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缘政治体系与印度未来安全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9296 次 更新时间:2008-07-14 10:39

进入专题: 观点发布  

张文木  

目录:

一、国家安全边界存在于大国实力边界的规定之中,

二、地缘中心与资源中心在印度洋地区合二为一,是当代地缘政治的基本特点

三、“印度以它现在所处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

结论:印度将是西方多米诺牌局中最后一张

2001年3月5日印度内政部长阿德瓦尼在安达曼群岛首府布莱尔港视察时说:“20世纪属于西方,中国在21世纪想成为世界的领导,但本世纪未来的岁月属于我们印度。”此次是阿德瓦尼担任内政部长以来对该群岛的首次视察。首次视察又首次作出这么大胆的预言,自然引起笔者的研究兴趣,结果发现,如果印度参与西方一些国家遏制中国的行列,并帮助其达到目的,那么,印度必将是西方多米诺牌局中的最后倒下的一张,其后果将是极其危险的。

一、国家安全边界存在于大国实力边界的规定之中,

发轫于近代英国而又漫泛迄今的资本全球化,如果不考虑其间在战争间歇期出现的和平与发展的“机会”的话,那它在现实中无论如何也不是一个牧歌式的进程,相反它则是民族国家间极冷酷的淘汰过程。被淘汰的不一定都是经济不发达的和“文明程度”不高的民族,它更多地是那些不思武备的民族。且不说大宋王朝败于北方强悍的游牧民族的马下,也不说当时综合文明程度尚不及中国大清王朝的“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城时所表现的低素质的穷酸和贪婪,更不说铁托时期经济已进入中等发达国家的南斯拉夫由于没有强大的制海权以至后来被反复肢解的事实,我们只要比较一下戈尔巴乔夫时期的苏联和现在仍顽强生存并耐心等待发展机遇的北朝鲜和古巴,人们就不难理解坚定的国家意志和有效的军事力量在当今全球化进程中对一个民族国家所具有的生死含义。

全球化不能不包括军事自卫手段的全球化。一旦民族国家的利益融入资本全球化进程之中,那么不可避免的后果就是它必须从在全球范围来审视已融入世界的国家利益,而不是只站在敌人是否入侵本土的角度来审视和保卫自己的利益;既如此,民族国家对保卫国家安全利益的认识,也不能只基于本土的范围而应当站在全球的范围来看问题。在全球范围,而不仅仅在本土范围,在大国实力边界之间,而不是仅仅在自已国土境内,尽力使本国的安全边界及其已融入世界的政治经济利益合理化(对反霸国家而言)或最大化(对霸权国家而言),便是全球化进程中反霸权国家和霸权国家的必然选择。

反霸,当然需要反霸的理论。在许多场合,人们往往把“国家领土”、“国家领土边界安全”及“国家安全边界”,这三个概念混淆使用,往往把一国的安全边界的扩展混同于领土边界的扩张,因而称之为“威胁”。其实这是非常不对的。事实的,这是有联系但又不同的三个概念。事实上,任何一个进入市场经济的国家都有主权范围内的利益和主权范围外的利益即融入世界的利益及其安全需求。领土边界安全是指国家对其主权范围内的领土的可控制和保卫的程度。领土是主权的物质载体,因此,领土边界安全从相当的意义上说就是主权安全。而国家安全边界则是指国家对其分布于主权范围之外的利益的可控制和保护的程度。比如,美国领土边界仅限北美洲部分地区,但由于其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因而它的国安全边界几乎覆盖全球。中国的领土边界与美国差不多大小,但与美国相比,由于中国军事力量严重不足,因而在中美冲突中,其安全边界则不出中国主权领土之外,尽管中国的许多政治经济利益已广泛地融入世界。民族国家一旦参与全球化,那它就有权利保护自己的已被融于世界的国家利益,而关心和保护其海外利益并不就是对其他国家的“威胁”。因此,只要不扩张领土边界和侵犯他国的主权,那么,在尊重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基础上,为自卫在全球范围延展其安全边界的行为,就应当被看作正常合理的国家行为。如果说,国家领土是一个常数,领土边界安全则是一个基于国家安全边界推展的近乎无限的变数:国家领土边界安全取决于该国的安全边界在世界范围推延的广度和深度,一国领土边界安全系数与国家安全边界的系数的比值便是该国的国家安全值。例如,一国的国家安全边界系数与领土边界安全的系数比值大于1,那么,这个国家则相对比较安全;如果小于1,则说明该国处于非安全状况。比如目前的伊拉克就是这样。如果等于1则说明该国安全边界与领土边界重合,国家的边界安全处于底限,处于被动防卫的境地,并具有相当程度的脆弱性。比如瑞士就是这样。1962年赫鲁晓夫在古巴布署导弹,美国人就很恐慌,觉得影响到它的安全;同样,1950年美国出兵朝鲜,中国人也觉得影响了自己的安全。这说明,国家安全边界与领土边界安全的确是存在着的但又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在国际斗争中,没有外延空间保证的安全承诺是绝对靠不住的。这个空间的外延就是一个国家应当具有的安全边界。安全边界的扩展并不是国家领土的扩张,只意味着国家领土边界安全系数增高。中国人打赢了朝鲜战争,中国东北地区的和平形势一直保持至今,但中国并未扩张半寸领土。当然,一国的国家安全值也是相对于特定的对手而言的,比如排除美国的因素,印度在南亚的国家安全值是非常高的,但若印美之间冲突,印度的国家安全值则相对要小得多。因此说,一国的安全取决于他国,尤其是大国对该国安全边界的具体规定,而不取决于该国政治家一厢情愿的想像。

