阚相华:黑格尔辩证法思想批判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078 次 更新时间:2014-10-20 12:36

进入专题: 辩证法   资本   实体   世界观  

阚相华  

提要:本文试图运用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方法,从西方自由资本主义现实历史进程的层面,重新界定黑格尔哲学的基本属性:德意志民族的意识形态、西方自由资本主义的思想体系和基督教世界的观念表达,并侧重分析了辩证法思想的现实历史前提:资本运动的逻辑再现。结论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无论如何改造)是不能成为指导我们思想和行动的科学世界观的。

关键词:辩证法 资本 实体 世界观

辩证法思想是黑格尔哲学的灵魂和核心,并构成了黑格尔哲学的主体。对于过往的这一哲学思想我们的批判只能是从历史的和现实的二个层面来展开。一方面,从历史的层面来看,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是资本运动的逻辑表达,是现代资本主义的系统化、理论化的思想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直接理论来源。因此,历史层面的批判对于我们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伟大意义、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另一方面,从现实的层面来看,伴随着资本对世界的现实统治、资本主义原则的确立和推广,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就象空气和水一样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进而被理解为当代社会的普遍法则。因此,无论是对于我们理解当代西方社会的现实生活状态,抑或是思想的状态,也同样离不开对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批判。本文侧重就前一层面即历史层面的批判作一初步的探讨。

批判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需要我们抛开一切关于这一思想的已有观念,回到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上来:即从根本上说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着人们的社会意识,而不是相反。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明确指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如果在全部意识形态中人们和他们的关系就象在照像机中一样是倒现着的,那么这种现象也是从人们生活的历史过程中产生的,正如物象在眼网膜上的倒影是直接从人们生活的物理过程中产生的一样。”①。因此,批判必须回到直接的现实过程中来,而这则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确立的现实的批判原则。即逻辑的和历史的相统一的原则。这里“历史的”是指客观现实事物本身的发展过程,“逻辑的”是指历史的东西在思维过程中的反映。逻辑的东西必须与历史的东西相符合,统一于历史的发展。作为理论批判的方法,即把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看作是一个已然确立的理论体系,看成是一个内在包含着的已经完成了的逻辑的和历史的相统一的对象。在这里历史的东西已经完成了逻辑化的过程,而上升为逻辑的东西了。这样,批判就不能满足于对象之中的已经完成了的统一,而是把这一对象看成是一个逻辑的整体,看成是外在于历史的又必须还原到历史的过程本身之中去的对象。在此,逻辑的和历史的统一,就不是一个已经完成了的过程,而是一个具体地发生着的现实过程。承认和确立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现实批判原则对于我们理解黑格尔辩证法思想具有基础性的关键意义,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对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现实批判就是我们要与黑格尔一起重返黑格尔所面对的现实历史过程。重新复合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把黑格尔思想的逻辑与历史的逻辑(或过程)进行相互比较对照。这样我们需要做的:一是了解黑格尔哲学的历史前提,黑格尔所面对的近代以往西方社会的历史进程;二是解构黑格尔哲学的逻辑体系,寻找其逻辑支点——即逻辑前提和理论构建的方法;三是把逻辑前提和历史前提相互比较对照,以理解和把握黑格尔哲学辨证法思想的真实内涵和深刻意蕴。即黑格尔是如何表达和反映了时代精神的精华的、反映了时代精神精华的片断、抑或是整体。或者说是黑格尔哲学辩证法思想作为传统形而上学哲学的本真意义,理论对现实的态度和取舍。

把黑格尔哲学重新植入西方近代资本主义世界历史的背景之下,按照功能性的区分,我们可以得出三个层面的描述:德意志民族的意识形态,表达了资产阶级政治革命的基本原则,其历史前提和逻辑起点分别为马丁•路德(公元1483年-1546年)的宗教改革和自由意志的思想②;西方现代资本主义的理论体系,表达为唯心主义辩证法思想,其历史前提和逻辑起点分别为资本的现实运动和“实体”及其主客体的辩证运动;基督教世界的观念表达,欧洲中心主义的世界观,其历史前提和逻辑起点分别为宗教信仰的世俗化、现实化运动过程和抽象化、物化的人向理性和上帝的回归。以上三个层面的内容是相互联系的,并构成了黑格尔哲学的庞大体系,但最为集中和最为典型地反映黑格尔辩证法思想实质的则是资本运动的逻辑表达,因此,也是我们这里分析和批判的侧重点。

