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小华:“那妈妈要好好学习”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039 次 更新时间:2015-04-15 12:50

进入专题: 亲子关系  

彭小华  

那是女儿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吧,有一天,接她放学回家的路上,她突然问我:“妈妈,书上说小朋友上初中一二年级的时候,会进入一个叛逆期。你说,到时候我会不会叛逆你呢?我会不会不听你的话呢?我们的关系会不会不像现在这么好呢?”

这一连串的问题来得突然了,我完全没有思想准备,一时有些懵了。

在我自己的成长历程中,听得最多的一句话,也是家长和老师最常用来表扬小孩子的一句话,就是“听话”——在家听爸爸妈妈的话,在学校听老师的话。听话就是、才是,好孩子乖孩子。

似乎从很小的时候开始,我就对这句话有着本能的反感,虽然我说不清楚为什么。随着年龄稍长,我逐渐明白了我反感这句话的原因。家长和老师预设了他们说的话都是真理,进而把自己预设为真理的掌握者,而作为真理的掌握者,他们有权裁判孩子、学生的好坏——好坏,当然是以他们自以为的真理为尺度的。而孩子、学生,在他们的预设中,当然也就是无知无识的,不仅没有,甚至都不该有自己的思考、自己的疑问,乃至自己的感受和喜好。

可是,我知道家长也好老师也好,其实也都是有限的存在。他们并不真地是真理的化身。他们也并不是完美的存在。即便他们有更多的知识、经验,即便他们的知识、经验还都是不易的正确,他们也不能因此代替孩子思考和感受,不可以剥夺孩子试错的机会。

既然如此,为什么一定要听他们的话呢?至少,我不能不加思考和分析地听他们所有的话。他们的话也是真理和谬误共存的。他们的认识受限于自己的见识、知识、经验、感受,因此,并不是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不易之理,我怎么可以都听呢?

我对这句话有着近乎生理性的警惕和防卫。我既绝不迷信和崇拜任何人,我也不希望任何人迷信和崇拜我。

我对自己说,我可不能做好些师长那样自以为总是正确总是真理在握的妈妈、老师。因此,我绝不要求我的女儿、我的学生对我“听话”,我也绝不以是否听我的话为判断孩子、学生是否“乖”、是否“好”的标准,实际上,培养女儿和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不盲从盲信任何人,倒是我有意识在做的事。如果我的女儿、学生不加思考地对我言听计从,那倒是我要竭力避免的。而当我女儿、学生对我的话提出不同意见的时候,我感到的是由衷的欣喜。因为这表明他们在思考,有自己的想法。至于他们想法的对错倒是其次的。

简而言之,针对孩子的问题,我几乎从来不给她唯一的选项,而是听她的想法,提出自己的想法,可能的其它的想法,然后一起讨论利弊、代价、实现的条件等等,最后,得出一个共同认为最合理、可行的方案。

我没有要想孩子听我的话。我很谨慎地避免孩子对我的迷信。为此,我也会用孩子能够听得懂的语言,把我的无奈、我的可笑、我的失败、我的愚蠢告诉给孩子。

我不要在孩子面前做出总是正确的样子。我害怕孩子对我不加批判地相信,我认为那是我的失败,也是对孩子的误导,会养成她的惰性,约束她的成长。

正是基于对自己的有限性的认识,对不同的认识持开放、接纳的态度,不固执己见,且不断去学习和吸取不同的认识,就成为我人生的使命。

我微笑着,用有些夸张的语气对女儿说,“那妈妈要好好学习!”

我的回答显然出乎女儿的意料。她睁大眼睛,疑惑地问:“为什么呢?”

我说:“你看,如果说你现在听我的话,那一定是觉得我理解你,你觉得我说的话有道理;而如果说有一天你要叛逆我了,那一定说明你觉得我不理解你了,我说的话没有道理了,不具备参考价值了,所以,你才不要听,才要‘叛逆’我啊。那说明你成长了呀!我该高兴才对呀!为了跟得上你的成长步伐,为了让你觉得我是一个你可以倾诉的对象,是一个可以理解你的人,能够同你一起讨论问题的人,所以,我要好好学习呀!”

女儿不好意思起来:“妈妈,你咋个这么说呢?”

我认真地告诉女儿,“我不是开玩笑。我是认真的。”

是的,我是认真的。

女儿的问题对我是一个警醒。为了避免发生她说的“叛逆”出现,我想唯有不断学习,争取跟上她成长的脚步,我唯有不断学习,扩展自己的知识和视野,争取跟上她成长的脚步,并且在沟通方式上,以平等、尊重的态度同她分享观点和想法,而不是命令、强加——这不仅是效果很差,甚至可能无效乃至有反效果。

进而言之,我真正担心的并不是她的“叛逆”所代表的我的“权威”的丧失,而是担心自己因为知识过时、见识落伍,从而将不能在女儿的成长中做她的伙伴、没有能力理解她和陪伴她。

如今,女儿就快大学毕业了,我们更像是平等、互相尊重的朋友,几乎无所不谈,话题、想法、感受皆可放言,了无禁忌,不用担心批评、指责、纠正;纵然关山远隔,我们仍然保持着几乎无缝的交流,对于彼此,我们是愿意互相倾诉和咨询的主要关系人。

    进入专题: 亲子关系  

本文责编:chenhaoche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笔会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86712.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共识网,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