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岩林:改革根本无法走出的五大困局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277 次 更新时间:2012-05-28 08:20

进入专题: 改革  

王岩林  

改革,在改了三十多年后的今天,既为中国带来了很多令人敬佩的成果,也使自己陷入了纠缠不清、难以自拔的困局。需要注意的是,我在此处所讲的困局,仅仅是就改革的立场本身而言的。从更大的中国复兴发展的格局上看,我将其视作极其正常的必然演进与自然状态。没有这种借多种因素促成的困局,我本人对现阶段是过渡转型的认定,也就失去了来自客观事实的绝大多数依据。

改革之困,主要有五:其一,是大方向与主着力点的迷失;其二,是驱动力与强烈度的骤降;其三,是文明路径与现实难题的难以撼动;其四,是多方力量与僵持对峙的大格局已形成;其五,是没人有足够的气力与权威能一举扭转乾坤。

下面,我想分别给大家解读一下这当今改革之“五大困”。

先说“第一困”,大方向与主着力点迷失的问题。改革,作为以强力变革谋求进步的手段,其之所以能够取得非凡的成就,其之所以能在前三十多年实现迅猛破堤、长足进展,最为关键的就是方向非常明确,主着力点选得恰到好处,从而能够使得被解放出来的全社会激越浩盛之动力势能,迅速地汇拢聚合一处,形成倾全力于一役的主攻态势,一举成就出了中国、乃至人类历史上少有的一番伟业。此番景象,今日可存有一二乎?

昔日,我们在发展经济、摆脱贫困、迈向现代化的目标引领下,解放思想观念、学习西方市场经济、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大锅饭,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让感到非改不行的整个中国社会大大地改变了许多。可今日呢?从大方向上看,首先一个,到底应该是继续以西式现代化、西方发展模式、西方秩序与价值体系为师呢?还是应该转到立足自身(不管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路径,还是生生不息中华文明的固有之道)、求革新发展的路子上来?这,已经成了一个各有强大势力背景和相互争执不下的难题。

我们不评判谁对与谁错。是非评判,那是以后需要用历史的选择与铁样的事实去做出的。我们只看现如今的事实。现今的事实是,由于目前中国社会现实中,确实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值守、追寻、方向和目标;且这两种显然大相径庭的方向选择,又都相当有号召力、有分离功力地将全社会民众,划分成了隔河对峙的中西两大阵营。在这时、这种情况下,我想说一句:全国已再无明确统一的大方向之共识了,相信应该没有几个人,会提出什么特别不同的异议吧?

再从主着力点看,现如今,至少有三四个拥有较高支持率的观点,却没有一个能成为国家、全民合力相向的不二选择。一个是从经改到政改的递进接班论者,一个是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推导出的共同富裕之着力点,还有将社会机制与管理改革作为重点的社改论者,还有以精神文化引领突围的核心价值论者,等等,不一而足。到底该是哪个对呢?现今,大家都正在为证明自己一方的正确而努力奋斗着。而作为超越出来的我,则只看到了一种离大踏步抵进相去甚远的撕扯纷争与僵持不下。她们各自,都在用自认为正确、明确的执着和努力,为当今中国改革的无主着力点,继续制造着更加纷争纠结的困顿局面。有人会为此焦虑与着急的,可我反倒觉得这是转型期必然的困局常态。或者说,是转型期改革需刹车消解、新时期需找寻孕育的自然客观态。

接下来,再让我们来看看中国改革的“第二困”:驱动力与强烈度的骤降问题。

咱也一个一个地来。先说驱动力的问题。改革缺少了动力、势能,人们对改革丧失了激情等,这样一类说法,很多人都讲过,也从各不相同角度分析过。动力、势能这东西,在广大有所求者的所求得到了基本的满足、释放之后,势必是要衰减、耗散许多的。这就像水库放过水后、就得再蓄水一样。重新聚集、积累,不仅需要时日,更未必就能在同一取向上再次汇聚生成。关于这点,我就不多说了。在这里,我只想重点分析一下,在未来十年、二十年的时间内,我国社会进一步激发出改革动力势能的可能性,到底还有多大。

