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2014中国新经济十大关键词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279 次 更新时间:2015-01-19 07:24

进入专题: 信息安全   4G   BAT   生态圈   互联网金融   智能化  

新华网  

2015年中国新经济年会今日在京举行,年会邀请知名经济学家、不同行业领军企业家以及监管部门,碰撞求解新经济之路,分享互联网金融、创业创新等汹涌“声浪”。

年会上揭晓了2014年度“十大新经济关键词”,包括创业创新潮、BAT生态圈、中概股上市潮、O2O、互联网金融等。

一、网络信息安全

随着网络空间重要性的不断上升,社会、经济、生活、生产等活动的重心逐渐转移到互联网上,各国均开始重视网络空间战略。在此背景下,网络空间安全已经成为国际关系的核心要素,也将成为未来国家经济、政治、军事的核心。

2014年2月27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宣告成立,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时强调,要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体现了中国最高层全面深化改革、加强顶层设计的意志,显示出在保障网络安全、维护国家利益、推动信息化发展的决心。

2014全国“两会”期间,网络安全又首次列入政府工作报告,上升到国家战略层次。

网络信息安全已经成为互联网发展中最基础和最重要的问题。作为互联网大国,中国正视差距、立足现实,规划积极有效的网络空间安全防御型战略,提升基本的应对能力,逐渐扭转战略上的被动局面,掌握主动权和主导权。

这一年,中国在一系列世界级的互联网盛会上接连发出“中国声音”,自信阐释互联网治理的立场和主张;这一年,“净网2014”系列行动出重拳,依法治网常态化;这一年,中国出台了“宽带中国“战略,并加速实施落实;这一年,我们搭台举办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凝聚全球共识……中国正向着构筑晴朗网络空间的目标,稳步疾行。

二、4G正式商用

2014年,中国4G商用化顺利起步。中国电信业谋变的节奏加快,虚拟运营商、铁塔公司成立……让市场各方猜想无限。

不到一年时间,4G用户总数达到9000万,4G网络的基站总数也超过70万个,4G终端款式已经有600多款,4G资费在不断下降,三大运营商也在纷纷向产业链示好,4G正以超出所有人预期的速度在成长。

4G商用一岁了,如果要用关键词来概括这一年的发展,“大跃进”和“略尴尬”则代表了发展中的喜忧参半。傲娇一年,TD-LTE发展强劲,超出预期。“中国力量”在全球呈崛起之势,产业链迅速跟进,国产终端商、设备商等带来弯道超车的机会;苦等一年,FDD牌照仍未一锤定音,尴尬收尾。

其实,无论是运营商还是整个产业链,卯足劲拼的最终是用户,可是与4G产业链热火朝天形成对比的是4G消费并未如预期爆发。“忘关4G连接,一觉醒来你的房子都快成移动公司的”调侃言犹在耳,资费高、覆盖不好、终端设备少、耗电严重、通话延迟等都成了用户消费4G的拦路虎。

不过,2014年是政策大年,这些政策和机制在2015年真正发挥作用。在智能手机风靡和移动互联时代的催化下,2015年必然会是4G绽放硕果的一年。

三、中概股上市潮

2014年9月,阿里巴巴在万众瞩目下登陆纽交所,在凭借250亿美元的融资额成为IPO巨无霸的同时,也将中国企业的第五波赴美上市潮推向高潮。

微博、途牛网、聚美优品、京东、阿里巴巴、智联招聘、迅雷、9158母公司天鸽互动、联众、陌陌、蓝港互动……赴美上市大戏一场接着一场。

这是最好的时代。摆脱了过去信任危机的阴霾,中国互联网企业再因高速发展而获得“洋资本”的青睐,就像重生一样再次看到了曙光;这是最坏的时代,今年赴美上市的中概股表现差异化严重,平均表现并不及美股大盘。

回顾十多年来中国企业赴美上市大潮,从第一波中最具代表的新浪、搜狐、网易和中华网,到如今58同城、京东、猎豹、阿里巴巴等等,不难看出,这些企业都是紧跟时代发展的幸运儿。在以他们为代表的财富效应刺激下,将来会有更多的中国互联网企业登陆美国股市,第五波赴美上市浪潮也比前几次更加汹涌澎湃。

不过,我们始终坚信,上市只是个手段,并非终极目标。而只有当企业真正成熟到走向资本市场时,上市也只是个顺势而为的过程。

四、BAT生态圈

上网时间超过5000小时的中国人都知道这三个字母连起来代表着什么。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这三大巨头犹如国内互联网企业最顶级的存在,是无数互联网企业甚至许多存在百年的实体企业仰望的高山。

