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诗万 张斌贤:《民主主义与教育》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334 次 更新时间:2016-09-21 19:03

进入专题: 杜威   民主主义   教育   《民主主义与教育》  

涂诗万   张斌贤  

杜威(JohnDewey,1859—1952)的名著《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于1916年3月在美国出版。这是一部堪与柏拉图的《理想国》、卢梭的《爱弥儿》比肩的巨著。此书甫一出版,即在美国国内广受好评。1918年,它的第一个外文译本(日文版)问世,此后,它成为杜威作品中被翻译得最为频繁的著作之一。1917年,中国杂志首次引介《民主主义与教育》。1919年,杜威来华讲学,促进了其在中国的传播。此后一个世纪,《民主主义与教育》在中国备受关注,但也历经坎坷。在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出版100周年之际,对该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进行梳理,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一、杜威访华讲学推动《民主主义与教育》的传播

1919年4月底至1921年8月初,杜威在中国的11个省访问讲学长达两年又三个多月。[1]此时正值新文化运动的高潮时期,“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受到先进的中国人的积极欢迎。杜威的到来促进了《民主主义与教育》在中国的传播,也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

在杜威来华前一个月,陶行知在报刊上发表文章介绍杜威的教育学说,为他来华做舆论准备。在这篇文章中,陶行知将《民主主义与教育》译成《平民主义的教育》,并说:“杜威先生素来所主张的,是要拿平民主义做教育目的,试验主义做教育方法”[2]。也即是说,杜威所主张的既有“德先生”也有“赛先生”。杜威在华讲演共约201场,演讲的题目包括《平民主义的教育》、《教育哲学》、《美国之民治的发展》、《德谟克拉西的真义》、《科学与德谟克拉西》和《实验主义》等,多与民主、教育和科学方法有关。[3]据当时媒体报道,杜威的演讲引起很大反响:“自从杜威到中国来,民治主义底声浪就日高一日,以至老顽固的官僚,猛兽似的军阀也知道民治主义之可畏,假冒民治招牌,而不敢如同往日一般,那么肆无忌惮。”[4]

1919年5月3日和4日,在江苏省教育会,杜威作了来华后第一场演讲,题目是“平民主义的教育”,由蒋梦麟口译,潘公展记录。杜威提出平民主义教育有两个重要条件:一是发展“个性的知能”;二是养成“共业”的习惯。[5]蒋梦麟将它们阐释为“教育新精神”和“共和国教育的基本”。他是这样转述杜威观点的:“第一件是养成智慧的个人,使个人能思,能行,能脚踏实地,不为陈言之奴隶,具独立创造的能力,能担当社会的事业;第二件是大家共同做事,是要做的人共同出意思,照这共同的意思做,不受专制的命令,不受仁政的爱护,用共和的方法,大家自动的做事。”[6]

1919年5月,胡适发表文章指出,杜威教育哲学中的两大支柱知识论和道德论中既含有实验主义的思想,又体现了民主的要求。“杜威的教育哲学,全在他的《平民主义与教育》(DemocracyandEducation)一部书里……杜威主张平民主义的教育须有两大条件:(甲)须养成智能的个性(intellectualindividuality),(乙)须养成共同活动的观念和习惯(co-operationinactivity)。‘智能的个性’就是独立思想,独立观察,独立判断的能力。……‘共同活动’就是对于社会事业和群众关系的兴趣。……杜威的教育哲学的大贡献,只是要把阶级社会遗传下来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制度一齐改革,要使教育出的人才真能应平民主义的社会之用。”[7]此后这两个民主主义教育的条件,在中国广为传播。如,1919年底,安徽省督学刘著良也发表文章呼应杜威的观点。[8]1920年10月,江西教育厅许季黻厅长在南昌青年会演讲时宣传杜威既强调尊重个性又推崇合作的教育主张。[9]在杜威的201场演讲中,担任口译次数最多是的刘伯明(28场),其次是胡适(22场)。[10]杜威演讲的听众包含哪些人?江苏省教育会的一份函件中透露了一些信息。1920年4月,杜威从北京南下演讲,江苏省教育会事先致函省教育厅,请其“通令各省立学校校长及管理员、各县教育行政人员”赴宁听杜威讲演。[11]除了面向公众演讲外,杜威还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高等学校和南京师范高等学校等高校授课。1920年,杜威在北京大学给修教育学的本科学生指定了九本外文参考书,其中第一本就是《民主主义与教育》。[12]①杜威访华期间四次讲《教育哲学》。1919年9月21日至1920年2月22日,杜威在北京教育部讲了一学期的《教育哲学》,共16讲,由胡适口译。1920年4月至5月16日,杜威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讲《教育哲学》,共10讲,由刘伯明口译。此两次《教育哲学》的体例与《民主主义与教育》大致相似,只是侧重点不同。前者侧重“科学在教育上的影响”和“道德教育”;后者侧重“知识的性质”、“语文、历史和科学等学科的教学”和“数种教育目的之讨论”。1920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杜威在长沙遵道会讲《教育哲学》,共四讲,由刘树梅、曾约农等翻译。[13]1920年秋至1921年夏,杜威在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育科直接以《民主主义与教育》为教本,讲授了一学年的《教育哲学》。这是此书在世界传播过程中的一个独特经历。

