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柱,浙江大学世界史所教授
文明一词起源于近代欧洲,法国启蒙思想家最早使用这一名词,最初是指“对只是进步、技术进步、道德进步和社会进步的一种朦胧向往,也就是所谓‘启蒙思想’”。在随后的使用中,文明的含义逐渐由指个人的行为而具有了社会的意义,用来指社会的进步过程、状态以及发展的趋势。
尽管中外学者对文明的定义各不相同,但多数学者比较认可根据法国著名史学家布罗代尔的定义,即文明应该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大类。具体讲,文明主要是由以下四个方面因素构成:文明首先是一个地域范围,即要有一定的地域空间;其次,文明可以等同于社会;第三,文明也就是经济。每个社会、每种文明都有它自己经济的、技术的、生物的和人口的情况,上述状况往往决定着文明的命运;第四,文明也包含着思维方式,即集体心理或世界观。
文明又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着。文明的物质内涵和精神内涵,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自身发展和外部环境的作用下,不断发生变化。有的文明兴盛了、有的文明则是衰落甚至消亡了。在人类文明的早期历史上,即人类文明的农业时代,曾经先后形成了多个文明中心,并创造出各具特色的灿烂文明;伴随着新的文明形态在地中海--大西洋沿岸的出现和发展,文明的重心开始向西欧转移。西方文明的兴盛和东方文明的衰败,构成了16世纪至19世纪末期世界文明格局发展的大趋势。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与欧洲国家国内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国家间斗争日趋激烈甚至引发两次世界大战相比,美国在政治、经济、技术、社会发展与治理等领域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引领着世界文明发展的潮头,从而使得世界文明的重心从地中海--大西洋一带转移到北美。二战后,依靠自身的政治、经济、技术和文化优势,美利坚文明对世界各国的发展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冷战结束后,随着新兴经济体崛起以及美国国内各种矛盾的不断涌现,美国的相对衰落呈加速之势,时代在呼唤新的文明中心的出现。
一、农业时代的多个文明中心
在农业时代,世界各地曾经形成了多个文明中心。如果以地域划分的话,主要有东亚文明中心、南亚文明中心、西亚北非文明中心和欧洲文明中心。在上述四大文明中心,不同时代又活跃着不同的文明。东亚文明中心以中华文明为核心,辐射周边的东北亚和东南亚地区,中华文明虽然形成时间不是最早,但确是延续时间最长的一种文明;在西亚北非文明中心,曾经先后出现了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波斯文明以及后期的伊斯兰文明;南亚文明中心的典型代表就是印度文明;欧洲文明中心起源于地中海沿岸的古希腊--罗马文明,到中世纪时期发展成为囊括大部分欧洲地区的基督教文明。
农业时代的不同文明尽管各具特色,但上述文明也有很多共同的特征,这些特征包括:第一,上述文明基本上出现在北温带、以北纬30-40度为中心。从地理学角度看,这一地带气候条件适中,既不太冷也不太热,适合早期人类的生存;第二,上述文明多产生于大江大河的冲积扇平原上如黄河冲积扇、尼罗河冲积扇、亮和流域平原和印度河流域平原等。冲积扇平原土壤肥沃。便于灌溉,适合生产力水平不高条件下的农业生产;第三,农业是上述文明社会发展的最主要动力,一些文明区域如中华文明,农业生产力水平达到了相当的高度;第四,上述文明区域普遍发展出比较成熟的政治文明,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国家、政治组织。统治政权多采取帝王或贵族寡头政治的方式;第五,上述文明区域的不同文明创造了各具特色的灿烂的文化,如埃及的金字塔建筑艺术,古希腊的哲学、文学和史学,两河流域的城市建筑、艺术、文学和天文学等;第六,宗教在上述文明的思想意识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皆诞生在上述文明区域,并在上述文明区域广为传播;第七,上述区域形成的文明具有一定的辐射性,对周边地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如中华文明的影响遍及整个东亚和东南亚地区,伊斯兰文明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影响到伊比利亚半岛、南欧及南亚部分地区;而整个欧洲文明的发展,都受到希腊--罗马文明的影响。但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在农业文明时代,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尚处于较低的水平,相互间的影响也很有限。
二、地中海--大西洋文明重心的形成与发展
