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纪:二战后马丁尼莫勒牧师曾经撰写了这样一段碑文:“当初他们杀共产党,我没有作声,因为我不是共产党;后来他们杀犹太人,我没有作声,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再接下来他们杀天主教徒,我仍然保持沉默,因为我不是天主教徒;最后,当他们开始对付我时,已经没有人为我讲话了-------”痛感于当下的中国社会,很多人缺乏对于公共责任的担当,以及建设一个宪政国家的公民意识的却失,我们编辑出版了《国是文丛》系列丛书,该文丛已经由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出版面世,其主旨便是通过各位作者的言说,探讨何种“公共”,谁之“国家”问题。下面是主编高全喜教授的前言和第一辑十本书的简介。
《国是文丛》前言
主持《国是文丛》,对于我来说是一件“轻省的重负”。经过各方的努力,第一辑十册“呕心”之作呈现在读者面前,我们心存惶恐。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老大的国家来说,所谓“国是”历来是掌权者把持的“千准万确”之最高国策,容不得“异论”相侵扰。《说文解字》中关于“是”的“直也从日正”之解释,并没有给出“日正”的正当性与合法性之来源。但毕竟时代不同了,在当今社会,“国是”再也不能是统治者们关起门来的一己之私事,而是公共之事,是全民参与的民主议事。记得我在《大国》第三期的“编者手记”中这样写道:近些年来,随着中国公共意识的发育成熟,人们的思想已经日渐摆脱陈旧的意识形态的束缚,关于国家制度和国家建设等问题,我们开始能够从一个政治体的本性出发考察它的利益得失、兴衰机制和战略构架。
基于上述考量,《国是文丛》旨在展示目前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优秀青年学者对于国家事务和公共事务的认识、意见、观点和看法,通过他们的文粹,使得广大读者对于社会与国家以及个人权利、责任等方面的知识有所提高,眼界有所洞开,思想有所深化,观点有所匡正。就内容来看,《国是文丛》力求涉及政治、法律、经济、社会、外交等中国社会的诸多方面,基本上以《大国》丛刊的视野为轴心,即内政外交的宏大叙事的思路框架。但与《大国》不同的是,《国是文丛》不属于学院式的研究论文或者课题项目,而是个人性的随笔、散论、评说或札记,聚焦热点问题,阐发一己独见,尖锐坦直,意气风发,富有洞察力和内蕴的激情。
政治系一门专门的技艺,民主政治和公共舆论并不诉求绝对的观点正确,它呼唤的是宽容和良知。英国思想家阿克顿曾经指出:“良知越是更积极地走上社会生活的前沿,那么,我们考虑得更多的就不是国家已做了什么,而是国家允许人们能做什么;那么,我们考虑得更多的就不是国家的行为——它的行为的力量以及对这种力量的运用,而是对国家权力的限制及其对权力的分权设立。社会要优先于国家,个体心灵要优先于国家权力。”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块垒,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问题。生活在当今这样一个巨变的时代,与其说是一种悲哀,不如说是一种幸事,至少我们经历、见证乃至参与了这个时代变迁的火焰与灰烬。但愿我们的《国是文丛》伴随着祖国一道成长,为培育公共的现代国民意识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国是文丛》(第一辑)内容简介
1.《激变时代的精神探寻》
本书描述了一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出生的年轻人在这个文化激变时代遭遇的精神困惑,表达了对种种困惑的追问。它是作者精神经历的一个路标。
——陈壁生
作者简介
陈壁生,1979年10月出生于广东潮阳,毕业于汕头市金山中学、汕头大学,2002年进入中山大学哲学系读研究生,现为中山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生。2000年前后开始写作,在《书屋》、《东方》、《社会科学论坛》、《哲学门》、《凤凰周刊》、《原道》、《博览群书》诸杂志发表思想随笔、论文多篇,与林贤治先生合编的《2004:人文中国》于2005年1月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五辑:“文化的精神”、“知识分子”、“传统与现代之间”、“社会与人文精神”和“寻找失落的家园”,其内容主要为思想散文与文化随笔。本书表达了一个20世纪70年代末出生的年轻人身处一个激变时代的精神的煎熬与挣扎,以及思想的彷徨与追寻。作者着力于继承五四新文化传统,并发掘以儒学为主体的传统文化资源,由此主张新儒家与五四传统的调和,在此基础上创造文化守成主义与自由主义相结合的理论。同时,在寻找精神的参照系的过程中,作者认为传统儒家与道家的理想人格,例如文天祥、竹林七贤,乃至鲁迅的反抗精神,都可以成为当下的精神资源。文化转型之后,中国知识分子角色面临着重大的变化,作者在书中阐述了对这种变化的理解。《激变时代的精神探寻》描述了作者在这个文化激变时代遭遇的精神困惑,表达了对种种困惑的追问。这本小书是作者精神经历的一个路标。
