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缉思:“9·11”:困境与矛盾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5886 次 更新时间:2008-07-14 10:49

进入专题: 911  

王缉思 (进入专栏)  

***美国陷入新的战略困境

(美国这样的现代社会“易攻难守”,但很容易被破坏和骚扰,人们对灾难的心理承受能力低。恐怖分子采取的破坏手段代价不高,用小刀劫持飞机、在公共场所埋放炸弹、在自来水里下毒、在地铁站施放毒气等等,把政府当局和公众搞得草木皆兵。)

骇人听闻的9·11恐怖事件遭到除伊拉克以外的世界各国政府的一致谴责,美国即将采取的军事打击也得到不少国家的支持和配合。但是,对下一步美国的外交和军事行动来说,处处都是陷阱。

美国前国防部长施莱辛格9月23日在洛杉矶时报撰文指出,美国如果轰炸或用地面部队进军阿富汗,可能正中本?拉登的下怀,因为空中轰炸对恐怖集团的损害有限,但造成的平民伤亡和难民逃亡会使伊斯兰世界更加仇视美国,让美国在国际社会陷于孤立;而地面进攻则可能使美国重蹈20多年前苏联军事占领阿富汗的覆辙。另一方面,如果美国迟迟不能对恐怖组织及其基地进行有效的打击,会被世人视为“纸老虎”。军事行动上的进退两难,是美国的战略困境之一。

美国一直指责伊拉克、叙利亚、伊朗、利比亚等国政府支持恐怖活动。美国媒体透露,在策划下一步军事行动时,美国国防部副部长沃尔福威茨等人力主借机对伊拉克等国实施军事打击,以显示美国的实力和决心。以国务卿鲍威尔为代表的“谨慎派”,则坚决反对这种打击一大片的做法,担心在伊斯兰世界埋下更多的仇恨种子,也担心伊斯兰国家中的温和派政府难以抵挡激进派的压力。布什总统在9月20日的国会演讲中,反复强调美国尊重伊斯兰信仰和广大穆斯林,打击的只是一小撮恐怖分子。但是,一旦美国在阿富汗得手,谁也不敢担保它不会把矛头转向别的国家,继续执行偏袒以色列的强硬中东政策,从而继续一场旷日持久、名副其实的“文明间冲突”。实际上,许多穆斯林人士都怀疑美国的战略目标就是要永远压制伊斯兰世界的兴起,维持美国的霸权地位。如何在“打击一小撮”的同时避免得罪一大片,此为美国的战略困境之二。

奉行一意孤行的“单边主义”,是现任布什政府的外交特色。按理说,9·11事件应当是敲响了单边主义的丧钟,因为布什政府为反击恐怖分子,不得不寻求多边合作,甚至不得不牺牲一些其他方面的利益和原则,例如取消在印度和巴基斯坦进行核试验之后对它们进行的经济制裁,和中国、俄罗斯等国商量以部分妥协换取支持。然而一部分美国决策者仍然担心联合国等多边国际机制束缚美国手脚。布什总统宣称别国“要么站在我们一边,要么站在恐怖主义一边”,同冷战时期以对苏联的态度划分敌友的思维定式如出一辙。既认识到自身力量有限,谋求广泛的国际支持,又难以舍弃单边主义,时时显露傲慢的霸权心态,是美国面临的战略困境之三。

9·11事件后,以伊斯兰极端势力为核心的国际恐怖组织一夜之间就成了美国最大的安全威胁。但是,过去几年美国一直关注的核扩散、导弹技术扩散,以及决心要建立的导弹防御系统,难道通通都要放在次要位置上?反导条约还要不要终止?大力发展太空武器、裁减军队数量、压缩航空母舰等传统武器装备规模的计划,还要不要付诸实施?“军事部署东移”、牵制中国等方面的战略调整,要不要重新考虑?原定即将出台的新的国家安全战略,很可能因9?11事件而胎死腹中。所谓“非对称”、非传统的安全威胁到底有多大,如何应付,是美国新近陷入的战略困境之四。

其实几年以来,一些美国安全问题专家一直在探讨国家安全战略的重大调整。他们认为,苏联那样的传统敌国不复存在,今后也难以再现,而非传统性的攻击将成为美国在21世纪的最大梦魇。在全球化的新条件下,像美国这样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是“易攻难守”的。这种社会很难被征服但很容易被破坏和骚扰。其特点是政治权力分散而公共设施集中,信息公开程度高,而人们对灾难的心理承受能力低。恐怖分子采取的破坏手段可以花样翻新且代价不高,如用小刀劫持飞机、在公共场所埋放炸弹、在自来水里下毒、在地铁站施放毒气等等,把政府当局和公众搞得草木皆兵。相比之下,传统社会的政治权力集中而社会设施分散,信息隐秘,人们对灾祸的心理承受能力高。对在传统社会中扎根的恐怖分子,“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起不到多大效果。布什总统发誓要“击败在全球活动的每一个恐怖组织”,不过是为了鼓舞士气、口头上解恨而已,完全不可能做到。

