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月庵,本名林皎宏。资深编辑。曾任远流出版公司副总编辑,著有《生涯一蠹鱼》《蠹鱼头的旧书店地图》《天上大风》等。本文是傅月庵的系列读书笔记之一。
之一
晨起快走。此日,江潮丰涌,秋水沛然。边走边想,忽然醒悟。原来所谓“人类的进步”,花了几百万年时间,无非从每天“步行八小时以捕猎求生”转为“兀坐八小时以上班谋生”,且还得多花一小时快走以减缓谋生工具之耗损。“真的是进步吗?”想到这,恍然一笑,继续向前——谁都无法挽回时代的沦陷,只能证实。
之二
爱读《徒然草》,原因无他,“实话实说,不装腔假掰”耳。废居之人,坐等生命终了之日,认真过好仅有的每一天。眼冷心热,旁观趋炎世事,内观心潮起伏,而平实以待之。“年过四十者暗中仍有好色之心,此亦无可奈何之事也!”仅仅这一理解,这本书便胜过他书万千了。“然而出之于口,或信口胡云男女间事或他人之此等事则诚为不似且甚不雅驯也。”老而好色,斯亦无奈,但得有品位,要像个样子!——兼好法师的话,不分男女,吾辈宜多咀嚼。
之三
继续读 Philip Shishkin《不安的山谷——中亚,小国政治的悲剧》(Restless Valley: Revolution, Murder, and Intrigue in the Heart of Central Asia)。
“美国人曾经如此形容一位过世已久的尼加拉瓜独裁者:‘虽然他是王八蛋,但他是我们的王八蛋。’”书里段落,一语道破美国为了战略利益而支持独裁专制政权的狂妄心态。所谓“人权外交”,恐怕也只是这前提之下,“胡萝卜或大棒”的选项之一吧!?
“虽然他是王八蛋,但他是我们的王八蛋。”过去某一段时间里,台湾领导者想必也属于“我们的王八蛋”之一,而今呢?形转势移,惯性难改,遂求当一王八蛋而不可得了?(想想一旦成为领导“候选人”就必须“朝拜”的悲哀。)
“过去六十年里,真正出卖过台湾的,除了美国、日本,再没有别人了。”前日餐叙,熟稔国际关系的友人不无悲愤地说。
让人想很多的一本好书,关于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中亚小国的现在。读了这书,许多岛屿往事,竟可“想当然耳”地推比:关于独裁的形成、历史的纠缠、政变的轮回、暗杀的冷酷、人权的无力、族群的动乱、民主的无能……多看多思索,或许会更清楚“不安的岛屿”的困境与出路。
“谁是王八蛋?”不安的山谷里,回音不断。
之四
中文有“窭人之子”一词,指贫穷人家出身。这个词,自称可以,有种“不卑”的坦然;称人则不宜,那是一种无礼的傲慢,近乎蔑视了。
读一本新书,絮絮叨叨,追忆逝水年华,不时称呼已不相往来的昔日友人为“矿工之子”而不名之,直直感觉此书怨念如刀,实在不适合年过半百的中年男子阅读啊!有些书与你有缘,有些则摊开在面前,翻翻等于擦肩过去了。
之五
时间流转,记忆与情感常会发生变化。脑海里有着相当距离、高度的旧时种种,譬如故居空间、围墙、道路,譬如小学操场、教室、座椅,三十年后重访,发现尺度都缩小,记忆里的长变短、高变矮、大变小,繁华的仿佛被揭去一层光芒,变得简陋不堪了。记忆会截留、纯化,甚至美化许多事物。“未老莫还乡,还乡需断肠”,这当也是原因之一吧。
文字情感也一样。脸书、博客、报纸专栏偶尔读到的短句、文章,十分有感,深觉精彩无比。一年半载之后,结集成书,买了一本回来看,终觉不过尔尔,遂怀疑初见时的滥情。
以今天否定昨天,毋宁是正常的。人还活着,还继续在生长,无论生理、心理都是。今天的我或多或少都已不是昨天的我。但因此一口咬定昨日是假是错,今日才是真是对,则似乎又可不必。昨日的你有昨日的真假,今日的你有今日的对错,活在当下也就是了。如此说来,世间种种时时在变,都是相对的,那公义与真理呢?还有什么公义与真理吗?
值得放在心上的公义与真理真的不多,正因为不多,才好跨越时空,且多半以“戒律”形式出现。譬如耶教的“十诫”、譬如佛教的“五戒”,其余都是赘言,衍生而起的——但即使是公义真理,设若不去“行”,于你的生命,也不会有多少意义,甚至连记忆、情感都不是。深秋的朝晨,胡乱想了一些事。
之六
在图画里,梦应该如何表现?爱看漫画的人,马上会说,从睡者头部拉出一个漏斗状的线条,就代表做梦了。漏斗里所呈现的,便是梦的内容。也因此看到江户中期浮世绘画师驹井美信的“梦见る女”时,心里不免一乐:“原来漫画的做梦表现手法,至晚1750年代就有了。”这幅画不知怎地,直觉构图非常熟悉,想了又想,终于想到了,《牡丹亭还魂记》!翻翻找找,“惊梦”折里,杜丽娘正做着春梦哩。这有意思了,万历戊戌年,1598年的刊本。一下子往前推进了一百五十年。所以是这样传播的吗?明人版画影响浮世绘,浮世绘影响日本漫画?同时期洋人、韩国人画作如何表现做梦这件事呢?“漏斗手法”的区域有多大呢?……翻翻找找,推推敲敲,大好秋日一个下午倏地便过去了,真的越来越宅了我。
之七
“杯杯早……”“早啊,小老弟,加油喔!”我每天跟他打招呼,老先生,总有七八十了,那口音神情打扮一看就知道是军职退下的,老士官长吧。每天打拳,对着河比画,很有些样子。打过招呼,他继续打他的,我走我的。
今早起得迟,五点多才出门。远远看到他正耍弄着,天低野阔,有种苍茫。走近时,他的手脚迅速收束,整个人直挺挺站立,一动也不动。“这是哪一招啊?”很是古怪的架势!此时耳边听准了,对岸军营正传来升旗歌声,原来老杯杯早听到,正肃立致敬着。我悄悄从他身边走过,不敢惊扰,心里却有种激动充塞胸臆……“搞错了,不是士官长,是将军!”我告诉自己。
之八
谈到阅读,常有家长问我该让孩子看哪些优良课外读物?要我开书单。我总告以:“不要管他读什么,重点是让他愿意亲近书,养成‘阅读习惯’才最重要。反过来说,你若要他养成习惯,就不要去‘控制’他读什么?”
晨起写稿,大雨来,边写边翻书。周作人《知堂乙酉文编》中的《小说的回忆》里有这样一段话:
小说原是古今中外好坏都有的,种类杂乱得很,现在想起来,无论是什么,总带有多少好感,因为这是当初自己要看而看的,有如小孩手头有了几文钱,跑去买了些粽糖炒豆、花生米之属,东西虽粗,却吃得滋滋有味,与大人们揪住耳朵硬灌下去的汤药不同,即使那些药不无一点效用(这里姑且这么说),后来也总不会再想去吃的。
短短几行话,把小儿阅读心理说得丝丝入扣。自己买的,肯定比父母喂的好吃。你若真要孩子读哪本书,或许第一策略是把书藏起来,告诉他:“小孩不能读这书!”——当然这是他对书已感兴趣之后的事。至于如何让他愿意亲近,第一要务或是看紧计算机、电视开关,家长自己先拿起书来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