2.《权力的现状》
权力如果不受有效的制约与限制,可能确实是有效率的,但这样的权力除了伤害民众的权利与利益之外,也会腐蚀掌权者本身的心灵。因此,文明政治的主题就是驯化权力。
——姚中秋
作者简介
姚中秋(秋风),独立学者,历史学硕士,现居北京。知识的积累主要来自于古典自由主义理论、奥地利学派经济学、苏格兰道德哲学、普通法传统、古典中国的自由主义思想与制度。已出版著作《立宪的技艺》、《为什么是市场》,译著《普通法与自由主义理论》、《法国大革命讲稿》、《哈耶克传》、《法律与自由》等多种。长期在多家主流媒体开设时政、法律专栏。
内容简介
本书以如何有效约束政府权力为主题,回顾了中国社会和中国政府在这方面做的种种努力,并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目标做了自己的建议和设想。本书收录了作者2003-2005年的评论性文章,围绕当下的有关人大制度创新、税收和财政制度改革、政府治理与构建和谐社会等热点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按这些主题层层深入,是这一时期较全面的时政性读本。
3.《被遮蔽的真相》
本书是一本思想评论集,记载了作者在这个社会变迁剧烈、各种思潮争鸣的时代对于现实及背后的思想观念的审视和思索。 ——石勇
作者简介
石勇,自由撰稿人,1975年生。曾在《天涯》、《新京报》、《读书时报》、《中国改革》、《凤凰周刊》、《原道》、《文汇读书周报》、《三农中国》等几十家媒体、学术刊物发表大量文字,作品被大量转载、传播。
内容简介
此书精选了作者近期的一些文章,其中有些曾引起影响和讨论。作者希望它能“介入”并进而表达一种对现实批判的立场,并拒绝那种肤浅的评论,因而具有理论观照的特征。全书共分三编。第一编“思想的声音”主要侧重于对思想学术界的一些热点的直接或间接评论与思考。第二编“现实的审视”则是针对当下热点的思想性评论。第三编“显现的‘他者’”希望通过对国外思想家思想的解读以观照中国当下的现实。这些文章所关注的问题较多,但它们在批判的立场上都力争达到它们在各自语境中可能达到的限度。
4.《渐入常规时代》
世界政治正在进入“新战国时代”,中国也在经历新一轮文明复兴。应该深入中国和东亚社会的内在脉络,学会从中国与东方的视角观察、思考世界。
——程亚文
作者简介
程亚文,1972年生,安徽桐城人,1994年大学毕业,2000年获得硕士学位。先后在基层单位、机关部门、院校和研究机构,从事过基层、教学、编辑和研究工作。主要关注战略、国际政治和民族主义问题,特别是对东亚社会近代历程、当代中国民族主义、中国国家前途与东亚一体化等问题一直有着观察、思考。在《欧洲》、《大国》、《开放时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战略与管理》、《东方文化》、《博览群书》、《书屋》和《二十一世纪》等杂志,先后发表文章若干,并长期担任《新京报》、《东方早报》和《看世界》等报纸杂志的特约撰稿人或专栏作者。现供职于北京某研究机构。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三编:第一编为“在东方思考”,关注东亚世界国际关系与中国的国际战略选择问题,特别是对中国复兴问题的一些观察思考。第二编为“世界,战争”,是对2001年以来美国发动的几场战争及围绕这些战争给世界政治与国际战略格局所带来的影响所做的一些理解剖析,试图为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勾画出一个大致的图景。第三编 “断想杂说”,是结合即时事件与思潮,对国际政治所作的评说、议论与杂感,乃典型的“小文章”。
5.《世界围绕美国转?》
本书表达了一位国际问题研究者面对“9• 11”事件后“世界失衡、美国失范”局面的忧思,展示了一位年青中国学者对“世界的中国”与“中国的世界”关系的探索。
——王义桅
作者简介
王义桅,1971年生,江西瑞昌人,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教授、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助理,曾为耶鲁大学福克斯访问学者(Fox Fellow, 2000—2001),现任韩国延世大学国际学大学院访问教授(2005学年),系美国国际关系协会(ISA)、欧洲政治研究协会(ECPR)、亚洲政治与国际研究协会(APISA)会员,研究方向为国际关系理论、美国对外战略与中美关系、中国外交等。在Asia Perspective、《国外社会科学》、《国际问题研究》、《美国研究》、《世界经济与政治》、《欧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出版译著和专著有《大国政治的悲剧》、《美国和美国的敌人》、《战魂:从历史透视未来战争》等。
