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群志:特级教师科研型教学风格的形成

————以李元昌老师为例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961 次 更新时间:2016-07-16 15:31

进入专题: 科研型教学风格   特级教师   教学  

吴群志  

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富有成效的一贯教学观点、教学技巧和教学作风的独特结合和表现,是教学工作个性化的稳定状态之标志”。有研究“将我国教师的教学风格划分为两大流派:情感型教学风格和理智型教学风格〔1〕,笔者认为,还有另一流派,即科研型教学风格,科研型教学风格有其自身的特点及形成规律,现对其内涵、特点及形成过程规律加以探讨。

一、科研型教学风格的内涵及特点

(一)科研型教学风格的内涵

科研型教学风格的内涵及特点是以师本研究为基础的〔2〕。师本研究是指教师本人对教学或班级管理中面临的问题进行的教育研究,体现为一种教师个人的教育教学实践性研究,在校本研究活动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师本研究的内涵是:第一,教师是研究者。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学会反思、研究和创新,成为教学实践的研究者。第二,研究教学。研究教学是师本研究的主攻方向,通过研究教学,教师应成为批判地、系统地考察自己教学实践的研究者,从而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课堂教学和改革自己的教学实践,形成自己特有的教学风格和特色。第三,为教学而研究。教师要以自身专业发展为研究基本动力,以“自我更新”为研究价值理念,以“行动研究”为基本研究方法,最终达到全面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质量的终极目标。因此,科研型教学风格的内涵是:在师本研究的过程中,应用其研究成果于长期教育实践中形成的、富有成效的一贯教学观点、教学技巧和教学作风的独特结合和个性化表现。显然,由此定义的科研型教学风格有别于情感型教学风格和理智型教学风格。

科研型教学风格的典型代表,首推全国十佳农村优秀特级教师李元昌同志。他以“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这一科研课题为龙头,统领十三年的农村语文教学改革实验,使语文教学改革在课题研究的基础上进行。通过研究形成了语文教学的新观念和新认识。显然,如果没有课题研究的过程,一位普通的农村语文教师在教学观上的更新是不会太显著的,然而正是形成了这样崭新的语文教学观念,才形成了一种有坚实理论基础的研究型教学风格。也正是在他创新的语文教学观念的指导下,形成了其独创的作文教学方法:“放—收—放”教学法和作文点改法,这些教学方法得到国内外专家的一致肯定和好评。

(二)科研型教学风格的特点

1.先进教学理念的研究是形成科研型教学风格的基础先进教学理念的核心是学科素质教育,揭示学科教学在培养人的过程中的作用,指导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是教学活动的灵魂。先进教学理念的产生应通过课题研究的形式形成,通过对与教学相关课题的研究,形成教学理念,对学科教学本身形成新认识。李元昌老师先进的语文教学理念就是通过“农村语文教学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这一课题研究形成的,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他用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角度来看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的作用,把学生作为未来劳动者来对待、来培养,提出“三小三大”的核心理念,即目前的学校是“小学校”,学生未来生活的社会是自我发展的“大学校”;学生学习的课堂是“小课堂”,当地广阔的农村社会是能力形成的“大课堂”;学生在校学习的课本是“小课本”,未来的社会实践、生产实践、科学实验是给学生阅读的无字“大课本”。新的语文教学理念,是促进学生由“三小”向“三大”过渡,为学生未来在“三大”的发展奠定基础,正是在这一先进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他成功地进行了农村语文教改实验。

2.先进教学方法的研究是科研型教学风格形成的关键研究先进教学法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一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经历的途径。一般的情形是首先学习他人的先进教学方法,经实践总结后,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最终形成自身的教学风格。但是要形成研究型教学风格,应是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通过对教学实践中的研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创新教学方◇吴群志 秦 磊摘 要:科研型教学风格的内涵及特点是以师本研究为基础的,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形成的。

这一教学方法是由研究者本身的本质属性决定的独特视角,由解决教学中存在问题而形成的教学方法,不同于掌握和学习他人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是教师本人教学过程中的一次飞跃,具有创新性和独一无二的特征,而这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又是教师形成科研型教学风格的关键。如果一个教师没有研究出这种先进性的教学方法 (可能是多个教学方法),则不能被认定为科研型教学风格。李元昌老师的教学风格之所以被认为是科研型教学风格,其中的关键是他在语文教学研究的过程中,研究出了先进的“放—收—放”作文教学法和作文点改法,这样的先进教学方法具有语文教学的创新性和独特性,有效地解决了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这一难点问题。先进教学方法的研究,是教学研究中的难点,一般教师的教学研究是难以取得成果的,所以科研型教学风格的形成是有难度的,不经历一个解决教学问题的研究过程,是难以达到的。

