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新:未来教育的模样和新教育的应对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351 次 更新时间:2015-06-07 20:17

进入专题: 新教育   教育   改革  

朱永新  


2014年11月27日,“新浪2014中国教育盛典”继续围绕“在线教育”主题,深入展示中国在线教育的成果,并且邀请全球在线教育领域代表和我们共同摸索属于中国教育市场的在线教育发展模式。作为2012、2013年度教育盛典的“年度分享:8分钟演讲”的重磅升级版,“大家”说在下午14:15准时开始。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微博]从亲身感受向公众分享了对互联网教育的观察和思考,并探讨新教育的应对策略,演讲的题目是《技术革命对教育的挑战》,以下为朱永新的演讲实录:


非常高兴有机会再次参加新浪教育盛典。连续5、6年来参加,和大家一样都能够感受到时光在我们的指尖中流逝,也感受到教育在我们的指尖上变化。的确是这样,亲眼目睹和亲身感受了这些年来互联网技术对教育的挑战和对教育变革的巨大影响。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我的观察和思考,未来教育的模样和新教育的应对。

卡塔尔基金会在多哈举行了一个重要的会,邀请了600位专家,对未来的教育做了展望,我也做了一份问卷,卡塔尔基金会是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相当于教育领域诺贝尔奖的机构。他们每年都开重要的会议,同时对教育的很多问题做调查。他们对未来教育的调查,有很多非常有趣的结论,很值得关注。

第一个调查,未来社会谁提供知识。大家可以看到在线内容已经超过了学校教育,近半数以上的受访者认为未来教育内容的提供者,最重要的提供者,不再是学校教育,而是在线内容,学校教育退居其次,社交和个人环境与职场仅次于传统教育。

第二个调查,未来社会要具备何种能力?大家认为知识已经退居二线,个人能力、个人魅力将取得重要作用。学术知识、实践能力是其次。

第三,未来的社会文凭到底具有什么样的作用?学校文凭虽然还居第一位,但是它已经只比职业认证高两个百分点,文凭的作用在不断下滑,同行的认可达到24%。

在未来社会终身学习将会居于什么样的地位?大家可以看到正规的学校教育,过去正规的学校教育占绝对的优势,现在只占到50%。

教师的角色,大家可以看到教师角色,过去教师是以传道授业解惑为主体,现在是以指导学生为主体,他的作用是指导学生,而不再是传输知识。

什么样类型的课程最重要?大家都认为未来的课程类型是以个性化的课程为主导的,占83%,标准化的课程只占到17%。

未来教育采用何种语言教学?65%的人认为教育的语焉不再是地方语或本国语言,而是国际的语言和区域性的语言。这个结论非常有意思。

大数据在未来教育中居于什么样的作用?88%以上的专家认为,大数据将在教育中有很大的教育空间,68%认为构建教育社区的得力工具,认为不起作用的只有12%左右。

未来教育谁出钱?现在的教育是政府买单,基础教育政府买单,未来的教育政府买单退居其次,政府买单起越来越大的作用,43%已经超过政府,因为越是个性化的要求,越是需要个人买单。未来社会父母和企业将成为最主要的为教育买单的人。

这些数据的调查,给我们预示着什么?有这么几个特点,有四个重要的变化。

第一个变化,课程的时空将越来越大。过去所有的故事发生在教室里,所有的事情在课堂里实现。未来的社会已经不是这样了,网络教学和在线的内容在知识教育方面,在能力的培养方面,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师生的学习不再仅仅是在课堂里实现。像翻转课堂一样,学生的学习倒过来了,过去我们是课堂里学习,然后回去复习巩固,现在倒过来,在家里学习,然后到课堂里面来指导复习、巩固。所以,整个教学发生了一个根本性的变化,课堂、时空实际上会变得越来越大。

第二,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元。过去的知识,教师是知识最重要的来源者,教师本身就是知识的化身。我们过去讲,你要教给学生一杯水,你要有一桶水。但是现在已经不仅仅是这样,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拥有者,在学生面前,他也不再是以常规的形象出现。所以,在未来社会,网络的出现,让知识和信息变得越来越简洁。一个老师的知识水平已经很难超越所有的知识水平,将来师生关系将更加平等,教师在某些方面不如学生的可能性越来越大。所以,知识渠道不再是教师的独享者。

第三,对教师的要求也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我们知道教育形式、内容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但是教师始终会存在。任何情况下,只不过教师的作用是不一样的,而且教师更难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显得更加重要,教师的教育艺术将显得更加重要。所以,教师不仅仅要理解知识,同时还要懂得媒体,懂得技术,才能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求。这也是未来社会一个很重要的变革。所以,教师是和学生一起学习的伙伴,是学生共同成长的伙伴,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帮助者,同时自身也应该是一个学习者。

