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盟:施一公,那风一样的男子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880 次 更新时间:2015-08-25 19:01

进入专题: 施一公   科学家  

方盟  

今天,两条重要的新闻传遍了清华园。一个是副校长任命的公示,另一个是重大科技成果。而这两件事都能见到同一个人——施一公。

8月21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施一公教授研究组在《科学》周刊(Science)同时在线发表了两篇背靠背研究长文。而就在前一天,施一公将出任清华大学副校长的公示正在校内info上发布。至此,在学术与行政领域同时传出喜讯,这位从未走出过公众视野的年轻院士再一次的走进了媒体的聚光灯的正下方。

然而,作为接触过他的学生记者,此刻对他的最深印象并不是在实验台前的专注,或是在讲台前的激昂,而是在紫荆公寓的路上,他在下午四点多的阳关下穿着短衣短裤和长跑队的队友一起训练时矫健身影。

总是觉得,他就像是清华园里的风,无论成就多高,关注多强,施一公先生总是以一如既往的平淡与从容行走的学术研究的前沿。

风初起时

关注施一公先生是从他回国之初。但是,还在修生物双学位。他就是几乎全国生物学科学生的偶像。他走过的道路,也是很多生物学科学生即将走过的。在国内一流的高校读完本科,出国留学,到世界第一流的大学读PhD,最终拿到美国大学的教职。

施一公先生正是如此——他在清华大学本科毕业后到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留学,并获博士学位。对于还处于生物科学学习初级阶段的大学生来说,他就是一个靠着自己对生物科研的热爱与天赋而成就人生的学术偶像。

然而,我们从媒体报道中读到的故事却并非如此。

施一公先生曾谈到,自己大学毕业后,本没有打算从事科学研究,而是一心一意想下海经商,结果阴差阳错间踏上了赴美留学之路。留学的第一年,他情绪波动很大,无心念书,而是花了很多时间在中餐馆打工、选修计算机课程。

然而,命运的转折就在不经意间,博士第三年,施一公先生开始有些领会到科研的逻辑,有点儿跃跃欲试的感觉,在组会上常常提问,而这种“入门”的感觉让施一公对研究增加了很多兴趣,逐渐喜欢上了科研这条道路。

在研究生阶段后期,施一公先生的刻苦在实验室是出了名的。在纽约做博士后时期,施一公每天晚上做实验到半夜3点左右,回到住处躺下来睡觉时常常已是4点以后;第二天9点左右又会准时回到实验室。当时他住在纽约市曼哈顿区65街与第一大道路口附近,离纽约着名的中央公园很近,那里时有文化娱乐活动,但在纽约工作整整两年,施一公从未迈进中央公园一步。

就这样,那个踏上美利坚国土时还不知科研感觉的翩翩少年,最终成为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建系以来最年轻的终身教授和讲席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忽如一夜春风来

如果不是回国,施一公先生或许只是一位只被大众知道姓名杰出华人科学家。但是,他在2008年,婉拒了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中心(HHMI)研究员的邀请,全职回到清华大学工作,成为“千人计划”首批成员。

而一年之后的2009年,他的清华团队的科研成果就已经超过他在美国普林斯顿时团队的2006年最巅峰时的成果。

但是,令施一公先生走进大众视野的是他在2011年参选院士。那时,曾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向院士评选制度提出意见。而当时施一公先生的落选也令他一时间走到的舆论的风口浪尖。

然而,施一公先生却几乎没有对媒体和公众的议论进行争论,而是一如既往的继续他在结构生物学的研究。而就在2013年的四月,施一公还被评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施一公还获得了瑞典皇家科学院爱明诺夫奖,奖励他运用X-射线晶体学手段在细胞凋亡研究领域做出的突出贡献,这也是该奖设立35年来首次颁给中国科学家。

2013年,46岁的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从中科院院长白春礼手中接过院士证书。这位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创下建系以来最年轻终身教授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在当时获评院士的发言中,他也一再谈到“院士是最高学术称号,要提醒自己看看在相应科学领域有没有达到国际水平?如果没有、且有较大差距怎么办?”