1500年前后,随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地理大发现三大历史事件的发生,欧洲开始出现并逐渐形成新的文明形态,欧洲社会也随之发生了剧烈的变革,这些变革让欧洲社会的发展开始加速,并逐渐拉大与世界其他地区差距,形成了西方兴盛与东方衰败这样的历史走势,世界文明的发展重心开始向西方倾斜。欧洲的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在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新的意识形态同样是出现在发端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但最早的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则是是发生于大西洋沿岸的荷兰和英国。新的文明形态在欧洲同样是经历了一个自东向西这样的过程。
新的文明形态能够在地中海--大西洋形成,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地理大发现三大历史事件密不可分,三大运动相辅相成,共同在欧洲奠定了新的文明形态基础。
地理大发现,为欧洲人进行世界范围内的殖民扩张、殖民贸易和殖民掠夺创造了条件。欧洲国家在海外开始建立殖民地,并逐渐将殖民体系延伸到世界各地,在这一过程中确立了欧洲文明对世界其他地区文明的优势地位;地理大发现还改变了欧洲人的价值观念,推动了重商主义思想及政策的形成和确立。在重商主义理念中,全球的财富是一个常量,一个国家所占有的全球财富的份额决定这个国家的强弱,由此推动了以积聚本国金银贵金属为目标的重商主义的发展。各国增加商品的出口,争取金银的回流,由此引起了欧洲的商业革命和争夺贸易控制权的商业战争;此外,欧洲的国际贸易格局因新航路的开辟而发生了极大变化,商业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威尼斯、热那亚等地中海城市的商业地位一落千丈。而在大西洋沿岸,许多地方成长为重要的国际商业中心,如里斯本、伦敦、安特卫普和阿姆斯特丹等。
文艺复兴对于新文明形态形成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把欧洲人,主要是欧洲的中产阶级从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弘扬了为创造现世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精神。欧洲新兴的资产阶级正是在这种精神的驱使下创造近代资本主义文明的;其次,文艺复兴提倡科学方法和科学实验,为17、18世纪欧洲自然科学的大发展打下了基础;第三,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世俗哲学和政治学说的发展,为后来的自然权利学说、社会契约论和权利制衡等理论的产生提供了思想渊源;此外,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对对教会黑暗,弊端的揭露,为日后的宗教改革(新教革命)奠定了基础。
宗教改革是人文主义思想在宗教领域里的反应。宗教改革最重要的遗产就是宗教改革家们对罗马天主教会权威和信仰挑战,他们的行动促进了在宗教领域里坚持自我权利,其影响随后扩及到政治和经济领域里,并再次基础上形成了系统的新教伦理;此外,宗教改革促进了民主,加强了君主专制向有限君主政府的过渡。宗教改革后的几乎所有教派都对专制国家提出了质问,特别是加尔文教,他们不仅为革命的权力辩护,而且积极地参加革命活动,直接触发了荷兰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随着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各国的逐步确立以及工业革命在欧洲大陆各国相继展开,以西欧为中心的资本主义文明确立了对世界其他文明的绝对优势地位。而且,欧洲国家以宗教为先驱,以商品为触角,并通过国家政权推动的殖民政策,将欧洲的文明体系向世界范围扩展,开启了世界的“欧化”进程。
但无可否认,以西欧为中心的新的文明形态,在当时的时代代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它所创造的文明体系,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它倡导的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包括自由放任政策和自由贸易政策,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无疑是适合当时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的;商业革命后在欧洲出现并推广的工厂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雏形,是现代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要素;它还初创了现代民主政治,无论是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美国的总统制和联邦制、还是法国的议会制,都代表着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这一文明形态所倡导的政治价值观念,是反封建专制的产物,不仅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即使在今天依然具有很高的价值。
