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长林:大学是对人文和科学精神的追求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676 次 更新时间:2016-08-28 00:14

进入专题: 大学精神  

侯长林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一种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是一所大学的特色、支柱和灵魂。

大学最重要的是什么?是那些古朴典雅的建筑和现代化的楼房?是那满馆的图书和那些先进的仪器设备?是那些浩首穷经的教授和那些风华正茂的年轻学子?是那些不断贴出的花花绿绿的海报?是那些慷慨激昂的演说?是那些幽默睿智的辩论?是,也都不是。而是我们每个校园人和走进校园的人都能感受到的一种无影无形的表现在大学校园的幽静的环境和大学老师的滔滔不绝的演讲中以及青年大学生渴求知识的眼睛里的大学的精神。因为,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特色、支柱和灵魂,是一所大学的创造力和生命力的源泉与动因。清华大学原校长刘达教授说,如果有人问我,你最留念清华的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清华精神。可见,大学精神是多么重要!

何谓大学精神?我比较赞同王骥生的观点,他认为,大学精神是大学的一种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科学的大学精神是建立在对教育本质、办学规律和时代特征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的,能够正确地指明大学的前进方向,其核心是一种人文和科学精神,其灵魂是对未来大学理想的追求——追求真理和造福人类,从哲学上讲它是一种对人类社会的终极关怀。这种大学精神,既是大学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积淀和创造的深厚的文化底蕴的核心和灵魂,也是时代精神的深刻反映。

在大学精神的天空里,那朵最耀眼的云彩,我以为不是别的,正是人文精神。没有人文就没有大学,没有人文的关怀就没有大学的精神。我国古老经典《礼记》中的《大学》篇的第一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所谈到的大学的特征就是大学的人文思想。这里的“大学之道”,典型地反映了我国古代为人、为教、为学的“大学”理念,体现着一种强烈的人文意识和人文精神。大学天然是人文精神形成和传播的重要的地方,是未来世界公民“精神成人”的摇篮。当历史的脚步迈进20世纪的门槛的时候,我们中国大学人文精神已经积淀成一种传统,那就是蔡元培提出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北大精神。蔡元培认为,大学是人文精神的摇篮,但不是道德楷模,不是宗教之所。在《教育独立议》中,他进一步指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尽一份子的责任。蔡元培对中国古代“大学”思想的现代解说,与《礼记》中《大学》篇的“大学之道”是一脉相承的,其相同的精神血脉就是大学的人文精神。

关于“人文”,有两种说法,一是认为“人文”乃外来词语,源于拉丁语。“人文”之“文”不是文章、文艺、文化之“文”,而是指人类所存在的关注自身、宇宙、社会乃至处理与之关系的方式。二是认为,“人文”一词,我国古已有之。在我国的《易》中就已有“人文”一词出现。《易•贲》曰:“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主要指礼教文化。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主要包括“君子忧道不忧贫”的忧患精神;“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乐道精神;人和而天和,人乐而天乐的合一精神;“泛爱众,而亲仁”的人本精神;知行统一的笃行精神,等等。在我们中国人看来,人文精神既是一种形而上的追求,也是一种形而下的思考。不过,人们经常说的“人文精神”,则是指人文知识化育而成的内在于人的主体的精神成果。是一种以人为本,重视人关心人,对人类命运、幸福与痛苦,对人的存在、尊严与价值的强烈关怀和承担责任的精神。但我以为,大学的人文精神最重要的还是指大学在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传统的积淀。这种文化传统不仅要关心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尤其要关注大学的命运,重视大学的发展。大学里的人没有忧患意识,没有责任感,没有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观念,不在乎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也就谈不上人文精神。一所大学只有内在的具备了关注大学命运的人文精神,才算得上一所真正的大学。

所以,大学的人文精神,所关注的对象有两个,一是个人,一是大学。关注个人是人文精神所普遍要求的,不关注个人就不成其为人文精神;关注大学是大学这个特殊的人文精神所要求的。关注个人是大学人文精神的一般要求,关注大学是大学人文精神的特殊要求。人文精神只是人之为人的根本,而大学人文精神才是一所大学区别于另一所大学的标识,是大学之为大学的魂魄。从这个意义上说,关注大学命运的特殊要求,才是大学人文精神的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简言之,大学人文精神,就是指大学对人和对大学本身的命运的关注和负责的精神。