规定即肯定。在不侵犯他国主权和国际法的前提下,国家安全边界就是国家利益的合理边界。理论上说,国家利益边界更多地存在于国际法的规定之中,但在现实里,国家利益的边界,则更多地只能存在于自身实力边界和世界大国实力边界辩证规定之中。不管一国的国家利益随历史如何变化,但它们的最高目标都是为了控制和利用更多的国际资源来满足本国的政治经济需求。如果说,在自然经济条件下,自给自足的生产目的,使得这一时期的国家利益只能是内向的和地区性的,那么,当历史进入市场经济轨道后,发展就成了这一时期国家经济生存的“硬道理”。而当一国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而国内资源和国内市场又不能支撑这种发展时,它就必须走向世界去寻求国际资源和市场。这样,世界的存在,在这一时期也就成了国家的存在。一国经济,只要它进入市场经济并发展到一定程度,它就不能不需要世界资源和国际市场,从而它也就不能不是与世界经济相互融合的一部分;这样,它的国家安全边界,从而国家安全战略,就不能不是处于全球视野中并向世界延展的概念,其实现手段也就不能不是一种向全球辐射并能在大国实力间得以有效地扩大本国利益的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国家的安全系数并不完全取决于该国的存在状况(如人口、版图等)及该国领导人的愿望本身,而是更多取决于该国利益及其实现手段以及与之相应的安全边界在全球范围内的辐射程度和世界大国对该国的安全边界所认可的限度。

二、地缘中心与资源中心在印度洋及其沿岸地区合二为一,是当代地缘政治的基本特点

我们知道,历史上大国争霸基本上是通过控制海洋和控制陆地两类战略交锋进行的。尽管后来出现了空中战场,但争夺制空权的目的,还是为了有效地控制海洋和陆地。当然这并不是说,海权国家对陆权没有需求或陆权国家不需要海权。而是说,对前者言,陆权只是海权的外围存在;对后者来说,控制海洋则是为了更有效地保障陆权。作为英美这样的海权国家,它们正是通过控制海上线路来实现对世界资源的控制的;作为这种实践的理论表现就是最早由A·T·马汉(1840-1914)提出的“海权论”,其基本论点是:海上力量对一个国家的发展、繁荣和安全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一个国家的力量能够控制公海,它就能控制世界的财富,而控制了世界的财富也就控制了世界。为了积累财富,国家就必须生产和在世界范围交换产品,由于地球表面陆地为海洋所包围,并且海洋运输比陆地运输更方便,因而海洋是大自然赐予的伟大交通工具。富有进取性的国家必须依靠海洋获得海外的原料、市场和基地。所以,一个国家想成为世界强国,必须能在海洋上自由行动,并在必要时阻止海上自由竞争。而要做到这一点,一支强大的海军是一个国家强大的必不能少的和最为重要的力量。他说:“武力一直是思想将欧洲世界提升到当前水准的工具。”【1】而“将海洋由自然状态有效地转变为存在着海权,最具决定性的方式是商业控制。”【2】马汉已注意到世界海权是一个体系,他从英美国家利益出发,认为:海上掌握海权的关键在于控制海上交通线。而决定欧洲和美国命运的海上交通线,最重要的是两条。一是从欧洲经苏伊士的航线,另一是从美国穿越太平洋的航线。由此出发连接经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最短距离的海上岛屿和海峡,便是美英海军必须控制的海权地区所在。“直布罗陀、马耳他、塞浦路斯、埃及、亚丁和印度──按地理上的顺序而不是严格的时间上的先后排列──向世人展示出一根完整的链条。这根被一环一环地打造而成,或通过公开使用武力或凭借政治交易,但一直为一种民族特性牢牢地驾驭。”【3】 “英国为了自己的伟大需要而掌握埃及。另外,埃及对于整个东方世界来说也处于中枢地位。在任何情况下,来自各个地区的物资都可流入埃及。在军事上,埃及是个理想之地,因为从四面八方流向埃及的物资供应是任何海军都很难完全切断的,这就十分有益于在埃及集中力量以进行针对直布罗陀或印度的防御或进攻的行动。”【4】 应当说明的是,马汉所处的以欧洲为中心时代并没有使他充分意识到印度洋在世界海权体系中的关键意义,他说“印度并不是英国的主要政治、军事活动场所。只是英国所属的许多块土地中的一块,它们遍布全球,由英国的超级海权联为一体。在这么多地方中,印度由于距离和地形最适合于被用来对中亚发挥影响或对俄国扩张线的前沿采取行动。印度的陆上边境受阿富汗的山脉及喜马拉雅山的保护,其后翼也是无懈可击的,只要英国海军依然优势在握。这样印度实际上是一个前进基地,它可成为开往埃及或中国的远征军的初始或最终的出发地;作为开往其他任何方向上的更近地点更是不在话下。”尽管如此,马汉意识到印度洋在大国,尤其是英俄两国争霸世界的重要地区。他说:“可以说,英国和俄国在亚洲的领土扩张构成了当前的地区背景”,“俄国正努力在地理上倚托东西两翼向南推进,而前进的中心地带就是阿富汗山地及多沙漠的东突厥斯坦与蒙古地区。”在南亚“这边的海峡殖民地和香港以及那边的亚丁和埃及象陆地据点一样发挥着巨大作用,有力支持了英国在东西两个方向上的海上经营。在广泛的意义上,这种经营是针对于亚洲分割地带,或者说是南北力量的争锋地带的侧翼。”【5】马汉与麦金德(1861-1947)这两位具有世界眼光的学者从海陆(矛和盾)两向为现代地缘政治理论【6】奠定了互为依存和不可分割的原生性基础。

H·J·麦金德认为,世界力量重心所在的欧、亚、非三大洲由于发达的交通已变成一个“世界岛”,世界岛可分六个地区,其中最重要的地区是欧亚大陆板块地区。这个地区除东欧这个门户外,其余方向海权国家均不易进入,欧亚大陆的结合部的中亚中东地区,被麦金德称之为“轴心地区”或“心脏地区”。占据心脏地区的国家在历史上却屡屡向沿海扩张。麦金德从欧洲人的视角提出“谁统治东欧,谁就能主宰心脏地带;谁统治心脏地带,谁就能主宰世界岛,谁能主宰世界岛,谁就能主宰全世界”的论断。【7】应当说明的是,与马汉一样,麦金德所处的以欧洲为中心时代也没有使他充分意识到印度洋在世界地缘政治体系中的关键意义。

