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以来,政府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政策措施不断加码。尤其是一些地方政府频频出招,救急之心异常迫切。四川、广东、福建、山西、云南、贵州等多省出台了稳增长措施,地市一级刺激力度或许更大。四川有“16条”(《促进当前经济稳增长的十六条措施》),成都有比四川省更多的 “成都22条”。黑龙江“65条”(《黑龙江省促进经济稳增长的若干措施》)亮出了“悬赏式”刺激措施等等,甚或还有一些剂量更大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心情可以理解,但再急也得有章法。应急不一定非得“出手成章”,但也不能不按“套路”出拳。“正规”地说,政策措施要尊重经济规律。
首先要思考的是,经济为什么增长,为什么不增长?按照经济学常识,经济增长是靠四个轮子推动的,增长的发动机必定安装在四个轮子上: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资本以及技术变革和创新。人力资源包括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一般认为劳动力的质量是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现代经济发展表明,自然资源并不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日本这样几乎没有什么资源的国家经济发展得很好,一些资源条件优越的国家陷入了“资源诅咒”陷阱。资本包括机器、厂房这样的有型资本,也包括知识产权等无形资本,也包括社会资本,资本是在经济增长过程中逐渐积累形成的。技术变革是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资本是内含一定技术的生产手段,自然资源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得到更多、更好、更有效率地利用。所以,长期来看,经济增长政策是考虑如何促进技术进步。
如果没有技术变革,经济增长仅仅是靠资本积累、增加劳动,只是靠原有的生产技术增加工厂的数量,最后的结果就是“产能过剩”,经济增长最终会停滞。马克思说,固定资本的更新是经济周期的物质技术基础,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同时也说明,经济周期有它的客观性,有上升就有收敛。用拉斯·特维德的话说是“逃不开的经济周期”。著名的经济学家卢卡斯和普雷斯科特认为,经济周期波动“对社会而言代价不大”,更重要的是去关心提高整体生产率的增长速度而不是平顺经济波动。短期内稳定经济的举动会对长期增长前景带来不利影响。这些观点是不是“正确”,值得研究。
增加劳动投入很重要,投资也很重要,它们都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但都比不上技术进步更重要。公共政策如何促进经济增长呢?只有政府设计出健全的法治框架,有力地保护知识产权,在此框架内拥有广泛的经济活动自由(如投资、创业、要素流动等)时,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促进技术变革。劳动力、资本、产品和思想的自由市场,是创新和技术变革的最肥沃的土壤。理论和实践都证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无论是“胡萝卜”还是“大棒”,都很难解决鼓励技术创新的根本问题。因为政府不能用行政命令简单地强迫人们多思考或变得更聪明。“需要是发明之母”,市场竞争是创新的最基本动力,根植于开放社会和自由市场的企业精神和企业家精神是技术创新的永不枯竭的源泉。
在这个基础上,政府应该采取促进技术供给的政策推动经济增长。具体地说包括:支持基础科学、工程学和技术开发等活动,建立强大的专利系统、提高预测能力、完善成本—收益机制、实施税收优惠等财政政策;鼓励外国企业投资促进本国的技术进步;降低企业研究开发的资金成本、疏通融资机制等等。
上面说的主要是从供给端讲的长期增长政策。可能有人说,“火烧眉毛顾眼前”,要紧的是眼前的经济下滑如何应对。岂不知,一个接一个的短期政策效应的积累就是“长期政策”,积重难返。增长经济学家鲍莫尔说,宏观经济分析和政策如果仅仅从短期的角度出发将成为 “一个坐落在流沙上的建筑。”
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政策是短期的需求政策。但值得我们反思的是,我们是不是误解或误用了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政策?凯恩斯主义的宏观政策主要是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分为两种,一个是补偿政策,一个是汲水政策。补偿政策是“全面”地干预,反向调节景气变动,经济过热和萧条时都可以使用。经济过热时政府增收减支,经济萧条时政府增支减收,调节的是包括消费和投资在内的全部社会需求。手段不仅包括公共投资,还有所得税、消费税、转移支付、财政补贴等。
汲水政策也是宏观干预政策,但只是在经济萧条时使用,工具只是政府投资,而且投资规模不能“超额”,要适可而止。汲水政策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填空”,用政府投资填补民间投资减退时的“空档”;一个是“水引子”,在这段时间内启动和活跃民间投资,诱导经济复苏。民间投资恢复活力、经济实现自主增长之后,政府就不再投资或缩小投资规模。
那么,我们现在用的是补偿政策还是汲水政策?恐怕还是应该搞清楚。理论上不清楚,政策上就很难说。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要求,我们更需要的恐怕是汲水政策。而且,更重要的是“去行政”的市场化改革,管住政府这只手,放开市场这只手。因为无论是补偿政策还是汲水政策,都是以市场经济的自发机制为前提的,这是最关键的。
经济政策的附带效应是有利于市场机制的发育完善,还是刺激计划经济体制的回归和强化?这是非常值得注意的。“地方政府公司化”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目前地方政府以宏观调控的面目再向前台迈进一步。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即使摸清了脉,看准了病,下对了药,副作用也得高度警惕,至少应心中有数。如果是“有病乱投医”,病都没看准,药也没少吃,不但没治病,反倒添病了。方向搞不对,跑得越快,离目标越远,再想返回来越难。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