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发布《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13/2014》报告称,2013年中国公共财政收入达到12.9万亿元,人均宏观税负接近万元,社科院专家称按照财政收入这个最小口径来衡量宏观税负,这个水平已经不低了。
人民日报随即刊文引用财科所专家的话说,"人均税负过万"的概念和说法不准确,应该叫做人均财政收入过万,也就是政府财政能为每个人花的钱,经换算成可比价美元后,实际上只有美国、日本这些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低得可怜。
中国人民顿时错乱了,到底是低还是不低?曾艰难理解过"结构性减税其实是有增有减","宏观税负和具体企业税负没有太大关系"等等专业新词和新奇解释的人,现在又多了个纠结:人均宏观税负和人均财政收入是一回事吗?
常识告诉我们,凡是和13亿人沾边的,多大的数值经平均后都变成小数目,反之多小的负担一加总也成了大麻烦,这是中国国情。好吧,那么"人均财政收入"不难理解,把12.9万亿公共财政收入除以13亿,每人近万元。
这意味着两个含义,从字面上讲相当于2013年每个人向各级财政国库贡献了1万元,但要看到,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GDP)56万亿元经13亿人一平均,每个人创造的财富也就4万多元,政府财政拿去近1万元就是近四分之一,近三年这个数字还要更高,其中有一年达到28%,如果公共财政里再算加上前几年未纳入口径的土地出让金,那么跟发达国家应该在差不多的水平线上,美国和日本这个数字在30%左右,确实不低了。
所以,单纯比较人均财政收入的高低,是没有教育意义的,应该比较高低的是"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即宏观税负,即使拿人均数值相比也应该叫宏观税负,并非什么"人均宏观税负",因为分母相同已经抵消了。进一步说,要计算更具体的个体税负,只能按企业投资、运营、增值、所得以及个人所得、财产等微观角度来逐项比较,囫囵除以13亿人从而得出"人均税负过万"的结论是不科学的。
当然,从支出角度看,人均财政收入也是有含义的。如果政府花的钱每一分都用在民众身上,人均财政收入当然意味着每人可以享受的公共服务有多少,1万元确实有点低了。但现实是,政府投资和政府消费挤占了大部分财政支出,真正用于教育、医疗、住房、民生福利这些国际公认的公共服务领域的钱,占比还是太少。
有专家做过统计,即使把科技、农业、水利等基础研究和基础设施的投入都算上,中国近几年在公共服务上的财政支出比重还是太小,不超过30%,仅算狭义的福利支出,甚至还不到10%。1万元本就很低,再从里面挤出两三千元作为每个国民的福利,无论是和过去比还是和国外比,似乎都不怎么拿得出手吧?所以,中国的人均财政收入不是"能用"于福利的可支配额度太低,而是"想用"于此的实际使用比例太低。
更何况还有未纳入口径的土地出让金,一面从统计数据的名义上降低了福利投入,一面在实际生活中用高房价削减了国民福利。此时宣称中国不能走"低收入、高福利"道路,争论宏观税负和财政收入孰高孰低,岂不让国民寒心?
非常感同身受民间学者对中国宏观税负问题的担忧,也同样理解官方研究机构对中国财政吃紧状况的捉急,但能不能停止打口水仗,回到常识,回到国民最关切的全部真实家底和实际负担层面,而不仅仅是解释对自己有利的一方面。要知道,推动全面改革的先决条件就是达成国民共识,而其首要的一条就是向国民清楚明白地展示和解释现状,让国民知情。做不到这一点,何谈改革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