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朝晖:我们不需要有那么强的“落后就要挨打”意识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846 次 更新时间:2016-06-19 17:49

进入专题: 民族意识   民族  

方朝晖 (进入专栏)  


[摘要]我们在进行历史教育的时候,把一些历史之外的、人为的想法添加进去了,好像历史教育就是要让子孙“不忘过去苦、牢记血泪仇”似的,就是要唤起人们的爱国热情或民族自豪感。


本期方家:方朝晖(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博导)


采访者:李大白(腾讯思享会)


“我们的民族,需要树立一个健全的历史心态,平和地对待历史,而非让‘落后就要挨打’的阴影主导历史教育。”在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方朝晖教授看来,“民族自豪感”已经深深主宰了大陆的教育体制,现在是推进“全面、理性、客观的历史教育”的时候了,“我们不需要担心孩子不爱自己的母亲,也无需担心中国人不爱自己的祖国。”


以下是腾讯思享会“方家识见”栏目对方朝晖的专访实录(二):


腾讯思享会:近代殖民运动之后,世界上有很多国家经历了“挨打”的过程,被殖民的国家是否必然陷入“落后就要挨打”的阴影?


方朝晖:西方国家产生了现代帝国主义之后,在全世界推行殖民运动,受到西方列强侵略殖民的国家太多了,很多国家可能都会产生这样的思维。


腾讯思享会:但现在时代变了,我们如何走出这种历史阴影?这种观念是否在很大程度上形塑了我们对“民族自豪感”的定义?


方朝晖:要走出过去的历史阴影,非常重要的一环就是历史教育。我们现在所谓的历史阴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鸦片战争以来的一系列的丧权辱国、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的历史记忆所导致的。但如果我们对这种历史有一个正确的看法,可能我们心灵的伤痛就不会那么深,也不会有那么深的“落后就要挨打”的意识。我觉得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长期以来对于历史问题有太多的非历史的想法——我们在进行历史教育的时候,把一些历史之外的、人为的想法添加进去了,好像历史教育就是要让子孙“不忘过去苦、牢记血泪仇”似的,就是要唤起人们的爱国热情或民族自豪感。我们在一整套事先预设好的历史教育理念的支配下编写教科书,进行课堂教学,这样一来,就不允许在课堂上进行自由开放的讨论。


我们也不能够接受别人的批评,把所有的批评都看成是邪恶的,尤其是来自于西方的批评,来自于侵略过我们的国家,譬如日本的批评。本来历史是最强调客观性的,但我们却是把心灵深处的一些成见、心理不平衡的因素带到历史讲述中去了,真正客观的历史很难找到。


我相信,一种开放的、实事求是的历史教育,自然就会培养人的爱国精神。没有一个人生来会不愿意爱自己的国家,我们不需要担心人们不爱国,我们不需要担心人们忘记历史,只要把历史上真正的东西,以理性、开放的方式展现给人们,允许自由辩论和讨论,就可以达到你想要的效果,没有必要有太多先入为主的想法主宰,这是一个很大的悲剧。


我们一直没有树立一个看待过去屈辱历史的健康态度。你要说中国被人欺负,我毕竟也还是了解一点历史的,中国人在历史上欺负周边人那就多了,现在看到甲骨文的绝大多数都是关于战争的,那些叫羌方、鬼方等等的大量异族部落,全部都被我们征服或同化了。


我们的祖先一开始只在黄河中下游那狭小的地带生存,长江两岸在历史上都不是汉人居住的地方,你不都把人家占领了。包括我们周边的小国,像朝鲜,韩国,越南,历史上包含缅甸,泰国,他们所流传的,关于中国人怎么欺负他们,占领他们多少土地的故事又有多少?


对于鸦片战争后中国丧权辱国,饱受侵略和欺压的历史,放在全世界殖民主义浪潮这样一个大的历史背景下来看,它是资本主义在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需要在全球开拓市场所导致的,像印度,缅甸等亚洲国家,以及一些拉丁美洲国家,彻底被殖民了,甚至在拉美很多地区男人全部被杀光了。这些国家的命运比我们悲惨多了。从根本上来说,这些殖民侵略反映的是是人性在特定发展阶段出现的堕落,谁能保证中国人在同样情况下不做同样的事?因此要学会以平常心来看,包括日本侵略中国,不能上升到日本人本质上就是禽兽和恶魔的高度。


健康的历史教育可以唤醒国民的仁爱之心、悲悯之心。我们展示南京大屠杀,展示历史上被侵略的故事,是要唤起人性深处的爱,唤起宽容和理解,应积极培养公民这样一种健康的心态。否则我们的国民到了国外,人家跟我们展示完全不一样的东西,结果在我们的心里,要么是产生一种很极端的抵抗心理,要么就是走到另外一个相反的极端,认为我们的历史教育长期以来都是在欺骗。


我的一些外国朋友,他们本来也是对日本侵略中国感到义愤填膺的,但到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参观了以后,他们感觉到这个展览好像就是在塑造一种仇恨,仇恨另外一个国家的情绪。他可能想,我作为一个外国人跑来看你的展览,难道我有必要跟你一起去仇恨另外一个国家吗?


展览的目的在于通过历史唤醒对人性的深刻认识,而不是说仇恨某一个国家和民族,好像这个国家也欠我们的,那个国家也欠我们的。我们现在的历史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培养一种仇恨心理,是极不健康的,人类历史上很多的战争都是由此所引起的。


因为中国现在是世界强国,很多外国人到中国来,他非常在意中国国民的道德是否健康。他们发现中国人充满了这样一种仇恨心理的时候,更加觉得中国可怕,这对我们的国际形象也是非常不好的。


腾讯思享会:是否正是因为此前挨打的历史阴影,让“民族自豪感”主要依赖于“国家富强”?


方朝晖:是的,这种民族自豪感教育已经深深地主宰了我们的教育体制,主宰了我们很多学者的学术研究,主宰了很多重大的活动。如果每个国家都强调自己的自豪感,那么就不可能有理性、客观的心态。


民族自豪感应该是自然形成的,她是你的祖国,你就可以感到自豪。就像我们的母亲,她没有身份、头衔、地位、金钱和财富,我们照样为她而感到自豪。因为你的祖国无比强大,在历史上有那么多伟大的成就,你就感到自豪。照这么说,人家祖国没有你这么强大,没有那么多成就,他就不应该为自己的祖国感到自豪了吗?这没什么道理。而且在这种逻辑支配下,历史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就是拼命地挖掘那些所谓好的亮点,不好的东西当然就不挖了,这样一来,人们对自己的历史就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我们不需要去担心自己的孩子不爱母亲,我们也不需要担心中国人不爱自己的祖国,无论怎样贫穷落后,都不会不爱国,不存在这样的问题。我们把自己的历史,真实、全面、理性、客观地呈现给自己的国民就可以了。


本文原发于《腾讯思享会》

进入 方朝晖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民族意识   民族  

本文责编:川先生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专题研究 > 文化研究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00269.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