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近日,欧盟经济社会委员会会同马达里亚加基金会举行反腐败议题的国际研讨会,讨论中国反腐败经验,促进国际间的反腐败经验交流。与会者一致认为,中国的反腐败努力和经验十分重要。中央纪委常委、秘书长崔少鹏阐述了近年来中国执政党和政府反腐败的决心、努力、成绩以及相关经验。观察者网择要翻译发表本次研讨会的主要观点,以飨读者:
崔少鹏首先感谢研讨会主办方马达里亚加基金会,使中国的纪检机构有机会向各方介绍中国共产党反腐败的有关情况,并共同探讨反腐败这个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难题。
崔少鹏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在反腐败、反压迫斗争中诞生的,从建党之初就把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作为自己的鲜明政治立场。特别是在当前情况下,作为一个拥有8200多万名党员,肩负着带领中国13亿民众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大党,中共上下都清醒地认识到,不把党员尤其是各级负责人管理好,不把腐败这个问题解决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和判断,中共十八大坚持和重申在腐败问题上的一贯立场,强调不管是什么人、不论权力大小、职位高低,只要触犯执政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都要严厉惩处,做到官员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崔少鹏表示,中国共产党的纪律检查机关承担着党内监督、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的重要职责。他愿意向与会者介绍中共反腐败的做法。
第一,采取多种措施及时发现和揭露腐败。腐败行为具有隐密的特点,用什么样的办法、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及时地发现腐败问题,是反腐败工作首先要面对的问题。中国反腐败实践中,发现和揭露腐败问题的途径和渠道主要有5种:
一是信访举报。中国从中央到地方设立了统一的举报受理机构,负责收看来信、接待来访;建立了中央、省、市、县四级统一的举报电话和举报网络,24小时接听、接看有关信息,并在重要的门户网站设立了统一的监督举报专区,接受公众举报。每年大约有40%的案件线索来自于信访举报。
二是新闻媒体尤其是互联网等新兴媒体曝光。中国有专门人员负责从媒体上收集、梳理分析相关舆情,及时报送有关负责人或案件检查部门。比如,中国目前有5.6亿互联网用户,有4.2亿智能手机用户,微博客、微信、社交网络等在公众生活中广泛运用,2010年—2012年新媒体上曝光156件腐败问题,纪检机构注意从中发现重要线索,及时进行调查处理。陕西省安监局原局长杨达才、重庆市北碚区委原书记雷政富等案件,就是通过网络举报反映出来的。
三是巡视。中国在中央和省一级建立了类似“钦差大臣”那样的专门力量,他们深入到地方和中央机构,通过明察暗访发现问题,重点是发现干部贪腐问题。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委员、中共上海市委原书记陈良宇,中共山东省委原副书记、青岛市委原书记杜世成等案件,最初就是通过巡视发现的。
四是在查办案件中发现其他案件线索。就是在查处一个腐败案件时,注意发现这个案件之外的案件线索,这被称之为案中案、窝案、串案。这样的线索来源大约占到查办案件的7%左右。
五是司法机关和行政执法部门等移送的案件线索。比如,审计部门在审计中经常会发现一些线索,他们会把这些线索移交给纪检机构,以便作进一步的核查,这类线索来源大约占到20%左右。
第二,毫不手软地惩治腐败分子。崔少鹏强调,依法依纪查处腐败案件是反腐败最重要、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毋庸讳言,中共内部还存在着腐败现象,甚至有的领域还比较严重,个别人的腐败问题相当恶劣。面对这种形势,中共在惩治腐败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3个方面的措施:
一是抓早抓小。中共提出不要把小毛病养成大问题,就是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一旦发现某个官员有些小问题、小毛病,这些问题可能够不上违法、甚至够不上违纪,但是有违纪违法的苗头和倾向,或者是打个擦边球。在这种情况下,组织就及时提醒、告诫,使他们悬崖勒马,不至于小错酿成大祸。
二是坚决查处腐败分子。对腐败分子、腐败问题,纪检机构发现一个坚决查处一个,从不姑息。纪检机构针对一个时期腐败现象发生的特点,确定工作重点,严肃查办腐败分子,形成强大的震慑力。比如,当前纪检机构就以查办领导机关和各级官员违法违纪案件为重点,着重查办官员滥用职权、贪污受贿、腐化堕落、失职渎职的案件。过去10年,每年受到党纪处分的党员在13至14万左右,其中县(处)级以上官员5000人左右;2012年,纪检机构查处县(处)级以上官员4698人,移送司法机关961人,包括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委员、中共重庆市委原书记薄熙来,铁道部原部长刘志军等一批大案要案。中共十八大闭幕不久,就查处了四川省委原副书记李春城案件,现在正在查处的省部级领导干部还有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刘铁男、安徽省原副省长倪发科、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郭永祥等案件。
三是注重解决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纪检机构在坚决查处大案要案的同时,也查办了一批涉案人员职级不高但涉案金额巨大、影响恶劣的腐败案件,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老虎”、“苍蝇”一起打。
第三,积极做好预防腐败工作。《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很重要的一个思想,也是国际社会在反腐败方面达成的一个重要共识,就是要在坚决打击的基础上进行广泛有效的预防。为此,2003年,中国提出了反腐败国家战略,建立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年,中国颁布了《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这是第一个反腐败5年规划。目前,新的5年工作规划正在抓紧制定中。在预防腐败方面,目前的主要思路和举措有:
一是大力推进各项改革。中国反腐的一个重要思路是,通过改革,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的干预,进而减少权力寻租的机会。比如,中国从2002年开始推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过去的10年中,分6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2497项。2013年,本届中国政府提出,要在过去的基础上,再削减三分之一以上、近600个行政审批项目。到现在短短3个多月的时间里,就已经分3批取消和下放164项行政审批项目。通过这项措施,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大大减少了权力寻租机会,有效防止了腐败问题的发生。
二是防止利益冲突。中共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明确官员的从政道德标准,对各级官员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私自从事营利性活动、违反规定干预和插手市场经济活动等作出规定。比如,中共规定不允许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宴请以及旅游、健身等活动;再比如,规定不准领导干部允许、纵容配偶、子女在本人管辖的地区和业务范围内个人从事可能与公共利益发生冲突的经商、办企业、社会中介服务等活动。这些规定规范了官员的从政行为,促进了从政道德建设,对于预防腐败问题的发生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是加强对权力的制约监督。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中共把权力公开透明作为制约监督权力的重要方法,通过实行各类公开制度,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中共在基层组织全面实行党务公开,覆盖率达到95%以上,地方组织的党务公开工作也正在积极探索;政务公开已经成为中国各级政府施政的一项基本准则,在中央国家机关和省、市、县、乡镇政权机关全面推行,2012年各级政府共主动公开各类政府信息3500多万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通过举行各种形式的听证会来充分听取群众意见;中共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全国31个省(区、市)共设立2912个政务服务中心,极大方便了群众办事。通过实行这些公开制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公众监督权力,推进了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
四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中共在这些年的反腐败实践中,一方面通过对腐败案件发生的原因等进行剖析,发现体制机制制度上存在的漏洞和问题后,有针对性地制定规章制度,完善体制机制,防止问题的再发生。另一方面,中共注重把那些经过实践证明行之有效、比较成熟的好办法好经验,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近10年来,中共和中国政府制定的涉及反腐败的重要法律法规制度有600多部,各省(区、市)制定和修订法规制度3000多部。经过多年努力,初步形成了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反腐败和廉政建设法律法规制度体系。
第四,加强反腐败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共和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反腐败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主张在尊重主权、平等互利、尊重差异、注重实效的原则下,与世界各国、各地区和有关国际组织加强合作。目前,中共中央纪委和国家监察部已与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反腐败机构开展了友好交往,与68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106项各类司法协助条约。2005年,中国批准加入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积极参与反腐败国际合作机制,并与有关国际组织和国家建立执法合作、司法协助、人员遣返、涉案资金返还等机制,国(境)外缉捕追逃、防逃、涉案资产返还等工作也都取得了很大进展。
崔少鹏指出,为了反对腐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付出了巨大努力,有效遏制了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有力维护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得到了人民的拥护支持。同时,中共也清醒地看到,当代中国正经历着空前广泛的社会变革,这种变革既给中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带来了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包括腐败问题。中共和中国政府坚信,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和法律制度体系的完备,以及各方面事业的进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完全能够依靠自身力量把腐败减少到最低程度。在这个进程中,中共和中国政府愿意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政府和政党在反对腐败方面的有益做法和经验,进一步加强反腐败国际交流和合作,与世界各国一道,为建设一个公正廉洁、和谐美好的世界而努力奋斗。
本文全文将刊载在2013年《社会观察》杂志8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