获评院士的这几年,他依旧是科研不辍。科研成果频出,本周更是刚发1篇Nature 又来2篇Science。

对于施一公先生的成果,不少国内外生物学家认为是中国科学家近年来在生物领域做出的最大的贡献。RNA聚合酶和核糖体的结构解析曾分别获得2006年和2009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而剪接体是一个巨大而又复杂的动态分子机器,其结构解析的难度被普遍认为高于RNA聚合酶和核糖体,是世界结构生物学公认的两大难题之一。因此,甚至有学者认为这一成果可能“具有获得诺贝尔奖的潜质。”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施一公先生潜心科研的执着与从容恰如那一缕春风,在纷扰的世界间默默潜行,最终一树繁花。

师者无疆

从2007年在国内招收第一批研究生起,施一公就采取“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手把手地教他们做实验。施一公先生的科研团队从学术带头人到博士后再到刚刚进入实验室的研究生,人才成长的体系非常完备,而他自己每天和学生在实验室里泡三四个小时,一起讨论方法、设计方案,一起做实验。

虽然担任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校长助理等行政职务,但每周他都坚持和全组学生开一次组会,雷打不动。

众所周知,施一公先生最受关注的学生就是杰出青年女科学家颜宁教授。其实,他的学生都会在学术上取得更好的发展。这些年来,已有20多位博士从他的清华实验室毕业后,选择了出国留学,继续从事科学研究。其中大部分导师都是年富力强的美国科学院院士,包括好几位诺奖得主。

施一公先生在媒体访谈中曾多次表示,他的学生毫不怀疑的大多数会成为优秀的青年科学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也是他作为一位导师的最大骄傲。

除了培养研究生,施一公还有一项雷打不动的工作——给本科生上课,每年将近100个课时。在课堂上除了传授知识,他还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对科研的兴趣。他曾说“现在的学生受物质主义的冲击太厉害了,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学生们觉得做科研很酷,而不是赚钱很酷。”

2015年7月8日上午,生命科学学院2015年毕业典礼举行,施一公先生发表即席演讲《大学的意义》。他说,“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我们为什么来大学呢?我以为,是学做人。做人并不是一定要做我们觉得可望不可及的英雄模范,更不是要学八面玲珑会做人的那个“做人”,我觉得是学做一个健全的、有自信的、尊重别人的、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大学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培养这样的人。大学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帮你树立社会价值观、人生观,我觉得清华就是这样一所大学。”

施一公先生曾说,“相比院士二字,我更喜欢别人称我为老师,这是莫大的尊称。”他也是这样一位谦恭而伟岸的师者,激励那些年轻而积极向上的灵魂,并交给他们做人与做事的方法。

仿佛清华园里的风

2014年11月下午,斯坦福教授、清华大学医学院客座教授、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布莱恩·科比尔卡(Brain Kobilka)与施一公先生共同做客“巅峰对话”探讨生物结构之美。

记得那时听一位负责此次活动的朋友讲述的一个故事。在他们巅峰对话工作组登门邀请施一公先生时,一开始他是拒绝的,因为施一公先生要保证每周50%的科研时间,而这是每周7天的50%。参与到此项活动,可能会影响到他的科研投入。

但是,当看到策划谈及在活动中会有学生团队与老师进行互动,发起挑战时,施一公先生欣然接受了邀请。最终,他同布莱恩·科比尔卡与学生团队提出的三个主题,“科学还是艺术”,”科学与市场”和“生物学的未来”进行的深入的探讨,对于此次“巅峰对话”非常满意。

他说,从这次对话中看到了清华学生的锐气。而同学们也从这次对话中看到了施一公先生的谦谦风度。

事实上,施一公先生还有一项“雷打不动”,那就是他每天都会坚持下午体育锻炼。这是他在学生时代养成的习惯,也是清华一直以来的体育传统。长跑不仅是他的体育爱好,而且还是他的“专业”。他如今也是清华大学长跑队的队员。

2014年9月11日下午,新生第一堂体育课上,施一公先生跟3500多新生分享了自己体育锻炼对于科研工作的帮助,鼓励大家养成每天锻炼身体的好习惯。他说,体育锻炼是一种自强的精神、一种拼搏的气质、一种受益终生的生活方式。

对于这位每天坚持在校园中长跑的年轻院士来说,称他为“风一样的男子”也许一点也不为过,他就仿佛是清华园里的风,清新而明净,在世界生物结构学的最前沿从容地前行。

注:本文部分资料来自网络

    进入专题: 施一公   科学家  

本文责编:chenhaoche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爱思想综合 > 学人风范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91657.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清华研读间-微信公众号,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