1921年9月,杜威的支持者孟禄(PaulMonroe)来华讲学;1927年,杜威的学生克伯屈(W.H.Kilpatrick)来华讲学;1924年和1930年,孟宪承翻译的杜威学派教育学家博伊德·博德(BoydH.Bode)的作品《教育哲学大意》和《现代教育学说》相继出版。这些都促进了《民主主义与教育》在中国的传播。

可以看出,杜威访华讲学对民主主义教育的阐述中正平和,既强调“个性”教育,又强调“公共性”的培养。作为杜威讲学的两个主要口译者,激进派自由主义者胡适与持文化保守主义观点的学衡派核心人物刘伯明,能通力合作,估计也与杜威这种“中庸”态度有关。在杜威民主主义教育思想的众多阐释中,蒋梦麟的阐释较为深刻,他把民主主义教育思想的第一个要素“个性”,理解为“独立创造的能力”,把第二个要素“共同做事”理解为“共和的方法”——既不受专制的命令,又不受仁政的爱护。相比之下,胡适把“个性”阐释为独立思想、独立观察、独立判断的能力,带上了他的自由主义思想特色,虽然这也是杜威想表达的,但少了“独立创造”这层更能体现实用主义哲学的涵义。蒋梦麟和胡适阐释的共同点是指明了杜威倡导的新教育是与过去的阶级社会、专制社会不同的民主社会的教育。


二、理论界毁誉参半的评论

《民主主义与教育》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历程,折射出中国社会和教育复杂的演变。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中国理论界对《民主主义与教育》的评论毁誉参半。

(一)缪凤林等学者的批评

1922年,“学衡派”大本营——东南大学学生缪凤林为《民主主义与教育》撰写了长篇书评。他的文章论述深入,见解独到。他认为杜威的哲学是“以用为体”,“实至粗浅”。他指出,杜威的教育哲学的“不可磨灭之真价值”处,在于杜威将教育定义为“经验之改造,一方面增加经验之意义,另一方面增加个人指导彼此经验之能力”,[14]但是,杜威论述的经验忽略了两项重要的内容:艺术和宗教。除此之外,杜威此书还有下面“四点之失”。一是杜威以环境解释人生一切行为,过于重视环境。二是以儿童为立论标准,属于矫枉过正,容易从成人专制变为儿童专制。三是杜威有时虚拟攻击对象,不合事实。比如杜威攻击赫尔巴特不重视学生学习的权利,及攻击无教材的教法等。四是杜威过于贬低贵族,这很容易导致平民政治走上暴民专制的道路。

缪凤林对杜威这本书的总体评价是负面的,认为此书“距理想之教育哲学相差尤远。奈何今吾国之以新教育家自命者,既不能自创新说,又不能别择西说,惟奉是书为圣经,为最完满之教育学说”[15]。缪凤林的评论反映了他的文化保守主义倾向,体现了学衡派所崇尚的“无偏无党,不激不随”的文化态度。

在20世纪30年代,一些学者批评了《民主主义与教育》的思想。裴本初反对杜威的改良主义,认为这种改良主义在教育上的表现就是“他认教育是一种继续不断地重新组织,重新构造,重新形成的历程。因此,在这历程中,也就不能看出其中的矛盾,看出其中的飞跃”[16]。

龙德洽注意到了杜威在20世纪30年代初成立“独立政治行动同盟”、组织“农工党”的活动,但他认为这种基于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立场的政治行动,只是中产阶级试图“挽——115救自己没落的命运”。他一方面承认杜威的教育学说在中国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又批判杜威的教育思想不是民主的教育思想,而是主观主义的、个人主义的教育思想。在他看来,杜威的“教育即生长”的教育本质观以及兴趣教育论都是主观主义和个人主义的表现,这种教育只适合“金元大王”的资本生活,“我们要站在整个社会利益立场来主张我们底教育”[17]。