要让全社会聚合成一股强大的、同向而为的动能出来,这也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历史,也不是在什么时期,都为人类大量制造着这种强摧毁力、大突进性的原动力的,就像整个黄河并不是处处都有雄浑壮观的壶口瀑布一样。从总体上看,只有在大破的时代,也就是一整套体系与方式腐朽、衰败至极点,大多数人感到相当痛苦和压抑的时候,这种动能才能在一种合力的破堤之下,喷薄而出、倾泻而下的。现如今,虽说,我们许多人对现实确有相当多的不满,而且还是各式各样的(各式各样,常常也意味着相互间会有很大的纠缠、冲突、牵制、耗损),但毕竟无关国家、民族、庞大群体、主体阶层的死活,无关绝大多数人的衣食无着,没有什么大家众口一词觉得非得改、不改根本不行了的显著突出东西在。这就像堰塞湖,没有横在面前的无理高阻大碍,仅仅是有起有伏、有沟有坎的自然地势阻限,那高涨的湖面和破坏性极大的动能,也是无法聚集形成的。

更何况,当今绝大多数中国民众的心理,虽然有时也牢骚满腹、怨言多多,可早已不再是只感到负面、灰暗而没有满足、欣喜的了。改革发展带来的生活提高和社会进步,改革发展让整个世界的刮目相看,甚至,跟我们不同道的西方资本主义的日益败落、危机四伏等,都让中国社会民众的集体心理,暂时走入了一种有喜有忧、爱恨交错的大体均衡平稳之状态。如果从中国早前负面、悲情、灰暗之心态持续了百年以上看,或者从更早一段妄自尊大、固步自封的心态持续了几百年甚至更长时间上看,我所说的这种暂时之相对均衡平稳,那可不是一两年、三五年的事,而至少应是几十年的一个历史性阶段!在这样的一个相对平衡均势的阶段,可以预见,要想再发生或激发起百年前、三十年前那种强大澎湃的动能来,特别是抱着大破、大改变之决然决心的聚合之力来,几乎是没有可能的。下一个点燃中华民族的,也许只能是伟大复兴的导火索了。而这,将更多地将会是正向提领意义上的激发,建设性要远远大于破坏性。这是以后我会重点论述的后话。

关于改革的强烈度问题,我是这样看的:只要秉持客观理性原则的人,不会不从观察中发现,当今所谓的继续深化改革,几乎在所有方面,比之三十年前开始的那轮改革,早已都是经过降级、降格、降强度、降烈度处理的了。当年的改革,是全社会、全系统、全民性的大改大变,是仅次于抛头颅、洒热血之最高强

烈度的革命的,是举全党、全军、全国、全社会之力而把整个国家的全部重心都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可现在的改革,不仅往往降到了较低的层面与力道上,局限在了某些具体的领域与难题上,而且,常常都真不知是该叫改革好呢,还是该称作改良、改进、改善的为好。很多时候,我们仅仅是打着改革那看似毅然决绝、大干一场的名号,在做着雷声大、雨点小的打苍蝇之事。

请别以为我痛恶和看不惯这点。恰恰相反,我觉得这就是自然,这就是客观自然规定下的一切理性治国者所应有的不得不。有人批评政府改革口号喊得震天响,却总是看不到什么大的实际动静。我倒觉得这是政府顺应了自然,是在此种格局下只能如此的必然选择。要说有看法,我反倒是对政府不敢大胆且理直气壮地讲“转型时期就该如此”,有几分意见。执政者当局,根本没有躲躲闪闪、遮遮掩掩的必要。不能改的,无法改的,就理直气壮地明确讲出来。需要改的,有条件、是时候该改的,就少喊口号、少虚妄鼓噪,赶快着手大胆地改呀!改革在今天,降低了强度、烈度、力度,既然是完全遵循着客观规律的,那有什么好不敢承认的?为何还强迫着自己把改革的高调唱个不停?难道非得搞得让心知肚明的大家都觉得虚伪了才肯罢休吗?正如前面我曾指出的那样,过分鼓噪改革预期,编织不切实际的改革迷境,到头来是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国家、政府、人民,被早已做成了紧箍咒的改革思维所夹持,将是会导致可怕动荡动乱局面产生的一个主要根源。

