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东:更应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是我们自己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6572 次 更新时间:2008-07-17 18:12

进入专题: 中日  

王小东 (进入专栏)  

近现代的中日关系,自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战败,基本上是由日本主导的,中国只是被动的接受而已。作为敌人,中国都不太够资格,日本的假想敌是苏、美、英。至于中国,是个考虑如何安置的问题。究竟是把中国作为相对弱小的盟国,还是纯粹的仆从国,抑或是殖民地,纳入日本的全球战略,是当时日本的战略家们殚精竭虑考虑的一个问题。最后的结果是日本的军部占了上风:把中国作为殖民地。最终要把中国作为殖民地,但究竟是立即把中国全境,至少是华北,都化为殖民地,还是先消化好东北,其余地区以后再说,也是当时日本的战略家们殚精竭虑考虑的一个问题。最后的结果是日本的军部的少壮派占了上风:立即把中国全境化为殖民地。但其间是有争论的。日本的一些贵族元老政治家是主张慢慢来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军部的杰出的战略家,9.18事件的主要策划者,石原莞尔,和其他军人不同,也是主张慢慢来的。七七事变时,他主张“不扩大”,主张把日本军队撤到山海关之外,但最终的结局是日本军部的主战派占了上风,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

我为什么要回顾这一段中日两国的关系史呢?因为在中日关系中,我们中国人老是在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句话肯定没有错,日本人肯定会完全同意的。问题是怎么一个“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中日战争中到底应该吸取什么经验,日本人也许与中国人有很大的不同。

我们中国人在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是大致有两个意思。一个是从利益的角度出发的:你看,你们日本人侵略中国,最后挨了原子弹,战败了,不是也很吃亏吗?下次不要再吃这种亏了。我们中国人老挂在嘴边上的所谓“日本人民也是侵华战争的受害者”,大致就是这个意思。一个是道义角度出发的:日本侵略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按有西方人发明的更时髦的流行说法既是“反人类罪”,这是坏事,人不应该干坏事,所以你们下次不要干了。

对于从利益角度出发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日本人也许会有另一种吸取教训的方式。他们也许会想,如果当时日本的对华政策没有被日本的少壮派军人所劫持,而是按照杰出的战略家石原莞尔的主张办,今天会怎么样?他们也许在想:如果是那样,全面的中日战争不会爆发——中国人当时已经认头了,除了东北抗日联军的小股的游击队,中国的正规军采取的是“不抵抗”政策,东北是已经吃住了的地方;苏、美、英会不会干涉呢,估计这种可能性极小,因为对付德国已经使他们自顾不暇了,只要不把他们的在华利益赶尽杀绝,他们也许还要讨好日本呢!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完全可以坐山观虎斗,如果是德国赢了,日本是德国的盟国,是战胜国,如果苏、美、英赢了呢?在完全看清形势的情况下,反戈一击,卖了德国,日本还是战胜国,也许还可以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凡尔赛和约那样,让列强正式承认日本的在华利益,对于东北的吞并;如果是那样,则东北有可能今天还在他们手里,华北有可能也到了他们手里——至少是日本人在华北有极大的特殊权益;如果是那样,日本有可能今天已经超过了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号超级大国;唉!当时要是听石原莞尔的就好了,都是那些少壮派军人欲速不达惹的祸。我们敢说日本人不会这样去“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吗?其实,一般的日本人恐怕连这一步教训都不屑于吸取,他们吸取的主要教训仅仅是不要惹美国。

至于从道义角度出发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日本人就更有另一套标准了。他们之中的很多人都认为,太平洋战争是日本人领导亚洲各民族摆脱西方列强奴役的一次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人不懂事,不配合,不接受更为优秀的日本人的领导,结果是自惹灾祸,还让日本人功亏一篑。我在日本留学时,很多日本同学便是这种想法,他们在做老师安排的作业时,公开表达这种想法,而且我听说,现在持有这种想法的日本年轻人更多了。

我想说的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好,道歉(日语是用“谢罪”这两个汉字)也好,在日本人那里所起的真正作用很可能和我们中国人希望起的作用很不一样。21世纪的石原莞尔很可能在骂那些顽固不化右翼分子:你们这些笨蛋!道歉有什么?中国人要道歉,我们就道歉,把他们先安抚下来,让他们的反日情绪逐渐消散,难道不是更有利于日本在亚洲逐步恢复类似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那样的主导地位吗?这些东西影响不了日本未来的走向,影响不了日本未来的对华政策——至少是并不大可能产生有利于中国的影响。

展望未来,日本必然要走向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这是一个经济大国,一个科技高度发达领先的国家的必然发展趋势,谁也拦不住。指望日本人自己的道义感会遏制自己走向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的想法实在是太幼稚了。那么,指望美国人呢,指望美国人来遏制日本呢?美国人当然不会喜欢日本人爬到他们的头上去,但美国人一直表现出很希望日本来做亚洲的头,成为亚洲秩序的头号维持者,而战后的日本人早已学聪明了,他们也不会谋求爬到美国的头上去——谁说日本人不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呢?

弱者总是希望强者会被另一个强者所遏制,甚至希望强者自己良心发现,自己的道义感会遏制自己。前者是可能的,但往往不是按照弱者所希望的方式;而后者则纯属一种幼稚的梦想。

更应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恰恰是我们中国人自己。抗日战争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了,那些惨痛的经历我们中国人早已淡忘了。我们不再为救亡而奋起,取而代之的是稍有所成便沾沾自喜、耽于安逸,而自己的安全则委让于强者自己良心发现——还不仅仅是中日关系。古人云:“燕雀争善处于一屋之下,子母相哺也,??焉相乐也,自以为安矣。灶突决,则火上焚梁,燕雀颜色不变,是何也?乃不知祸之将及己也。”让我感到不安的是,我们中国人的眼光似乎并没有超出燕雀太远。

不要误解,我并没有把中日关系的未来看得很悲观。“中日友好”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但其前提不是日本人良心发现,而是我们中国人自强自立。所谓“友好”之事,只能存在于两个基本上对等的强者之间,强弱悬殊,则“友好”无间隙可以立足。这一点,我们中国人实在有必要“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进入 王小东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中日  

本文责编:zhangchao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政治学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6425.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