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兴华: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新内涵与新特征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151 次 更新时间:2012-07-02 22:19

进入专题: 中国经济  

卫兴华 (进入专栏)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创造的经济奇迹,不仅来自于经济体制和机制的创新,还来自于发展观的科学以及相应的发展战略的正确。正是在正确发展战略的指引下,我们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的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概括地说,是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道路,其内涵与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是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周恩来在文化大革命还没有结束的困难条件下,明确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在当时的背景下这个目标无法实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建设成为工作重心,现代化成为经济发展的目标。邓小平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的国情出发,提出现代化建设具有阶段性,这就是三步走战略步骤。第一步,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后来,他用“温饱”、“小康”、“富裕”作为经济发展的三步战略目标,使人民能够生动地、直观地认识和切身感受到这个目标的实现过程。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其中头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全面小康社会。全面小康社会作为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阶段意义非常重大。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有必要遵循现代化的一般规律,既遵循先行现代化的国家所经过的发展路径,但又必须结合本国的国情及新的国际国内经济社会政治环境,走出具有自己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将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包含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并作为现代化的具体阶段来推进,是将其作为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是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农业现代化道路和城镇化道路

城乡二元结构是发展中国家的典型特征,我国更为突出。因此改变“三农”的落后状态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是我们党的一贯思想。我国从1979年起,先是推进以农民家庭承包责任制为内容的农村改革,从家庭财产和经营制度上提高农民的生产和经营的积极性。紧接着对苏南农村出现的乡镇企业,邓小平称为“异军突起”。由此在全国广大农村开始了推进工业化和以城镇化推进城市化的进程。这是与其他国家明显不同的工业化、城市化道路。实践证明,这条道路符合中国国情,不但加快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避免了其他国家的城市病,而且明显带动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由此提出中国特色的城乡统筹推进农业现代化道路。其重要路径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第三,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城市化、工业化取得明显进展,产业结构水准明显提升,人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与此同时也产生了新的矛盾和问题:环境污染问题、收入差距过分扩大问题、地区和部门之间发展不平衡问题等。这些问题有的原来就存在,但在快速发展时矛盾更加突出。在此背景下提出科学发展观用以解决在新的历史阶段发展什么、怎么发展以及怎样发展得更好的问题。党的十六大提出新型工业化道路,党的十七大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文明发展道路,更突出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突出可持续发展。

第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道路

党中央早就提出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转变的思想,强调经济增长由粗放型转为集约型。1995年所制定的“九五”规划中,提出要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2005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再次强调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党的十七大报告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经济发展涵盖更多的内容。根据转变发展方式和科学发展的要求,经济增长要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则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前面加上加快二字,强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并且进一步明确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一是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二是将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三是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四是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尤其是经济增长由物质投入推动转向创新驱动。

第五,是建立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上世纪70年代末,我们党就作出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把它明确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由此打开了国门,开始融入了全球化经济。紧接着设立深圳等特区,开发开放沿海城市、发展外向型经济。上世纪90年代初,中央又决定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在发展开放型经济上先行先试。这些带动了全国的全方位开放。各地纷纷建立开发区,大力度引进和利用外资和扩大出口。1997年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明确对外开放是要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鼓励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在体制创新、产业升级、扩大开放等方面继续走在前面,发挥对全国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特别是强调正确处理对外开放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十六大关于协调发展的五个统筹包括统筹对外开放和国内发展。十七大则明确提出了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要求。这样我国的对外开放不仅对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予以充分利用,同时也使我国的经济在参与国际竞争中增强了国际竞争力。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作为我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十大“宝贵经验”之一。

第六,是把效率与公平结合起来

关于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特别是分配领域中的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中央文件中的提法改变过多次。从十三大报告的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公平;到十四大报告的“兼顾效率与公平”;到十四届三中全会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2001年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效率与公平相协调、相统一、相结合;到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注重社会公平,解决收入差距过大问题,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到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再到十七大明确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生产重效率,分配重公平,是社会主义应有之义。公平分配制度有利于提高劳动和生产效率。为了缩小和扭转收入差距过分扩大,需要改革分配制度,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成就,可归结为经济发展的中国道路和经济改革的中国模式的成功,表明不采用西方经济模式,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样能取得经济上的成功。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来源:北京日报

进入 卫兴华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中国经济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5009.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