2014年,BAT再上一个量级至千亿美元,显著逐渐拉开与第二梯队的差距,逆袭的故事越来越少。

如果说十多年前,百度还只做搜索,腾讯还只做QQ,阿里巴巴还只做电子商务。那么现在,BAT三大巨头已然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江湖”。

在过去的2014年里,三大巨头无法克制地扩大着自己的势力范围,有强强联合,也有抱团取暖,三巨头拉帮结派,抱团征伐。当然用他们的语境表达叫做构建“生态圈”——BAT通过海量资本输出,在文化、餐饮、交通、支付、娱乐、金融等多个领域展开激烈的争夺,打造着属于自己的生态帝国。

从蓝海一片到血漫金山,毫不夸张地说,往往正是由于这三巨头的介入,才使得有些领域的竞争从老死不相往来骤然激烈到难解难分。

其实,说一千道一万,BAT争夺的战场无非两种:入口和平台;而共同的目标则只有一个——未来。BAT生态圈之外,谁能坐上风口成为互联网的第四极,或许是中国互联网2015年的最大悬念。

五、创业创新潮

1994年的4月20日,中国通过一条64K的国际专线,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中国互联网时代从此开启,创业创新潮涌不断。

从发出第一封“伊妹儿”,到“中概股”狂潮席卷纳斯达克、百度再造Google搜索神话,再到阿里巴巴“打开网商大门”……在这二十年里,中国互联网业孕育了无数创新人物,缔造了各式风起云涌的创业神话。

回眸2014,互联网经济所掀起的创业创新潮再次汹涌,中国商界弥漫着跃跃欲试的气氛,各行各业加速触网,无论小微企业还是实体巨头,无一例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更是振臂高呼,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新浪潮。

过去这一年,移动互联网各种颠覆思维铺天盖地,技术的日新月异,不断向传统产业倾袭。每个行业都是一个风口,每个风口都有每个风口的机遇和挑战。

2014年被标注为中国的创业元年。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的人才,所有的投资基金,无论是新产业还是旧模式,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创业热浪,无数创业者走到了台前。

这一年,为中国互联网未来二十年的精彩,储备了新的想象。

六、跨界转型

卖烟花的跑去拍电影、开饭店去玩大数据云计算、拍电影的改行做投资、做投资的跑去买地产、做地产的跑去卖矿泉水、盖百货的跑去做电商、做电商的跑去建民营银行……

2014年,互联网的风口处,各路资本纷纷上演跨界转型记。上一秒你脑中认为的潜在对手还在远远招手,眨眼功夫就可能已来到眼前,且已赏了你一个响亮的嘴巴。这其中,有为未来提早布局的真知远见,有资产积累而膨胀的“帝国”野心,有固有领域已遭遇“天花板”的无奈转型,当然,更有玩一票搏眼球的玩客。

跨界的步子大小全看“腿”的长短:腿长的,一步千里不喊累;腿短的,步子迈大了,容易扯着……

看见别人玩的很High,换做自己就未必一切如愿。有了互联网的壳,未必有互联网的心;有了互联网的身,未必能真切体会互联网的神。2014年,实体经济的弄潮儿的跨界故事刚刚开始,但折戟的已不在少数。

七、O2O

2014年,线上线下企业的共同利益在O2O处凝结汇集。

O2O被互联网企业视作服务下沉、构建服务生态体系的利器,被线下商家视作寻找用户蓝海的新生命线,你好我好,用户好。

几乎所有的线下商家都在积极地将自己的产品销售向线上腾挪,昂贵如名包名表化妆品,廉价如背心袜子盖浇饭,无一不积极,无一不着急。

巨头们也急忙加入O2O的圈地征战,万达、苏宁、银泰等等,都忙于将自己已有的实体城池链接上O2O的吊桥;阿里、京东、顺丰更是马不停蹄,掀起线下渠道的攻势,借助O2O打通最后一公里。

