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茂清:供给侧改革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227 次 更新时间:2016-11-18 09:36

进入专题: 供给侧改革   产业结构  

周茂清  

●我国上市公司中大约有10%的僵尸企业,大多集中在煤炭、钢铁等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和纺织业、食品加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房地产行业的僵尸企业数量也较多。目前,僵尸企业已经阻碍中国经济转型,必须尽快妥善处置,在不影响社会稳定的前提下,能“去”的僵尸企业必须要坚决地“去”!

●中国经济升级,倒逼企业转型。然而转型并不容易。从企业外部来看,主要是因为技术革新太快,能够紧跟技术潮流的企业屈指可数,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企业更是凤毛麟角。从企业内部来看,就是大多数企业的战略适应性不够,当外部竞争环境变化之后,组织能力和企业文化还停留在以前的阶段,无法及时做出有效调整。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非仅仅是数量结构的调整,而是整个产业结构的变革和升级。在这一过程中,科技创新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科技创新的步伐加快了,供给侧的“造血机能”便增强了,就能够为满足需求升级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比如,我国的高铁起初是从国外引进的,时速为250公里。引进后,我国边消化,边创新,直至将其时速提高到380公里,再将其谱系化,这都是落实创新政策、改善产品供给结构、推进供应侧结构性改革所做的实实在在的工作。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央着眼于我国经济转型提出的重大举措。所谓“供给侧改革”是指从供给侧入手的改革。过去,宏观调控政策的着力点一直是放在需求侧,把刺激需求、拉动内需作为谋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这次,“十三五”规划初步方案将供给侧改革纳入其中,意味着未来5年,我国将要把“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作为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的王牌。


为什么要提出供给侧改革

供给和需求是微观经济学最基本的两个概念,供求平衡是实现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但供求均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当消费水平提高、消费结构升级时,就需要更高的供给能力与之相适应。如果供给侧没有跟上这种变化,就会导致供需脱节或错位,造成结构性产能过剩。

当前,我国供给侧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严重问题:

一是从整个国民经济结构来看,传统产业产能过剩,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导致国民经济结构失衡的矛盾。一方面,我国传统产业尤其是第二产业虽然发展很快,规模很大,但是大而不强,处在价值链的最低端;再就是产品结构不合理,一般产品相对过剩与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产品短缺同时并存,在主要工业品中,有80%以上的产品生产能力利用不足或严重不足,同时每年还要花大量外汇进口国内短缺产品。另一方面,第三产业教育、医疗、养老、环保等领域供给严重不足。

二是从传统产业本身来看,我国传统产业尤其是传统制造业产能过剩,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低产出、低效益,供过于求矛盾突出,已经成为制约经济转型、制约供给侧结构升级的难题。在传统制造业中,钢铁行业是产能过剩的代表。2015年,我国粗钢实际产能约12亿吨,产能利用率不足70%。这一年,钢铁业全行业由盈转亏,亏损额为645亿元,亏损面达50.5%。

三是以低收入群体为主的供给体系没有及时调整为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的供给体系,以致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无法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从表面上看,国内市场上供给充足,商品琳琅满目,但是“大路货”居多,高精尖产品少。从消费来看,随着人民大众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品位和消费水平也随之升级。但是国内的供给体系未能适应这一变化,以至于赴海外狂购洋货成为一大奇观。每到节假日,国人赴海外淘宝热经久不衰,而且正在从高档奢侈品向中高档耐用消费品扩散,赴日游客疯狂抢购他们所能买到的一切日用品,甚至马桶盖。2015年全国消费者消费奢侈品1168亿美元,占全世界奢侈品消费额的46%。

四是我国虽是世界第一产品生产大国和世界第一大贸易国,目前我国有170多类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但是国际知名名牌很少,是典型的“制造大国、品牌小国”,与国际水平相差甚远。所以,尽管中国生产的许多产品大量销往国外,在美国和欧洲的超市随处可见中国制造的标签,但是,由于品牌不是中国的,所以利润的大头给外国公司拿走了。

综上所述可见,推进供给侧改革,正是升级有效供给、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对症良方。