二、科研型教学风格的形成过程及规律

事实上,科研型教学风格是在教学研究的过程中形成的。教学研究过程遵循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研究规律,科研型教学风格的形成过程亦遵循这一研究规律。

(一)发现问题

要确定研究课题,教师必须善于发现问题,这需要教师有发现问题的敏锐性,敏于看、听、闻、思,而且要无中生有,有中生新。教师发现问题可以有多种方式:通过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和效果,以及整理自己的亲身感受和困惑来发现问题;从新的教学观念、思想与自己教学实践的对照中发现问题,如对照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主体教育、研究性学习等新的教学思想,查找自己的教学存在什么值得思考和改进的方面,提出问题;通过将自己的做法与别人经验的比较来发现问题;主动向学生、家长征询意见来发现问题。教师通过以上这些方式发现的问题,有些容易解决,有些不易解决;有些是管理问题,有些是教学问题;有些是观念问题,有些是方法问题。无论是哪些问题,要成为研究课题,还要把握作为课题的问题应具备的几个特点:一是实践性。即所选课题一定是针对自己教学实践改进的需要。二是可行性。即这个问题要能研究,难度适中,尤其是初研者更应从细微处着手。三是科学性。即所选问题不能是“伪问题”。如体罚的方法,尽管在实际中被相当一部分教师认为有效,但不能去研究如何体罚会更有效。李元昌老师在教学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中学语文教师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作文教学很难有效开展,常常是教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却收益甚微。大部分学生的共同感受也是作文难写。学生面对作文题,有时不知道写啥,抓耳挠腮,无从下笔。还有的学生看了别人的作文常常说这些事我也见到过可我为啥没这么写呢?从学生作文情况来看,有相当一部分用官话、套话来应付,或者东抄西拼凑在一起。面对这一作文教学现状,李元昌老师提出了改革农村语文作文教学这一课题〔3〕。

(二)分析问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分析,理论层面的分析包括:教育学基础分析、心理学基础分析、社会学和哲学基础分析。根据不同的问题可做全面的理论分析或某一侧面的理论分析,对问题的理论分析不要求有理论上的创新,只要按现行某种理论对问题本身进行描述即可。实践层面的分析包括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分析,这是教学研究过程中分析问题的重点。李元昌老师是这样来进行研究课题分析的:“1985 年,我们对初一、初二、初三学生的 200 篇作文(命题作文)进行了分析调查,结果如下:从内容和形式(主要指结构)看,内容空洞的 129 篇,占总数的 64.5%;形式严重错误的 14 篇,占总数的 7%;文不对题的 3 篇,占总数的 6.5%。可以看出,初中生的作文内容问题是主要问题。从取材范围来看,取材家庭的 83 篇,占总数的 41.5%;取材学校的 106 篇,占总数的 53%;取材社会的 11 篇,占总数的 5.5%。这说明学生的生活范围狭小,取材范围不大,选取素材的视野不宽阔。从完成作文的情况来看,抄袭作文 122 篇,占总数的 61%;独立作文 78 篇,占总数的 39%。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对作文不认真,持应付态度,也反映出学生独立思维和独立作文的能力较差。”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水平呢?李元昌老师认为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首先要解决学生的作文素材及素材来源的问题,使他们有一定的生活积累,既解决“米”,也要学会“为炊”的本事。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化消极作文为积极作文,变被动为主动。为此,李元昌老师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指导下,设计了适合于初中生的作文训练法,就是“放—收—放”三步法,并用他们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了验证。

(三)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是教学研究的实施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解决好以下问题:

1.制定研究计划在研究计划中应明确规定:所要研究的问题及其范围、要采用的研究方法、研究对象、时间进度等。在这个计划之下,对于某项或某一方面的工作还可以制定更详细的工作计划,在研究工作开始后,也许会发现某些地方不符合当前的实际情况,这就需要对原计划进行局部调整:一方面要尽量尊重原计划,使研究工作能按部就班地进行,但也不能完全受原计划的限制。主要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进行工作,把计划性和灵活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2.实践研究这是师本研究的最关键的环节。在这一阶段,要按计划进行,但不能只满足于先定构想,也不要过多地受到研究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干扰,在教学中要注意观察、发现和解决问题,及时记录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感想,要善于做具体分析:是教学目标出现了问题、是教学情境上出了问题还是教学方法出了问题?对阶段研究经验和成果,还要反馈、评价和修正,并进一步澄清产生新问题的原因,为下一步深入研究做好准备。同时,要善于做理论分析,使教学的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逐步地提高研究质量。