最后,课堂个性将会越来越强。个性化已经占了80%以上的份额,未来教师的教学是以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每个学生的知识背景为前提的。事实上在传统的教育里面,我们有一个基本错误的假设,认为在一个班级里所有的孩子基本上处在同一个水平上,所以我们教学中只能面对大多数学生,但事实上我们知道,班上40个学生也好,50个学生也好,每一个人都不一样,他们之间的差距远远超出了我们想象的差距。所以,未来这个特点会更加突出。未来从家庭教育开始,完全不一样。所以,未来的社会个性化会越来越强,从事教师本身的个性要求越来越高,教师的个人魅力在未来的教学中应该说也会越来越重要。

当面对这样的变化,我们做教育的人也在思考怎么应对这个变化。世界教育创新峰会每年颁发一个世界教育创新奖,简称WISE,全世界在寻找最具创新的那些教育改革。很高兴的是,今年全世界一千多个项目里,中国选择了“新教育”,列入了全世界的15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特点,这是这次峰会上介绍“新教育”传播的片子。新教育当然没有进入最后的六强,很遗憾止步于15强,但是我相信中国新教育有一天会拿到这个奖。

新教育怎么应对?什么是新教育?新教育是以教师的成长为起点,以营造书香校园等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目的的教育实验,最重要的是教师的成长,不论怎么变,教师成长的作用只会越来越重要。所以,没有教师的成长,永远不会有学生的进步。我们把教师作为最重要的基石,以书香校园建设作为我们最重要的路径。怎么去做?我们提出来教育应对未来有五点:第一,坚定新教育的价值追求,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所有参与教育的人,所有的孩子,所有的父母,所有的老师都应该享受教育带给他们带来的快乐,都应该享受智慧的挑战,这是不会变的。但是现在我们知道我们离幸福非常遥远,所有人都觉得教育是一种麻烦、折磨。其次是完整。让学生成为他自己,成为身心灵和谐的人。为了实现教育的完整性,就需要教育的丰富性,每个学生在学校发现自己、成就自己、实现自己,这是新教育非常重要的一个价值观。

第二,强化教师的职业认同与专业发展。新教育认为教师成长最重要的是两条,第一是职业认同,每个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和理解教师职业的使命。其次是专业发展。新教育提出教师专业发展的吉祥三宝。第一,专业阅读,站在大师的肩膀上成型。第二,专业写作,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第三,专业发展共同体,站在团队的肩膀上飞翔。这是找到中国教师成长的最有效的方式。无论怎么变,技术再发展,教师的作用不可替代。

第三,夯实师生精神发展的重要基础。我们一直认为无论怎么变,阅读始终是教育的基石,无论怎么变一个人精神成长的历程就是教育的历程。我们提出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就是他的发展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他阅读的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所以,书香校园始终是新教育的十大行动的最重要的基石。

第四,研发面向未来的卓越课程。新教育有一个很重要的行动叫研发卓越课程。我们已经对未来我们新教育的课程做了一个基本的规划,我们未来设想最重要的一个课程,基础课程,是新生命课程。因为我们现在的课程是过时生命的,而人的生命是教育最重要的东西,教育的使命就是帮助人们珍惜生命、热爱生活、成就人生。我们即将研发出我们从幼儿园一直到高中的一整套生命教育课程,帮助人们掌握健康、安全、爱情、交往一系列职业选择这些人生的困惑,这些课程我们已经制定出我们的课程指导纲要,我们的教材即将会研发成功。

在此基础之上我们研发了三大类最重要的课程,一类是公民教育课程,怎么有民族的情怀、人文的精神,这是必须面对的。一类是艺术教育课程,艺术作为教育最重要的方式和最重要的内容,作用远远没有受到认识。艺术在人的成长中、灵性发展的作为中,完全没有受到重视。今年新教育大会专门研发了艺术教育成人之美这样一个最重要的主题。第三类是知建课程。其中分为科学课程和人文课程,都做了新的规划,在未来的若干年内,我们会研发出新教育自己特色的一些课程体系,应对未来的挑战。当然最后我们也在探索现代技术和网络时代对教育的一些挑战。所以,我们在未来的微课程研究,我们在教育的技术上,也在做一些探索,新教育有很重要的行动就是建设数码社区,未来怎么通过数码社区引领、帮助学生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共同背景下,让学生成长得更快、更好。


    进入专题: 新教育   教育   改革  

本文责编:lijie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88938.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新浪教育,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