推进供给侧改革的几点思路


第一,要解决目前有效供给严重不足的问题,主要依靠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共经历了三个大的经济发展周期。20世纪80年代的第一个周期,主要解决的是“吃”和“穿”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的第二个周期,主要解决的是“用”的问题,如家用电器。21世纪头十年的第三个周期,主要解决的是“住”和“行”的问题。现在我国已经进入了第四个周期,面临的主要矛盾是教育、医疗、养老、环保这样一些新的需求。对于这些新的需求,一方面,政府要尽职尽责,不能推卸责任;另一方面,政府也不能大包大揽,要改革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从补供给方转为补需求方。通过推行教育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方式去“补需求方”。以养老保险为例,据“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率应达到95%以上,总人数应达到10亿人,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然后可以考虑放开供给方。如果能够把供给方放开,民间资本、外资都可以进来了,就可以快速增加供给,大幅提高效率。这不仅可以提高效率、增加供给,还能够在保证公平的同时,增加公民的选择权。

第二,供给则改革的重中之重是“去产能”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2016年的五大任务: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其中,“去产能”与如何“去产能”是成为重中之重的问题。

一是过剩产能要坚决地“去”。据统计,截至2014年,我国上市公司中大约有10%的僵尸企业,大多集中在煤炭、钢铁等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和纺织业、食品加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房地产行业的僵尸企业数量也较多。目前,僵尸企业已经阻碍中国经济转型,必须尽快妥善处置,在不影响社会稳定的前提下,能“去”的僵尸企业必须要坚决地“去”!

二是对有污染的企业要坚决地“关”。近年来,中国重点城市重污染天气的影响范围、持续时间和污染强度不容忽视。由于雾霾天气引起老百姓的各种疾病,老百姓的怨言很多。所以,2015年1月1日,新年伊始,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正式实施。仅仅北京就关了1500家高污染企业。

三是对有转型可能的企业要鼓励其积极地“转”。中国经济升级,倒逼企业转型。然而转型并不容易。从企业外部来看,主要是因为技术革新太快,能够紧跟技术潮流的企业屈指可数,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企业更是凤毛麟角。从企业内部来看,就是大多数企业的战略适应性不够,当外部竞争环境变化之后,组织能力和企业文化还停留在以前的阶段,无法及时做出有效调整。企业转型能否成功,有三个因素至关重要,首当其冲又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老板本人;其次是转型企业一定是要有组织结构的转变;三是一定要有一些关键突破的人物,因为他们能给组织带来基因的改变。

四是有国际合作前景的企业要坚决“走出去”。“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国内一大批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这些企业一定要抓住机遇,通过与东道方的合资、合作来拓展更大的市场空间,以化解过剩产能,并带动产品结构、技术结构的转型升级。

第三、加快科技创新,培育“造血机能”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非仅仅是数量结构的调整,而是整个产业结构的变革和升级。在这一过程中,科技创新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科技创新的步伐加快了,供给侧的“造血机能”便增强了,就能够为满足需求升级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比如,我国的高铁起初是从国外引进的,时速为250公里。引进后,我国边消化,边创新,直至将其时速提高到380公里,再将其谱系化,这都是落实创新政策、改善产品供给结构、推进供应侧结构性改革所做的实实在在的工作。

加快科技创新步伐,说起来容易,真正落实下来需要在以下环节下大力气:

一是围绕传统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造构建创新联盟,重点突破高端制造装备、关键零部件、基础原材料、重大工业流程等核心技术;

二是借助信息化整合科技资源,形成一批面向行业和区域、开放运行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为企业特别是广大中小企业提供研发设计、检测测试、专利标准等公共技术服务;

三是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企业建立研究院、技术中心、海外研发机构等,加大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力度;

四是加强科技产业化示范,围绕节能环保、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组织实施科技产业化示范工程;

五是针对高科技企业高风险、高回报的特点,由政府支持和引导,推动天使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的发展,切实解决高科技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第四,重视品牌建设

品牌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无形的资产,是企业的名片,好的品牌可以为企业业务的增值带来巨大的作用。所以,品牌建设构成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一环。企业的品牌建设不是一句空话,它需要部署到产品质量、媒体宣传、企业文化等方方面面。

一是要狠抓产品质量。争创名牌产品,要以上乘的产品质量作保证,企业必须把产品质量视为生命,不断加强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抓好产品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生产,积极开展行业认证和产品质量认证,靠产品实力征服市场。

二是要加大宣传力度。要重视对品牌的宣传推介,精心研究策划,进一步确定清晰的、稳定的、长久的品牌形象,推动品牌的延伸扩张。在这方面,媒体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三是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让品牌融入企业员工中去,使员工自觉成为企业品牌的建设者、维护者、宣传者。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科院融资租赁研究基地副理事长)

来源:经济参考报



    进入专题: 供给侧改革   产业结构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宏观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02173.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