1940年,林青之站在类似的立场上指出,杜威的教育哲学是一种功利主义的个人主义哲学,不适合承担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任务,但在某些方面也有进步性,“如他所主张的‘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重现与重造’等意义,是把教育推进了社会化、重生活、重经验的阶段”[18]。

(二)梁漱溟和孟宪承等学者的赞扬

1933年9月,梁漱溟对乡村建设研究院研究部学生,发表了演讲《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的读法及其根本观念》。他运用柏格森(HenriBergson)的生命哲学和儒家思想来解读杜威的思想,认为生物进化观念是杜威学说的根本,《民本主义与教育》的中心观念是“生命”,即“活”的观念。[19]

梁漱溟是立足于现实来解读杜威思想的。他说,“现在人类正在迷闷中”,学术界有否认生命的趋向,要解除人类迷闷的现状,必须打破反生命的风气,“我是袒护杜威的,这个难关,杜威自己打不破,……须东方来一支援兵才能杀出重围”。[20]

“东方来的援兵”之一就是梁漱溟运用东方的“公天下”观念重新阐释过的民主观。他说,民本主义社会“总有两面:一是在小社会内有其公共利益,为此小社会中各分子所共同参与的(即公共兴趣、目的、利益),如此才成一个社会。同时此小社会必与其他群或他社会有许多交涉,有其合作关系”,因此,“民本主义就是一个‘公’字,对内公平,对外公开”。[21]这是杜威在第七章中提出了两个著名的民主标准,梁漱溟漏掉了杜威在其中强调的个人自由观念,更加强调“公”的方面。

“东方来的援兵”之二是儒家的“人生”本体观。梁漱溟认为,杜威对“生命”、“生长”和“活”的强调,与儒家积极入世的观念有相近之处,但“他只对无穷而又变化不息的生命理会了然,他于不变的一面没有看见……他讲来讲去是讲人生外面的事和用。杜威没有发现人生的真价值”[22]。这个批评与“人生佛教”的提倡者太虚法师在1920年对杜威的批评类似。太虚法师读了《新教育》的杜威“专号”后写道:“杜威一派的学说是近世最令人绝望的现世主义……是没有根本问题与根本解决的,是没有究竟问题与究竟解决的。”[23]他们批评杜威的教育哲学没有形而上学的视角,缺少本体论深度。杜威后来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在1924年的《经验与自然》和1929年的《确定性的寻求》中他试图进行弥补,但是梁漱溟并没有注意到这些。

总的来说,梁漱溟认为,“这书的确是好书,研究教育者不可不读”[24]。

知名教育学者孟宪承称杜威为“一代大师”[25],认为杜威的学说是“现代教育的中心思潮”[26]。一般人不理解《民主主义与教育》中的“教育无目的论”,孟宪承对此作了有力的辩护。他认为,首先,杜威所论的教育是民主社会中的进步教育;其次,杜威所反对的并非切近的目的,而是饰以崇高理想美名的高远玄虚的目的,成人往往借以掩护其偏见与独裁,而窒息儿童的自由生长;再次,杜威批评的是割裂手段与目的的密切联系,因为“高远目的之被利用、被曲解,史不绝书”,所以“必须考核其手段之为如何,始可估定意义”;最后,“杜威亦非无理想者,生长为人生之改进与向上,民主为人人平等与自由,不已崇高宏大而系人景仰乎?”[27]孟宪承之所论可谓振聋发聩,可惜后人忽视了其“史不绝书”的预警。

复旦大学教育科主任陈科美虽然比较认同霍恩(H.H.Horne)等外国学者所认为的杜威教育哲学缺少精神超越性,最终沦为一种“实用社会学”的批评,但他认为,杜威教育哲学代表作《平民主义与教育》中的“实用色彩、实验精神和平民态度”对中国教育有特殊价值。[28]十多年后,陈科美又“抬出了”《民主主义与教育》。他运用此书第七章中的观点,指出民主的生活有两个特点:一是团体内部权益的丰富和分润;二是团体外部交通的充分和自由。这两个特点都能促进个人的经验不断丰富和拓展,因而民主的生活本身就是教育,是民主的教育。而民主的教育虽不是实践民主生活的惟一的努力,但确是实践民主生活的根本的努力,认清这个关系,有助于整个国家走上民主的大路。[29]