在对世界地缘政治体系及其中心环节的认识上,政治家似乎比学者的眼光更敏锐些。且不说彼德大帝、拿破仑等是怎样认识印度洋在世界地缘政治体系中的关键意义的,就是被首任印度驻华大使,同时又是印度现代海权理论的奠基人K·M · 潘尼迦(K.M. Panikkar)讥讽为“只把海洋当作一条边界” 【8】的曾任英国外交事务次官和印度总督的英国保守党领袖之一的寇松(George Nathaniel Curzon 1859-1925)似乎也看得明白。他在《远东问题》一书中说:“印度帝国处于地球上第三个最重要部分的战略中心。......但是,没有比在它对远近邻邦的命运所起的政治影响上,以及它们的盛衰系于印度这轴心的程度上更看得出它的中心支配地位了。”【9】曾任英国殖民、贸易、内政、海军、军需、陆军、空军、财政及国防大臣和首相的丘吉尔(Winston Leonard Spencer churchill,1874-1905)则把印度称为“英王皇冠上的那颗真正最为光亮而珍贵的宝石。”【10】而潘尼迦在其著作《印度和印度洋》一书用大量的历史事实对麦金德及其之后的地缘政治理论中的欧洲中心和忽视印度洋的倾向予以批评,他说:

德国的思想家们异常注意考察地理问题,他们为了探讨凡是控制了欧洲大陆中枢的,终必掌握海陆空的控制权这个观点,简直给世界战略问题迷住了。大有资格以这个新学派的缔造者自居的麦金德也是以同样的观点考虑亚洲大陆的,于是印度洋只被当作“海岛世界”的一个连接区,而在那个世界上,唯一有效的政治边界是太平洋和大西洋。结果,印度洋中的地利问题,从来没有人认真研究过。不过,考察一下印度防备的各种因素,我们就会知道,从十六世纪起,印度洋就成为争夺海权的战场。印度的各港口,对欧洲和远东距离大致相等,而非洲和太平洋各岛又都相去不远,这个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使印度商业具有世界重要性,我们认为这是以往印度的一大推动力,它曾在历史上使印度产生过激烈的政治变化。【11】值得让人钦佩的是,作为外交家,他在其著作中坦率地说出一个对地缘政治理论最为重要,对其祖国印度的国家安全也是最冷酷的事实:

正是由于英国在印度大陆上的地位,才使英国享有印度洋的绝对制海权,才使它得以把势力伸张到太平洋上去的。认真研究一下印度历史上的各种力量,就可以毫不怀疑地认识到,谁控制印度洋,谁就掌握了印度。从近三百年的历史来看,任何强国,只要掌握住绝对制海权,又有力量打得起陆战,就可以控制印度帝国,【12】

如果说,以前的学者和政治家们是从争霸对手所在地理位置及军事和商业贸易的角度理解地缘政治利益重心所在的话,那么,随着20世纪太平洋地区大国的崛起及其对世界资源需求迅速扩大,战略大师们日益注意到: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生产决定市场,而资源却决定生产。一国的实力不完全取决于该国的生产力总量,而决定于该国可绝对控制并能稳定地获取世界资源的总量;一国在全球政治中的胜负兴衰,不再单纯地决定于它所表现出的经济(比如市场经济)和政治(比如民主政治)财富总量,而决定于得以保证这些财富不断得以产出从而使生产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的资源占有量;国家的失败,不再表现为国家财富的丧失,而表现为国家生产这些财富的生产力及支撑这种生产力的海外资源供应线路,特别是控制这些线路的军事力量的丧失。因此,这一时期的地缘政治不应再仅仅是一个单纯争夺控制世界地理要道和控制世界市场的理论,它已深化为以控制世界资源为中心的理论。在他们的理论中,控制世界不再是以控制某一地区为前提和目标,而是以控制世界资源贮藏丰富和开发条件最好的地区为前提和目标;地缘政治体系的学说,应是一个随资源中心变化而变化的动态学说,而不再仅仅是“地理决定外交”的静态学说;特定时期人们对贮存于特定地区的特定资源的需求程度规定的世界资源中心(或重心),决定这一时期的地缘政治体系的中心。如果说,以往的地缘政治是对手确定战略的话,那么,新的地缘政治逻辑则是,资源决定战略:谁控制了资源,谁就能控制世界。

资源价值与地缘价值在时间和空间上合二为一并以前者为“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现代地缘政治理论的鲜明特色。在这新的视野中,印度洋在世界地缘政治体系中的关键意义再次得到大国政治家的高度重视。在这方面理论贡献最大的,是在上世纪70年代曾任美国总统的理查德·尼克松(Richard Nixon)。将地缘政治利益与资源政治利益紧密地结合并使前者服从于后者,是尼克松考虑全球战略时贯穿始终的和突出的思想方法。他写道:

谁在波斯湾和中东控制着什么问题,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是谁在世界上控制着什么这一问题的关键。

英国早就看到这一情况到来了。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他们试图使美国人相信,波斯湾问题“不仅具有经济意义,而且还具有高度的战略和政治意义”。英国人比美国人更易遭受攻击,因此,他们需要更清楚地认识这些问题,但他们也更有经验,在波斯湾尤其是如此。因此,他们能更加清楚地认识这些问题。

虽然世界上大部分地区一直到一九七三年发生阿拉伯石油禁运之后才知道波斯湾有一些小小的酋长国,但是英国的统治者们一百五十年来一直在注意它们的事务的最微小的细节。

英国最初在十九世纪初进入了波斯湾,以阻止海盗破坏他们的贸易。从那时起一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期,英国军事力量维持了秩序,提供了保护,并解决了分布在海湾沿岸各个酋长国里的争端。

在整个海湾和阿拉伯半岛周围,英国一直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在亚丁、阿曼、卡塔尔、巴林、科威特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这些通常叫做“海盗海岸”的酋长国里,英国是酋长们和世界其余地区之间的联系。他们用机智、彻底和强硬手腕来执行他们的任务。一九三四年,在一场保卫他们的亚丁港的运动中,英国人利用奉承、贿赂和周密策划地显示武力的作法,同现在叫作南也门的内陆的各位统治者缔结了不下一千四百项“和平条约”。正是在英国的保护伞下,巨大的跨国公司在它们寻找石油的努力中开始在这个地区进行勘探。