同样无可否认的是,这一文明本身具有难以克服的矛盾和弱点,这些矛盾的发展导致了这一文明的灾难和衰落。欧洲资本主义文明的矛盾包含内外两个方面。从内部看, 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导致欧洲国家内部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这些危机加剧了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和极端政治思潮的形成。这一方面引发了国家治理的危机,另一方面为极端政治势力如法西斯的发展提供了土壤和基础;从外部看,则是这一文明内部不同国家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同样处于工业时代的欧洲国家,为了争夺市场和原料产地,矛盾与斗争日趋激烈,并最终依靠战争来解决彼此的争端。两次世界大战也可以说是这一文明发展的必然产物。两次世界大战给欧洲文明带来了深重灾难,并导致这一文明的衰落以及其世界文明重心地位被美国取代。
三、人类文明的重心向大西洋西岸的转移
人类文明的重心由大西洋东岸向大西洋西岸转移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大约从19世纪末开始,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完成。美国取代欧洲成为人类文明发展新的中心,既有其自身优越条件的因素,也有其国家治理理念和国家内外政策的促进作用。
与欧洲多数国家相比,美国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正如德意志第二帝国宰相俾斯麦所言:“上帝对傻瓜、醉汉和美国给予了特别的保佑”。美国优越的自然条件主要有:首先,庞大的适合人类生存和居住的国土,这是美国能够作为大国形成独特文明、并取代欧洲国家文明中心地位的基础;其次,美国矿产资源丰富,石油、天然气、金、银、铜等重要矿藏的储量位居世界前列;第三,根据不同地区的土地资源和气候条件,美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专业经济区。它包括俄亥俄和密苏里河以北的小麦王国、密苏里地区下游地区的棉花王国和西部大草原地区的畜牧王国。在这个基础上,西部发展了以食品加工业为主的轻工业和以农业机械制造为主的制造业,从而推动了粮食经济作物和畜牧业的同步增长,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和商业的协调发展。第四,美国拥有绝佳的地缘政治环境。美国地处美洲大陆,浩瀚的大西洋和太平洋将新大陆与欧亚大陆隔开,两洋天险让美国远离欧洲传统强国间的政治纠纷甚至战争,这为美国提供了一个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而且,美国在新大陆一枝独秀,尤其是周边没有强大的国家对美国构成任何威胁,这也使得美国能够长期保持较小规模的武装力量,并将主要精力用于发展经济。
优越的自然条件是文明发展的基础,国家政策则是文明发展的重要推手。美国政府推动的一系列内外政策,是美利坚文明逐渐取代欧洲文明,成为世界新的文明中心的关键因素。这些政策主要有:
首先,通过建立完善的制度,为国家经济的发展提供稳定国内环境。美国的制度建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建立完善的法治体系--从联邦到州系统的宪法和法律体系;二是建立了分权制衡的政治体制。包括体现人民主权原则的限权政府--人民与政府之间分权;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分权--联邦主义;联邦政府内部的分权--行政、立法、司法分权制衡的体制。
其次,制定合理的移民政策,确保国际竞争中的人才优势。国际竞争主要是经济实力之争,而经济实力又取决于高科技和各种管理人才,美国吸引人才和发挥人才的优势是他国所不能及的一大强项。美国是移民国家,从一开始就有其独特之处。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人口是从已经具备一定劳动力和技能的青壮年开始的。这些移民成长的投入阶段是由移民的来源国支付,而他们把最富创造性的年华和辛勤劳动贡献给了美国。不仅是在立国初期和西部开发时期如此,这一做法贯穿了美国历史发展的每一个阶段。
第三,在改良中消弭美国社会矛盾。20世纪20年代,胡适通过观察美国社会,注意到美国与欧洲社会的差别,他认为,:美国不会有社会革命,因为美国天天在社会进步之中,这种革命是渐进的。渐进主义的确是美国发展的一大特点 --不断从改良和妥协中化解矛盾,实现美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进而避免了暴力革命、军事政变和其他极端方式的政权更替。从威尔逊的“新自由”到罗斯福“新政”再到杜鲁门“公平施政”、肯尼迪的“新边疆”约翰逊的“向贫困开战”等,美国政府改良的步伐一直没有停息。