内容简介
本书系作者近年来有关国际政治问题思考的一个结晶,其中的多篇文章曾经在海内外的主流媒体中发表,引起广泛的关注。本书分三编,第一辑集中讨论了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秩序以及面临的挑战,对中国外交的一些亟待解决的严峻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第二编集中论述的是中国问题,涉及中美关系、中日关系、中欧关系等诸多方面,作者认为要用“世界的中国与中国的世界”这样一个多元互动的新视角来审视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从而为我国的发展拓展广阔的空间。第三编是“学人看世界”,文章展示了在缤纷多变的世界关系中,一个国际关系学者应有的学识与心态。
6.《公共知识分子与言论市场》
本书试图通过对公共知识分子言路的分析,检视当下中国言论市场的思想品质,以及在言论品与社会结构转型之间的内在关系。
——魏甫华
作者简介
魏甫华,湖南隆回人,1998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哲学系,获硕士学位,做过车间工人,干过业务主管,和朋友合作开过公司,在研究所从事过政策研究,更多的时间在媒体行业里工作,做过电视台编导,网络论坛版主,曾是《财经》杂志高级编辑,创办过《观察》周刊,原《中国法律人》杂志主编,现为《中国改革》杂志社总编辑助理。
内容简介
如何形成公共知识品的言论市场?这涉及三个层面的问题,一是对言论品的生产者,即公共知识分子的研究;一是对言论品的需求市场研究;一是对言论市场的竞争机制及有关资源配置问题研究。这本书可以看作是对第一个问题——言论品的生产者,即公共知识分子的个案研究,分三篇:第一篇知识与正义,侧重法学层面;第二篇修辞与自由,侧重思想层面;第三篇产权与竞争,侧重经济学层面,但是内容基本上是由两个部分构成,一部分基本上是书评,另外一部分是访谈。书评部分作者所关注的著述者几乎都是目前国内外比较知名的公共知识分子,例如,巴师夏、林行止、周其仁、袁伟时、贺卫方、汪丁丁、朱学勤、刘小枫、张五常等,从时间跨度而言,并非作者的自觉行为,但恰恰是这种随机的选择,隐含了作者对当下中国思想走向某种问题旨趣的关切——公共知识分子和言论市场。作者试图通过对公共知识分子言路的分析,来检视当下中国言论市场的思想品质。在访谈部分,其访谈对象也主要是这些公共知识分子,虽然论题域比较宽泛,涉及金融、法律、历史、经济等,但落点仍然在言述的公共性,在知识产品与社会结构转型之间的关系。这可以看作是对第一部分问题旨趣的展开。
7.《驯服大地的人们》
在民主的时代里,公民造就国家。我们现在身处一个正在痛苦孕育伟大公民精神的时代,本书就是献给那些“有勇气公开运用自己的理智”、有能力自我立法、自我教育的人。
——高超群
作者简介
高超群,1971年生于甘肃,1988年入北京大学历史系学习,1995年毕业后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曾参加《战略与管理》、《科学时报》、《21世纪》、《大国》等媒体的编辑工作。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上编、下编,上编“公民精神”,下编“生意之道”。本书所收录的文章是作者针对近两年一些热闹话题所做的短小评论。上编共12篇,涉及公民教育、乡村选举、民族主义、历史反思等诸多方面。下编共7篇,其中6篇是一组对中国近代企业家的释读。
8.《无处逃遁》
观察当代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景观,面对正在逼近的自由,感到的却是无处逃遁的茫然。
——邓广
作者简介
邓广,1972年4月出生在北京,祖籍江阴,小时候生长在上海,199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长期从事科学技术研究。业余从事书评写作,这是一项非常累人的工作,关注社会变迁,喜欢观影和阅读。希望今后能扩展写作范围。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作者自1999年以来写的多篇文章,有的仅在网络上发表过,有的见诸专业期刊,大多数是为报纸写的书评。内容涉及电影,科技体制和公共空间中的思潮争论以及日常生活场景,作者透过这些领域,描绘了处于大变动社会中的个体,面临的重重叠叠迷幛,自己的身体性感受与社会群体诉求的紧张关系,以及参与社会实践行动的艰难。本书记述了许多人的思考,作者的作用仅仅是立此存照,回顾我们一起为之激动过的时刻。本书着力刻划了各种思想的复杂性及其内在的矛盾,毫不避讳地指出了一些流传甚广的常识性误识,为深入理解当代中国问题扫清了一些路障,尽力揭示出多元化变动的可能性和单一化造成的危险。本书归根到底想说的就是:自由之路无坦途。