在争宪政潮流中,“问微”也祭出了《民主主义与教育》这面旗。当时的左派知识分子指责杜威的教育思想是资本主义的教育思想,维护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问微”不能认同这个观点,他指出,民主社会有两个精神:平等和自由。与此相应,民主教育的两个原则是:机会均等和实施自由。运用这几条原则考察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他得出结论:杜威对于民主与教育的观点,是相当正确的,实在看不出资本主义的意味。他进一步指出,杜威的两大教育主张“教育即生活”和“学校即社会”,均以民主为基本精神。他对陶行知提出的“生活即教育”和“社会即学校”不是很热情,认为这种观点说得客气一点,与杜威的学说只是着眼点不同,说得不客气一点只是搬弄词句。最后“问微”指出,杜威的实用主义“是一种客观的科学实验方法,它是具有相当的意义和价值的”,不是所谓“布尔乔亚的哲学思想”。[30]


三、对教育实践的影响

《民主主义与教育》是杜威教育思想的代表作,因此它在中国教育中实际影响的变迁与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变化是一致的。

1919—1925年是《民主主义与教育》在中国影响的高潮时期。胡适说,1922年新学制规定“儿童是教育的中心。儿童个性的发展,在创立学制时,应予以特别注意”[31],这明显反映了杜威教育哲学对中国教育的影响。伴随着邹恩润的译本《民本主义与教育》在1928年的出版,杜威仍然在中国教育理论界和实践中有重要影响。

在这一时期,《民主主义与教育》对中国教育学学科建设产生巨大影响。“大学中的教育学课程和师范学校的教育学教科书,几乎都是以《民本主义与教育》一书为蓝本。”[32]当时中国的教育理论著作,在体系结构和基本内容方面几乎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杜威教育理论的影响。[33]孟宪承的著作就是一个例证。孟宪承1933年出版的《教育概论》和1948年出版的《教育通论》,都将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列为“最低限的参考书”或主要参考书。[34]在《教育通论》中,前三章是中外教育史,这很可能是受到了《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普遍采用的历史方法影响。后几章分别是“儿童的发展”、“文化的传演”、“国家的教育目的”、“教学”等,这与《民主主义与教育》的结构类似。

此时期,《民主主义与教育》对中国学校教育实践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民主主义者陶行知和陈鹤琴的办学实践是受杜威教育思想影响的突出例子。陶行知创办的“晓庄学校”、“山海工学团”和“育才学校”都深受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1945年,陶行知在他创办的《民主教育》杂志中写道:“民主教育是教人做主人,做自己的主人,做国家的主人,做世界的主人。”[35]“民主教育一方面是教人争取民主,一方面是教人发展民主。”[36]陶行知的学生和同事戴伯韬认为,陶行知“手里拿的那个工具仍然是杜威给他的实验主义”[37]。尽管陶行知的民主观含有许多浪漫因素①,且缺少对西方自由主义的深刻理解,因而未能全面地理解杜威的教育思想,但是,陶行知的办学实践仍然受到了杜威思想的许多方面的重要影响,而且,他是杜威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实践界产生影响的主要媒介。

陈鹤琴的“活教育”实践也深受杜威的影响。他被胡适称为“杜威派大教育家之一”,对“上海学校的现代化曾负过责任”。[38]

当时还有一些中学校长服膺《民主主义与教育》。如民国知名基督教中学校长顾惠人1946年撰文指出,杜威在《民本主义与教育》中关于自由与权威、兴趣与训练的理论能弥补当时教育中的许多弱点。[39]


四、从“民本”到“民主”:译本变迁

自1921年至今,此书已有《平民主义与教育》、《民本主义与教育》、《民主主义与教育》和《民主与教育》等八个中文译本。

(一)《平民主义与教育》

1917年,《教育杂志》社“天民”首次在中国撰文介绍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他重点介绍了此书的如下观点:教育为图社会革新之事业;知识之本质为有目的而欲变易境遇之活动;民本主义破除了“自然”与“人”、“物”与“心”、“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二元分裂;民本主义教育的优点在于以儿童成长为本,依其经验施以教授;儿童经验与学校生活相结合,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相贯通等。总之,作者认识到杜威此书“全以民本哲学主义为基础而立论”。[40]“天民”是朱元善主编《教育杂志》时所用的一个“共同的笔名”。据当时在商务印书馆工作的茅盾回忆,朱元善对教育学说并无研究,当时《教育杂志》中介绍欧美教育新潮的文章是从日文教育杂志翻译改编而来。[41]