第四,在外交上为美利坚文明的崛起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方面,美国放弃了传统列强的扩张模式,而是注重商业扩张,通过在全球范围内的商业扩张,壮大和发展美国经济,逐步取得经济霸权,并在经济霸权的基础上去争夺世界霸权;另一方面,奉行美国特色的韬光养晦战略--即对欧洲的孤立主义外交政策。对欧洲的孤立主义外交,是自美国建国以来的基本国策,但孤立主义不同于东方国家的“闭关锁国”政策,她仅仅局限于美国在政治上不卷入欧洲国家间的纷争;另外,美国采取了非常聪明的同当时世界第一强权英国的相处之道,即不冲击英国的核心利益、与英国发展共同利益等策略;同时,美国政府在外交中十分重视争取民心的政策,无论是威尔逊提出的“十四点计划”、还是小罗斯福总统提出的睦邻政策及非殖民化政策,都有助于为美国在国际上赢得民心。
美国从19世纪末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一战中利用中立地位同交战双方大做生意,在战后成为欧洲各主要国家的债权国,使得世界金融中心由伦敦转移到美国纽约;二战中,美国成为民主国家的兵工厂,并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不断壮大发展,成为战后惟一的超级大国;而同一时期,欧洲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洗劫,民生雕敝、政治动荡,失去了往日的辉煌,世界文明的重心从大西洋东岸转移到大西洋西岸。这一转移的过程也印证了美国著名外交史学家比米斯的论断:欧洲的灾难就是美国的福祉。
尽管脱胎于欧洲文明,但美利坚文明能够引领世界文明发展的潮流,还是有很多在欧洲传统文明基础上的创新之处:
首先,在经济上,美国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应对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美国逐渐放弃了资本主义世界运行已久的自由放任政策,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从19世纪后期开始,美国国会开始通过立法,约束大企业和大财团的经营行为。到罗斯福新政时代,美国政府更是全面开启了对经济的干预,同时利用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对国内经济的运行进行治理。政府对经济干预的加强,对降低经济危机的破坏力、避免美国社会出现欧洲式的社会危机和政治危机,具有显著的效果。也有利于缓和美国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矛盾;第二个层次,首创标准化生产,引发广泛而深刻的技术革命,不仅使得美国的制造业的水平和规模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而且塑造了与欧洲不同的企业精神,即:崇尚标准化、强调实用价值、为大众消费服务;第三个层次,在企业中推行科学化管理,极大的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
其次,建立了更为成熟的政治文明和日趋完善的社会管理体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通过宪法修正案、最高法院的司法判决、政治生活中形成的惯例等,美国政治制度趋于完善和稳定;第二,在美国逐步实现了种族平等;对妇女、青年和黑人投票权利的保障等;第三,逐步建立了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使美国成为影响最大的“福利国家”;第四,建立了较为成熟的公民社会。十九世纪后期开始,美国非政府组织(NGO)及民间志愿组织(POV)和各种基金会开始有了初步的发展,进入20世纪后,这一发展进程明显加快,尤其是基金会的发展尤为明显。这些机构活跃在美国社会的各个层面,是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润滑剂,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政府职能的不足;同时,它也是美国公众对社会责任感的一种体现,体现了公民与政府共治的理念。
再次,与欧洲的精英文化不同的是,美国大众文化的发展更为突出。无论是在物质文化领域和是精神文化领域,大众文化是美国文化的最重要特征。如在饮食文化领域的美国标志性产品,麦当劳、可口可乐,休闲娱乐文化中的NBA、迪斯尼和好莱坞等,都是面向普罗大众,属于典型的大众文化范畴。
