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中海油宣布开放位于中建南盆地、万安盆地和南薇西盆地的9个区块,总面积160124.38平方公里,供与外国公司进行合作勘探开发。和以往开放不同的是,这次的区块都在靠近越南东南方向的我方南海九段线以内,和越南宣称的专属经济区有所重叠。
这个举动很让西方媒体震撼,以往南海的领海纠纷对峙大多发生在军队和海上执法部门之间,充满了火药味,这一次却换了一种方式,由著名的中国三桶油之一的中海油出马来维护中国的南海主权。这一次中海油要用实实在在的深海钻井来强调中国的主权了,而不是诉诸外交部发布的一些令当事人不痛不痒的抗议。中国从光说不练到行动派的风格大变身,令南海主权危机的许多当事国都措手不及。
从美国宣布重返亚洲以来,越南和菲律宾等国就以前所未有的激进姿态和饱满的热情加强了对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围追堵截,中国针对南海问题的既定国策“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因为一厢情愿,应者寥寥而成为了笑谈,这就逼得中国必须有创造性的应对越南和菲律宾等国的咄咄逼人的态势。在这个大背景下,中海油此举为中国维护南海主权赢得更多的回旋空间,实属应运而生的大手笔。
多年以后,菲律宾和越南也许会后悔自己把中国逼得太紧了,对美国的期望抱得太大了。自今年四月份以来菲律宾海军和中国的渔政船就一直处于对峙状态,期间菲律宾还使用炮弹轰炸掉了牛车轮礁、安塘滩、礼乐滩的中国主权标志,气氛可谓剑拔弩张。与此同时,浑水摸鱼的越南也没闲着,于6月21日,通过国会法案,宣布西沙和南沙为越南领土。这个时候,中国的许多民族主义者都深为中国于南海的被群起攻之突围乏术的窘迫而义愤填膺。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丧权辱国”历来是激发民族情绪大爆发的导火索,政府有必要竭尽所能的就南海主权问题向民众交付一份满意的答卷。此时此刻,中海油在南海的举措不失为一个打破僵局的开始。
长久以来菲律宾和越南都在奉行“南海问题国际化”的国策,期望美国扮演摆平纠纷的大家长角色,同时把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地缘政治竞争对手俄罗斯和印度拉进来搅局。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忽视了经营与中国之间的双线沟通,刻意矮化中国,寄望于仗势压人。这个“势”指的主要是美国和排除中国在外的当事国抱团群攻。历史证明,中国政府在主权问题上是不能被压服的,不是面对民族主义的外战就是面对民族主义的内战,所以菲律宾和越南已经逼得中国政府退无可退。
不过中海油的这一步棋确实下得很好,因为这一步棋若是逼到由人民解放军来下的话,那将是南海诸国包括美国在内都不愿意看到的局面。菲律宾总统和越南领导人在危机的过程中都曾以战争威胁,但是战争说说可以,真正打起来确是毁灭性的,特别眼下世界经济萧条,中国,越南,菲律宾都在和恶化的经济形势作斗争,更经不起战争伤筋断骨的折腾。
所以,中海油此举可看作中国对冲菲律宾和越南“南海问题国际化”的一种折衷之举,即“南海问题商业化”。而这样做也是有根据的: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南海问题是一个经济利益分配的问题。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的数据,南海的石油储备多达2130亿桶,仅仅排在沙特和委内瑞拉之后,可以满足世界第一石油消耗大国中国60年的需求。对国内经济缺乏活力的越南和菲律宾来说,这些石油美元对提振经济意义重大,比如现在越南在南海的石油收入就占到了其GDP的30%左右。而目前中国的石油50%依赖进口,国际能源机构预计到2015年中国石油进口的总消耗占比将达到60-70%。目前中国石油进口的一半来自中东,但是该地区却深受叙利亚危机,伊朗危机困扰,特别是眼下美国对伊朗实施了石油禁运,在这些情况下,中国的石油安全受到了极大威胁。于此严峻形势下,南海石油必须对中国的能源安全形成更大的支撑。所以当我们看到近来国际油价的攀升和南海局势紧张互相伴随就不足为奇了。
南海问题商业化可以把更多的利益体拉到南海的石油项目当中,这样可以淡化政治化冲突化的成分。比如中海油可以让越南菲律宾试图拉拢的印度和俄罗斯的石油企业来投标,也可以让美国欧洲的石油企业来投标,更可以让包括越南菲律宾在内的所有东南亚国家的石油企业来投标。如果越南菲律宾不准他们的石油企业参与的话,那么他们的企业就会看到别国的企业大挣石油美元自己却不能,这样一来他们政府国内的统治基础就会被分化。而且这样一来越南菲律宾多年来精心编织的对中国的外交包围圈就会不攻自破。在这方面,中海油拥有雄厚的资本实力和技术实力,是耗资巨大的深海采油的理想合作伙伴,在南海采油方面完全可以大方一点,让利一点,这样才可以把怀疑观望的潜在合作伙伴吸引进来。
美国确实是亚太地区重要的力量存在,但是地缘上讲,中国在亚太的影响力更巨大更持久,所以南海诸国应该放弃对美国的过高奢望,加强和中国的沟通互助。中国已成为推动亚洲经济最重要的引擎,这是铁的事实,也是美国替代不了的角色。南海石油是宝,但这这宝应该给沿岸诸国带来财富,就业和繁荣而不是战火。南海问题商业化也许是南海危机的新转机。
(原文发表于7月14日【联合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