9.《待建的诸神之殿》
千年暗室,一灯则明,宪政之维乃是明灯一盏。本书记录了一个网络时代的宪政主义者,对鸦片战争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立宪进程的观察和思考。
——陈永苗
作者简介
陈永苗,1996年中南政法学院毕业,2002年前福建执业律师,2003来北京,先后任中法网内容总监,《新京报》评论员,《法制早报》评论编辑。现任宪政论衡网站站长,致力于推动中国宪政转型,在《开放时代》、《二十一世纪》、《社会科学报》、《书屋》、《博览群书》、《天涯》等刊物发表文章多篇,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近三两年在学术刊物和互联网上发表的随笔和评论的集子。作者以保守主义政治哲学为经,以法律为纬,“打磨”近代以来中国的政治现代性问题。本书按照作者的“问题意识”,分为九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与经济学家的作战的政治经济学。当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到了尽头,作出过贡献的经济学拥兵自重却成了障碍,所以要回到把市场经济作为政治秩序安排的一部分的政治经济学。这里试图探索政治观念的变迁与民众的贫困问题的无关性。第二部分是道德宽容和性感的自由,作者有感于中国长期以来存在“政治道德合一”重疾,认为要打破二者的联盟,需要“去道德化”,这与欧洲近代的“宗教宽容”作用大抵相同。第三部分是以司法为中心的政治法学,这是作者和几个朋友从政治哲学史中勾玄出来的,恢复政治科学的本来面目,一改原来三权分立的旧说。以关于刘涌再审的纠纷为契机,要求在民主的政治正当性下,重新审视非民主的政治正当性,例如启蒙知识分子或者司法精英的作用和他们的交替。第四部分是基督教宪政,这是作者继刘小枫之后,第一次旗帜鲜明地提出基督教宪政。第五部分宪政古今之争,放在中西方之争的视野下 ,讨论宪政的正当性来源到底是保守主义的,还是进步论的。
10.《写在政治的边上》
权力和资本一样,都有沾上血和肮脏东西的倾向。一旦资本和权力不受制约地结合在一起,就会是血淋淋的残酷和肮脏。
——黄钟
作者简介
黄钟,1969年11月生,湖南麻阳人。1993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曾当过几个月的助教。1996年到2001年先后任《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编辑、理论部副主任、高级编辑;2002年4月到2003年12月任《战略与管理》执行主编。2004年7月至2005年6月任凤凰周刊主笔。曾出版过文集《游手好闲地思想》(海南出版社,2002年)。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评论集。内容涉及经济、历史、国际关系、法律、政治等领域。作者以开放的眼光分析了中国的经济增长、财政预算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中国应该警惕黑社会资本主义的滋生和发展。作者在文集中指出,资本和权力一样,都有沾上血和肮脏东西的倾向。一旦资本和权力不受制约地结合起来就必然导致血淋淋的残酷和肮脏。在涉及到转型问题的评论中,作者从中国的历史经验出发,探讨了中国转型中面临的挑战。比如,提出了应废除信访制度;要站在法治人权的基础上看待社会稳定,理性冷静地对待社会冲突,不应该迷信强力。在国际问题评论中,作者站在中国国家利益的角度,探讨了朝核问题、中日关系、中新关系。作者从新加坡的经验中得出了中国应该警惕新加坡的结论,认为经济发达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并不自动带来民主政治。作者关于历史问题的评论也是引人深思的。通过对纳粹德国历史经验的分析,作者认为,崛起如利器。如果不能驾驭得当,就会害人害己。对移民权益的关注,是这本评论集的重点内容之一。作者尖锐地提出了“在自己的祖国为什么只能暂住”的疑问。作者在文章中认为,如果要忆苦思甜的话,暂住证制度是进步;如果要向前看的话,它就是公民自由的拦路虎。这是一本所涉内容广泛的评论文集。话题严肃,文笔轻松。作者以开放的视角,分析了转型中国的经济增长、社会冲突、官制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独立见解。文章都是因时而作,由感而发,虽然讲的未必正确,说的不见得动听,却也大都是些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