英国不仅控制了海湾,而且还控制了从印度洋各个地区来到海湾的通道。印度洋各个地区包括新加坡、马来亚、缅甸、印度、锡兰、亚丁、苏伊士、肯尼亚、南非、澳大利亚、迪戈加西亚和印度洋的其他岛屿,这些地方在以前某个时候全是英国属地。波斯湾和波斯湾外面的印度洋都是“英国的内湖”。

英国把它在波斯湾的势力一直保持到一九七一年。但是,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分阶段地摆脱了它在“苏伊士以东”所负的责任,从而造成了一系列力量真空,这些真空由苏联人煽动的反英民族主义者填补了。【13】波斯湾的战略重要意义今天集中于两个因素:它的位置和它的石油。这个基本事实在二十世纪最后这几十年里使波斯湾成了全球风暴的风眼。如果苏联有力量关掉中东的石油龙头,它就会有力量使工业化西方的大部分国家向它屈膝。为了做到这一点,苏联人没有必要象他们接管阿富汗那么实际接管波斯湾。他们通过外部压力或内部动乱,使西方得不到这些国家的资源,也可达到他们的目的。

苏联人长期以来就知道这一点,苏联持不同政见的物理学家安德烈∙萨哈罗夫追述一位高级官员一九五五年在克里姆林宫发表的一次谈话。这位官员解释说,苏联在中东的政策的长期目标就是“利用阿拉伯民族主义给欧洲国家在获得原油方面制造困难,从而获得对它们的影响。”这番话是一九七三年石油危机之前十八年说的。

在二十世纪的某个时候,核能、太阳能、地热能和其他能源可能得到充分发展,以满足世界上的大部分能源需要。但现在我们生活在石油时代。在今后几十年里,这一点使波斯湾地区具有特别的战略重要意义。这意味着,世界上最多事,最不稳定和最受危害的地区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地区之一。【14】最近,苏联主席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向索马里总统西亚德·巴雷(当时还是苏联的盟友)交心说,“我们的目的是控制西方所依靠的两大宝库──波斯湾的能源宝库以及中部和南部非洲的矿藏宝库。”

美国只是部分地依靠进口石油和战略矿物,而欧洲和日本则绝对地依靠海外来源。我们用的石油有一半是进口的,但是欧洲进口百分之八十五,日本进口百分之百。至于矿物,西欧进口百分之八十,日本进口百分之九十五。进口的小规模的中断只会给美国造成不便和烦恼,但却可能在我们的工业化盟国中造成恐慌。因此,它们比我们甚至更有理由对于苏联向“西方所依靠的两大宝库”推进感到关注。

苏联领导人把眼睛盯在现代社会的经济支柱上。他们的目的是破坏西方工业机器。西方工业国的重要原料依靠外国来源,这一点是我们的主要脆弱性之一。这一点以及许多生产国固有的不稳定,决定了苏联在象中东、非洲和拉丁美洲这种地区的战略。

大多数美国人对于非洲地图象对于南极地图一样是不熟悉的。大多数人分不清马里和马拉维;他们也不知道索马里或者厄里特里亚在什么地方,更不知道为什么在那里发生的事件可能决定世界的未来。他们也说不上象南也门、阿曼、霍尔木兹海峡、巴林或者卡塔尔这些地方在哪里。然而,这些地方以及同它们类似的其他地方,对于美国的利益以及西方的利益却是十分重要的,美国对这些地方的无知或不感兴趣,使苏联人得到了他们的最大有利条件之一。【15】如果苏联在向非洲渗透方面继续取得成功,它将在它的更大的战略中取得很大的进展,这个战略就是包围世界这个“城市”,使工业化西方得不到它赖以生存的资源。甚至是资源丰富的美国,有几种现代经济必不可少的基本资源,是非常依赖进口的。铬就是说明这种依赖性的潜在危险的一个例子。

大多数人在想到铬时,就想起汽车上的高级装饰。但是,对战略计划人员来说,铬意味着滚珠轴承、精密仪器、导弹等东西。一架飞机需要三千六百多磅铬。正象一位专家所说,“如果没有铬,就没有高质量的飞机擎。”没有铬,就生产不出不锈钢。全国科学最近得出结论说,美国在铬方面的长期脆弱性大于在石油方面的脆弱性。铬已经供应不足,而我们迫切需要它重建我们的武装部队。我们本国的铬矿石数量小,质量差;我们所需的铬有百分之九十二必须进口。最近,我们的两个主要来源是南非(百分之三十三)和苏联(百分之二十五)。而且,在世界上已知的铬矿中,百分之九十六在南非联邦和津巴布韦-罗得西亚。

这种重要的依赖性说明苏联为什么特别要把南部非洲─━西方许多人对其有强烈感情的那部分非洲─━作为干涉目标。苏联的行动很少是没有目的的,而目的总是战略性的,从来不是道义性的。因此,必须从世界这一地区的资源以及从这些资源对西方的重要性这种背景,来看待苏联为了在南部非洲这块已经是混水的地方进一步推波助澜而顽固地进行的努力。据一种权威的估计,光是南非共和国就拥有世界石棉的十分之一,世界铬矿的四分之三,世界铂类金属的一半以上,世界的一半黄金,三分之一的锰矿,五分之一的铀矿,三分之一的金刚石:具有几乎是无法估计的战略和经济重要性的一个矿物宝库。

