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春,男,1962年11月出生,江苏省扬州市人,198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92年获北京大学法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院工会主席兼院研究生工作组组长、北京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1996-1997年曾赴美国伊利诺依大学东亚太平洋研究中心进修一年。2000年9月,被评为北京市教育工会先进工会工作者。
曾获得世界银行麦克纳马纳研究基金(1998),题为《内蒙古政治经济发展的动力研究》,中国国家青年社会科学研究基金(2000),题为《21世纪初的地缘政治和中国外交》,兼任北京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曾两次入选北京市百人工程项目;
近年来,先后出版或参与写作了《政治学原理》(中央党校出版社1996年)、《赫鲁晓夫》(学苑出版社1996年)、《地缘政治和中国外交》(北京出版社1998年)、《核阴云下的南亚》(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和《大欧洲:光荣与梦想》(东方出版社1999年)等教材和著作,并在《政治学研究》、《当代亚太》、《科学时报》和《国际政治研究》等报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1998年和2000年,共有两篇论文获北京大学学习邓小平理论征文二等奖(学术类)。曾主持世界银行和美国弗里曼研究基金项目,目前正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1世纪初的地缘政治与中国外交”。
地址: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100871
联系电话(Phone):62751634
Email: wangjs1@263.net
学历(Educational background):博士研究生毕业
工作经历(Employment): 1986年留校任教至今
出国经历(Visiting abroad):1994.10.3—10.10,访问日本成溪大学;1996.9.8—1997.7.15,访问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校区;1998年11月赴华盛顿特区世界银行总部出席世行麦克纳马拉研究基金会议。
学科专长(Areas of specialization):政治理论、外交学
研究方向(Research Fields) :外交学和外事管理
开设课程(Course):国际共运史、国际共运史专题、苏联政治体制沿革、东欧政治(1990年以前开设);目前开设外交学、外事管理学、外事公文写作、当代西方政治思潮、中国外交和安全战略等。
研究课题(Research Project):
1.21世纪初的地缘政治与中国外交 国家青年社科基金项目(2000-2002);
2.邓小平理论与当代中国国际关系学的发展 北京大学研究课题;
3.口述中国外交史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课题(2000-2005);
4. 内蒙古政治经济发展的动力研究-调停、共识建构与地区发展(1998-1999),已完成。
获得资助情况(Foundation):Freeman Fellow by the Freeman Foundation(1996.8-1997.6); Robert S. McNamara Fellow by the World Bank; 国家青年社会科学基金(2000-2002)。
获奖成果(Awards):参与国家七五项目成果《政治民主与地方人大》获北京市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1991年12月二等奖;在1988年5月北京市青年国际共运史工作者论文讲演比赛中,获得三等奖;1998年5月获北京大学学习邓小平理论第一次征文二等奖(学术类),题为“邓小平的大战略思想研究”;2000年5月获北京大学学习邓小平理论第三次征文二等奖, 题为“邓小平的人权思想初探”。
荣誉奖(Honor):1990年获得光华奖;近年曾多次获院优秀党员、工会工作积极分子、教学优秀奖,1996年入选北京市百人工程项目;2000年获北京市教育工会先进工会工作者。
学术团体和社会兼职(Professional and scientifically societies):北京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国际共运史协会会员,北京大学工会委员、国际关系学院工会主席、院研究生工作组组长
论文及论著(work):已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出版和参与撰写学术著作7部。
主要学术著作:
1. 《毁誉参半—赫鲁晓夫》,王福春著,学苑出版社1996版。
2.《20世纪大政变》,王福春、王志民主编,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
3.《地缘政治和中国外交》,第二著者,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
4.《政治学原理》,参与,中央党校出版社1996年版。
5.《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两制关系史论》,参与,红旗出版社1993年版。
6.《核阴云下的南亚》,第一著者,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
7.《大欧洲:光荣与梦想》,东方出版社1999年6月版。
主要学术论文:
1.“简评联共(布)在一国社会主义争论中斯大林和布哈林的分歧”,载《苏联历史问题》1986年第3期,主要观点被《世界史研究动态》和《当代共运》杂志摘录。
2.“从文化角度看两代知识分子”,载《中国青年报》1986年11月24日。
3.“瑞典社会民主党福利国家政策剖析”,载《政治研究》1987年第2期。
4.“从方法论的角度谈共运史和政治学的联系”,载《国际共运史研究》1987年第1辑。
5.“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参与的理论和实践初探”,载《政治学研究》1988年第6期。
6.“论苏共领导体制从列宁到斯大林的转变”,载《国际共运史研究》1989年第7辑,曾收入《中国历史年鉴》论文目录。
7.“关于北京大学学生的民主意识的调查报告”,载《政治学研究》1989年第1期。
8.“萨特存在主义自由观述评”,载《国际政治研究》1990年第4期。
9.“东欧改革困境和社会主义前途”,载《远望》1990年第期。
10.“共产国际、苏联模式和中共早期领导体制”,载《共产国际研究》1993年第3期
11.“国内外斯大林模式研究述评”,载《世界史研究动态》1993年第4期。
13.“冷战后的亚洲局势和中、日、美三角关系”,载《当代亚太》1995年第1期。
14.“西方外交官制的演变与特点”,载《国际政治研究》1996年第2期,为外交部政策研究室刊物《外交史学会通讯》转载。
15.“中国古代外事管理初探”,载《国际政治研究》1997年第4期。
16.“外事人员素质刍议”,载北大《合作与交流通讯》1997年第4期。
17.“印度:南亚核危机的始作俑者”, 载《国际政治研究》1998年第4期。
18.“科索沃战争:全球政治的分水岭”, 载《科学时报》1999年7月1日,为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收录。
19.“科索沃战争与冷战后的中国外交”, 载《国际政治研究》1999年第4期。
20.“大欧洲探源”, 载《欧洲澳大利亚研究论文集》2000年9月版。
21.“政治参与和宪政民主”(译文),载《国外政治学》1989年第4期。
学术会议(Academic conference):1985年出席在杭州召开的“一国社会主义”问题学术讨论会(国家级);1986年出席全国青年国际共运是史工作者会议;1994年赴日本成溪大学出席“冷战后亚洲局势和中日关系”国际学术会议;1997年3月在加拿大多伦多出席世界国际关系研究协会第38届年会;1999年在外交学院出席了有关亚太问题的国际会议;2000年5月在上海波特曼大酒店出席Freeman Fellows’ Reunion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