不少美国有识之士都了解,恐怖主义的根源决不仅仅是伊斯兰极端主义,还包括种族冲突、宗教与文化隔阂、贫富悬殊、教育落后、资金流动失控等种种因素,而且美国国内也不乏恐怖活动的土壤和诱因。一怒之下耀武扬威,发动多少次军事行动,都解决不了“治本”的问题。有人问道,如果把在海外大动干戈所花的财富和精力用于“治本”,比如把即将扔到阿富汗的炸弹换成空投粮食,是否更有利于铲除恐怖活动的土壤?然而这样的冷静思考如同空谷足音,无力将美国从当前的战略困境中解脱出来。

一方面是恐怖分子的残暴,另一方面是美国报复行动将带来的生灵涂炭,接下去可能是仇恨加剧,新的恐怖分子制造更可怕的灾难……。这一恶性循环将持续多久,有谁能够预料?

***对美国社会的震撼

(保守思潮、排外情绪可能上升:加强各种安全管制,限制移民,增加军费,不惜代价攻击恐怖活动基地。自由派则主张在国内善待少数族裔,缓和矛盾,在外交上少树敌,谨慎使用军事力量,发挥联合国的作用等等。而美国政治的主流,仍然是在两端之间取其中。)

许多人将9·11恐怖事件同珍珠港事件相提并论。其实,这次恐怖事件对美国人安全感的损害要远远超过珍珠港。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已经达到它军事力量的极限,没有一个国家有能力对美国本土实施有效突袭;冷战时期出现了美苏之间的“核恐怖”,但毕竟美国没有遭到直接攻击。9·11惨案活生生地告诉美国人,美国对外发动进攻而本土不受袭击的历史永远终结了。美国政府宣告“21世纪的第一场战争”,即“美国的新战争”从此开始。没有人知道这场战争能否终止,何时终止。

平心而论,美国到底是一个成熟的资本主义法治社会。重大灾难发生之后,行政当局、国会、公共传媒都基本保持了镇定和秩序,社会表现出相当强的内部凝聚力和爱国精神,教会也发挥了社会中介和心理平衡器的作用。不过,另一方面,这次恐怖事件对美国社会的强烈震撼远远没有结束,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刚刚开始暴露出来。

首先,整顿内部与打击外敌的矛盾。虽然到目前为止,劫机作案的嫌疑犯绝大多数是从境外潜入美国的穆斯林,但有的已在美国潜伏了几个月、几年,甚至10年以上,不受约束地在美国接受驾驶飞机的训练。美国的治安措施显然是漏洞百出,也不排除有美国公民充当内奸、同恐怖分子相互策应的可能。正如一位美国前外交官所说,“恐怖集团决不单单是躲在洞穴里打手机那些家伙,还包括深藏在美国、德国和其他国家社会内部的整个网络。”

在内部清理整顿和追究事故责任刚刚开始、漏洞究竟有多大还不清楚的情况下,就匆忙向外用兵,当然会顾此失彼。万一在对外征战还没有成果的情况下国内再次发生恐怖事件,后果更不堪设想。为加强国内治安,布什政府于9月20日宣布成立内阁级别的“国内安全局”,负责协调包括国防部、司法部、运输部、能源部、中央情报局等在内的政府机构的国内治安工作。在某种程度上,国内治安比对外用兵更难取得效果。

其次,打击恐怖主义同国内种族、宗教、文化多元的矛盾。据一个美国伊斯兰组织统计,9月11日到24日,美国穆斯林和阿拉伯人遭受歧视和打击的事件发生了600 多起,其中谋杀4起,60座清真寺受到攻击。一位锡克族美国人仅仅因为长相装束像穆斯林(锡克族成年男子戴包头巾)而惨遭枪杀。9月21日,有三名来自中东的旅客(其中一名是美国人)要搭乘西北航空公司的一架班机,已接受了严格的安全检查,但部分旅客和机组人员表示同这些中东人同乘一架飞机有不安全感。西北航空公司竟然因此而拒绝这三位旅客登机。据说此类事件已经发生了多起。一位少数族裔气愤地说,制造俄克拉何马爆炸事件的是美国白人麦克维,怎么没有听说过那次事件后对白人男子格外警惕?