美利坚文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取得对世界其他文明的绝对优势,而且,对自身文明的自信让美国的政治家热衷于向世界各地传播美利坚文明。在冷战中击溃苏联后,美国的政治家更是确信,美国文明是世界上最好的文明,美国有责任和义务让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分享美国文明的成就。美国的市场经济、美国的宪政体制、美国的价值观念、美国的公民社会、美国的文化等等,都应成为其他国家借鉴和学习的榜样,因为All Good things go together.(实在是只可意会,难以言传)。所以,奥巴马总统说美国要继续领导世界100年,这句话透露出来的是奥巴马对美利坚文明的自信。
小结:文明发展将呈现出多极化趋势
纵观世界文明发展史,农业文明时代是多文明中心并存的局面,这一局面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低下,世界各地处于彼此相隔绝的局面。但它同时也说明了另外一个道理,即不同地区的文明发展有其各自内在的逻辑,不同文明之间也没有高低优劣之分。
1500年前后,资本主义文明形态在西欧出现,西欧国家依仗这一文明所带来的艰船利炮和极具穿透力的意识形态,一方面打破了世界多文明中心的局面,让文明发展的天平向西方倾斜。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心首先在西欧形成,并从19世纪末向美国转移;另一方面,西方文明对世界其他地区的文明进行武力征服、经济掠夺和文化侵略,形成长达500多年的对非西方文明的优势。与西方文明强势发展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世界其他地区的文明逐渐式微、甚至依附于西方文明。这一时期文明的碰撞基本上还是在体现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
但我们还要看到,无论是世界文明重心在西欧形成、还是之后向美国转移,有两个方面的因素必须引起重视,这两个因素是迄今为止世界文明重心形成的关键要素:第一,引领世界文明发展潮流的文明,必然是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领航者。正是第一次工业(技术)革命让欧洲成为那个时代世界经济的领头羊,同时奠定了欧洲文明对世界其他地区文明在物质领域的绝对优势。同样,美国抓住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契机,成功实现了对老牌工业国的超越,进而奠定了文明重心从欧洲转移到美国的物质基础;第二,文明的发展需要先进文化即先进理念(精神文明)指引。在欧洲,无论是早期的文艺复兴或宗教改革,还是后来的启蒙运动,都在思想和意识形态领域为新的文明的出现和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美国尽管没有发生欧洲式的思想解放运动,但注重实用主义的美国人同样重视制度创新。无论是国家政权对经济运行干预的行为、还是福利国家的建立、抑或是公民社会的形成,都体现了美国人国家和社会治理理念的创新。
进入21世纪以来,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在相对衰落已是不争的事实。尽管我们无法否认美国依然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文明体。但美国在国内外所面临的很多问题已积习成疴。不仅美国经济转型的难度超乎想象,美利坚文明引为自豪的福利国家同样制造了很多社会问题;而美国在世界舞台上充当领导的角色,无疑为美国财政增加了更大的负担。与十九和二十世纪相比,21世纪的美国已经不再是实现“美国梦”的黄金国度。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企业而言,机会和发展空间已经在不断减少;而这个国家的制度创新同样郁于体制的限制而不断丧失机会;对“美国例外论”的过分迷恋,不仅让美国人钟情于对外推行美国式民主和价值观念,也让美国难以发掘和接受新的理念。
与此同时,东方国家包括中国、印度和东南亚国家则正在兴起甚至崛起,呈现出东方文明复兴的态势。尤其是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制造业大国和第一贸易大国。在一些技术和产业领域如高铁、核电等,中国已经走在世界前列。2015年,中国又推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中国将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实现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已经是可以预见的前景。
随着一些非西方民族和文明的复兴,世界文明发展的天平必将发生偏转,文明的发展方向既会有普世性和统一性,也会有特殊性和多样性。与国际格局的多极化发展同步的,必然会是世界文明发展的多中心并存局面。但这种局面并不是对农业时代多个文明中心并存的回归,而是升华。即不同的文明在充分吸收其他文明精华的基础上,保留本民族或地区文明的特色,使得文明的发展呈现出普世性与多样性的并存局面。
本文原载《人民论坛》2015年10月(中)刊(总第495期),《新华文摘》2016年第3期全文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