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敬雷:你我永远是朋友

——一封大学政治课老师致学生的信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588 次 更新时间:2015-11-29 22:53

邓敬雷  


亲爱的同学:

我想对你说的第一句话是,茫茫人海中我们能够成为师生,是一种缘分。中国人那么多,为什么我是你的老师,你是我的学生?

我始终认为,老师与学生之间是一种亲密友好的关系,不是一种对立仇视的关系,我们应该珍惜难得的师生之缘。

教了这么多年的课,我有太多的体会和感触。

我一步一步逐渐认识到,如今的学生真的是与以往的学生大不相同, 1980年代和1990年代出生长大的学生具有空前的特殊性。我当然是今昔对比,参照系是从前的学生,因为后面的人和事我不得而知。这两个时代最大的特性就是中国实现严格的"一胎化",一对夫妻只允许生一个孩子,计划生育政策成为国策,这一政策到底对中国当前和今后影响多大?需要专门研究,我无法也无力在这里展开全面深入的分析,但是"80后""90后"就是这一政策的产物,毋庸置疑。我甚至觉得这两个时代生长的人是中国人口发展历史进程中的一个大拐点,很有可能导致中国文化和传统的大断裂,中国国民素质将发生重大改变,中国社会也能发生质的变化。

我和你们是两代人,我与你们的父母即使不是同龄也肯定是同辈,如果我不是晚婚,我的孩子也和你们年龄差不多大。我上大学的时候你们有的刚刚出生,有的还没有出生,我经常自觉与不自觉地把你们现在的大学生与我们那个时候的大学生进行对比。

我们那个时候上大学是不要交钱的,国家还倒贴我们,我们每个同学都拥有数量不等的助学金,我也同样占到了这个"便宜",在那个家庭经济拮据的时期,学校提供的生活费虽然有限,可是却帮了我和我的父母大忙,助了很大的一臂之力!而现在所有的大学招收的学生都要交学费,生活费全部自理,哪怕你是全国高考状元,清华、北大也不例外。

至于今天的大学是否应该收费,不管是学校领导、老师还是学生,都无权评论,更不可能改变现行政策,这是一个超出我们能力之外的问题,也是既成的事实。

我们那个年代的大学生毕业以后,国家包分配,好赖有一个工作,不担心失业。现在的大学生毕业统统要自己找工作,要么找不到工作,出现"北大才子卖猪肉"的现象,要么变成"啃老族",回家继续靠父母养活。当然我知道你们特别要"自由",却不相信,你们真的为了"自由",就不要工作!严酷的现实强迫你在工作和自由之间进行取舍,你到底要什么?

我曾经有一个比喻,国家包分配如同婚姻包办,父母包办的婚姻里面也有恩爱夫妻;自己找工作如同自由恋爱,自己找对象结婚成为夫妻,也能打得你死我活,如今离婚率这么高,不就是一个明证吗?当然若问你们在包办婚姻与自由恋爱之间做选择,你们会毫不犹豫的选择自由恋爱!我则以为,各有利弊。

既然上大学是交钱的,交的是父母的血汗钱,付出了代价和成本,毕业以后又要自己解决饭碗问题,在如今无比严峻的就业形势之下,面临失业巨大的压力和风险,那么,按照正常的逻辑,大学生在校应该努力学习,刻苦学习,练就一审过硬的技能和本领,报答父母,也为将来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占有一席之地打下基础,对得起自己。

我刚开始是这么想的,后来领悟到自己大大的错了!事实完全相反,学校普遍学风不好!学生逃学、厌学现象和行为比比皆是,这些你们比我更加清楚,只是无人能解释这一逻辑悖论。我执教这么多年,对此无比困惑,百思不得其解!你们自己仿佛对此熟视无睹,习以为常。

回想当年我们做学生,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没有学生动不动就旷课,迟到,早退,或者找各种理由借口请假不上课;

没有学生在课堂上低头玩手机,打游戏,或者成片成片地趴在桌子上面睡觉;

没有学生在老师讲课时聊天说笑,旁若无人,肆无忌惮;

没有学生会在课堂上吃早饭,戴着耳机听音乐其它的东西;

没有学生会动不动站起来,公开向老师进攻,发难;

没有学生会用各种手段和方式舞弊,而且被监考老师当场抓住还会大吵大闹,以至于监考老师不敢管,开一只眼闭一只眼,装作没看见。现在的老师真的非常害怕学生!我们那个时代老师绝不害怕学生,相反,我们对自己的老师非常敬畏,且敬且畏,先敬后畏!

我们做学生的时候,如果平时课堂表现很差,不管是作业还是回答问题都是"马尾巴串豆腐-提不起来",考试也非常糟糕,这一切自己心知肚明,绝对没有勇气和脸皮要求老师给自己打高分!好的分数成绩一定是凭自己的真本事考下来的。一旦老师铁面无私地批卷打分,立即对老师满腔仇恨,把老师当成了凶恶的敌人,我们做不到这般厚颜无耻!