扎伊尔的铜和钴,罗得西亚的铬,南非的黄金、金刚石、锰和铂类金属─━这些就是苏联在南部非洲所赌的一部分经济赌注。他们已经控制了在好望角两边的安哥拉和莫桑比克的优良港口。如果南非处于他们的控制之下,他们将能够控制好望角附近的海路,北约的欧洲国家所需战略的百分之七十、所需石油的百分之八十是通过这些海路运输的。【16】70年代末,克里姆林宫对海湾形成了钳形包围。一边从西南进行包抄。1978年苏联向埃塞俄比亚空运了两万名古巴士兵,以便一方面支持埃塞俄比亚政府与索马里进行战争,一方面从沙特到红海对岸建立军事设施。那年晚些时候,亲苏集团在南也门夺得了政权,使苏联在阿拉伯半岛上有了一个滩头堡。不久,南也门公开向北也门发动军事进攻。恐怖主义分子以南也门为基地对沙特阿拉伯采取行动。游击队也以南也门为基地袭击阿曼的一个边界省份。钳形包围圈的另一边是从东北方向包抄。1978年在阿富汗一场军事政变使共产党上台。阿富汗共产党政府很快就与莫斯科签署了协议。当人民起义威胁要推翻共产党政权时,苏联侵占了这个国家。有了阿富汗的基地,苏联的战斗机、轰炸机便可以飞到霍尔木兹海峡。克里姆林宫领导人从两个方向同时推进,企图控制这一“石油咽喉”。 我们必须把苏联与阿富汗之间的战争看成是我们与莫斯科竞争中的一场至关重要的战役,而不应该把它看成是发生在遥远地方的一场边缘冲突。【17】尼克松只不过是以其现实主义风格拉开了以资源为核心的地缘政治冲突及其理论变革的序幕。“谁在波斯湾和中东控制着什么问题,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是谁在世界上控制着什么这一问题的关键。”在这里,波斯湾,从而印度洋及其沿岸地区成了围绕资源而构筑的世界地缘政治体系的核心所在。尼克松之后,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各国于80年代始迅猛发展,以及由这种发展而产生的资源需求,使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将目光投向波斯湾,投向印度洋,投向印度。这也就是从1998年印度核试迄今,印度外交竟在短短几年内从最低谷戏剧性冲向巅峰的原因之一。

三、“印度以它现在所处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

福兮祸所伏。目前印度在大国战略中的地位升值,其速度之快反倒使人对印度有些担心。印度是距世界资源贮量最丰富,地缘利益最集中的地区的最近和最大的国家。正因此,印度独立后首任总理贾瓦拉哈拉尔·尼赫鲁对印度的未来说了一句非常意味深长的预言,他在对印度共和国历史有广泛影响的《印度的发现》一书中说:“印度以它现在所处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么就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就消声匿迹,中间地位不能引动我,我也不相信中间地位是可能的。”为慎重起见,我们再看看原文是怎么写的

India, constituted as she is , cannot play a secondary part in the world. She will either count for a great deal or not count at all. No middle position attracted me. Nor did I think any intermediate position feasible.【18】如果我们读了K·M·潘尼迦写的《印度和印度洋》这本对印度未来的国防政策有深刻影响小册子,就会对尼赫鲁的这句名言有更为深刻的认识。潘尼迦在全书结束时说:“印度来日的伟大,在于海洋”。这句话进一步解读就是:仅就印度的地理位置与印度目前所具的版图而言,如果没有世界一流而只有中等水平的海权,那印度注定是“没有前途”(not count at all)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彼德大帝解释的极清楚,他叮嘱后代:“推进到印度,它是世界的仓库。”【19】后来,不仅俄国霸权,而且历代世界霸权都严格地遵守着这句战略格言。

如果说,近代历史上印度洋周边曾是当时世界最大的殖民地“仓库”,因而是大国必争之地的话,那么,到现代,仅就油气资源贮量最为丰富的波斯湾中亚地区存在于北印度洋及其沿岸这一事实,就足以使印度洋与大国的“生死攸关利益”产生了联系;如果再考虑到密集于印度洋上的航海线路以及对大国全球战略具有重大地缘战略意义的马六甲海峡和曼德海峡分布于印度洋两面的事实,印度洋及其沿岸在近现代史上就不可避免地成了非一流大国而不能控制,非一流大国也不能自主存在的绝对排他性的地区。

控制印度洋,就必须控制印度。对世界霸权而言,控制印度的最彻底的办法就是从心理上和地理上分解印度。二战结束之前,在独立问题上,印度也存在过“两条路线斗争”。一条是以钱德拉· 鲍斯为代表的强力派,主张用暴力赶走英国殖民者,建立强大的印度国家;另一是受过“良好的”英式教育的尼赫鲁,主张以民主的和间接的方式实现印度独立,并以中间道路为印度在大国中争取生存和发展空间。【20】然而就在二战快要结束的时候,钱德拉“因飞机失事”身亡,印度在尼赫鲁领导下,独立之初就建立了英式的民主制度并接受了英国人安排的印巴分裂的事实。前者使印度国民心理在独立之初就处于分裂状态,而后者则从地理上使印度和巴基斯坦长期处于分裂和相互消耗状态。这两点对印度未来发展造成了几乎是不可抗的阻力。且不说由英国人一手策划的印度分裂所耗竭和将要无休止耗竭的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国民财富,累加起来将是怎样的一个天文数字,我们只要看看从70年代英迪拉·甘地提出的包括计划生育在内的许多改革政策到现在都难以推行的事实,以及国内各党为眼前的短期利益无休止地扯皮甚至不惜倒阁致使国家重新大选的事实,就不难知道英国人留给印度的“民主”,已使印度空耗了多少时间,错过了多少历史机遇;也不难明白,在历史规定的有限时间和空间内,这样的“民主”是不会将印度引向世界一流国家方向的。【21】英国人和美国人为了本国的发展,曾对爱尔兰人和印地安人(Indian)进行了残酷无情和灭绝人性的屠杀──从这个角度看,仅就哥仑布误将中美洲一些岛屿认为是印度,将当地人认为是印度人这一历史性的错误而言,今天的印度人是极幸运的,而英国人在印度独立之前却给它设计了一个导致印巴分离的“蒙巴顿方案”。英国人和美国人从19世纪本国工人大规模的罢工浪潮以及他们后来用大规模的殖民扩张及由殖民地返回的大量财富来缓和日益尖锐的社会和政治矛盾的经验中很明白,只是在国家经济已进入市场成熟期,海外有在强大海军保护下的利润回流、及由此在国内培养出相当数量的中产阶级的情况下,彻底的议会制民主对国家发展才是有保障和有利的,而对一个刚刚独立的贫穷国家是不利的。对于一个大国来说,非市场经济国家,不会有可持续的现代议会民主制度;贫穷的市场经济初期的国家,不宜于建立成熟和完全的议会制民主;最后没有海权,从而不能将战争远远地推向海外并将世界资源和利润源源不断地送回国内的国家,则不能坚持和发展议会制民主。法国大革命就是为民主而发生的,然而也正是在这一时期产生了至今仍令西方人恐怖的“断头台”。俄国人是为“民主”才把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推上台并接受了苏联解体的事实,但正是叶利钦和俄国人民发现自己“许多梦想”却没有因民主制度的建立而成为事实时,【22】他们又推出强力人物普京为新世纪的领袖,这正如19世纪初的法国人在大革命狂热之后推出拿破仑为自己新世纪领袖一样。英国在印度独立之初就促使其过早地享用“议会民主”这种富人用品,并在美国鼓动下﹐【23】印度知识精英界自我陶醉于这种空虚感之中。其结果只能是使印度永远不能将国内力量集中形成可以出击的拳头,使印度的政治精英被这种“民主”体制耗拖得精疲力竭,最后使印度在险恶的国际竞争中不能高速发展。而没有发展速度,在当今世界就没有国家的生存;尤其是在美国已将中国作为主要“战略竞争对手”的时候,发展速度就对印度具有生死存亡的意义;就如美苏冷战时期,发展速度对中国具有生死存亡的意义一样。

