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上午,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主管的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在京举办“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理论研讨会”,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的专家学者及相关同志共同参会。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常修泽在会上发言。
常修泽说,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关于新阶段改革的一点思考。这几天大家看到了,不到40天,一个多月的时间,改革骤然升温。而且前面大家看到,要求要拿出一个改革的总体规划,包括总体方案、路线图、时间表,改革的问题已经摆在我们面前。
常修泽介绍,今年上半年我完成了一个报告,题目叫做“十八大后的中国改革战略探讨”。这篇研究的题目后来改成“未来十年中国改革战略”在《人民日报》公开发表了主要内容。我们下一步改革的视野,应该有一种什么样的视野。我提了九个字:见天光、接地气、立人本,上中下。
第一,见天光。我这个“天光”指的是人类发展的趋势,就是当今天下的趋势,我觉得有两道天光,提供各位参考。第一道天光,现代市场经济,当今世界,找不到比市场经济更有利于资源配置的体制机制。有人说计划经济,根据我的研究,一个计算问题解决不了,第二个利益问题解决不了,更重要的是对人的发展问题解决不了。因此,我们反思这些问题保持很冷静的态度,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基本的方向不能动摇,而最近几年,我们国家在一部分地方、一部分部门,有动摇。第二道天光就是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美国前年爆发华尔街运动,它告诉我们什么?就是告诉大家即使是像那样所谓民主的国家,也存在着一个不公正的问题。因此我想,追求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是人类的潮流,是当今世界的潮流。因此,这两道天光要看得很明白,而且要把这两道天光结合起来。
第二,接地气。一个就是国情,第二个就是民意。我今年沿着小平同志20年前的路线作了一个实地考察,摸老百姓的脉,老百姓现在期待什么,结果是,第一,老百姓非常厌恶腐败,而且腐败的程度相当严重,绝不是渲染。第二,老百姓对于社会分配不公有反感。第三,老百姓反映公民的权利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因此我在那个报告提出,一腐败,二分配,三公民的权利,是当今的所谓地气,下一步的改革能不能接上这个地气,这是需要深思的。
第三,是立人本。我建议下一步的改革一定把人的发展作为根本的导向,讲人本针对什么?第一,针对物本。我认为我们这个社会物本主义相当厉害。一定要克服实际存在的物本。第二,讲人本,在当前还有一个克服官本位。我们很多单位是官本位,是行政化的趋势。第三,讲人本不要走到民粹主义路上去,要拒绝民粹。我们国家一方面需要防止和反对权贵主义,另一方面,也要防止民粹主义。这个东西不利于从根本上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全局利益。
下一步怎么操作,就是下一步整个国家的改革的战略或者路线图,我认为是20个字,这就是经济转型、政治变革、社会共生、文明交融、天人合一。我有三句话,
关于社会共生:
第一,穷人不能再穷,必须遏止这个贫困化的现象。第二,富人不能出走。标志就是富人出走率怎么样,中国现在的富人出走率这么高,难道不值得我们自己反思吗?我们的政策、我们的方略是不是有问题?第三,中产必须扩大,来实现这个协调。
当前到了2012年底,面对2013年,三个问题我提出来。
第一个问题,怎么样增强改革的实质性。现在改革提了几个性:宏观性、战略性、系统性或者叫协调性。我建议,最高决策当局明确提出来改革的实质性。我觉得实质性问题是当前我们老百姓和我们这个时代最期待的东西,要有实质性的突破。从实质性来说,我觉得我们中国的改革到了今天,用朱镕基同志的话,到了壮士断腕的时候了,今天要砍这些烂掉的手,或者不合理的脚,我们还来得及,这正是保住我们党、我们国家的头和脑,否则它会贻害全身,会伤及全身,这是第一个怎么样寻求实质性。
第二个怎么样找到突破口。要改下一步,实实在在,突破口就要像以色列的灌溉一样,我们要滴灌,而不是大水漫灌。突破口在哪里?我建议大家一个一个领域的研究,比如我从事经济领域研究,我建议把推进垄断性行业的改革作为经济领域改革的突破口,其他领域,有的专家都在,咱们可以研究,一个一个地突破,真正地攻坚克难,而不是一个口号。我研究了前年的垄断性行业领域里面的固定资产投资,最后的结论是,民营资本在这些领域投资只有百分之几,最高的百分之十几。所以我们要做些实际的工作。
最后一个,很难办也是必须要办的事情,就是怎么样打破现行的固化的利益格局的掣肘,或者这个利益格局的羁拌。很多部门现在是被利益所束缚,问题是更高的层面,怎么打破这个利益格局,这是我们需要研究的。这个问题不解决,下一步的改革推进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