不得不承认,学生中当然还是有好的,但到底能占多少比例,情况不容乐观。每当发现好学生的时候,我总是想,这样的学生为什么这么少?应该多多益善才好!我愿他们在如此风气和环境之中,不是另类,不被孤立。

你们兴许会说,我们之间存在代沟,一代人与上一代人以及与下一代人相比,的确有很多的地方不相同,但是也有相同的地方,是非对错的标准不可能完全颠倒,否则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也不可能繁衍生存几千年,延续到今天,早就面目全非,那些几十年前、一百年前、几百年前乃至上千年前的文化和传统早就被抛弃和被消灭,那今天还剩下什么?下一代人总是对上一代人一味否定、反对和叛逆,结果会是什么呢?

与我们牢记老师谦虚谨慎的教诲相反,今天的学生一方面自我感觉好得不得了,一方面知识贫乏到不知道"四人帮"是哪四个人,分不清四个直辖市是哪四个城市;语文水平低到经常写错别字、用错成语、句子写不通、不会打标点符号,却对老师讲课评头论足、指手划足,乃至骂得体无完肤!

我曾经在课堂上讲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孰料被一个女学生站起来叫停,被她斥责为虚假、讲空话、唱高调。此学生公然宣称,自己不爱国,只爱钱,如此为难老师令人瞠目结舌!这一类学生应该属于思想觉悟有严重问题。

今天的学生总是强调自己的个性,却不知道应该把什么当作个性来张扬。他们不光在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学习上消极平庸,令人沮丧,在文艺和体育等方面的才艺也乏善可陈,我在学校当老师那么多年,教过那么多学生,毫不客气地说,从来没有观看欣赏到专业水平很高的歌唱、舞蹈、主持、相声、小品和器乐表演,有句话叫"恃才傲物",因为有才可恃,方可傲物,如今才发现,无才可恃,同样可以狂傲!绝大部分学生只有在搞活动、做游戏时,才表现出反常的积极性和热情,如同打了鸡血般的兴奋。愚以为,一个人如若把出众的才华当成个性,自然为人称道,如若行为恶劣低级,却偏偏以此做为自己的个性,那就大错特错!

学生的问题多种多样,归根到底还是集中在学习上和思想品德上。我多么希望学生在学校品学兼优,毕业走出校门、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德才兼备。学生从学校接受教育以后出去,要努力成为有用的人才,有德无才令人遗憾,有才缺德太危险,无才无德简直就是劣质产品和废品!

学生既然进学校跟老师学,听老师教,就需要认识老师、了解老师。老师是什么?在我们这一代人中,老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是园丁,是蜡烛,是春蚕。在我们父母一辈人心中,老师地位更加崇高,"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乡村民居堂屋中央牌位上写着"天地国亲师",可见师之神圣!

如今早已打破了"师道尊严",但是我仍然认为尊敬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神话小说《西游记》里面的齐天大圣孙悟空,天不怕,地不怕,神通广大,对玉皇大帝和如来佛祖都直呼其名,唯独对师父唐僧毕恭毕敬,最有礼貌,西天取经路上,历尽艰难困苦,忠心耿耿保护和照顾师父,从无二心,哪怕是被师父冤枉,受了委屈,甚至被师父念紧箍咒,疼得满地打滚,死去活来,对师父也毫无怨恨,不改忠心。文学作品往往体现和表达一种价值判断与道德标准,正因为孙大圣如此对待师父唐僧,符合中国人尊师重教的优良道德传统,才被称为"美猴王",否则,孙悟空这个猴王就不"美"了!

在新生代眼里老师是什么,我无法知晓,但明显感觉到评价标准已经无可奈何地更易,认真负责、忠于职守不再是老师受欢迎的原因,从学生难以接受民国时期人们熟知的名人"师生恋"而且对这类爱情故事异口同声、高度一致地排斥和否定,我惊奇地发现如今的学生绝对不会爱上自己的老师,已经把老师从爱慕的对象摘除,在他们心中,老师决不是可爱的人。而与此相反,我的一位秀外慧中的大学女同学,就嫁给了我们当年的一名其貌不扬的任课老师,直到现在夫妻感情都非常好。

有的学校领导包括书记和校长说,老师是为学生服务的,学校的工作要以学生为中心,美其名曰以学生为本,要求老师像星级宾馆的服务员为顾客服务那样为学生服务,老师沦落为服务员!我实在不敢恭维这种"与时俱进"的高论。恕我直言,这是自轻自贱。老师从事的是教育工作,"教书育人"才是题中应有之义。学校是教育培养学生的地方,对学生有批评和管理的功能和作用,老师对学生也有批评管理的义务、职责和权利,而绝不是学校领导从生源和创收等功利和实惠的角度,单单只强调"服务"!教育不是产业,衡量教育工作成效的标准不是经济利益,而是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学校从领导到老师都迁就、迎合、讨好、取悦学生,是好学校吗?我的答案是否定的。