当我们与黑格尔一起重返黑格尔所面对的西方近代以往的现实历史过程中时,我们看到的是:资本作为历史运动的现实本体幻化为黑格尔哲学的逻辑本体“实体”决不仅仅是思辩者的灵光闪现,而是现实历史的必然。

首先,资本作为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现实历史前提,其内在地蕴含着辩证法思想的基本要素和主要成份。关于资本运动的逻辑性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已为我们作了最充分的说明:一方面马克思成功运用辩证法思想揭示和分析了资本运动的现实本质;另一方面又在分析论述资本运动的过程中揭示出了其中潜在的逻辑本质。

第一,资本是近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历史前提,它规定或决定着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切原则,创造了近代以来的西方社会历史。翻开近代以来的西方社会历史,一个最基本的历史事实是到黑格尔时代止,资本伴随着经济的、政治的、军事的殖民侵略完成了对全球的征服和占有,并初步奠定了其对全部世界的现实统治。而这一历史进程的最深刻的动力在于资本对自身的追求:其一,资本是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原则的决定者。马克思指出:“在一切社会形式中都有一种一定的生产支配着其他一切生产的地位和影响,因而它的关系也支配着其他一切关系的地位和影响。这是一种普照的光,一切其他色彩都隐没其中,它使它们的特点变了样。这是一种特殊的以太,它决定着它里面显露出来的一切存在的比重”③。“资本是资产阶级社会的支配一切的经济权力。它必须成为起点又成为终点”④。其二,资本的运动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建立。这一经济制度在空间上,以世界市场的建立为基础奠定了普遍联系的思想;在时间上,资本以对自身追求为目的无限运动奠定了变化发展的思想;资本以自身追求为目的的运动还极大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奠定了以对自然法则充分信仰为基础的科学理性原则等等。资本的运动同样地也推动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我们看到近代以来资产阶级的所有政治革命的最根本和最深刻的动因是对经济权力的追求,这是资产阶级革命与所有其他的革命的最本质的区别。在经历了一系列政治革命,特别是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政治革命的最典型、最集中、最全面的演义——之后,资本主义社会建立起了以议会民主制度为基础的“新君主制”的政治制度,而这一制度的现实基础则是资本的股份公司。时至今日我们仍然可以在西方的议会民主中看到资本的清晰可辨的身影。

第二,资本的本质及其内在矛盾。对资本本质的分析、批判是马克思倾注毕生精力的伟大事业,《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的真正出生地,而这一新世界观的最简捷明确的表达即:对资本运动的现实批判。当然这也是我们理解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最为本质和关键的环节。

其一,资本的现实本质是一种普遍的权力。从逻辑上看资本的本质是增殖,是自己生产自己,因此,它首先表现为一种价值的存在,是人的劳动物化和抽象化的积累。但是这种价值增值的的本质是无法在自身之中完成,它必须转化为对象性的存在即转化为物的形式:包括货币、商品、机器、生产资料等,当然也包括劳动力。然而在资本对象化的同时,资本又保持了自身并转化为获取价值增殖的权力。在历史上这种权力最初发生在人们之间的商品和货币的租借行为之中。但是在资本主义前的中世纪社会里,这种权力是无法保障的,甚至往往被封建主的政治权力或宗教权力所抹杀。在历史上正是对这一权力的追求推动了资产阶级的经济革命和政治革命,也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建立。