美国公民中的穆斯林从1970年的50万剧增到目前的约700万,其中黑人约占40%,阿拉伯和南亚移民约各占30%。阿拉伯血统的美国人绝大部分集中在洛杉矶、底特律等大城市。人们不大知道的是,只有23%的美籍阿拉伯人是穆斯林,其余人信奉天主教、新教和东正教。种族和宗教问题是美国社会中最为敏感的问题。布什总统最近使用了“十字军东征”(crusade)一词来表示镇压恐怖组织的决心,激起国内穆斯林的强烈反应。在打击恐怖主义的行动中,美国主流社会同伊斯兰教徒、少数族裔的相互猜忌可能加深,对美国社会的凝聚力是严重的考验。

第三,加强社会控制同维护公民权利的矛盾。这一矛盾同种族、宗教关系是紧密相连的。如果上述歧视少数族裔的事件主要发生在民间的话,社会控制同公民自由的矛盾更多地涉及到法律和公共政策。同时,政府不得侵犯受到法律保护的公民权利,是美国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之一。这次恐怖活动发生后,许多美国人都在思考,为了社会稳定的需要,要不要牺牲部分个人自由、隐私权、新闻自由?例如,是否应当要求每个人外出时随身携带公民身份证件?对治安部门搜身、搜查车辆和住宅、调查经济收支的权力的限制是否应当放松?这些都是极易引起争议的问题,其结果涉及到美国政治和社会的发展方向。

在新的反恐怖主义法案中,司法部长阿什克罗夫特提出的加强对洗钱活动监控的建议得到多数人的拥护,但他要求扩大执法部门在监听电话、检查电子邮件等方面的权力,则受到强烈抵制。他还提议,对于未经起诉就予以拘捕的移民,其羁押时间可以延长到48小时,在紧急情况下可以更长;对涉嫌支持恐怖活动的外国人,可以随时驱逐出境。布什政府还在考虑是否废除25年以前制订的不得暗杀国外敌对分子的禁令,因为不许暗杀本·拉登这样的人显然是太束缚手脚了。但是,这些建议都会遭到国内一些人权组织和自由派人士的反对。

第四,吸收外来移民和排外情绪、加强移民限制的矛盾。美国社会的对外开放给它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新移民提供了急需的廉价劳动力。在加利福尼亚州,仅去年一年6万多外国留学生交纳的学杂费就高达7亿美元。但在恐怖事件后,反对移民的浪潮迭起。布什政府给800万非法移民以合法身份的考虑和辩论,已经无限期推迟。给外国人发放的入境签证将会收紧,种类可能减少。由于一个劫机嫌疑犯是持学生签证进入加州的,该州参议员范因斯坦建议将给外国留学生发放签证的工作暂缓6个月。今后美国政府对外国留学生的限制,几乎肯定会增加。

第五,“战争状态”、强化治安与复苏经济的矛盾。一方面,美国政府已经公开向恐怖组织宣战,媒体每天都在讨论这场“美国的新战争”,甚至有人称之为“第三次世界大战”。另一方面,政府又希望老百姓摆脱战时心理。布什总统说,恐怖分子的目标之一就是打击美国经济和人民的信心,为了挫败敌人的计划,必须尽快复苏经济,回到正常的工作岗位。布什亲自带领内阁成员乘坐航班,以显示对航空安全的信任。但是,公众对战争迫在眉睫的感觉,政府强化治安的措施,媒体不断报道的9·11伤亡惨状、恐怖分子的新威胁、恐怖活动的新手段,都使恢复消费者信心的努力大打折扣。在近期内,对外军事行动、对内加强戒备同刺激经济景气是不可能几全其美的。

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军工产业开足马力,罗斯福政府要求人民勒紧裤带,定量供应粮食、汽油、轮胎,动员全国资源投入战争。在这场“新战争”中,敌人是手中只有刀枪的秘密组织,增加军火生产毫无意义,布什政府要求人民做的事情是掏出钱包,放心投资。美联储再次调低短期利率,布什政府通过了用于刺激经济的400亿美元的一揽子计划。共和党人借此国难要求进一步降低税收。但是,财政部长奥尼尔和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都担心新的减税方案和用大笔开支刺激经济的措施,从长远来看弊大于利。在史无前例的“新战争”提出的经济挑战面前,美国并没有现成的方案可供选择。

可以预料,在痛定思痛之时,美国政界保守派和自由派的两大营垒会提出不同的政策主张和思路。在一段时间内,保守思潮、排外情绪可能上升,主张加强各种安全管制,限制移民,增加军费,在外交上搞强硬的单边行动,不惜代价攻击恐怖活动基地,等等。自由派则主张在国内善待少数族裔和新移民,缓和矛盾,在外交上少树敌,谨慎使用军事力量,寻求多边合作,发挥联合国的作用等等。两种主张都能从这次恐怖事件的原因和后果中寻找依据,而美国政治的主流,仍然是在两端之间取其中。

尽管9·11恐怖事件对美国的重创是全面的,长期的,但要断言美国从此将一蹶不振,或相对衰落,尚为时过早。由于美国在世界经济和政治中所处的特殊位置,美国经济的重创也是世界经济的挫折,很难想像哪个国家的经济能够从中获益;美国的不安全感,正在传染给西方发达国家和许多其他国家。然而这种影响决不是单向的。美国要想从这场灾难的废墟上重建自信和形象,必须同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合作,接受人类文明原则。

进入 王缉思 的专栏     进入专题: 911  

本文责编:linguanbao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关系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967.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