学校学风骤变,学生不喜欢上课,老师觉得课很难上。政治课是大学里最不好上的课,教学内容是上面严格规定的,学生大多数不喜欢,不感兴趣,但是必修课必须上,当然是强迫的,不是自愿的。老师面对这么多被逼而来的学生,如何是好?这确是政治老师无法回避的难题!要么混,要么认真,介于两者之间还是混,还有第三条路走吗?我想不出来。

政治课都是大班上课,当了这么多年的老师,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给成千上万的学生上过课,根据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我得出结论,现在的学生评价老师,与我们当年评价老师完全相反。凡是上课,听之任之,无论学生干什么都不闻不问的老师,学生一定会说是好老师,凡是上课尽职尽责、坚持原则的老师,尤其是敢于批评学生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错误行为的老师,一定成为学生的众矢之的,一定会被学生骂成"心理扭曲""反常变态""有精神病"……

如此一来,我明白了为什么今天大学大多数老师对学生撒手不管,为什么最终给学生都打很高的分数,夸张到了一个班40个学生、竟然有30个90分的程度!这样的老师才会与学生关系好,往往会被学生评为"心目中的好老师",而且学生也在学校要求评价老师时,投桃报李给老师打高分,而实事求是、铁面无私评卷打分的老师一定被学生打成最低分数,导致这个老师在年终考评中大受影响,这真是很可怕!

一些学生因为违纪挨了老师批评以及老师没有弄虚作假给自己打高分,对老师怀恨在心,寻找机会打击报复,主要手法有"告和骂","告"就是歪曲事实、颠倒黑白地举报和投诉;"骂"就是在互联网上谩骂,大肆对老师进行人格侮辱和人身攻击,那些文字之刻薄和恶毒,不堪入目。有的在课堂上偷拍老师讲课,录音录像,将老师"曝光"于公众之前,有的写举报材料交给有关部门,有的隐藏在暗处、向明处的老师"射箭、开枪",不择手段把老师弄成一只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外表和内心都惊人的幼稚的他们,在这方面智商突然高了起来!连骨干带头、发动群众、上下串联、集体行动等革命手法都无师自通,令人毛骨悚然!这令我联想到了"文革"时期学生造老师的反,写大字报,批斗老师,打骂老师,那是中国一段何等黑暗、龌龊、伤痛的历史!我庆幸我们这一代人成长在改革开放最有活力的年代,可万万没有想到,这种行径在我们的下一代人身上令人不可思议地重现,如同隔代遗传。在诸多方面与前人格格不入的这些后生代,挖苦、讽刺、辱骂老师的技巧为何如此娴熟乃至得心应手?什么时候他们仿佛深得"红卫兵""造反派"真传般学会和掌握了这些下三滥的伎俩?内心为何如此具有攻击性?这分明是"文革"遗风啊!

天地良心,从小到大,我读了近二十年的书,我从来没有公开地告过任何一个老师,骂过任何一个老师,不管他或她对我有多么凶,多么不好。我相信,我的所有同学都没有干过这样的事情,我们想都不敢想,采取见不得人的低级手段去无情残忍地伤害自己的老师。

互联网原本是高科技,是好东西,今天的青年学生不应该随心所欲地在上面朝自己仇恨的老师吐痰、吐口水、泼脏水,不应该把它弄得很肮脏,把它变成一个垃圾场。老师纵然有千般错误,都不应该是学生肆意攻击的靶子。实际上,一些学生的所作所为的确将老师妖魔化,但是丑化和抹黑老师,却绝不能反证自己具有高素质!不信,让这些学生的父母看看,他们的父母会夸赞自己的儿子和女儿干得出色吗?假如这些学生将来做了父母,他们会让自己的子女知道他们曾经这样的"光彩"行径并且效法他们吗?

大概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我碰到学生许多不可理喻的言行时,不得已只能从家教这个源头去寻找原因。家庭教育是基础,是关键,起着学校教育无法替代的作用,对此我笃信不疑。然而,非常遗憾的是,这长久以来被大部分中国人严重忽视。据说,现在的父母只说自己子女好,从不说自己子女的不是,从来没有被父母说过的子女,老师根本不能说,一说就爆炸,老虎尾巴摸不得!我在担忧,在学校如此狠毒咒骂自己老师的人将来会很优秀、很有出息?这些人从学校走到社会上去以后,结果会如何?等若干年以后,我们这一代人都离开了这个世界,国家就完全靠他们了!自然规律就是这样,无法抗拒。我不希望那些不妙前景被我不幸言中,我希望我是杞人忧天,庸人自扰!

我一直认为,大学生和老师是良师益友,因为大家都是成年人,在教和学中,老师与学生能结下深厚情谊。铁打的营房流水的兵,学校也年年迎来送往,一批学生进来,一批学生出去。但愿师生一起相处是快乐的,离别回忆是美好的。

作为老师,人生最大的欣慰是看到学生的成长成才,最高的境界则是桃李满天下。

我祝愿我的学生在校三、四年圆满完成学业,学有所成!

我祝愿我的学生毕业以后工作顺利,事业有成!

祝愿我们师生的友谊地久天长!


本文责编:川先生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散文随笔 > 心灵小语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94455.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相同主题阅读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