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本文在《当代中国社会学》一书中,分上、下两编概述了中国社会学的发展史。在上编介绍中国社会学的起源与发展时,孙本文采用专题讨论法,将中国社会学分为八大部分,分述了各部分自社会学建立初期以来的发展状况,其中将“社会事业与社会行政”作为社会学的一个部分进行了介绍。在书的结尾部分,对未来中国社会学发展进行展望时,孙本文从理论社会学和应用社会学两方面阐明了“社会学中国化”应做的重要工作,在应用社会学方面,孙本文强调社会学者今后应“加紧探讨中国社会事业与社会行政”。这里需说明的是,中国最初把“social work”译为“社会工作”,“社会事业”的译名来自日本。孙本文撰写中国社会学史时,为什么将“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学的一个部分来介绍?又为什么将“社会工作”看作“应用社会学”?换言之,1949年以前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中,与社会学存在怎样的关系,是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孙中兴在其博士论文中,对1949年以前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历程作叙述时,采用三个面向相结合的方式,即从“制度面向”(institutional aspect)、“认知面向”(cognitive aspect)与“人的面向”(social scientists)进行论述。本文对1949年以前社会工作在中国发展情况的考察,即采用了孙中兴三个面向的叙述框架。
社会个案工作在美国诞生时,是从家庭个案工作开始的,而中国最早出现的是医院个案工作。1920年,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Rockefeller Foundation)选派浦爱德(Ida Pruitt)女士到北平协和医院(北平协和医学院的附属医院)筹建社会服务部。浦爱德是美国传教士的女儿,出生于中国山东省,其父母在山东黄县办过学校,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曾在麻省医学院附属医院的社会服务部学习,医院社会服务工作经验丰富,所做的个案工作比较出色。经过一年的筹备,1921年,北平协和医院成立了社会服务部,由浦爱德任主任。社会服务部所做的工作主要是医院个案工作,在浦爱德领导下,逐步开展了精神病个案工作、怀幼会工作(为无父母的婴儿寻找抚养父母)、公共卫生工作、伤残康复工作等。从成立到1952年,北平协和医院社会服务部培养了数以百计的社会工作者及社会工作师资,成为当时中国社会工作的培训中心。
1922年由美国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驻华同学会的步济时(J. S. Burgess)、甘博尔(S. D. Gamble)、甘霖格(L. Sweet)、艾德敷(D. W. Edwards)发起、成立了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加强了社会服务工作的理论基础。1925年,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添设社会服务短期科,改名“社会学与社会服务学系”。1927年,添设了社会服务函授科,专为在社会服务机构担任职务者而设。北平协和医学院与燕京大学的关系较为密切。协和医学院的许多医生和护士先是在燕京大学读三年医预系或护预系,然后进入协和医学院。燕京大学规定医预系和护预系的学生必须选修一门社会科学,由燕京大学进入医院的医生和护士,不少人都学过社会学;而燕京大学社会学与社会服务学系每年都邀请浦爱德讲授个案工作,并派学生到协和医院实习。
1937年七七事变后,战事兴起,许多难民涌向后方,为安置后方难民,1940年,当时政府在行政院改组成立了社会部,管理全国社会行政事务,内设总务、组织训练、社会福利三司及合作事业管理局、劳动局。各地之社会服务处有育幼院、婴儿保育院等附属机关。国民政府社会部成立以后,急需大批社会工作与社会行政人才,培训自然以社会学系为最适宜。因此,当时高校社会学系大都添设了社会工作与社会行政课程。许多社会学者鉴于实际需要与学生出路的关系,也开始注意社会工作与社会行政研究。对当时社会学界出现的这一现象,孙本文指出,这是当时社会学界出现的一种新趋向。但实际上,学生们的主要关注点仍然是在社会学上,开设社会工作或社会行政课程,只是作为社会学学生的职业训练,并不是社会学系的唯一目的。
1949年以前中国社会工作者群体受美国影响较多。当时中国社会工作者大体可分为四类:一是从社会学转行从事社会工作者,以李剑华、谢征孚、雷洁琼、言心哲等为代表;二是自美国留学回国的职业社会工作者,以张鸿钧、吴榆珍、关瑞梧等为代表;三是由浦爱德女士在协和医院社会服务部所培养的,以周励秋、朱宣慈等为代表;四是燕京大学社会学与社会服务学系所培养的,以于汝麒、蒋旨昂等为代表。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社会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