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政府将北京天安门10.28事件定性为暴力恐怖袭击案件之后,美国CNN新闻网10月31日发表了一篇头条文章《Tiananmen crash: Terrorism or cry of desperation?》,文章质疑中国政府的这一定性,认为该事件更像是“在中国巨大发展机器边缘一个挣扎的民族仓促组织的绝望呐喊”。
此文一出,当然引起中方的批驳。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随即表示,美国媒体的这种行为是对恐怖分子的纵容,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中国主流媒体也纷纷反击,指责CNN的“双重标准”和对恐怖分子的“同情”。
就此事而批判CNN没问题,也很容易,但却偏离了问题的要点。CNN是个民间媒体,该文又是某学者的个人看法,标题用了疑问句,结尾加了免责声明,已经是层层切割了;尽管含义很清楚,倾向性明显,但最多也就是美国部分民间人士的一种不同意见。
有不同意见,属正常情况,中国政府的任何行为,都要求全世界一致同意,也不可能。当然,中国外交部借此机会表明态度,间接地向美国政府传递信息,也合乎外交手法。一个回合,有来有往,也就到此为止了。
真正的问题,其实是在这个问题的反面。
反过来想一下,假如没有任何异议,在中国政府单方面宣布此案为恐怖袭击之后,美国和西方各国立即同声附和,齐声喊打,并准备积极配合中国政府展开反恐行动……果真如此的话,会是好事情吗?
众所周知, 在反恐领域,中国政府与美国政府长期保持合作。中国认为恐怖主义是国际社会的公敌,历来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完全同意美国在中东地区针对伊斯兰极端势力采取的反恐方式。
对于美国借反恐之名侵犯他国主权、在反恐问题上采取“双重标准”的做法,中国持批评态度;对于美国自九一一事件以来长达十多年的反恐战争的总体成效,中国也持否定看法;这也就意味着,即使中国最终也大规模卷入了针对伊斯兰极端势力的反恐行动,也一定不会采取与美国类似的反恐手段,踏上与美国一样的反恐之路。
美国十年反恐,越反越恐,因此而引发的民族对立、文化战争乃至文明冲突,都比反恐战争之前更深更烈,这已是不争的事实。由此可见,企图依仗军事、经济甚至文化上的多重优势,强行压垮宗教极端势力的抵抗,彻底解决文明冲突的问题,达不到目的。作为世界第一强国的美国,倾其国力未能遂愿,就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抛开其他繁杂问题,这一教训的最根本之处在于:民间教权对国家政权的归顺和权力让渡,在基督教世界是一个已经解决的问题,而在伊斯兰世界是一个从来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若不顾这一基本现实,过于相信现代化的力量,强行按照现代国家的模式改造伊斯兰社会,就会失败。
新疆有庞大的伊斯兰社会,境内多达10个少数民族信奉伊斯兰教,信众人口超过千万。
在新疆长达千年的伊斯兰教传播历史上,出现过多个伊斯兰政教合一政权,也多次爆发“圣战”。与其他地区的伊斯兰社会一样,无论在哪个历史时期,直到今天,也没有根本上解决教权与政权之间的冲突问题。这同样也是中国政府面对新疆问题时的一个基本估计。美国是全球现代化进程的领导者和推动者,其反恐战争的经验教训带有普遍性。
当然,新疆毕竟不同于中东。虽然新疆在地理上更靠近中亚和南亚,但自西汉以来,政治上主要是归顺中原政权,尽管受到长达千年的伊斯兰教影响,但在分分合合之后,最终在18世纪成为了清朝的一部分。由此可见,在新疆伊斯兰社会与中原儒教社会之间,虽有政治冲突但融合大于冲突,虽有文化排斥但吸引大于排斥,这是中国政府处理新疆问题时的主要优势所在。
如此看来,围绕中国政府在新疆的反恐,中国虽然恼火美国的“拆台”,但其实更不能欢迎美国的“站台”。美国的伊斯兰政策是失败的政策,其反恐也是失败的反恐,中国必须按照自己的方式维护新疆的长治久安,并逐步实现新疆伊斯兰社会的现代化。
如此看来,倒不如感谢一下那位名叫肖恩 R·罗伯特( Sean R. Roberts)的文章作者,尽管非他本意,但他的文章确实提醒了人们,非常有必要将中国在新疆的反恐与“美式反恐”区别开来。中国即使高高举起反恐大旗,也不能效仿美国,中国必须在新疆走出一条自己的维稳之路。
作者为香港中国力研究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