其二,资本作为一种对普遍权力的永恒追求,植根于基督教世界普遍现实的世界观,植根于基督教世界对人的本质存在的特定的现实理解。关于资本运动的根本动因或第一推动力是什么?自马克斯.韦伯以来已有许多的精彩论述。这里我们还是从马克思的虽然简捷,确也是公理的论断开始,即是人们的贪婪的本性使然。把人的贪婪本性直接理解为推动资本运动的原则显然是不够充分的,按照黑格尔辩证法的理解,是必须把这一本性上升为普遍现实的原则,上升为普遍现实的世界观原则,这一贪婪的本性才能提升自己为推动资本运动的现实原则,也就是说它是西方社会的人们对于人的本质理解的普遍现实的世界观。而这一世界观直接孕育于基督教教义的原罪论:在这个世界观中人先在的不是自身同一的、自足的肯定性存在,而是带有“原罪”的自身分裂的——灵性、善性的自我与罪性、恶性的自我。佛洛伊德称之为原我和本我——否定性存在。在这里任何人天生即是有罪的,他们的罪先天的来自其祖先亚当夏娃对上帝的背叛,他们在现实世界的所有使命就是克服罪性、恶性的自我向灵性、善性自我的回归,向上帝的回归,即自我救赎、自我证明之旅。而这种回归或自我证明同样是不能在自身之中完成的,必须付诸于对象性的行为,也就是说人的本质规定只能在对象性的存在中获得,这也就是黑格尔所理解的“劳动”是人的本质规定或者说人是伦理的存在的真实意义。而这种人的本质的对象性规定,必然是以主、客体的先在割裂为前提的,是以人一主体对对象世界一客体的认识、改造、征服和占有为条件的。从文化学的意义上说,这是一种外超越型的世界观。这一世界观无疑是西方资本主义精神或科学理性原则的真正发源地,也是资本运动的真正现实的推动力。关于人的本质的对象性存在的观念使西方社会的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客观对象上(主要是自然界),这与东方社会关注现实生活的人伦秩序是有显著差别的。在启蒙时代,由于受到进步思想和自然科学发现的影响,人们普遍相信“存在着不仅控制物质世界,而且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按照这一设想,他们开始将理性应用于所有领域,以便发现种种有效的自然规则。他们使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受到理性的检验”⑤。在此,深入地考察和分析这一现实世界观,对于我们理解现当代西方社会同样是会有所助益的。

其次,是“实体”作为资本运动的逻辑表达的历史内涵。“实体”是黑格尔哲学辩证法思想体系中的核心概念,更是其概念辩证法运动的第一推动力。

第一,“实体”在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体系中不是作为概念运动的一个环节而存在,而是作为概念运动的普遍方法发挥作用的。即把绝对精神、绝对观念、理念等等逻辑概念实体化,是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又一秘密。按照通俗的理解这种实体化的方法就是把历史注入精神,把现实注入观念。因此,也造就了黑格尔哲学的丰厚的历史感。也是最早系统化表达了逻辑和历史相一致思想。然而,当我们把黑格尔的“实体”化方法与资本的现实运动相联系时,我们看到的是秘密不在黑格尔,而在资本本身。我们考察了资本运动在现实历史中的表现后,看到的是:资本在本质上不是以具体的物的形式存在,而是以一种普遍的权力形式存在并发挥作用的。马克思一再明确指出资本不是直接呈现给我们的货币、机器、生产资料等,而是一种普照的光,是一种特殊的以太,是一种普遍的权力。在历史上资本正是以一种普遍权力的形式幻化和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此,我们看到的是资本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与实体在黑格尔哲学辩证法思想体系中的作用有着异曲同工的相似性。这当然不是偶然的巧合。进而当我们把资本与人的本质存在相联系时,则实体即主体就是当然要发生的逻辑的演进。而最后的结局也必然是:资本完成了对现实世界的征服,而实体化的绝对精神则完成了对观念世界的征服。

第二,“实体”的第二个历史作用是弥合“自我意识”和“物自体”的二元分裂,把世界纳入资本的现实统治。从理论的现实层面看,黑格尔的“实体”概念的提出和构建是直接针对康德哲学的“自我意识”与“物自体”的二元分裂。对于康德哲学的二元论和怀疑主义色彩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反思哲学关注的焦点之一,特别是在现当代的西方哲学思潮中甚至超出了对黑格尔的关注。我们认为康德哲学的二元论和怀疑主义的历史内涵无疑是丰富而深刻的,它将为我们分析批判资本主义的理性原则、分析批判所谓现代性,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当然,我们这里的任务还是要回到资本的现实运动中来,把康德二元论思想植入资本主义特定阶段的历史背景之中考察,我们看到的是资本的现实正以自然法规的铁律无情摧毁旧时代、创造新时代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带给人们的心灵和思想的震憾同样是巨大的(亦如我们所感受到的)。也就是说康德的二元论和怀疑主义是传统的前资本主义社会向现代资本主义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精神世界的真实写照。对这种时期人们精神生活现象可以给出无数解读,但这里无疑包含着:对传统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的留恋,对自由独立的留恋,同样也包含着对现代化、工业化、物质化社会,对自由独立被物质化、异化的疑虑、拒绝和逃离,即拒绝物化、拒绝资本化。而这则与资本运动的现实原则相背离。因此,在理论上弥合“自我意识”与“物自体”的二元分裂,就成为黑格尔“实体即主体”的真实历史内涵:即一切与资本运动相背离的,也是与历史进步相背离的,因而也是非现实的,是必然要被克服的。

