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说今年是虚拟现实的元年,又听说是人工智能的元年。在科幻作家看来,人工智能的本质,是一个设计和创造的问题。人要造出一个跟他一样有智力的、甚至在某些方面超出他的东西,他觉得很满足。最早的科幻小说是1818年的《弗兰肯斯坦》,但当时没有说用在机器上,因为到1822年差分机才出来。弗兰肯斯坦是把尸体、骨头拼在一块,用电刺激造出一个跟人一样能活动、说话、思考的新生命。但这个东西开始反叛它的创造者。这就是所谓的终结者问题,也是现在说的奇点问题——机器最后要反叛他的创造者,替代他。
他为什么会反叛创造者?有一点就是人想学上帝,但是学不像。上帝造人时造出了一个女的,弗兰肯斯坦造出了一个男怪人,但是没有给他造出配偶,他感觉非常孤独、失望,开始毁灭人类。现在的人工智能界又开始造体验互动式美女,比如最近的“佳佳”。
后来科幻小说发展,阿西莫夫提出了“机器人三大定律”,于是创造了一个人跟机器能够和谐相处的新世界。现在科幻小说最新的情节写的也是机器和人融合,不是谁替代谁。
未来是一个人工智能无所不在的世界。一朵鲜花有智能,它能根据主人的情绪来开放;每个人有一个人工智能伴侣,能让你的购买行为更加理性;甚至宗教界会用它帮助信徒选择和决定信仰。人工智能要帮助人实现马斯洛的多个需求层次。有一篇小说写人的脑细胞会被克隆出去,跟互联网结合到一起。人的大脑成为互联网的一部分,同时互联网本身是一个大脑。最后整个互联网只是在为这一个一个人服务,每个人对应一个互联网,互联网的大众属性消失了。这个人在他的领域里成为国王。技术满足了人的根本需求。
人工智能可以替代很多东西,比如很艰苦的体力工作。一些复杂的精神活动,比如诗歌写作、绘画艺术等,也未尝不可替代。你要旅行时,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替身。百度无人驾驶汽车就是这样。推理一下,汽车可以人工智能驾驶,飞机可不可以,工厂可不可以,政府可不可以?有篇小说就写到,一个人工智能是按照华盛顿的人格来设计的,最后它在竞选中击败了现实中的人类参选者。
科幻很关心人工智能能否获得情感和自我意识。阿尔法狗下赢了,但它不能像李世石那样的沮丧或欢欣。斯皮尔伯格拍了一个电影叫《人工智能》,一个机器人小孩,最后要去寻找他的创造者,他要确认他自己是跟人一样有情感、有自我意识的存在。但另一方面,为什么非要有情感和意识,这真的好吗?美国人写过一篇小说,描写宇宙中非常高级的生物,智力极其发达,但最后发现他就是一个图灵机,只能在黑屋子里面把信息传输出来,他没有任何思维。那才是高级的存在。我还在想,我们怎么证明自己不是人工智能呢?高级的人工智能永远不会知道自己是人工智能。
未来五年人工智能会发展成什么样?日本人画过一个漫画,叫“岛耕作”,讲日本商社在2005年就提出要为中国设计智能机器人,因为他们认为20年后中国会老龄化严重,将需要大量机器人为中国老年人服务,此外他们还设计了帮助老年人安乐死的机器。我想未来五年中国一定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智能市场,几千亿、几万亿的产值。这中间还有一个连接的概念,人工智能每个微小进步一定是跟别的连接在一起。今后不是互联网+,而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互联网,+基因工程,+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深海开发,+生命健康产业……
这里还有一些社会问题。第一是机器人造成失业,我想不会那么恐怖;第二个是失控。有科幻小说描写,人工智能汽车集体罢工,它变疯狂,怎么办?到大疆公司参观时我想,今后如果每一人有一台无人机,9·11不用再劫持飞机了,怎么去防范?第三是失衡。人工智能出来后,最先用于中产阶级,首先是教育革命,只有中产阶层才有实力购买,这会拉大阶层差距,会把富人跟穷人的差别变成人跟狗的差别一样大;第四,人工智能一定要有法律;第五,知识产权保护;第六,恐怕会出现无序竞争,就像手机市场一样,如刘慈欣《三体》的黑暗森林理论,降维攻击,有我无你,互相残杀;第七,政治问题,智力是信息后面一个更危险的东西,人工智能跟互联网结合,会让防火墙失效。接下来就是什么是人工智能的防火墙?谁能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方校长?去年李彦宏在“两会”上提出“大脑计划”,如果成功,首先会用来做什么?人工智能应该是民用、商用、军用、政用。从科幻的角度讲,经过激烈洗礼,整个世界被机器人统治,我想,到时就会提出人工智能姓什么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