实践研究具有以下特性:

一是验证性,即检验研究计划的可行性。所有的实践研究之前都只是一种假设,它的科学性、有效性是需要实践来检验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教师作为研究者要尽量按原计划进行研究,否则,检验也就是无从谈起,研究的科学性也就无从保证。

二是探索性,即发现和寻找各种新的可能性。实践研究绝不是按图索骥的机械活动,而是一种积极寻找和探索解决问题;达到目的的最佳途径和最佳策略的过程。这意味着教师在实践研究中可能会作出有根据的调整和变更。上课不是执行教案而是教案再创造的过程;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不是把心放在教材、教参上,而是放在观察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上;不是把学生的学当作一种对教的配合,而是把学生看作学习的真正主体和教学过程运行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是教育性,即教育服从、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任何行动都应该无一例外地遵循人道主义原则,体现教育活动的价值导向和人文关怀,无条件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这是实践研究的最高境界。

3.总结

师本研究按计划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或经验之后,要善于总结,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整理和描述。对已经观察和感受到的,与问题、计划和实践研究有关的各种现象进行回顾、归纳和整理,其中要特别注重对有意义的“细节”及“情节”的描述和勾画,使其成为教师自己的教育故事或教学案例。这是叙事研究在师本研究中的体现,它会给教师的研究带来新的变化,教师作为研究者不再依赖于他的话语而转向直接讲述自己的教育生活经历和教育生活体验。“做自己的事”、“说自己的话”是师本研究改变教师职业生活方式的关键。

二是评价和解释。在回顾、归纳和整理的基础上,对问题、计划与实践研究的过程和结果作出判断,对有关问题和原因作出分析和解释,探讨各种教学事件背后的理念,揭示规律,提高认识,提炼经验。

三是重新设计。针对原有计划及其实施中存在的各种偏差或“失误”,根据新的感悟、新的发现、新的认识和新的思考,修改原有计划或重新修定计划,并付诸实施,进行进一步检验、论证和改革探索。师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改进和改正,不可能停滞在一个凝固的“成果”上,而是一个不间断的自我修订、自我完善的过程。所以,任何总结都意味着一个新的开始。最后,形成研究报告。写研究报告也是再创造的过程。研究报告写不好,研究成果就不能全面正确地反映出来,它将严重影响研究成果的价值。

研究报告一般有四种类型: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经验报告、学术论文。对研究报告的结构有多种说法,一般认为有研究课题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内容与成果、对研究成果的评价四部分构成。李元昌老师的“放—收—放”作文教学法是这样开展研究的。

第一步:“放”。就是放手让学生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即直接得来的“第一手材料”,并引导学生搜集“第二手材料”,即别人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以补充“第一手材料”的不足。这种形式,就是对以前学生背作文、抄作文的否定,这一步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材料、积累材料的能力,解决学生作文难的问题,使学生懂得什么是作文。

第二步:“收”。主要培养学生运用材料的能力,化生活为作文,也包括各种文体的写作。这一步,也是对前一步“放”的肯定,是对前一步学生作文材料积累的检验。学生要运用好材料,必须具备审题能力,否则,就会出现文不对题、选材不典型、中心不明确等现象。所以在这一步中,把培养审题能力也作为训练内容。

第三步:“放”。主要培养学生深入到社会实践中去写作文,这个阶段让学生和社会接触,是要让他们能够在社会上有所作为。学生的作文能力不是为了应考,而是要应用到改造社会、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上,要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认识到作文对社会的作用,从这一点上来考虑,可以把这一训练看成是学生投身祖国和家乡建设之前的小“练兵”。广阔的农村社会不但是学生作文材料的源头活水,更是学生作文能力实践的大课堂、大基地。

从李元昌老师的研究过程及成果可以看出,特级教师是在开展课题研究的过程中逐渐提升专业素养的。他们在教学中实施研究,在研究中完善教学,最终形成科研型的教学风格。


参考文献:

〔1〕韩登亮.我国特级教师教学风格研究及启示:〔J〕.教学与管理,2005,(8):1.

〔2〕吴群志.师本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1).

〔3〕李元昌“. 放—收—放”作文训练法的提出及实践探索〔J〕.语文教学通讯,1998,(10).

(本文系吉林省社科基金项目《农村特级教师成长规律研究》的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吉林省教育学院)


    进入专题: 科研型教学风格   特级教师   教学  

本文责编:川先生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00625.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