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军:历史虚无主义的迷惑性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761 次 更新时间:2013-09-18 17:25

进入专题: 历史虚无主义  

杨军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我国泛起,以20世纪90年代初“告别革命”论提出为标志,至今有愈演愈烈之势。其秉持的历史观和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的“创新”言说,正对当代中国需要树立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产生着釜底抽薪的效用,必须高度重视,积极应对。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泛起、蔓延的背景

任何社会思潮都是一定的社会现实在思想领域的反映,通常是从知识分子群体发端,然后推向一定的社会层面。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泛起和蔓延,是20世纪90年代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和国内思想环境变化的产物,也是一批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宣扬的结果。

首先,以唯心史观为基础的西方思潮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泛起提供了思想资源。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与西方文化交流的扩大和深入,以唯心史观为哲学基础的西方思潮日益对我国学术界产生影响。特别是后现代主义史学思想,否认人类社会普遍规律的存在,否认历史学的客观性和科学性,认为历史只是历史学家主观的构建物,给我国一些学者认识中国近现代历史提供了新的理念和方法,以致有观点认为中国史学的出路在于后现代史学;而20世纪 80 年代欧美史学界出现的否定一切革命、鼓吹改良思潮,否定革命的必然性和革命成果的积极意义,特别是否定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认为十月革命是职业革命家精心策划的阴谋等,则对我国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泛起起到推动作用。

其次,20世纪90年代国际格局发生深刻变化,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泛起的现实基础。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巨大挫折,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低潮,国际上从不同角度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攻击、诋毁盛行一时。而另一方面,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全球化迅速发展,显示了资本的强大能量和西方大国控制世界的能力。在整个世界呈现“资”强“社”弱的态势下,我国一些知识分子在反思中国近现代历史时,放弃唯物史观,日益形成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否定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否定中国共产党的态度和观点。

其三,自由主义在我国的发展为历史虚无主义泛起和蔓延创造了有利氛围。自由主义在20世纪初登陆中国,随着政局变动起起伏伏,一直未在民众中形成势力。20世纪80年代后,它利用我国思想解放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机,大势发展,日益成为颇有影响力的思潮。自由主义以“西化”中国为目标,在经济上主张私有化和发展市场经济,在政治上要求多党制和宪政法治,在价值观上宣扬西方“普世价值”。出于否定当代中国现实社会制度和理论指导的需要,一些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努力从中国近现代历史中寻找依据和支撑,主张重新解说中国近现代史、清算革命谱系,不仅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泛起创造了思想氛围,也确定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旨趣和核心观点。

其四,在改革开放中我国思想领域发生深刻变化,人们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增强,对各种思潮的包容度在不断提高。在整个社会追求创新、关注创新的条件下,人们普遍对新理论、新话语有较多的心理期待,对反传统、反主流的言行持欢迎、包容或者无所谓的态度。我国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各种问题,引起人们普遍的焦虑与不满,也使人们容易认同、接受否定现实的理论观点,这都在客观上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各种言说提供了空间;同时大众文化的发展、互联网的迅速扩展,又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蔓延提供了多种表达方式、载体和渠道。

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20多年的时间里一直在发展,日益突破知识阶层的小圈子,对普通大众的思想和心理施加影响。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主要观点及其危害

历史研究是在一定历史观指导下的思维活动。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要“祛魅”,“还原”历史的真实,“重评”近现代中国历史,首先是历史观的变革。它否定唯物史观及其对历史研究的指导意义,认为唯物史观是机械的历史决定论,已经过时,主张用历史选择论取代唯物史观。认为以往近代史研究的最基本的理论原则、体系框架等,都值得从新的角度去检讨和推敲;反对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社会形态学说、历史发展客观性理论等,主张用人性分析取代阶级分析,以树立一种超乎阶级性的新的评价标准;倡导历史研究应该“价值中立”,要坚持“超然的客观主义态度”,这种态度就是承认西方社会发展道路为“人间正道”,把现代化预定为“西化”,以此为圭臬衡量中国近现代历史中的是与非。

相应地,在研究方法上,历史虚无主义以历史选择论为指导,以假设为前提,从既定的目的出发而不是从历史事实出发,根据一些历史细节、现象和新发现的材料,主观臆断历史发展的应然和可能的结局;不是把历史事件、人物、制度、思想等置于历史场景中加以分析,而是脱离特定历史条件,颠倒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结论,做非此即彼的评判;不是从整体上、从联系中去把握历史事实,不是从错综复杂的各种关系、各种因素相互作用中把握历史的潮流和主要线索,而是以点概面、以偏概全。总之,在“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名义下,根据需要剪裁历史。

