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薇:评估昆明事件之后的中国治疆政策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845 次 更新时间:2014-05-07 14:23

进入专题: 昆明事件   新疆  

靳薇  

 

昆明火车站3.1事件之后,又发生乌鲁木齐4o30火车站暴恐事件。两个月之间,同样的惨剧在中国的西南西北重复上演。事态恶化的惯性,还会持续多久?昆明之后,我们做了哪些修正完善以避免更多类似的事件发生?这些措施是否奏效?

昆明火车站暴恐事件发生后,全国各地的公共场所加强了安保措施,公安、武警的身影在街头、车站、机场常常可见,一些城市的武警还佩枪巡逻。五一前夕,中国多个地区密集在公共场所进行处突防暴演练,安保人员、特警、武警、航警、边防、专业处突人员均参与其中。这些行动,既是操练长期处于和平环境的武装人员,更是增加震摄。

安保力度的增加,客观上或许减少了暴恐犯罪的机率,但是,还是没能阻止乌鲁木齐惨案的发生。4月30日的新疆,习近平刚刚结束视察,又近五一,安保理应十分严密。高压严防之下,歹徒在火车站仅用四秒就完成砍人、引爆等暴行,可谓防不胜防。这提醒我们,目前的铁腕手段,仍然难以杜绝此类分散的、个体化的暴恐行动。

习近平视察新疆,亲赴暴恐事件的源头南疆地区,展现了领导人直面问题、深究根源的决心和诚意。此行对新疆问题会产生若干的影响,其中有三个方面值得关注。

第一,经济发展方式将出现变化。习近平在新疆指出:必须让群众有事干、有钱挣、有盼头。他特别提到南疆发展应因地制宜,发展可覆盖绝大多数农户的粮棉、果业、牧草、畜牧业。这可能表明,最高领导人已经意识到之前将发展重心主要放在大项目、资源产业的发展方式,并未真正造福当地民众,并未能增加就业机会,因而没有能够实现"源头治理"。如果真正能引导新疆的经济发展方式、援助新疆的诸多资金项目转向以"惠民"为主,技术和资金多扶持农牧业、果业、初级加工业等当地人容易受益受惠的小项目,南疆民众就业增加收入提高,能共享发展的成果,那宗教极端势力的蛊惑煽动也就失去了听众和跟随者,暴恐活动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第二,双语教学将出现变化。对此问题,长期以来有不少讨论,但习近平将之定位于"反恐维稳、维护安定团结和改善新疆各族人民切实利益"的高度,确属罕见。作为大多数国家国民教育一部分的双语教学,既鼓励保存发展本民族的语言文字,也鼓励学习本国通用的语言文字,对帮助少数民族青少年融入社会、创造就业机会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但值得注意的是,双语教学有自己内在的规律,并不以行政长官的意志为转移。必须具备足够数量的、能够同时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通用语言文字进行教学的老师,才有可能大范围推进、开展双语教学。因此,当务之急是尽快培训师资,如果在此问题上搞"跨越式发展",不尊重科学不遵从规律,势必欲速则不达。而且,双语教学也要尊重民众的选择权,已所欲也不能强施于人。双语教学若能循序渐进,的确可以造福南疆的少数民族尤其是青少年;也可以使普通民众、知识分子免除"消灭维吾尔族文化"的恐惧,减少逆反对抗。

第三,宗教管理方式或将有所变化。宗教问题是新疆问题的核心关键点,习近平此次视察也并未遗漏清真寺。不久前习近平访问欧洲时演讲曾提及:佛教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实伊斯兰教也是许多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但目前在许多人眼中似乎成了暴恐的渊薮。新疆的地下经文班,长期以来是极端宗教势力培养、训练暴恐后备力量的温床,政府一声令下,关闭所有的经文班,禁止阿訇、毛拉私自带徒授经。全区以前有四所培养伊斯教职业宗教人士的经文学校,亦关闭只余一所。

但搜查、关闭措施毫不奏效,地下经文班和政府玩起了猫和老鼠的游戏。其屡禁不止的根本原因,在于广大穆斯林家长希望自己的子女学点基本的伊斯兰经文知识。他们认为,作为穆斯林应该懂得基本的经文知识和宗教礼仪,做礼拜和参加葬礼、婚礼等,穆斯林必须口诵经文。民众有宗教需求,寺院也有补充职业人员的需求,地下经文班应运而生。堵后门,但没有开前门,给了极端势力可趁之机。应该满足人们的需求,在报刊、电视、网络上讲授基本的经文知识和宗教礼仪知识,在初中、高中开设宗教知识选修课。

宗教问题是解决新疆问题的钥匙之一。能否提高宗教事务的治理能力,发挥宗教的正向功能,减少刚性行政带来的对抗,是对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应该认识到,宗教也是民生需求的一部分,物质主义不可能消灭或取代宗教,经济发展中要关注民众的精神需求。

总而言之,民生、文化与宗教,是新疆问题的核心关键。期待一个和谐的新疆、和谐的中国。

本文作者靳薇是中央党校民族宗教理论教研室主任。


    进入专题: 昆明事件   新疆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政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74573.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