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2015年全球经济的动荡和分化,人们普遍降低了对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期,甚至担心又一波严重的金融危机正在酝酿、袭来。
2015年12月10日,联合国公布的报告显示:由于在过去18个月里油价下跌近60%、大宗商品价格下跌逾20%,2015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估计仅为2.4%。许多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体的经济发展步伐减缓,增速降至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点。联合国负责经济发展的助理秘书长伦尼?蒙铁尔表示:“我们预计全球经济在今后两年里只会稍有改善。”该报告预测全球经济增长在2016年达到2.9%、2017年达到3.2%。权威金融机构的负责人也对2016年全球经济表示了担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拉加德认为,2016年全球经济增长将“令人失望且不平稳”。世界银行预测,面对多项周期性和结构性不利因素,全球经济增速在2016—2017年将只有“小幅度改善”。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5~2016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指出:2015年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反映出全球复苏之路崎岖艰辛,世界经济将受到一系列不确定和趋势性因素的影响,预计2016年按PPP计算的世界GDP增长率约为3.0%;如果爆发金融危机且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按PPP计算的世界GDP增长率将约为2.0%。
在这种背景下,亚投行的成立并正式开业不啻于一剂“强心剂”,让人们在全球经济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时看到了积极进取的实际行动、增添了信心和希望。正因为寒冬里这一抹难得的亮色,使人们迅速燃起了对亚投行的重望。
重望一:亚投行是“补给舱”。众所周知,亚洲经济占全球经济总量的1/3,是当今世界最具经济活力和增长潜力的地区,拥有全球六成人口。长期以来,亚洲地区对于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近年来,受全球贸易、投资不振的影响,亚洲经济也遇到了严重的困难,特别是那些发展意愿强烈、基础设施薄弱、建设资金匮乏的亚洲国家,对于亚投行的筹资能力和投资计划充满了期待。据统计,亚洲各国要想维持现有经济增长水平,内部基础设施投资至少需要8万亿美元,平均每年投资需求8000亿美元,其中68%用于新增基础设施的投资,32%用于维护或维修现有基础设施,而亚洲开发银行和世界银行每年能够提供给亚洲国家的资金大概只有200亿美元。从这个意义上讲,可以说亚投行是应运而生、生逢其时。
重望二:亚投行是“协调场”。2008年以来,以G20为代表的多边机构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经济衰退等问题时地位突显,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更是发挥了积极和建设性的作用。亚投行的成立因此被视为从协商到行动的一个里程碑,未来在多边协调方面必将扮演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截止到2015年底正式成立时,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确定为57个,其中域内国家37个、域外国家20个;57个成员中既有发达经济体,也有新兴经济体,还有许多欠发达国家。成立后的亚投行不仅要依据已经签署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协调成员间的关系,还要协调域内外国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关系,协调与其它多边金融机构、多边开发机构甚至私人部门的关系,为促进亚洲国家在能源、交通、农村发展、城市发展和物流等方面的投融资发挥重要作用。
重望三:亚投行是“试验田”。这轮旷日持久的金融危机不仅使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也使人们对西方大国长期主导的国际多边金融机构的“失灵”、“无措”失去信心。这些老牌的金融机构固有的准则和运营模式已经不能有效满足需求,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许多国家对于改革国际金融秩序都有强烈的愿望。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倡议并主导的亚投行无疑是一缕清风,首任行长金立群提出的lean, clean, green的目标更是让人充满了期待。这也是不少西方国家、传统盟友不顾美国施加的压力,纷纷加入亚投行的重要原因。正因如此,亚投行在资金筹集、资本运作、投资方向等方面都表现出积极进取的创新姿态。有专家分析,欧洲和美国的银行系统将更多注意力放在收益率和收回贷款上,而中国的银行系统更注重未来的经济发展——亚投行对收回贷款的态度也许是它的一大特点,正如俄罗斯经济学家安德烈?科普杰洛夫所说:“注重发展的银行并不总是将收回贷款作为第一要务。”一些国际金融机构的领导人也对亚投行可能尝试的新方案、积累的新经验表现出乐观的预期。
应该说,亚投行筹建的过程是非常专业、效率极高的,从倡议到成立短短的27个月时间里,亚投行赢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和信赖。然而,有期待就会有压力。亚投行的宗旨是通过在基础设施及其他生产性领域的投资,促进亚洲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财富并改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与其他多边和双边开发机构紧密合作,推进区域合作和伙伴关系,应对发展挑战。在危机预期高企的2016年,亚投行将启动它的第一个项目,预计贷款额可能达到15亿到20亿美元,此后的五六年内每年可能放贷100到150亿美元……“万事开头难”,对于刚刚启航、把稳健确定为基本原则的亚投行来讲,行稳致远要比欢呼雀跃更靠谱一些。
(作者简介:孙志明,国际关系学院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