1919年5月和6月,杜威开始来华访问讲学时,一个笔名为“真常”的学者在《教育杂志》连续两期译介《民主主义与教育》第七章。他在译者导言中指出,此书“纯乎提倡民主主义教育者也”[42]。

1920年秋,杜威在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开讲《民主主义与教育》,用英语口语讲授,无人翻译。听讲者中有一个非常勤奋的学生叫常道直,逐日记下了详细的英文笔记,课程结束后,他即将笔记译成中文,取名《平民主义与教育》,由商务印书馆列入共学社教育丛书,于1922年出版。此译本的理论要点与原书相同,只是比原书更加注重教育实践问题。杜威专为此译本写了序言。在序言中,他主要阐释了教育哲学的作用,他把教育哲学与教育工作者之间的关系比喻为地图与旅行者之间的关系。[43]常道直认为,此书的根本观念是“谓行与知是相连的,而改变环境之行动,又是获得知识之主要的方法”。[44]此书为小六开本,368页,定价一元二角。当时的广告中说,此书“因为从口语译出,尤为阐明透彻。师范生皆当购阅”。[45]

(二)《民本主义与教育》

1928年,《民主主义与教育》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民本主义与教育》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由邹恩润(即邹韬奋)翻译,陶知行(即陶行知)校对。1919年,邹恩润译出了此书的前四章,此时他尚是上海圣约翰大学的学生。1920年,此四章以《德谟克拉西与教育》为译名分载于《新中国》杂志1月、4月、7月和8月各期。1921年,邹恩润将全书初稿译毕,随后他将各章摘要集成一篇文章,以《民治与教育》为题,发表于同年12月15日的《时事新报·学灯》。1920年,陶行知应邹韬奋之请,“校阅其翻译的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一书,有部分改译,并介绍由商务印书馆作为‘大学丛书’出版”[46]。可看出,此书从翻译到出版,历经九年,三易其名。邹恩润在译者序言中写道:“本书的要旨是要打破从前的阶级教育,归到民本主义的教育。”[47]吴俊升认为,这是一本忠实原著的译作,[48]但他也指出了此书的十多处误译。[49]

在《进修半月刊》“乡村教学经验谈”栏目,有读者来信问道:杜威那部《平民主义与教育》是否就是邹恩润译的《民本主义与教育》,觉得这本书价格太高,不知道常道直笔记《平民主义与教育》的内容怎么样。杂志编者回复道,常译和邹译两书“同为杜威阐发平民主义真谛的专书,惟前者不及后者详备耳。足下如欲购读,用常译平民主义与教育本,已很可以领会杜氏对于教育的基本主张了。”[50]由此可以推断,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已影响到了当时的乡村教育界;由于常译本比邹译本便宜,可能常译本流传更广。

(三)《民主主义与教育》

1989年,由林宝山等12人合译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由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出版。译者明确宣称此译本是采取意译的方式,并且认为将该译本取名为《民主主义与教育》比邹恩润所用的译名更接近原著的精神。[51]1990年,比较教育学者王承绪翻译的《民主主义与教育》,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列入“外国教育名著丛书”,2001年再版。2008年,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卷本《杜威教育文集》收入了此译本。这个译本译文质量较高,是近二十多年流传最广的版本。2014年,陶志琼的新译本《民主主义与教育》出版。[52]

(四)《民主与教育》

1996年,林玉体的译本《民主与教育》在台湾师大出苑有限公司出版。2006年,薛绚的译本《民主与教育》出版。2012年,南京译林出版社出版了此译本的简体字版。2012年,《杜威全集》版《民主与教育》译本出版,两位译者是复旦大学哲学学者,他们是将这本书当作“杜威哲学思想的重要理论著作”来翻译的。[53]

《民主主义与教育》的八个中译本中的六个是近30年出现的,这反映出中国近30年来在建设现代化教育的过程中日益重视杜威的思想。中译本对书名中的关键词“democracy”的翻译,经历了从“平民主义”、“民本主义”到“民主主义”和“民主”的变化,体现了国人对杜威思想认识的逐渐深化。————————



参考文献:

[1]王剑.胡适与杜威的中国之行[J].社会科学研究,2003,(1).