然而,说好的用户体验、真品货源、快速物流、精准推送、大数据计算等理论上的好处却仍只是“狼来了”。

早有业界专家指出,O2O这个概念几乎被人们运用的忘记了关键,只在乎表面繁荣。一切没有解决在线支付的O2O,一味地追求传播范围和效率,都不过是在替人做嫁衣罢了。

回望2014,言必称Online To Offline,然而,这看不见的渠道,既可能是世界上最近的距离,也可能是最远的。

八、互联网金融

2013年被称为互联网金融的元年,2014年它却更加耀眼夺目。微信红包打响了2014年互联网金融的第一枪,让传统金融机构再次见识互联网企业攻城略地的实力。

在发展的高速路上,虽然余额宝、理财通等互联网宝宝类产品逐渐归于平凡,比特币因多国央行围剿而备受质疑,虚拟信用卡的“创新”尝试被叫停,但移动支付、P2P网贷、股权众筹、网络银行等热点奋起直追,互联网金融再掀狂潮。

从互联网草根创业到金融大佬围猎,从野蛮生长到监管拐点,从跑马圈地到精耕细作……虽然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但互联网金融的魅力从未消减,并且越来越受到重视。

2014年3月,互联网金融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监管层也释放出鼓励支持的信号——互联网金融是当前最具创新活力和增长潜力的新兴业态,也是我国深化金融改革、加快金融创新的关键领域。

2014年11月19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建立资本市场小额再融资快速机制,开展股权众筹融资试点,鼓励互联网金融等更好向“小微”、“三农”提供规范服务。

我们有理由相信,大浪淘沙,在市场和监管的共同协奏下,互联网金融将谱出美好的乐曲。

九、智能化

一边是互联网,一边是传统制造业,看似不搭的两个行业在移动互联网和智能转型的大潮下,汇聚在一起,碰撞出惊人的化学反应,智能硬件产业横空出世。

作为制造业大国的中国,如何通过智能化转型搭上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快车,迎接工业4.0时代的挑战,是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迈进的关键。

毫无疑问,2014年是智能硬件的发展元年。在物联网、智能家居的诱人发展前景下,不仅有三星、LG、海尔、长虹、美的等传统家电厂商纷纷抢推智能化产品,更有小米、乐视、腾讯、联想等互联网企业跨界而来。

谁也未曾想到,特斯拉掀起的旋风能够如此之快的笼络中国富裕阶层的购车选择;谁也未曾想到,一个毫无造车经验的后起之秀能够如此之快的让传统车企巨头生畏。当然,传统车企也在自我革新。上汽集团面向未来十年的战略里,就浓墨重彩的强调了互联网汽车,并已经悄然牵手阿里。

2014年,各路资本抢占客厅的战局多变,盒子、罐子等智能客厅终端野蛮生长终于迎来监管发力,也让未来的电视争夺战充满悬念。岁末,小米联姻美的,也给业界无限的遐想。

纵观国外市场,谷歌、苹果、微软等网络巨头纷纷加码智能硬件,他们的探索给了中国市场更多的启迪。

过去这一年,围绕家居、家电、交通、健康等各类智能硬件生态链日渐丰满,软件和应用之争也逐步上演。虽然目前这些巨头们之间的争斗还未能分出高下,但海量资金的注入却进一步加快了智能硬件产业互联互通的速度,为未来发展铺设道路。

十、首富之争

或许是因为马云和王健林那场著名的非正式赌约,许多人把阿里巴巴和万达商业地产这两场IPO盛宴视作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和以房地产业为代表的传统产业的一次比较,更有爱热闹这将其具象的理解为“首富之争”。

其实,是否“首富”,无论是马云还是王健林都早已看淡,线上线下不是企业成功与否的标志。有抱负的企业,早已突破了二者的界限,以实现最大效应。

面对互联网加速向传统行业侵袭,传统企业巨头们已然看出了对手进攻的路线,从慌乱中调整步伐,不再固守自己曾经以为的“优势”。

拥有线下商业优势和手握巨量现金和的万达如今开始俯冲互联网,并通过收购来构建独特的商业生态圈。岁末,万达耗资20亿战略投资快钱,布局O2O,打造金融服务集团。这绝非一般的收购,而是在筑牢抵御进攻的城池。

“2020年万达将不再是房地产企业”,这是王健林最常说的一句话。他清晰描绘出万达到2020年的发展蓝图——形成不动产、文化旅游、金融、零售、电商五大业务板块,其中金融、电商是转型的主阵地。

不仅是万达,更多的实体巨头也开始认识到,这并非是一场你死我活的角斗,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俯冲容易,仰攻难。线上,线下的故事刚刚开始。

    进入专题: 信息安全   4G   BAT   生态圈   互联网金融   智能化  

本文责编:郑雷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宏观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82778.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