关于黑格尔哲学辩证法思想更为深入系统的历史分析和现实批判,以及对其逻辑体系的进一步解构,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期待着理论界同仁的介入,这里仅就其辩证法思想的整体性质及我们的态度作一初步的粗浅的说明。

第一,黑格尔哲学辩证法思想是西方基督教世界现实世界观的系统化理论表达,其中潜在的以主客体分裂为前提的人的否定性存在状态,即是现实的,也是理论的,都是不可避免的。在理论上如何打破这一魔咒,马克思以犹太族裔和无神论者的身份或非上帝选民的身份,为我们奠定了基础,开创了道路。但是,正如现当代西方哲学思潮(从尼采、叔本华以来)的反形而上学努力,在现实世界观的笼罩之下收效甚微。可见理论想逃离现实是多么的困难。然而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能做什么呢?

第二、黑格尔哲学辩证法思想是西方现代自由资本主义的理论体系和意识形态。黑格尔把最切近,同时也是最丰富的概念硬说成是逻辑在先的规定,决不仅仅是思辨者意淫的需要,把资本主义原则构建为现实世界运动的逻辑在先的前提性设定,而世界历史的全部使命就是向这一前提和原则的辩证回归,虽然是螺旋式的上升,但前提是无法更换的。因此,资本主义永恒存在历史终结了。但真实的历史事实是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第三,关于黑格尔哲学辩证法思想的理论态度。亦如我们在现实中无法拒绝资本,同样地,我们在理论上也无法完全拒绝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事实上自“五四”运动以来,伴随着西方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入,辩证法思想作为一种认识和分析客观事物的思维方法,已为我们所普遍接受,并成为我们现实之中重要的思想传统之一。同时,黑格尔的哲学辩证法思想作为人类历史发展的阶段性思想成果,无疑也具有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功能。但是对黑格尔的哲学辩证法思想保持理智的清醒和反思的批判同样是更为重要的。其一,要剥离黑格尔哲学辩证法思想的本体论和方法论的不同含义,也就是说它不能成为我们的科学世界观,也就是说,从我们的现实立场来理解,辩证法不具有本体性和自决性(自己决定自己的运动),更不能理解为人的实践活动。我们可以辩证地认识和分析客观事物,但人的实践行为不具有辩证性。把黑格尔哲学辩证法思想不加批判地理解和接受为科学的世界观,必然导致我们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陷入相互矛盾的境地,即一方面我们在理论上无法跳出这一思想的逻辑陷阱:按照黑格尔的理解,在伟大的辩证法思想面前,要么皈依、要么是非现实的;另一方面必然导致我们在实践中无法确立改革和发展的原则和方向。其二,要警惕黑格尔哲学辨证法思想的神秘主义泛神论倾向,正如我们前面所涉及的在西方哲学思想的发展中基督教上帝的推动,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西方历史上每一次的思想解放都是与关于宗教信仰的批判相伴生的,其中最为重要、最具历史意义的当属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从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的理性的神灵附体到黑格尔的“泛神论神秘主义(如实体即主体,绝对的无限的运动等),到尼采的上帝死了,到海德格尔的意志强人等等都无不闪现着上帝的身影。反过来说,不能理解基督教思想的哲学是不能被接受为西方社会的主流思想,更不能成为其意识形态的。黑格尔哲学是真正的基督教哲学。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则是真正属于东方的。

参考文献: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72,人民出版社,卷一,第30页。

②.《淮北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10期,《论黑格尔哲学的历史前提和逻辑起点》。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72,人民出版社,卷二,第109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72,人民出版社,卷二,第110页。

⑤.【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2006,北京大学出版社,第516页。

    进入专题: 辩证法   资本   实体   世界观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外国哲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79068.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