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绥铭:“文革”这段时间,我们把它命名为无性文化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116 次 更新时间:2014-10-30 21:18

进入专题: 性别社会学  

潘绥铭 (进入专栏)  

本文系凤凰网读书频道《读书会》活动文字稿节选

潘绥铭:现任中国社会学会副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被誉为“中国性学第一人”。

五四运动吸收了一部分维多利亚时期虚伪的性文化传统

潘绥铭:五四运动之后,性文化呈现了一个巨大的变化。从五四运动一直到1949年,中国引进了当时西方的一些观念、思想。然而,不巧的是,五四运动之前,欧洲恰恰处在维多利亚时代。维多利亚女王在位期间,19世纪的下半期,它的性风尚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虚伪!这50年里,在西方,私生子的数量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娼妓业发展到了历史的巅峰,同性恋浮出水面,性病的蔓延也堪称历史之最。社会早就变了,人们却在文化上“装洋蒜”、不承认。比如说在会议桌底下拉一块布等等,都是那个时代发明的。最典型的,美国到了1913年前后,如果一个妇女到了海滨想游泳,她该怎么去呢?她要坐在一个有篷的马车里,只有来到水差不多没到人脖子的地方,才能从马车里面钻出来到游向大海。全套衣服,甚至睡衣都得穿着——睡衣是不能被任何人看到的。实际生活早就变了,可是仍然在那里“装”。结果不巧,五四运动恰恰是赶在这个历史时期之后,也自然就吸收了一部分这种虚伪的传统。当然我们知道五四时代的青年,无论后来成了国、共,在当时都是反潮流的,他们在婚姻、恋爱方面有很多突破性的东西,但是在意识形态上,也还是受了当时西方的影响。

“文革”这段时间,我们把它命名为无性文化

潘绥铭:然后就到了1949年,再之后是“文革”。“文革”这段时间,我们把它命名为无性文化。不是真的没有性,而是在文化的载体上,我们看不到性。甚至于早些年张艺谋拍的片子《老井》所反映的——农村里面瞎子唱酸曲儿,都被管住了。

你能把农民的这种事儿都管住了,毛主席很伟大。我们2000年调查的时候,设置最高限为64岁。为什么?就是要把那些解放前进入青春期的人纳入我们的调查范围。刚解放的时候,他们14岁。这样,我们排出6代人,一直到文革以后。统计材料数据是这样的,在文化大革命前几代人,男青年首次遗精的年龄早,年龄晚的高峰在“文化大革命”。第一次性行为、第一次手淫的年龄高峰也都在“文化大革命”。毛主席把我们裤裆子都给管住了。小青年第一次性行为好管,第一次手淫那谁知道啊,他也能管住。第一次遗精那玩意儿他也能管住。

所以,性千万不要以为它只是生理的,它是有生理做基础,但是生理只是提供了可能性,成为人的行为所需要的现实性,却是由社会、文化提供的。这是我们的一个铁证,证明文化和社会确实能够抑制人的生理活动。人虽然有这个基础,这个需求,但是在特定的社会里,却无法实践该生理活动。

1985年以后,(这是大概的划分,没有办法做到非常准)中国进入了“性革命”的时代,以前那些东西被疾风暴雨般急剧地改造。“革命”是一个政治词汇。急剧地、短时间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可以叫革命。对应缓慢的进步:改良、发展等等。然后到了大概2000年以后,调查数据最早是2000年的,再早有些个别的研究,也有上海的刘达临教授在1992年做过一次全国两万人的调查,还是有过调查的,但是它不是随机抽样,没有涵盖全国总人口,所以就没有办法做比较。所以我们的调查结论,得从2000年开始说。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人的性文化开始出现了新的变化。首先,传统的解释统统都失效了。以往的解释,无外乎两种,一种是主张坚持传统的,可是呢,你无法解释为什么随着经济发展,随着改革开放,随着公民社会的出现等等,性方面出现了这么多变化。如果否定了后面的变化,你就没有办法肯定前面的原因。包括性病、艾滋病,“文化大革命”时期有吗?那都是改革开放以来才出现的。所以如果把这个后果说成黑的,它的原因也不可能白。那岂不是要推翻整个改革开放,重新回到“文化大革命”的年代?这个在逻辑上当然是不成立的。所以传统逻辑就失去了生命力。毋庸赘言,我在人民大学教书马上就30年了,从我所接触的同学来看,持这种传统思想的人越来越少,它的影响力日渐式微,一般情况下,可以忽略不计。

另外一派呢,他们主张自由,以权利为中心,并认为性是一种权利,可是这一派也无法解释我们当前的变化。因为它仍然坚持了“性革命”的思想。所谓“革命”,存在一个敌人,我们要推翻它,打倒它,然后改天换地,创造新社会。可是我们现在并不是这样的。最近十年以来,我们中国人改天换地了吗?没有啊,不是这样一个天翻地覆的变化。它是一种什么样的呢?一种弥散的,越来越扩散,越来越看不出来什么样的,变成一种弥散的分布。

进入 潘绥铭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性别社会学  

本文责编:chenhaoche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社会学 > 社会学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79429.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凤凰网读书,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