与太平洋地区不同,对美国来说,由于印度洋所据有的对西方世界具有生死攸关意义的地缘政治地位,美国(还有英国及整个西方世界)当然不希望印度洋中心地带(具体说就是印度)出现与之可以抗争的大国,尤其是核大国。如果不是这样,印度洋地区就不可能出现象塞舌尔、马尔代夫及斯里兰卡那样的小国;如果不是这样,厄里特里亚就不能从俄塞俄比亚这样的大国中独立出去,美国也不会为一个小小科威特而兴师动众。从世界地缘政治体系的角度看,巴尔干和南亚次大陆是从西东两侧支撑和护卫欧亚大陆心脏地带即中东中亚控制权的两个战略支点。上世纪末。美国在俄国衰弱之际,促成了南斯拉夫的解体,并通过科索沃战争将北约军事力量楔入巴尔干南部地区,从而改变了几个世纪以来俄国人在巴尔干的传统影响;那么,在新世纪,中国之后的下一个目标是谁呢?如果中国真的垮了下去,那它只能是印度。我们假设,如果印度地处南极洲或格陵兰岛一带,不管它怎样发展,它必是美国最“成熟的”伙伴,但谁让它处在世界海权的心脏地带呢,谁叫它侧卧于波斯湾而又据有核打击力量呢,谁又叫它近几年海军发展得那么张扬呢?仅凭这些,海上霸主美国与印度就不可能是“最牢固和最成熟的伙伴关系”,从本质上说,二者在地缘战略上是绝对不可调和的竞争关系。美国和英国绝不可能把彼得大帝和勃列日涅夫没有得到的,而它们又为此苦守几百年的印度洋转让到印度人手里。

那么,为什么长期以来,英美国家能够允许印度这样一个大国存在于这一地区,为什么美国人在科索沃之后,没有将其战略重点立即转入印度洋而是转入西太平洋呢?在这点上,印度确实应感谢英国的占领和印度本身的贫穷。由于印度曾为英国人长期占领,这在客观上使印度的大国版图得以保留甚至扩展;印度独立后,世界立即进入冷战时期。其间,由于苏联的咄咄攻势使美英国家根本无暇顾及贫穷的印度;苏联垮台后,中国又紧接着崛起,美国又将目标转向中国。如果没有其他大国(比如俄国)再次迅猛崛起,可以说,这就是中国人给印度创造的和美国人给印度留下的历史上最后一次发展机会。美国肯定因其特有的“民主体制”使印度不可能有能力在短期内抓住这次机会。我们也完全可以假设,如果今天印度具有今天中国这样的发展速度及成就,而中国反处于印度目前的发展阶段,美国一定会象今天联盟印度一样再次联盟中国,并毫不犹豫将其战略重点指向印度。

如果研究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英国和美国对华政策,就会发现,正是为了制衡印度、日本与俄罗斯的需要,它们才没有,可以肯定将来──如果中国真的不幸步了苏联后尘──也不会彻底肢解中国陆地版图,它们只会用促使中国一些地区“高度自治”的方式瘫痪中国的陆地主权,这是军事上的“瘫痪战”的政治运用。而根据上世纪英国对印政策的经验,从宗教和地理上分裂印度将是本世纪世界霸主美国的最有可能的选择。如果说当年英国人肢解的是印度西北部的话,那么,将来美国人则最有可能从印度南部下手。从美国的地缘战略需求看,对美国最有利的是将印度的版图限制在北纬15度以北即泰米尔纳德邦以北地区,将印度的有效国力限制在北纬20度以北即孟买以北,尤其是东北部地区。印度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仅限于用它阻止中国力量进入印度洋及从西南方向拖住中国向太平洋及南中国海发展。在这样的定位中,如果印度在配合美国遏制中国的行动中真的立了“大功”,也就是说,中国真的垮了下去的话,届时印度──如果它还没有迅速崛起为可与美国抗衡的一流国家的话──参加“分赃”的最好的结果也只能是,以放弃北纬15度以南地区,换回美国对其向北部地区和西藏南部地区扩张的认可,当然这时也就顾不上“征求”达赖集团的意见了。而目前受印度南部泰米尔人同情的斯里兰卡北部的泰米尔人的独立运动,将会在条件成熟的时候为美国人启用,届时第二个“科索沃”将会在印度南部地区重演。除此之外,如果它仍坚持与中国作对而不与中国俄国合作的话,那么,21世纪的印度的确不可能有其他前景。

