发代号82-941,8.8元/期,电话:010-68975847,68976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