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缉思:《美国政治思想》导读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6960 次 更新时间:2008-07-17 18:14

进入专题: 美国  

王缉思 (进入专栏)  

我一向坚持认为,学习国际政治应当以政治学为基础,就像学习国际法以法学为基础、学习国际经济以经济学为基础一样。但是,国内大学里的学科设置,一直到国家级单位进行的社会科学学科分类,都没有把“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国际问题研究”放在政治学的架构之中。这种情况,使学生和研究人员不容易接触政治学中的很多基础知识,如政治思想史。这恐怕是所谓“国际问题研究”的著述往往缺乏深度的原因之一。北京大学出版社《世界政治与国际关系原版影印丛书》的编者独具慧眼,把《美国政治思想——从起源到二十一世纪的读本》(American Political Thinking: Readings from the Origins to the 21st Century)列入本套丛书,让国际政治的学生和学者有机会更多地读到“原汁原味”的美国政治思想,是为推动学科建设做了一件很好的工作。因此,虽然我对美国政治思想知之甚少,还是愿意斗胆为本书写一篇导读。

本书编者、美国政治学家艾萨克(Robert Isaak)在前言中声称,他选择这本美国政治思想选读是要消除一种普遍印象,即美国政治思想就如同培育它的美国社会那样稚嫩与实用(第 V页)。谈起美国政治思想,人们首先想到它是西方政治思想的一部分,或者是西欧的(特别是英国的)政治思想在美国的延伸。毫无疑问,美国的思想和文化深受欧洲传统的影响。但它在两百多年的历史上又孕育出独特的政治思想,孕育出一种美国人普遍接受的主流意识形态。美国早已发展出十分成熟而稳固的联邦制、两党制、分权制,以及以宪法为纲的一整套法律、经济制度。美国的社会制度同美国主流政治思想契合得简直天衣无缝。回顾过去两百多年的历史,美欧在发展模式方面的差别越来越明显。相对而言,美国的经济发展速度高于欧洲主要国家,经历的国内政治动荡少于欧洲,而贫富悬殊大于欧洲。今天美国的对外政策同欧洲国家的差距也越来越大。这些差别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人和欧洲人思想文化上的差异。

那么,美国政治思想的原创性在哪里呢?编者的总导言(Introduction)着重解答了这个问题。他强调,美国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是在保护私有财产和个人自由的渐进改良中实现的,而不是在牺牲私有财产和个人自由的激进革新中实现的。艾萨克探讨的一个悖论,就是在如此崇尚个人自由的美国,政治和经济的根本制度却如此“保守”,如此巩固,以至于看不到任何对它进行剧烈改造的可能性。

艾萨克指出,美国的自由主义有着深刻的两重性。美国的保守主义,“保守”的是它的自由主义精神;而它的自由主义又是渐进的(progressive)、“保守”的而非激进的,这便是美国政治思想的独特之处。我们也可以据此推论说,美国政治思想比欧洲传统政治思想更保守,更“右”。

艾萨克分析了美国自由主义的两种传统。一种传统视个人为价值的本源,推崇自由放任的经济思想,将个人主义的最大化作为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主张将政府对社会和个人的干预减少到最低限度。我们可以想象美国“西部牛仔”影片所展现的那种图景:建国初期,个人的活动空间几乎可以无限扩展,国家领土也可以持续扩张。“管得越少的政府就是越好的政府”的思想自然深入人心。人们在自己的村镇上建立管理机构,市政府、州政府和联邦政府以及一系列与之相配套的法律制度逐渐产生和完善。这种自下而上建立起来的政府,这种基于个人权利的建国历程,在当时的欧洲是无法想象的。在那个历史时期的欧洲,封建制度尚未完全退化,王权依然巩固,政教合一的传统犹存,国家之间为领土而你争我夺。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观念根深蒂固的大清帝国,美国人的自由观当然更是匪夷所思。所以,自由主义传统虽然源于欧洲,美国政治家也深受洛克、卢梭等英法自由主义思想家的影响,但美国比欧洲更偏向于个人自由,更倾向于保护私有财产,更少等级束缚。早期欧洲移民对宗教自由的向往,使美国人产生了“直接同上帝沟通”,“做上帝选民”的强烈愿望,而对教会直接干预政治充满反感。

艾萨克指出的第二种自由主义传统,是较晚出现的“渐进(或进步)自由主义”(progressive liberalism)。这种自由主义主张联邦政府干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用政府开支和信贷刺激经济,并为弱势社会群体开创机会,保障社会公平。这个传统最早的代表人物是财政部长汉密尔顿。他提倡精英政治,主张加强联邦政府权力、强化关税制度、扶植国家工业。19世纪中期,以劳工组织为代表的进步运动、伊丽莎白·斯坦顿等为先锋的女权运动,以及惊天动地的黑奴解放运动,把自由主义思想传播到WASP(White Anglo-Saxon Protestants,即白种盎格鲁-撒克逊人中的新教徒)主流社会之外,唤醒了劳动阶层、妇女和黑人。19世界末到20世纪初,工业化加剧了两极分化,作家马克·吐温、黑人社会活动家威廉·杜波依斯等“激进人道主义者”应运而生,奋力抨击社会不公和种族歧视。然而这种经济和社会的不平等,却通过政府的调节和干预得到了某些纠正,其突出实例是1929年经济大萧条之后的罗斯福新政。本书选用的弗兰克林·罗斯福在1932年的一篇著名演说,对于政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应起的作用,做了经典的分析说明(第576-582页)。

