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盛刚:全球化与当今世界经济体系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719 次 更新时间:2015-06-04 12:05

鲍盛刚  

全球化与当今世界经济体系



现代经济实际上是通过经济食物链和市场利基而形成的一个不断扩大的等级化的生态系统和自生秩序。它源于西方城市的兴起,然后是一个不断城镇化的过程,接着是一个不断全球化的过程。全球化实际上是城镇化的延续,目的都在于寻求市场与廉价劳动力。过去30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中国融入当今世界经济体系而被全球化,被城镇化的结果,但是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的推动者和主导者。显而易见,经济全球化进程在世界范围内远未完成,而且依然是当今世界经济体系发展的主流。对此我们不妨可以将这一进程比作是一个经济地理大发现的过程,如果讲哥伦布曾经开启了人类历史上地理大发现的时代,这个时代到1900年基本结束,但是全球化开启的经济地理大发现依然没有完成,或者说只进行了一半。而一旦这一进程完成,到那时人类将不得不再次与封闭的经济制度打交道,而且这将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问题。


城镇化开始于13或者14世纪西方早期城市的兴起,但是马克斯·韦伯认为真正工业化时代应该开始于现代工业组织对于煤铁与蒸汽机的使用。西方城镇化的过程就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过程,它是一个自我维系与自我拓展的过程,由此形成的是一个自生的社会秩序。首先,城镇化源于中世纪农村经济体的瓦解,农民与土地的分离与自由流动,由此为城市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即廉价劳动力与商品市场,而城市工业的发展为失去土地流入城市的农民提供就业和提供商品。一无所有的农民变成了工人,以前的封建领主有的变成了工厂主,有的在农村开始经营现代农业,所以城镇化也是一个社会阶级分化与重新组合的过程,对此如熊彼特分析的,城镇化是破坏村落和手工业行会等封建社会的制度安排开始的,与旧经济组织一起,过去那些组织里起领导作用的阶级与集团的经济,政治特权都被统统消灭了,一个更符合理性主义精神的社会秩序取代了原先传统的臣仆社会秩序。其次,城镇化的发展源于企业家或者现代商业阶层的兴起与壮大,以及企业的发展,他们是城镇化的核心与驱动力。什么是现代经济模式?马克斯·韦伯认为人类不管需要什么东西,只要哪里能够用企业的方法来提供,并产生了人类集团所需要的工业,在哪里就存在着现代经济,这是一种与中世纪以土地为中心截然不同的一种生产方式。什么是现代企业?马克斯·韦伯认为合理的现代企业就是根据现代记账与结算的方法来确定它的赢利能力的一种组织机构,把合理的会计制度作为供应所有日常生活需要的大工业企业的标准,是现代经济存在最起码的先决条件。那么,什么是企业家?马克斯·韦伯认为他们源于市民与市民精神,他们对产业组织即工厂拥有独立的经营权和所有权,他们是现代经济的组织者,他们把不同的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在企业或者的工厂的平台上组合起来。企业家具有通过利用一种新发明,或者更寻常地利用一种没有经过试验的技术可能性,来生产新商品或者用新方法生产老商品,通过开辟原料供应来源或者产品的新销路,以及利用改组工业结构等手段来改良或者彻底改革生产模式。而驱动企业家行为的动力在于其精神即不断地积累,不断地追求财富的欲望。人受钱欲主宰,追求财富就是企业家人生的终极目标,这一点对韦伯来讲一点都不奇怪,因为这就是企业家的文化生活方式,就是企业家的精神。而企业家与企业的形成与发展又依赖于7个先决条件,即企业家占有生产资料的手段,合理的技术,市场的自由,合理的法律,自由劳动和经济生活的商业化,还有可以代表财产自由流通的证券。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国家用法律确定对企业家产权的保护,因为使用什么样的劳动工具并不是现代企业真正的和突出的特征,现代企业的本质是劳动场所,劳动手段,动力来源和资料的所有权全部集中于一个人手里,这个人就是企业主。所以唯有在合理的国家中,才能使现代企业发达起来,现代企业的发展只能建立在具有专长的官吏阶级和合理的法律的基础上,它所需要的是像机器一样靠得住的法律。合理的国家应该制定一个名符其实的连贯性的,并具有先后一致的经济政策,其中仿佛应该只有企业主的存在才有国家利益的存在,国家利益应该而且实际上与企业家的利益是一致的而不是相互敌对的。显然,没有企业家,也就没有企业,没有企业自然就没有现代财富的创造与城市的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城镇化和现代化,历史只能再回到中世纪时代那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或者处于长期缓慢发展的半农村与半城市化并存的二元制经济状态中。


从西方国家城镇化发展演变来看,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种过程建立在农村与城市的交换基础上,城市工业的发展为农村提供了越来越廉价的商品,农村反过来成为城市工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市场,同时农村的瓦解,大量农民流入城市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而企业的发展为一无所有的农民提供了就业。再有农村的经济越来越依赖于城市的发展,现代农业成为城市工业发展的粮食和原料产地。当然农村与城市的交换是不平等的,城市成为生产报酬递增的中心,由此也成为财富积累的中心。在这一过程中,城市不断扩大,农村不断萎缩,城镇化实际上就是不断一个非农村化的过程。从西方历史发展来看,城镇化进程到19世纪中期基本完成,代之而起的是经济全球化。全球化实际上是城镇化的继续,因为两者内在逻辑一致,目的也一致,都是资本不断扩张的结果,目的都是服务于资本对廉价劳动力与对市场的不断需求,不同的只是在全球化时代农村与城市的交换变成了中心地区国家主要是西方国家,与世界边缘地区或者半边缘地区国家的交换,前者输出商品以换取后者的资源,前者是工业国,后者是农业国。对于前者来讲他们由此成为世界的中心,而后者在前者的冲击下,传统的文明分崩离析,代之而起的是所谓的现代西方文明,西方国家成为了现代文明在世界的传播者。


过去30年中国的崛起无疑是全球化的一种结果,中国不仅抓住了全球化的机遇,而且顺势而为,尽管开始是中国被城镇化,被全球化,但是目前中国已经成为新一轮全球化的推动者与主导者。无论是过去中国的引进来战略,还是现在的走出去战略,还有“一带一路”构想,基础都是经济全球化。美国社会学家沃勒斯坦认为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每个资本与技术转移周期大约为30年,目前转移周期正停留在中国和印度,考虑到这两个国家的体量,因此需要比30年更长的时间。另外考虑到这个过程在非洲与中亚还没有开始,因此资本主义要填满地球可能要等到21世纪末期。而一旦到那时世界各地的工资水平都会很高,利润就会下滑,整个世界经济体将从开放体系重新回归单一的封闭体系。









 

本文责编:baoshengga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关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88773.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相同主题阅读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