那么,如何培育大学人文精神呢?有的认为,只要进行人文知识教育就是重视人文精神的培育了。当然,人文知识的传播,是培育大学人文精神的重要方法和途径,人文精神也确实存在于人文知识之中,但是,人文知识不等于人文精神。要培育大学人文精神,更重要的还是要看大学的领导,看他们尊不尊重人、重不重视大学的发展,看他们把大学定位在培养什么样的人上,看他们把大学这艘船舶带向何方。同时,要重视重建大学人文精神的价值取向。黑格尔说,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在人文精神日趋衰落的今天,确立现代大学理念,召唤日渐逝去的大学人文传统,为国家、民族培养造就更多“关注天空的人”,是21世纪我们中国大学的核心使命,没有这样的眼光就决不可能是一个好的校长。

大学是追求知识、追求真理的地方。没有科学精神,一所大学当然也算不上真正的大学。那么,什么是科学精神呢?科学精神就是指伴随近代科学的诞生,在继承人类思想遗产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科学理念和科学传统的积淀,是科学本性的主观体现,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积淀而成的最具科学理性的一种意识形态,也是科学本性的自然流露或延伸,体现了科学的哲学和文化意蕴,是科学的根本和灵魂,它作为人类文明的崇高精神,表达的是一种敢于坚持科学思想的勇气和不断探求真理的意识,具体表现为求实精神、探索精神、创新精神等。所谓求实精神,也就是实事求是的精神。实事求是不仅是人品和人格问题,也是科学问题。实事求是,就是要讲真话、讲实话、干实事、收实效。科学要追求真理,要有独立人格和批判的意识,不盲从,不迷信,不把偶然性当必然性,不把局部看作全体,一切从实际出发,老老实实地做学问,不搞半点虚假和浮夸,尊重事实。巴甫洛夫在去世的前几天还对青年人说:“要研究事实,对比事实,积累事实。无论鸟的翅膀多么完善,如果不依赖空气支持,就绝不能使鸟体上升。事实就是科学家的空气。没有事实,你们就永远不能飞起来,没有事实,你们的‘理论'就是枉费心机。”这是巴甫洛夫一生从事科学工作的体验。从他的体验中,我们可以看出求实精神的重要。科学永无止境,思想解放永无止境。这就需要探索,需要永无止境的探索。没有这种永无止境的探索精神也就谈不上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倡导开拓创新,鼓励人们在尊重事实和规律的前提下,敢为人先,敢于“标新立异”。科学精神的本质要求就是开拓创新。科学领域之所以会不断吹出清新的风,之所以充满着生机和活力,就在于不断更新观念,大胆改革创新。因此,科学的生命在于发展、创新和革命,在于不断深化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规律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创新和继承又是分不开的:没有继承,就不可能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新;同样,没有创新,科学将停滞不前,甚至将成为万古不变的教条,成为让人逐字逐句背诵的经典。突破和创新实际上意味着对旧制度旧思想的否定。要否定旧制度旧思想,必然要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所以创新也包含着勇敢无畏的精神。

科学的成功不仅依赖于对科学的尊重,而且更依赖于自觉的奋斗与牺牲。科学精神也是一种奋斗精神、奉献精神、牺牲精神。人类曾为科学的进步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等人的事迹,给科学精神涂上了悲壮的色彩。他们付出的代价换来了科学昌明,思想解放。当然,科学精神本身也是不完善的,有局限性的,更不能让它走极端。萨顿洞曾经指出:“科学精神无法控制它自身的应用。首先,这些应用经常生发在那些根本没有科学知识的人的手中。不过,即使是科学家,在受到一种强烈的激情支配时,也容易滥用他们的知识。科学精神自身必须由另一类力量——由宗教和道德——来帮助。总之,它必须既不骄傲自大,也不盛气凌人,因为像人类的所有其他事情一样,它本质上是不完善的。”这就需要辅之人文精神。

其实,科学精神本身就是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实际上是水乳交融、互相渗透的。里奇曾经说过:“科学精神是宽容、平等、热爱自由,因而是人道的。这一切是不容否认的。”科学不仅是人道的,而且是与善和美相通的。科技伦理就是研究科技的“善”的问题的,科学美就是以科学中美的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因此,萨顿说:“我们的知识本身必须是仁慈慷慨的,必须是美的,否则它就是不足取的。”他极力呼吁:不能只了解科学的物质成就,而忽略科学的精神和内在美。真正的人文主义者必须像了解艺术和宗教的历程那样了解科学。尤其是,新科学精神和新人文主义在气质和目标上是一致的,它们都隐含着聚焦于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来源:《教育旬刊》,2008年12月



    进入专题: 大学精神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教育学 > 高等教育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01118.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