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牢把握改革的根本目的和方向
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首先需要进一步明确为谁改革和朝着什么方向改革,即明确改革的目的和方向。
关于改革的目的,在改革开放之初,理论上就是明确的。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我们改革经济体制,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这种改革,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进行,只应该促进而绝不能损害社会的安定、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和国家财力的增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就是要使社会财富越来越多地涌现出来,不断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我国30多年来的改革正是因为坚持了这样的目的,才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取得了巨大成就,这是有目共睹的。
但是在改革的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矛盾。当人们的收入水平都有提高但提高的幅度差异较大,甚至超出承受能力时,人们对社会分配公平的诉求就成为社会矛盾的热点和焦点,如果解决得不及时或者不好,就可能引起严重社会后果;当全社会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同时新的物质文化需求增长时,人们对社会正义的要求、文化的要求、道德的要求、公共服务的要求就成为社会矛盾的热点和焦点,如果解决得不及时或者不好,也可能引起严重社会后果。面对这样的情况,牢牢把握并坚持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显得比任何时候更加重要和必要。
任何忽视甚至偏离改革根本目的的认识和举措,都会对改革造成伤害,产生严重的后果。所以十八大进一步明确强调: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这是对改革目的的坚持和发展。
改革的方向与改革的目的应该具有一致性,目的确定了,方向应该向着目的前进。经过反复探索,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党的十八大重申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这就为排除种种干扰、使改革朝着既定目标前进提供了重要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人民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这不仅在西方国家的经济理论中没有,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政治经济学中也没有。改革之所以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是因为它既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对于促进生产力发展、满足人民需要的优势,又有利于发挥市场经济对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潜力,符合中国国情,有利于实现改革的目的。而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也就是在改革中坚持了改革为了人民、为人民而改革的根本目的。
在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的问题上,存在两种值得注意的观点。一种是只讲市场经济取向不讲社会主义制度基础;另一种是只讲社会主义而不讲发展市场经济。前者忽视或者放弃了社会主义,虽然可能在某一阶段经济发展了,社会财富增多了,但财富集中到少数人手中,大多数人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不能很好地得到满足。后者只讲社会主义而不讲发展市场经济,很可能使经济发展失去效率,改革走回头路,也不可能达到改革的根本目的。要实现改革的根本目的,就一定要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既不僵化保守,也不改旗易帜,而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道路。
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深化改革
党的十八大指出: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那么,依靠谁去继续走这条必由之路,深化改革的动力来自哪里?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推动社会前进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和由此引起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当生产关系不适应或不完全适应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不适应或不完全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时,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就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是发展的动力,这种动力来自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对生产力发展的反作用。但从根本意义上说,生产力发展是推动社会前进的根本动力,从而也是推动改革的根本动力。生产力的发展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由此就提出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要求,所以改革才有了必要和可能。这是我国始于1978年持续至今的改革逻辑的真实写照。
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从根本上说,推进深化改革的深层次动力还是来自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自然科学家比较多的看法是,世界范围内新的科技革命正在酝酿发生,其中以信息、智能、绿色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技术将会大量地被应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量。目前,全球范围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很大程度上都由此引起。在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一个关键时期,由于世界的变化和科技的发展,持续多年以资源投入为主的经济发展方式已不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这就需要加强科技创新,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创造新的发展动力。正是适应这样的世界科技发展潮流和国内发展模式转变的要求,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把科技创新摆在了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创新,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进行的,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在今天,人民群众是改革的主力军。任何时候,改革都必须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首位,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深化改革,只有这样,改革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有一种看法认为,改革的阻力来自既得利益者,既得利益者不愿意深化改革。这种看法对既得利益者的界定不甚清晰,弄得不好有可能把改革动力误为阻力。其实在我国,人民群众是30多年改革的既得利益者,也是深化改革的拥护者和积极参与者,改革的真正阻力来自那些不是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而攫取改革利益的人。
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核心选择深化改革的着力点
明确了深化改革的目的、方向和动力,接下来的关键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重,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选准深化改革的着力点。从人民群众对生产发展、民族复兴、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改革已有的基础与实际出发,需要在五个方面着力深化改革并取得突破:
一是深化所有制领域的改革。在进一步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应着力深化国有制改革,提升国家所有制的效率和效益。既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使国有资产不仅仅为使用这些资产的企业,更要真正为全体人民群众带来利益;又要破除垄断,公平竞争,推动国有资产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二是深化分配领域改革。在进一步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基础上,着力解决收入分配不公和由此带来的收入差距过大问题。调整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结构,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调整国民收入再分配结构,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
三是深化宏观领域改革,着力解决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问题。加快改革财税体制,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构建地方税体系,形成有利于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建立公共资源出让收益合理共享机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完善金融监管,推进金融创新,维护金融稳定。
四是健全现代市场体系,着力妥善处理市场与政府的关系。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转变政府职能,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是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地发挥市场作用的前提。
五是加强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和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建设的协调与配合,使之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协同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