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剑:推动反“四风”深入,需要厘清政策边界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677 次 更新时间:2015-01-28 00:34

进入专题: 反“四风”   政策边界  

陈剑 (进入专栏)  

2013年6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提出反“四风”,即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由于扎实推进,持续跟进,反“四风”效果显著,并得到了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普遍称赞。一年半以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得到了遏制,党风和社会风气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净化,党的形象也在反“四风”的持续推进过程中得到了一定程度改善。

“四风”问题严重违背党的性质和宗旨,为群众深恶痛绝,也是广大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同时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根源。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上任之初,将反“四风”作为推进全面改革的抓手,十分到位,给这个古老国家带来清新风气,使人们为之一振。

随着反“四风”活动的持续深入,厘清政策边界提上了议事日程。因为在反“四风”的过程中,一些本属于正当活动,由于边界似乎不清被叫停,实际不利于反“四风”工作的深入;一些“形”同而实不同的工作,因政策把握拿捏不准,也被叫停,影响了正常工作开展,等等。因此,厘清政策边界,有利于反“四风”持续深入进行。

依笔者看来,厘清政策边界主要有以下一些内容:

一是不能把公职人员应当享受的正当权益与反“四风”混淆起来。制止奢侈浪费十分必要,但这与公职人员应当享受的正当权益并不矛盾。如果把公职人员应当享受的正当权益当作奢侈浪费,就会混淆是非,不利于反四风持续深入。今年1月9日,全国总工会提出,“不应该把中央要求从严治党、落实八项规定等措施与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相对立”,这个认识很重要,其提法十分正确。2014年7月,全国总工会曾下发了关于《加强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的通知》,要求坚决制止奢侈浪费,合理有效利用资金。并提出,基层工会可以用会费组织看电影等活动,当会费不足时,基层工会可以用工会经费予以适当的补充,也可组织春游、秋游等活动,但应该严格控制在所在城市;基层工会也可以逢年过节向全体员工发放少量节日慰问品,“逢年过节”的定义是指国家规定的法定节日,“慰问品”是指符合传统节日习惯的用品以及一些生活必需用品等,关于“少量”的标准问题,则由各省级工会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此外,对基层工会可以在员工过生日时发放蛋糕券、对参加工会工作而耽误吃饭的员工给予现金的或者食物补助等情况都做出了具体规定。全国总工会的上述具体规定,实际是维护了工会会员的正当权益,而享受这些正当权益与反”四风“无关。不能因为反“四风”,就将人们的正当权益也反了。那样,会影响“反四风”顺利进行,不利于“反四风”深入推进。全国总工会的决定,实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即不要把人们所享有的正当权益与反“四风”混为一谈。

二是不应把正常的迎送往来与反“四风”混淆起来。现代社会,是一个相互交往和相互学习的社会。相互交往和相互学习就会产生一些费用和成本。只要这些正常迎送往来属于正常范围,笔者以为,就不属于反“四风”之列。何谓正常范围,就是正常的公务接待。各地应当制定正常公务接待标准。各地经济发展情况不同,正常的公务接待标准也会不同。例如,一地组团到另一地学习考察,学习好的经验和做法。需要有人接待和安排。这种接待,以达到学习考察目的为标准,不需要一定是同级对等接待,那样接待地的领导也忙不过来。吃饭,安排工作餐或自助餐就可以了;如果要喝酒,喝酒费用自付,住宿费用也应自行解决。

属于正常工作范围的接待,例子还有很多。例如,春节期间单位召集离退休老年举办团拜会,同时安排一顿便饭,是否属于反“四风”内容,笔者以为是可以讨论的。过于奢侈自然是有问题的,但如果是普通的便饭,一年就请离退休老同志欢聚一次也无可非议。重要是不浪费,不奢侈。

三是不能把“形”同而实不同的工作与反“四风”混淆起来。所谓“形”同,就是形式上相似,但实质并不相同。例如,随着中国在全球的地位的提升,中国在国际舞台上需要发挥愈益重要的作用,提升中国的软实力十分重要。这其中,文化交流考察必不可少。但文化交流考察,与经济工作签订具体协议不同,考察的结果可能并不十分显著,但这种效果不直接的文化交流考察,不能认为就没有必要。中国有很多文化交流机构,其工作内容之一是组织的文化交流考察活动,似乎完全叫停显然是有问题的。但也确实存在一些以文化交流考察为名,行游山玩水之实的团组。是叫停还是放开,需要具体分析。但不能因为反“四风”将一些有实质意义的文化交流考察活动也完全取消。