简而言之,在艾萨克看来,两种自由主义传统的分歧主要在于对待政府的不同态度。第一种传统透过消极的眼光,担心政府的干预过多,阻碍经济发展,削弱个人自由;第二种传统透过积极的眼光,期待政府干预经济,以维持社会公平,促进公共事业。我们看到,这两种自由主义传统今天分别由共和党和民主党所代表。两种自由主义虽然在思想理论和党派斗争中竞争激烈,但却殊途同归,都以自由、平等、权利、法治、民主、私有制为旗号,与它们心目中的专制、极权和公有制为敌。

本书的最后两篇选读,分别代表了两种自由主义传统在当代美国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政策主张。1981-1988年担任总统的罗纳德·里根是典型的保守主义者。他在1981年的国会演说(808-816页)中,采纳了“供应学派”的经济主张,要求降低联邦政府开支,逐步实现预算平衡;减少个人税收,降低企业税率,以鼓励投资,刺激经济增长;加强市场竞争机制,削减社会福利开支;迎合右翼宗教势力,反对堕胎等“违背上帝旨意”的个人行为和社会风气。1993-2000年的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则是一位有代表性的民主党人。他在1993年的长篇政策演说(817-827页)中,同里根一样提出了减少联邦赤字和增加就业机会的许诺,但方法是提高对富人和外国公司的税收,增加政府对教育和再就业培训的资助,加大对公共项目、基本建设、环境保护的投入,改革医疗和社会福利制度。结果,这两位思想和政见相左的总统,都在任上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政绩,美国经济迅速增长,国力明显提升。这正好为艾萨克的主要观点提供了佐证:美国是在主流政治思想小幅度的左右摇摆中,在政策的渐进改良中,稳步向前发展的。

除了论述美国自由主义的两重性以外,艾萨克还特别指出了一条连专业研究者都经常忽略的美国特色:美国不是一个纯粹意义上的民主政体,而是一个代议制的共和政体。民主制和共和制的区别,以及美国为什么选择了后者,《联邦党人文集》里詹姆斯·麦迪逊的名篇(119-124页)做出了精辟的解释。麦迪逊说:“民主政体和共和政体的两大区别是:第一,后者的政府委托给由其余公民选举出来的少数公民;第二,后者所能管辖的公民人数较多,国土范围也较大”。他又说:“很清楚,共和政体在控制党派争斗的影响方面优于民主政体”。共和政体的思想源泉,可以追述到古希腊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所以,美国的国家制度虽然年轻,产生它的政治理论却是源远流长。

随着新移民的不断涌入,美国的种族、文化、宗教愈来愈多元,“多元文化主义”(multiculturalism)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冲击着传统的WASP主流文化。这对美国究竟是福还是祸?艾萨克认为,多元文化主义恰恰丰富了美国的自由主义传统,因为美国社会的多元化要求进一步推崇个人自由,又要求强化国家认同。新老移民分享着心中的“美国梦”,憧憬共同的未来,这是美国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的主要基础。因此,美国的民族主义有别于单一民族国家那种以共同血缘、人种和语言为基础的“原始民族主义”。

本书沿着上述的主要思想脉络,将美国政治思想的演变划分为三个大的历史阶段。除总导言之外,艾萨克为每个历史阶段都写了一篇导言,并简单介绍了每篇著述的作者及其主要思想。要理解选读的原文,艾萨克的导言和作者简介应当是必读的。

本书同其他一些美国政治思想读物的一个不同之处,是它不仅编选了主流思想家、政治家的名篇,还收进了诸如马尔科姆·X这类激进思想家的言论。但正如艾萨克所指出的,即使处于异端的美国左翼思想家,也大都排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而只是从左的方面去批评当政者违背了美国赖以建国的自由主义传统。

如果说到本书的缺憾,除了美国主流意识形态本身的偏颇之外,我只想指出一点。这部著作出版于1994年,正值美国在冷战结束后享受“和平红利”、集中力量发展经济之时,所以编者的眼光似乎主要投向不同的经济思想和社会发展观。对于国家安全同公民权利之间的矛盾,对于传统思想如何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关注不多。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特别是2001年9·11事件之后)美国政治思想中出现的新争论、新观点、新文献,需要读者自己注意补充。

恕我直言,期待许多中国读者去全文通读这部八百多页、洋洋大观的英文原著,是不现实的,尤其是因为一些原著写于17-19世纪,读起来与当今流行的美国英语恍如隔世。因此,对那些尚未熟悉美国历史和文化的读者,我建议先把编者的导言读完,再自己选出一些脍炙人口的名篇进行精读。挑选名篇,不妨参照若干优秀的中文译著和中国学者的著述,如杰罗姆·艾捷尔编、赵一凡、郭国良主译的《美国赖以立国的文本》(海南出版社2000年版),埃里克·方纳著、王希译的《美国自由的故事》(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等。资中筠主编的《冷眼向洋——百年风云启示录》(三联书店2000年版)对20世纪美国政治思想的脉络也有精辟的论述。这些著述对美国政治思想的经典文献都有很好的介绍。

  

但是,不大量阅读原文著作并背诵一些名言警句,是不可能真正读懂美国人的精神和气质的。再好的翻译也不能像原文那样传神。为本书写导读的初衷,正在于此。

进入 王缉思 的专栏     进入专题: 美国  

本文责编:linguanbao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关系读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946.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