[2]陶知行.介绍杜威先生的教育学说[J].新中国,1919,(3).

[3][10][13]袁刚,等.民治主义与现代社会:杜威在华讲演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783—787、783—787、785.

[4]费觉天.评杜威底社会哲学与政治哲学[J].评论之评论,1921,(2).

[5]潘公展.记杜威博士演讲的大要:平民主义!平民主义教育!!平民教育主义的办法!!![J].新教育,1919,(3).

[6]蒋梦麟.杜威先生之教育演讲[J].教育周刊,1919,(11).(“时报附张随报奉赠”,1919年5月5日)

[7]胡适.杜威的教育哲学[J].新教育,1919,(3).

[8]刘著良.庶民主义与教育[J].安徽教育月刊,1919,(23).

[9]许季黻.德谟克拉西与教育[J].青年进步,1920,(29).

[11]江苏省教育会.致教育厅请通令省立各学校校长及管理员各县教育行政人员赴宁听杜威讲演会[J].江苏省教育会月报,1920,(4).

[12]佚名.图书部典书课通告:茲经杜威博士陈衡哲教授指定伦理学教育学历史学三科考书籍[J].北京大学日刊,1920,(711).

[14][15]缪凤林.评杜威平民与教育[J].学衡,1922,(10).

[16]裴本初.杜威教育学说批判[J].教育论坛,1932,(12).

[17]龙德洽.杜威教育学说批判[J].师训,1935,(3).

[18]林青之.杜威教育哲学在今日中国[J].学习,1940,(10).

[19][20][21][22][24]梁漱溟.杜威教育哲学之根本观念[J].乡村建设,1934,(6).

[23]太虚法师.评《实验主义》[A].本书编委会.太虚大师全书(第28卷)[C].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350.

[25]孟宪承,陈学恂.教育通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62.

[26]孟宪承.新中华教育史[A].周谷平,等.孟宪承集(第三——119卷)[C].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125.

[27]孟宪承.教育哲学三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3).

[28]陈科美.杜威教育哲学批评之批评[J].教育季刊(上海),1931,(3).

[29]陈科美.民主教育的理想与实施[J].申论,1948,(9).

[30]问微.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之新的评价[J].广西教育,1946,(1).

[31][38]胡适.杜威在中国[A].欧阳哲生.胡适文集(第12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376、377.

[32]陈元晖.中国教育学七十年[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91,(6).

[33]周谷平.近代西方教育理论在中国的传播[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184.

[34]孟宪承集(第三卷)[C].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155、156、393.

[35]陶行知.民主与教育[A].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全集(第三卷)[C].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569.

[36]陶行知.民主教育之普及[A].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全集(第三卷)[C].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571.

[37]戴伯韬.陶行知的生平及其学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28.

[39]顾惠人.民治与教育[J].教育与文化,1946,(4—5).

[40]天民.台威氏之教育哲学[J].教育杂志,1917,(4).

[41]茅盾.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生活之二[A].人民文学出版社《新文学史料》丛刊编辑组.新文学史料·第2辑[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47.

[42]真常.教育上之民主主义[J].教育杂志,1919,(5).

[43]约翰·杜威.平民主义与教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1.

[44]常道直.平民主义与教育[J].教育丛刊,1922,(1).[45]佚名.书报介绍:平民主义与教育[J].学生杂志,1923,(1).

[46]朱泽甫.陶行知年谱[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5.25.

[47]邹恩润.译者序言[A].约翰·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8.1—2.

[48]吴俊升.评邹恩润译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未完二期续登)[J].明日之教育,1932,(1).

[49]吴俊升.评邹译杜威著民本主义与教育(续)[J].明日之教育,1932,(2).

[50]朱时隆,彬.阅书问答(续第二卷第十期):乡村教学经验谈:一、杜威那部“平民主义与教育”[J].进修半月刊,1933,(12).

[51]林宝山.导读——代译序[A].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9.2—3.

[52]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

[53]俞吾金.译后记[A].约翰·杜威.杜威全集·中期著作(第9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2012.325.




[作者简介]涂诗万,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讲师,教育学博士(河南新乡  453007);张斌贤,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100875)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结构化理论视野下杜威教师观的发展”(课题批准号:DOA150221)的研究成果。——113



    进入专题: 杜威   民主主义   教育   《民主主义与教育》  

本文责编:dengjiax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教育学 > 教育史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01476.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教育研究》2016年 第6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