这也显然违背反“四风”的初衷。

四是不能将反对形式主义与必要的工作形式混淆起来。一些地方,形式主义已经成为一种工作方式和工作习惯。比如,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工作浮在面上,活动此起彼伏,声势浩大,就是做不到基层去,做不到群众中去。形式主义只注重表面工作,没有深入实际,妨碍了党的方针政策落实,败坏社会风气,导致官僚主义猖獗。

但反对形式主义,不是反对一切形式。一些重大活动的组织,需要有一些形式,以体现这种活动的庄重性和严肃性。笔者曾在2013年3月两会召开之初撰文,“新任国家主席,请宣誓就职“。在文中建议,新任国家主席上任之时,搞隆重的就职典礼很有必要。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采用这种形式。以体现一个以宪治国以宪执政的国家,对宪法的尊重,进而提升国人的宪法意识。这样一种就职典礼形式,不仅不能反,还十分必要。因而,反对形式主义,不是反对一切有意义的形式,一些必要的、庄严的形式仍然需要实施。例如,新学期开学仪式,重大工程开工仪式、抗战纪念馆落成仪式,等等,还是需要的。当然,当下中国,确实有很多形式纯属多余,浪费纳税人钱财不说,也破费时间,只关注表象,不解决问题,影响政府形象,需要清理。但这不意味着反对一切形式。一些形式是否需要保留,以下两点十分关键,是否有教育或其它意义,在保留工作形式的同时,一定要俭朴庄重、节俭办事。

五是不能把反“四风”与适度消费混淆起来。中国经济新常态,一项重要特征,是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持续上升。鼓励适度消费,是保证经济稳态发展的关键。鼓励适度消费,关键是钱从何来,一定明确公私之分,消费是公款还是私款。公款,必须严格掌握,节俭办事,并受到严格监督,一切按照规则和制度要求运行。对普通公民来说,私人消费是否节俭,属于个人权益,不属于反“四风”内容,政府还应当鼓励公民适度消费,以推动经济增长。但对党员领导来说,即使私款消费,也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党员领导干部队伍来说,如果用私款达到敛财目的,或在社会上造成不好影响,也应当属于反“四风”内容。例如,领导干部为子女大办婚宴,生日宴,以此聚众敛财,虽然办宴会钱款属于个人,但用于敛财,在社会上造成不好影响,属于反“四风”之列。

上述五个不能混淆,大体确定了政策边界。政策边界清晰了,有利于反“四风”的持续深入。

反“四风“的持续深入,需要体制和机制建设相伴随。以反对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为例,需要限制特权现象。这其中,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的特权问题,应纳入反“四风”持续深入、并在制度上加以限制和改进的重要内容。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其组织肌体与特权水火不容。但在现实生活中,党内特权,特别是党内高层领导的特权是一个不容否认的客观存在。而这种特权存在,严重脱离了群众,败坏了党的形象。以领导人的退休待遇为例,领导人,特别是党的高级领导人,退休之后,在医疗、住房、用车和安全警卫等方面享受一些政策规定范围内的权利,是可以理解,一般也不会有多少非议。但如果这些政策规定标准过高,享受过于奢华,其标准超过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领导人的退休待遇,出外考察,惊天动地,影响和干扰他人的生活,就有些问题。就需要对这些政策规定进行清理,需要制订与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相适应的标准。

执政党中曾经担任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其退休待遇,应当有严格限定和清晰的制度安排。应当向社会上,至少在党内做出一些公示,列出清单,接受社会的监督。已经退休的省部级乃至党和国家领导人,退休以后的待遇,比普通人高出一些,是可以接受的。不同层级领导,退休待遇有所区别,等级不同,待遇不同,也都可以理解和接受。因为领导人退休之后,与退休之前相比差距太大,落差太大,心理上受不了,也不利于健康。但不要过分,差别也不能太大。差别太大,区别显著,太过分就不合适了,一切讲究一个适度。特权待遇降低一点,比较能够为各方面所接受,也是党永葆青春活力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党章》提出,“要保证党的领导人的活动处于党和人民的监督之下”,自然也应当包括曾经担任党和国家的领导人的活动处于党和人民的监督之下。要做到这一步,需要对目前各种退休政策进行清理,哪些是合理的,哪些基本合理,制定标准还可以降低一些,哪些是必须进行限制的。对那些严重违反政策规定,影响党的形象的特权,则应当坚决铲除。这也应当看作是反“四风”能否持续深入的关键。

(作者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北京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进入 陈剑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反“四风”   政策边界  

本文责编:chenhaoche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政治学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83229.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共识网,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