至于这种厄运降落到印度头上的时间,取决于印度将来外交政策作出何种选择:如果印度不参加美国遏制中国的行动,中国的发展就可为印度分担并减轻来自美国对印度的战略压力,印度就可获得较长的和平发展,特别是在印度洋上发展自己实力的时间;如果印度与俄国及中国形成战略性合作关系,印度就会获得更长的自我发展的时间和更多的机遇,并在印度洋地区获得中国和俄国的有力支持──这正如中国目前在南中国海和台湾问题上获得俄国支持一样;如果印度参与美国遏制中国的行列,那么,21世纪“未来的岁月”,就不会是阿德瓦尼所预言的“属于我们印度”,而是象本文所预言的那样,印度将不得不接受美国在印度洋──这也是印度地缘政治利益的“心脏”── 上的生死挑战,就象昨天的南斯拉夫曾被迫接受美国的生死挑战一样。届时,印度人就会对尼赫鲁所说的“印度以它现在所处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么就做一个有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就消声匿迹”这句话及尼赫鲁时期的对华政策有新的和更深的理解。

结论:印度将是西方多米诺牌局中最后倒下的一张

二战后的美国史是美国全球战略从幼稚到相对成熟的历史。上世纪50年代,美国就象一夜之间发了财却没有花钱经验的爆发户。那时的美国似乎以为有了钱就有了一切。为了遏制苏联和中国,它在朝鲜半岛投入大量兵力,结果却败在中国人的手中(在中美实力对比极为悬殊的情况下,美国被迫讲和就是中国的胜利),接着美国又开始拉筑从符拉迪沃斯托克到菲律宾继而到中东地区的意在防御“共产主义”的链条,其结果又在1954年的万隆会议及1973年越美在巴黎草签和平的协定中,烟飞灰灭。20世纪50和70年代的的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痛苦惨败反使美国的全球战略变得成熟起来。从反共右派尼克松开始,美国将自己的对手按多米诺规则排为一起,并着手向中国示好。在与中国的合作中,美国迫使苏联从阿富汗及越南从柬埔寨撤兵。此后,1989年戈尔巴乔夫访华,中苏关系开始好转,美国则利用当时苏联领导人的“幼稚病”,迅速促成了苏联的解体并利用阿富汗以北的五个独联体国家将俄国力量进一步向北挤压。苏联解体前后,中国在邓小平的领导下,抓住历史机遇,使中国经济在向市场经济转轨中迅速崛起。发展使中国对海外利益和海权利益的需求增大以及随之而来的是美国遏制中国的步伐日益加紧。小布什上台后迅速调整对华政策,将克林顿时期中美之间确定的“战略伙伴关系”调整为“战略竞争对手”关系,将美国的战略重心转向太平洋,矛头直指中国,并加快与日、台、菲、印在遏制中国问题上的战略合作。

2001年4月1日上午,美国1架军用侦察机抵中国海南岛东南海域上空与中方1架飞机相碰,致使中方飞机坠毁。事件发生后双方立即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布什政府在中国放回美机组人员后,立即将遏制中国的政策从原来的经济文化层面直接了当地上升到政治军事层面。4月7日正在美国访问的印度外交部长兼国防部长贾斯旺特·辛格在与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费尔德会晤后对外界称:印美两国已达成国防合作协议。印度媒体报道称,印美国防合作协议将包括两国国防部长定期对话、两国军方领导人互访等内容。当问到是否与美方讨论联合进行军事演习时,辛格称:“答案非常肯定,而且正在进行。”  24日 布什在接受美国广播电台(ABC)“早安美国”节目专访之前,首度突破美国传統上模糊回应战略,以明确的口吻表示:“一旦中国攻击台湾,美国有义务、并且將不计一切代价协助台灣 。”4月25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就美国政府执意向台湾出售基德级驱逐舰、常规动力潜艇、P-3反潜巡逻飞机等先进武器装备一事向美国提出警告。26日,新当选为日本执政的自民党领袖的小泉纯一郎表示赞成日本修宪建军并建议考虑允许日本自卫队扩大与美国在亚太地区军事力量的合作。同日,台湾陈水扁接受香港信報专访时称,台湾的未来、海峡两岸的关系,“只有台湾二千三百万人才拥有最后的选择权、決定权。”27日美国国防部已派1700名军人赴菲律宾参加军事演习,美国驻菲代办迈克尔·马里诺斯基在菲律宾三军总部举行的演习开场仪式上说:“这同美中关系和美台关系的最新事态发展毫无关联。这只是参加演习的美菲两国之间的事务。”5月1日,布什发表部署NMD的演讲,2日,印度外交部发表声明表示欢迎布什的讲话,同日,印度又在印巴边界举行大规模的军事演习。舆论无不注意到,此前印度政府一直在NMD问题上持批评立场,但就是美国在欧亚的盟国都对布什讲话普遍持保留态度的情况下,印度的立场却发生了突变。这三个似不关联在时间上却前后相随的信息,无疑在对俄国、中国和美国分别传送着含义深远的信息。

从20世纪亚太地区的历史看,中美关系最终将是朋友关系。但在美国人的国际政治词典中,“朋友”的含义就是打不败的对手。为取得先发制人式的战略主动,美国已在中国主权范围内公开向中国步步进逼并将快速出手。与19世纪末美国不得不接受并赢得英国和西班牙在东太平洋上的挑战一样,中国现已处在不直面接受并誓死赢得美国挑战就没有退路的关口。与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通过打赢朝鲜战争后获得国际社会尊重的道理一样,拥有光明前景的中国外交,在今天也不得不更多地依托于军事实力来实现。

现在,包括印度在内的整个世界都在注视着这场较量及其结果,并以此决定它们未来的对华政策。对印度而言,如果中国赢得这场挑战,印度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目前这种受到多种力量“追求”的外交环境和经济发展机遇;反之,印度将不可避免地在美国人垒起的自苏联经中国最后到印度的多米诺牌局中,成为最后倒下的一张。如果不信,那就请去研究一下美国在印度洋中心的迪戈加西亚军事基地及其作用。