于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关于中国近现代史就有了以下观点: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而近代以来中国革命的发生不是历史的必然,也不是唯一的选择,是少数人(革命家)心血来潮的鼓动;“中国革命是对现代化的破坏”,“辛亥革命搞早了,搞糟了”;西方国家入侵给中国带来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现代化的机遇,有利于中国发展,抵御西方侵略是盲目排外;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走社会主义道路是“误入歧途”;“好人不好”,革命志士和共产党领袖或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或野心勃勃、不择手段,或贪财好色、利欲熏心;“坏人不坏”,慈禧、袁世凯、曾国藩、李鸿章等有政治智慧、懂策略、爱国、有责任、有担当;1949年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袖犯了很多错误,对中国的发展进步没有贡献;抗美援朝、社会主义改造等都不应该进行,等等。

这样近现代中国的历史就被“还原”成一个充满血腥杀戮、盲目排外、革命者肆意妄为、社会道路选择和制度政策设计错误连连的过程,从而抹杀了近代以来无数志士仁人为民族独立解放所作的奉献牺牲,以及中国共产党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所付出的艰辛和取得的成绩,解构了马克思主义史学关于中国革命性质及意义、社会发展道路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论证,抽掉了当代中国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依据。由此,历史虚无主义与自由主义相应和配合的旨趣显示出来。同时也说明,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本质上不是学术思潮,而是意在否定我国现实社会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的政治思潮。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蔓延,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产生这样的影响:其一,它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随意剪裁和解释,引导大众重新建构起符合其核心观点的历史认知,造成人们在历史知识方面的混乱、价值观方面的混乱和对待中国近现代史的不严肃态度;其二,它向社会大众提供一套完全不同于主流意识形态的关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话语体系,引导大众怀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撒谎”,从而消解大众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其三,它否定当代中国基本政治制度的历史根基,否定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发展的历史贡献,抹黑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放大中国共产党在实践探索中出现的失误,逐步瓦解大众对我国政治制度的认同和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

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若干误读

当前,在学术界和普通大众中还存在对于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误读。有观点认为,根本就不存在历史虚无主义思潮,那些关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新观点、新结论,是根据新的史料或者采用新的方法研究得出的,不是对历史的虚无;有观点认为,历史虚无主义的那些核心观点只是几个读书人在书斋里获得的心得,一些影视剧重说历史、戏说历史,主要是满足大众的娱乐需要和获得商业利益,都不必“上纲上线”、与意识形态联系在一起;还有观点强调历史研究应该创新和多元化,不应迁就意识形态和现实政治的需要。出现这些不同认识有多种原因,在此主要说明以下方面:

第一,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迷惑性。当前,我国大陆还没有一部公开、集中、系统阐述历史虚无主义基本理论的书籍。其各种核心观点,包括对唯物史观的否定、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重新评说,散见于专业研究成果、通俗历史读物、网络博客、文学影视作品等等之中。貌似缺乏系统的理论,却使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能够在这种分散的表达中逃过监管;它戴着学术研究、理论创新的面具,挟“学术自由”、“言论自由”的口号出现在知识阶层中,掩饰着它的政治意图和意识形态色彩;它利用符合大众心理和娱乐习惯的文化消费形式,把核心观点转化为感性的影视形象和抓人眼球的通俗文字,通过互联网、影视作品和通俗读物等向社会大众传播,使人们在轻松娱乐中接受它的潜移默化。可以说,就隐蔽性和迷惑性而言,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超出了其他社会思潮。

第二,“淡化意识形态”观念导致人们对意识形态领域问题的麻木。近些年来,“淡化意识形态”观点颇为流行,受其影响,很多人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交锋、对各种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视而不见。其实“淡化意识形态”本身就是一种意识形态,所谓“淡化”是选择性的,只是淡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淡化马克思主义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这无非是为其他意识形态争得话语地位和空间。在对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纠正了过去极“左”时期的泛意识形态化、动辄上纲上线的错误,但却走向另一个极端,即弱化对研究价值取向的关注,把一些明显具有意识形态性的思想言论转化、淡化为一般性的学术意见。在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已然明示反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后,仍然无视其实质和政治要求,当做一般性的学术问题来对待,就是对它的放任。

第三,对学术创新的理解有偏差。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学术创新是学术的生命,是学术研究的本质要求。但近些年来,“创新”一词已被滥用,“创新”也被视为举手之劳。在历史研究中实现创新并非易事,需要史家在德、才、学、识上具备相当素养,需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通过充分占有研究史料、运用新方法和拓展视野,对纷繁复杂的历史过程进行多方位和多角度的细致思考,解决前人无法侦知的问题。历史虚无主义根据特定的政治需要,以价值遵循替代事实判断,脱离客观历史事实,背离最起码的客观性标准,对历史进行剪裁、重塑,从而颠覆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关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全部结论,这不是创新,而是臆造。

化解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误解,不能仅仅停留在政治话语层面作价值批判,而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理研究,通过理论阐释、史料分析、实证研究、文本分析等进行全面的透视,并通过一定的渠道,以生动多样的方法和手段向社会传达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批判研究的成果,以去蔽去惑,帮助社会大众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史实,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作者为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

    进入专题: 历史虚无主义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历史学 > 史学理论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67802.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人民论坛9月下(总第417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