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的资深研究员和全国石油委员会委员,担任过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委员的能源市场经济学家菲利普•弗勒格(Philip Verlger)就当前的石油危机发表看法。他说:今年世界上出现了两个新的主要角色,影响到全球的能源需求,这就是中国和印度。上世纪90年代,这两个国家的能源消耗只有每天350万桶,占全球石油消耗的5%。但是13年后,也就是2003年,这两个国家的石油消耗量翻了一番,在全球石油消耗中所占的比例超过了10%。显然,弗勒格将当前石油危机的原因归结为中国和印度的石油消费的大规模增长。
但近十多年的世界石油产需总量数椐并不支持这样的观点:1993年世界石油生产和消费量分别为3187.0百万吨标准油和3139.3百万吨标准油,产需平衡差额为48百万吨标准油;2003年世界石油生产和消费量分别为3697.0百万吨标准油和3636.6百万吨标准油,产需平衡差额为60.4百万吨标准油。十年间,世界石油生产总量和消费总量保持着产量略大于消费总量的大体平衡。如下表所示:
1993-2003世界石油生产、消费量
单位:百万吨标准油
年份 世界石油生产量 世界石油消费量 产需平衡差额
1993 3187.0 3139.3 48
1994 3235.0 3198.5 36.5
1995 3278.9 3246.3 31.7
1996 3373.9 3322.7 51.2
1997 3472.9 3398.0 74.9
1998 3540.0 3416.9 12.4
1999 3468.0 3485.1 -17
2000 3604.4 3526.1 78.3
2001 3585.7 3538.2 47.5
2002 3561.7 3562.6 -0.9
2003 3697.0 3636.6 60.4
(根据BP 2004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数据整理。)
即使到2004年第三季度,世界石油供需形势仍是供给大于需求,其供需平衡差额6、7、8月分别为1.1、1.8、0.8百万桶。这说明两点:
一、近十多年的亚洲能源消费并没有造成世界石油的生产与消费总量的失衡,当然也就谈不上是亚洲能源消费增长造成当前的世界石油危机。
二、2004年底高居50美元左右的石油价格,并不是所谓世界石油总供给与总消费失衡所致,更不是所谓亚洲消费量增大而致,而是由于世界石油资源在确定的国际配置体系中,以亚洲为主动力的石油需求中心与以西欧北美为主的消费重心相分离所致。
二战前后世界能源“需求中心”与“消费重心”统一于欧美国家并摆动于欧美之间。上世纪90年代后,亚洲崛起造成亚洲能源需求强劲增长,并使世界“需求中心”与“消费重心”逐渐出现分离的趋势。这正如饥饿的人有巨量需求但不一定有巨量消费。这种需求与消费的分离,正如粮食供给充足,也能造成成粮食价格上涨,进而造成饥荒———这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在《贫困与饥荒》一书中得出的重要结论。
目前,在世界石油供给总量仍大于需求总量的情况下,人口最多、石油需求最旺盛的亚洲地区却不拥有更不能控制相应的可用于消费的石油存量。这种有需求而无相应消费供给量的现实,是当前石油价格上涨的深层原因,而产生亚洲国家这种能源需求与消费相分离从而消费“权利失败”的根源,恰恰是由于西方国家不惜通过战争强力垄断的不平均的国际能源配置体制。
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关于饥饿问题的理论有助于我们理解当前的石油危机。他说,“要理解饥饿,我们必须首先理解权利体系,并把饥饿放在权利体系中加以分析。”饥荒产生的原因不在于供给不足而在于穷人的“粮食权利”失败。他认为“粮食权利所反映的是一个人或一个家庭可支配的最大粮食数量,实际消费量可能小于这一数量”,“一个人之所以挨饿,要么是因为他没有支配足够食物的能力;要么是因为他拒绝使用这种能力。权利方法(entitlement approach)所重视的是前者发生的可能性,而不考虑后者发生的可能性。”
石油消费也是一种权利,而目前这种可支配大量石油份额的权利多集中于西方国家,而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亚洲国家在能源需求增长的同时,其支配石油份额的消费“权利”却在反比下降的现实,应当是我们理解当前能源价格高居不下的钥匙。
来源:2004年11月09日03:23深圳《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