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晶晶:亚非拉的共产党人——冷战后亚非拉美发展中国家共产党扫描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4048 次 更新时间:2005-09-06 00:25

进入专题: 共产党  

任晶晶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一些国家的共产党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社会主义道路,或分裂瓦解,或改旗易帜,世界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而事实上,冷战后10余年,苏东剧变给发展中国家共产党带来的冲击要比带给发达国家的共产党小。

目前,除中国、朝鲜、越南、古巴、老挝等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外,亚非拉美发展中国家非执政的共产党有50多个。他们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通过彼此间的沟通、交流与合作,积极进行理论探索、政策调整和实践创新,正在各自国家和地区的政治舞台上日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成为当今世界政党政治中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他们不仅保存了国际共运的火种,而且还使社会主义力量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性发展。

亚洲:议会斗争的主战场

亚洲是冷战时代东西方对峙的前沿,亚洲发展中国家非执政的共产党数量较多,力量有强有弱。冷战后,除少数党放弃了原来的斗争路线外,大部分共产党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以议会斗争作为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影响本国政府决策的主要形式。苏东剧变后,马来西亚共产党、北加里曼丹共产党、菲律宾共产党相继放弃了坚持多年的武装斗争路线,分别与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政府签订了停止武装活动的“和平协议”,解散了各自下属的游击队,如今已基本没有政治影响。

印度。印度的共产党有三个独立的派别,即印度共产党,简称印共;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简称印共(马);印度共产党(马克思列宁主义),简称印共(马列)。印共(马)和印共是目前亚洲发展中国家非执政的共产党中力量最强、影响最大的党。印共(马)是印度议会第三大党,现有党员81.4万人,其群众组织的成员多达4059万人,在印度人民院和联邦院中分别拥有43个和17个席位,以印共(马)为首的左翼阵线目前在西孟加拉邦和特里普拉邦执政。在2004年举行的印度第14届人民院选举中,印共(马)领导人索姆纳特·查特吉当选为印度人民院议长,并于同年6月2日宣誓就职,成为印度议会历史上第一位共产党议长。印共自1996年6月参加印度联合政府以来,已有多名成员担任过政府部长职务,该党现有党员56万人,群众组织成员680多万人,在人民院和联邦院中分别拥有10个和7个议席,在西孟加拉邦等两个邦参加左翼阵线的联合执政。

尼泊尔。尼泊尔共产党(联合马列)在苏东剧变后加强了内部团结,发起建立左翼联合阵线,与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大会党一起为推翻封建专制统治进行斗争,并取得了胜利。1991年5月,尼共(联合马列)在尼泊尔第二次全国大选中获得了议会205个议席中的69席,由一个左翼小党一跃成为尼泊尔议会第二大党和第一大反对党。1994年11月至1995年9月和1997年3月至10月,该党在不到3年的时间内曾经两度上台执政,在东亚地区乃至全世界都引起了广泛的瞩目。目前,尼共(联合马列)有正式党员8万人,一般党员30万人,在全国75个县有严密的基层组织,其下属的各种群众组织拥有会员多达155万人,现已成为尼泊尔议会第一大党。2005年2月初,尼泊尔国王贾南德拉解散德乌帕政府后,尼共(联合马列)与大会党重新投入了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

塞浦路斯。塞浦路斯劳动人民进步党的前身为塞浦路斯共产党。目前,该党拥有党员4万人,在2001年5月的塞浦路斯议会选举中获得近35%的选票,赢得20个议席,成为该国议会第一大党,党的总书记赫里斯多菲亚斯当选为国会议长。2003年2月,该党支持民主党主席竞选总统获胜后参加联合政府,在国内政治生活中具有重大影响,并于2004年5月加入“欧洲左翼政党联盟”,成为当今中东-地中海地区发展中国家共产党中的“一枝独秀”。

斯里兰卡。斯里兰卡共产党目前在该国议会中有5个席位,是执政的“统一人民自由联盟”的成员党,该党有多名党员在斯现政府中担任正、副部长职务,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

背景资料

印共(马)的常青树——哈基申·辛格·苏吉特

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是目前印度力量最强、影响最大的左翼政党,在印度的国内政治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印共(马)总书记哈基申·辛格·苏吉特从事革命工作70年,在印度政坛享有很高的威望。

苏吉特1916年3月生于印度旁遮普邦一个农民革命家庭。他的父亲早在1913年就参加了印度的革命政党,并曾两次被捕入狱。1932年,正在上10年级16岁的苏吉特参加了纪念革命家巴加特·辛格遇害一周年的升旗仪式,并且在英国殖民当局军警的眼皮底下将一面印度国旗升了起来,因此被捕入狱。出狱之后,在一个从事党的地下工作的表兄的引导下,于1935年加入了印度共产党。苏吉特长期从事农民工作,曾任全印农民协会中央理事会理事。自1953年起,他多次当选为印共中央委员和政治局委员。1992年1月,在印共(马)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苏吉特当选为印共(马)总书记,并连任至今,同时兼任全印农民协会副主席和党的中央机关报印地文《人民潮流》主编。