目前印度以“中国威胁”作幌子,其海上军事力量已达到南中国海。其实,对此首先感到警觉的是美国;美在南中国海迅速加强海军力量意在防御的不仅是中国而且还有印度。2001年3月30日,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发表该报记者约翰·迪林《亚洲日益崛起,美军运筹帷幄》文章说得明白:美国是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主宰,它可能会遭遇到新的竞争。到2025年,中国和印度都会成为不可小视的海上对手。五角大楼正重新探讨今后20年对美军的要求。这项研究由战略家安德鲁·马歇尔负责。到目前为止,印度一直全力以赴处理与巴基斯坦风暴迭起的关系,今后20年内,它也有可能扬帆起航。五角大楼的规划者说,印度可能会跟中国一样,设法扩大海军,最终控制印度洋。美国可能会在印度洋和南中国海失去立足之地。

现在,印度开始扬帆进军南中国海,许多人都说,其目的意在遏制中国,但印度人必须明白,这实际上已经拔动了美国人最敏感的海上神经。现在,印度声称将具有导弹远程打击能力,【24】以对付“来自中国的威胁”,但事实上远程导弹对美国则更具有威慑力。可以肯定,今天印度的成就,尤其是海上而不是北方山区的国防成就,根本不可能象克林顿所说的那样被美国人也视为自己的成就。如果印度海权力量真的达到某种程度,即使遏制中国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美国也会从太平洋迅速调头进入印度洋。如果印度届时没有能力迎接这场挑战并遭受厄运的话,西方大国在打败并肢解印度后,就会随后在某个“和会”上重新洗牌。于是,新一轮多米诺牌局将再次垒起并倒下,前后时间大概是一到两百年。届时世界就象是又玩了一场游戏。

注释:

【1】马汉:《海权论》(中译本)中国言实出版社,1997年版,第259页。

【2】马汉:《海权论》(中译本)中国言实出版社,1997年版,第229页。

【3】马汉:《海权论》(中译本)中国言实出版社,1997年版,第311页。

【4】马汉:《海权论》(中译本)中国言实出版社,1997年版,第241页。

【5】马汉:《海权论》(中译本)中国言实出版社,1997年版,第217-219页。

【6】与古代地域性和封闭性的古代地缘政治理论完全不同,现代地缘政治理论是在由英国资本开辟的“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进程中产生,因而是从世界体系的视角看待地缘政治的。

【7】麦金德《历史的地理枢纽》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3页。

【8】K·M潘尼迦:《印度和印度洋》,世界知识出版社,1965年版,第13页。

【9】转引自姜兆鸿 杨平学:《印度军事战略研究》,军事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04页。

【10】转引自Jawaharlal Nehru: The Discovry of India,Teen Murti House,1999.P.438.

【11】K·M·潘尼迦:《印度和印度洋》,世界知识出版社,1965年版,第13页;第1页;第81页。

【12】K·M·潘尼迦:《印度和印度洋》,世界知识出版社,1965年版,第81页。第88页。

【13】尼克松:《真正的战争》(中译本)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第92-93页。

【14】尼克松:《真正的战争》(中译本)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第88-89页。

【15】尼克松:《真正的战争》(中译本)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第28-29页。

【16】尼克松:《真正的战争》(中译本)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第36-37页。

【17】尼克松:《1999:不战而胜》(中译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年版,第130页,155页。

【18】Jawaharlal Nehru: The Discovry of India,Teen Murti House,1999.P.56.

【19】《彼德一世遗嘱》,转引自李际均:《军事战略思维》,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45页。

【20】尼赫鲁在接受埃德加·斯诺时说:“印度永远不会出卖自己的独立而加入任何一个‘阵营’。我们将竭尽自己一切力量防止它们之间的任何战争,万一发生这种战争,我们将尽一切努力不卷进去。我们根本经受不起跟强大的敌人作对。我们唯一的机会是争取五到十年时间,搞建设。”《斯诺文集·第一卷》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468页。

【21】2000年初,笔者赴印度学术访问一年,总的感觉是仿佛回到三十年前的中国。且不说穷人在印度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及贫困程度,仅就其“民主制度”的效果而言,笔者真不能给予较高的评价。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公务员为增加工资而拒绝上班,学校里到处都是大字报和传单,就象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在印度重演。

【22】曾参与解体苏联并成为俄罗斯联邦第一任总统的叶利钦在世纪末的最后一天,主动辞职并怀着内疚的心情要求人民原谅。他说:“我要求你们的原谅。原谅我们分享的许多梦想没实现这个事实。原谅本对我们似乎简单的事情,结果却困难得使人痛苦这一事实。对于那些相信我们以举手投足之劳,就可以从灰暗、停滞的极权过去,一跃而进入光明、富裕、文明的未来的人,我要求他们原谅我不为他们的一些希望而辩护。我自己相信过这点,即举手之劳就可以克服任何事。结果发现我在一些事情上太天真了。在某些地方,问题看来非常复杂。我们是在错误和失败中强行前进,很多人在这困难时期遭受到冲击。我要让你们知道,我以前从未说过这些话,今天重要的是把话告诉你们。你们每一个人的痛苦都引起我内心的痛苦。多少无眠的夜晚,担心地忧虑着,到底需要怎么做,才能使人民生活得更好。我没有比这个更重要的任务。现在我要离开了。我已经尽我所能,不仅是我健康的所能,而是在所有难题的基础上尽了我的所能。”

【23】2000年9月瓦杰帕依访美期间,美国总统克林顿称:“我们已建立起最牢固和最成熟的伙伴关系,印度的成就就是我们的共同的成就。印度和美国可以改变世界。同天印度报纸称“这两个最大的民主制度国家已经走到一起。”,见The Hindu,Sep 19,2000

【24】据5月14日《环球时报》报道:美国国防部《国防新闻》5月4日报道说,据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一名高级导弹研究人员透露,印度将在2002年1月试射射程超过5000公里的“苏里亚”洲际弹道导弹。该型导弹将采用由俄罗斯引进的低温火箭发动机。其推进装置使用液体和固体混合燃料。该文还披露,早在1998年,印度有关研究机构就开始使用从俄罗斯引进的低温火箭发动机,“苏里亚”导弹的研制进程因而大大加快。2003年,射程达1.2万公里(最大射程可能会达到两万公里)的“苏里亚”II型导弹将问世。

【本文发表经作者授权】

    进入专题: 观点发布  

本文责编:linguanbao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关系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992.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