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有点意外,“博士返乡笔记”成了羊年春节后,舆论场中的第一个热点话题。继上海大学博士王磊光一则“返乡笔记”火爆网络后,相继又有多名博士,记录下他们眼中的乡村。
博士们集体“返乡”了,作为一种现象,其实又并不令人意外。
从年龄上来看,这一批博士多为80后,他们依旧走着前辈师兄们的路径—通过上学读书跳出“农门”。对于前辈们来讲,通过知识改变个体命运,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而且,对于农村来讲,这也是最大的希望。而到了王博士所处的这一代,一个问题开始显现出来:知识改变了个体的命运,然后呢?农村的命运如何改变?
况且,从境遇上来讲,对这一代博士来讲,知识是否真的“改变”了命运,似乎仍尚未可知。正如王博士在“返乡笔记”中所讲,尽管身为博士,却仍旧最怕被问到收入的问题。这也让他直接推出了“知识在乡村无力”的结论。
个体与故乡的双重尴尬,又逢上春节这个特殊的时刻,于是,怀乡的感伤让这群知识人有了共鸣。无论如何,乡村受到博士的关注,总归是件好事。但作为博士来讲,对于乡村的记录,又不该止于文学化的描述与感伤。
值得注意的是,多位博士在返乡笔记中,都提到了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知识如何与乡村发生关系?这是一个再好不过的例子。只是,直到如今,如同《乡土中国》这样,以乡村为背景和对象的优秀社会学论著依旧太少。更重要的,乡村也不应该只成为社会学家关注的对象,我们更应期望,这里可以成为经济学、教育学,甚至各种理工学科的实践场地,即便如王博士所攻读的文化研究,同样也该有用武之地。
与其伤感与抱怨,不如凭着各自的专业,多一些实在的行动。那“日渐沦陷”的乡村,是博士们的家乡,也是我们共同的原乡。我们或许改变不了太多,但只要去做了,就该相信,改变总会发生。当然,这话又不该只是说给博士们听—至少,公共服务的均等提供,基本设施的改善,这些赊欠乡村已久的东西,可不是博士们所该偿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