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我在国企工作时,有一次做一个接待上级用的宣传PPT,这个PPT先交给我的主管审核再递交部门经理最终到总经理手里。PPT的首页是欢迎语“热烈欢迎某某领导莅临我公司指导工作”,我嫌文字太多太挤便把惯常的“热烈”二字去掉,变成了“欢迎某某领导莅临我公司指导工作”,坦率的说减少两个字丝毫不影响语句的通顺而且正好可以把字符调大一号显得更加美观。没想到东西交到直接主管手里时他却为这“热情”二字的丢失而“热情”的宣泄了一把他的情绪,说这是惯例、是规矩、一直都是这样写的(“一直都是这样”而不问缘由不管逻辑不去想合理性,这是最典型最霸道最压制个性的“体制思维模式”,关于这一点笔者可以另撰长文专门吐槽)。最后还语重心长的教育我说,其实对他自己而言是否有热情二字不重要,但是“上面”的领导就不一定了。我可以大胆预测,其实“上面”的领导自己本身也根本不会在意这些完全没有重要性大雅小雅都伤不了的客套,但同样会担心自己的“上面”会介意。这样一直传导到最后一个大BOSS,然而他会说,“这没关系啊”!(当然,不排除真有个别人还真在乎你对他说“欢迎”还是“热烈欢迎”、“你好”还是“你非常好”,这类人我们一般用“无语”二字冠之然后果断地排除在讨论范围之外)。
类似的故事还很多,比如我们常见的“某某精神学习大会”,几百号人装腔作势浪费半天的时间只是为了做给“上面”看,而“上面”同样也是为了做给他的“上面”看,这样直到最后一个“上面”,结果人家根本就不想看——谁会真的有这种兴致呢?
这种现象我们可以把它叫做体制的泡沫。所有深陷其中的人从上到下其实都不认可某件事,但总是觉得上面和上面的上面会要求这样做,于是就自觉自发的去做了。下面做的人还要装得很high收获很多今生难忘,上面看的人也得假装配合当一个起码合格有修养的观众来点肯定的反馈,一出出戏就这样裹挟着演员和观众,完全没有票房地上演了起来,由人制造出来的体制也就脱离人的意志自己运转起来。体制和具体的利益诉求脱离(即做了某事丝毫不能给谁带来真实的利益,不做某事其实也丝毫伤害不了谁的实际利益),这样的体制就是泡沫。
另外个例子:不久前我一个朋友把他的微博给父母看,父母看到其中有部分“说政府坏话”的观点,诚惶诚恐地要他立刻删掉,然后一大堆“要不……”。其实我朋友那几句“坏话”如果转换成电影分级制度连“三级”都算不上,根本触动不了谁谁谁的神经。仍然习惯把新闻联播当晚餐背景音效,在一片“形势大好”的播报声中消化食物的父辈显然没有跟上社会观念进步的脚步,还在用事实上已经不存在的体制泡沫来自我束缚,如履薄冰地行走。
“泡沫”是我们对这个时代的一种特色注解,它指的是并不真实存在的美好幻觉或“账面”繁荣;但它同时也可以反过来是一种我们臆想出来的禁锢或是虚幻的威慑。体制的泡沫甚至比体制本身给我们带来的压制更加让人叹息,因为是我们自己恐吓了自己,自己掐住了自己被脖子。习惯了体制的人总是觉得体制很强大,犹如容嬷嬷一样愈老弥坚,稍有抵触就会舞出绣花针把你扎得体无完肤。我们像唐吉可德一样想象出了巨大的风车,但并不是与之战斗,而是远远地望风而倒俯首投降。其实,时代的进步是和体制的退后是踩着恰恰如影相随此消彼长的,时代舞步往前走的必然趋势是体制的影响力和覆盖范围会逐渐消退,人的自由度会越来越大(虽然抱怨不自由的声音也越来越大,但谁都无法否认我们自由扩大的事实)。我们的观念如果跟不上现实,即使体制退后了,还会活在它的威慑力幻觉中。作为追求自由与进步的现代人,我们应该勇敢的(同时也需要智慧和谨慎)戳破这个幻觉,一步步撇去虚假的泡沫,打破自我设限,为自己赢得空间和尊严,让退后了的体制失去泡沫的缓冲,暴露在时代进步的疾风中,被不断地风化和吹散。身处体制内的人也应该好好想想,是否体制的检查站已经悄然撤走了你还在煞有介事的站岗。当你出于“职责”而捍卫体制或以为有体制的庇护而狐假虎威的时候,说不定最后做了替罪羊,体制的水退了你在激情裸泳。频出的“临时工”被解职等等事件告诉我们,这样的事随时都会发生在任何人身上。毕竟,做事可以演戏,做人却是真真实实自己代表自己的。
“泡沫化生存”是我们都躲不开的事实,GDP泡沫、货币化泡沫、“被平均”产生的泡沫,犹如一朵朵鲜艳的假花装点着时代的繁华,而体制的泡沫则是一朵恶之花,也摇曳其中,让人却步。去除掉假花的装点,我们更能看清楚自己脚下的路;而消灭恶之花,一步步的挤掉体制的泡沫,向体制不停索取空间,才能让路走得更远更开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