1992年,苏吉特当选为印共(马)总书记时,正面临着苏东剧变的冲击。在苏吉特的领导下,不但没有一个党员因苏东剧变而退党,党员人数还有了可观的增长。

如今,已年届90高龄的苏吉特依然腰板硬朗,精神矍铄,惯常的打扮是头缠锡克式的白色缠头,身着白色印度传统服装,面蓄白色连鬓胡须,于慈祥平和中透出一股刚毅和坚定。

南非政府的安全首脑

——查尔斯·恩卡库拉

2002年5月,南非总统姆贝基任命南非共产党主席查尔斯·恩卡库拉接替已故前公安部长茨威提,出任新的国家公共安全部长。由此,非国大、南非共与南非工会大会三党之间的执政联盟进一步巩固,南非共产党在国内政治生活,特别是在知识分子、非国大和工会大会高层中的影响进一步扩大。目前,南非共已成为南非仅次于执政党非国大的第二大政治力量。

恩卡库拉1942年9月13日生于南非东开普省克拉多克地区的一个贫苦家庭,早年曾入教会学校学习。1963年高中毕业后从事新闻工作,当过地方报纸的自由撰稿人和政治记者。1973年加入黑人记者联合会,1976年当选为该会副主席。1977年10月,该会因支持黑人觉醒运动而被取缔后,恩卡库拉于1978年成立了南非作家协会,并于第二年当选为该协会副主席。1980年该协会改名为南非新闻工作者协会,恩卡库拉仍任副主席。

20世纪70年代末,恩卡库拉开始投身于反对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的政治斗争,并于1983年开始从事非国大的工作。在长期的斗争中,恩卡库拉曾多次被捕。1984年10月,恩卡库拉离开南非,先后流亡至莱索托、坦桑尼亚、赞比亚等国。1985年他在莱索托正式加入南非共产党,并参加了反对南非种族主义政权的军事组织“民族之矛”,参加武装斗争。后赴苏联和民主德国接受军事训练。1988年恩卡库拉潜回南非,负责在西开普地区组建非国大的地下政治和军事斗争机构。20世纪90年代初,非国大和南非共产党相继取得合法地位后,恩卡库拉历任南非共产党临时领导小组成员、全国组织委员会召集人、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和书记处书记等职务。1991年12月,在南非共“八大”上,恩卡库拉当选为政治局委员、副总书记。1993年4月,恩卡库拉在南非共中央委员会会议上当选为总书记。1995年4月,在南非共九大上,恩卡库拉再次当选为总书记。1998年7月,在南非共“十大”上,恩卡库拉当选为党的全国主席,并在2002年7月的南非共“十一大”上获得连任。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恩卡库拉的妻子也是南非一位重要的内阁部长。他的妻子诺西维韦·马皮萨·恩卡库拉曾任非国大议会首席发言人,在恩卡库拉出任公安部长后,她接替了恩卡库拉的内政部副部长一职,并于2004年4月出任内政部部长。

美国“后院”的左翼总统

——塔瓦雷·巴斯克斯

2004年10月,在乌拉圭总统和议会选举中,左翼阵线“进步联盟—广泛阵线”(简称广阵)在参众两院分别赢得16个和52个议席,击败了该国两大传统政党——红党和白党,成为议会多数党,开创了乌拉圭政治历史的新纪元。2005年3月1日,广阵领导人塔瓦雷·巴斯克斯宣誓就任乌拉圭共和国第51任总统,任期5年。至此,继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巴西总统卢拉、阿根廷总统基什内尔、智利总统拉戈斯之后,巴斯克斯成为美国“后院”的又一位左翼总统。

巴斯克斯1940年1月17日生于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市平民区的一个工人家庭。他1969年12月毕业于乌拉圭共和国大学医学系,毕业后获法国奖学金赴巴黎一家医学院进修,1972年8月获得肿瘤和放射治疗专业证书。他曾在乌拉圭共和国大学医学系任肿瘤学教授,后来又在他长大的拉特哈区开办诊所,为左邻右舍服务。他还四处筹资开办公共食堂,为数百穷人免费提供饭食。

巴斯克斯自幼年时代就酷爱足球,并曾经进入过职业球队。后来,他先后担任“进步足球俱乐部”的副主席、主席。在他的带领下,“进步足球俱乐部”从丙级队一直升到甲级队,不仅荣获了1984年乌拉圭全国足球甲级联赛的总冠军,而且还两次进入南美杯赛。

步入政坛后,巴斯克斯抓住国家经济连续衰退、人们对传统政党失去信心的有利时机,于1986年加入了社会主义党。1989年他作为广阵候选人以34.5%的得票率当选为蒙得维的亚市市长,为左派阵营夺得了首个重要阵地。1994年,他当选为广阵主席,并在1996年、1998年和2001年获得连任。1994年和1999年,巴斯克斯曾两次参加总统竞选,都因遭到红白两党联手阻击而功败垂成。但是他不屈不挠,于2004年以宗派候选人身份第三次参加竞选,终于以50.45%的得票率登上了总统宝座。

在巴斯克斯的就职典礼上,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和智利等拉美国家的左翼总统悉数出席,他与这些总统并肩而站,使典礼变成了拉美左派领导人的一次盛会。

(本文摘自《看世界》第8期)

    进入专题: 共产党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关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8574.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