第三困,是文明路径与现实难题的难以撼动。这个问题,我在前面的相关文章中多有阐述。天人观、自然理性观、“大一统”、中央集权、“官本位”、中道思维、圣王之道、依道人治、动稳合一、知行合一、复杂社会构建、纷繁文化形态、和合理想、大同取向、两面统筹、因时顺变、变通求安、执本务实、高瞻远瞩等,太多太多因文明路径不同所实现的别样构建与长久积淀等,统统都是历经千年以上的全民族之执循,要想一夜之间改变摸样,那未免太幼稚和不自量力了。现实的难题,比如一党制、公有制、国企改革、以权谋私、缩小贫富差距、法制化落实困难、民主进程推进缓慢等重大问题,几乎每一项不是最终受着自身文明不同性状的强力钳制,就是仅仅依靠改革之力难以得到实质性的解决。

我总的有一个观点,不管改革、还是革命,都不能想当然,都不能看没看清是良性组织拟或毒瘤就攻击,都不能管它啃得下啃不下都乱咬一番。不要说许多属于我们文明自身肌体之独特部分的东西,根本就不该列入革命、改革的黑名单,就是误被列入了,也不是你几十年改革、一帮子不谙国情的西化学者智囊们,就能奈何得了、撼动得了的。此一问题,就不展开来谈了。

第四困,是多方力量与交织僵持格局的形成。不管谁站在什么样的立场上,也不管我自己倾向于何方而又未必等同于何派,我们都应看到一个事实,那就是,在现今中国的精神思想文化领域,已经形成了一种没有一方力量独大,没有一方可以凝聚和主导全党全国意志的多方纷争、角力、交织、僵持之大格局。这是一种困局,但也是一种转型期的必然性状表现,是走向新时代之前的过渡性既有大格局。

许多人,之所以在当前继续改革相对遇阻、停滞、少有突破、难见大效的情况下,会有挫败、不适、焦虑、急躁之类情绪,其实,就在于他们没有看到当今已经是进入到了过渡转型期,是一种历史脚步转换必然就有的平缓休整孕育期。如果心里仅仅只装着改革、改革、继续改革、不断深化改革,而不知此时已到了该让改革喘息告老、该使新生力量破土而出的时候,便总会感到是社会现实与自然大势出了问题。早期改革的激情迸发、突飞猛进、硕果累累是自然,现今的举步不前、瞻前顾后、平缓消散也是自然。出问题的,不是社会现实与自然而然的大势,而是我们自己跟不上时代节奏的思维!

这种局面的出现,没有什么可怕的,只要我们高屋建瓴地看清楚、理明白了,掌握了如何更好把控这个阶段的要领与原则,则我们同样可以像当年搞改革那样,把未来一二十年的中国社会搞的很好。所需要的,只是我们要转变思维,要从继续改革之单向度的惯性思维中解放出来,转到以交接棒为特征的新旧时期之过渡转型上来。我们不能跟当今的现实与大势对着干,我们要从实际出发顺势而为。

具体讲,就是要在一手继续抓力所能及、有限度改革的同时,腾出另一只手来,多为下一阶段的新生力量破土而出提供生存环境、松土舒绑、呵护浇水、修剪施肥。如果真能这样看问题的话,那么,这个看似不会取得较大成果过渡转型期,其实,恰恰是上天给我们适时送上的一个最好礼物,一个修生养息与做好充分准备的转型期,难道不是下一个新的历史大发展时期的十月怀胎吗?希望我们不要因为紧抱改革不放、漠然无视发展变化,而错过了最值得我们珍视的这一二十年!

第五困,是没人有足够的气力与权威能够一举扭转乾坤,走出这客观形成的现实困局。这是审视中国问题时,不能不特别注重考虑的一个关键点。由于中央权力的高度集中与特别强大,所以在出现全面困局的情况下,也不是没有可能一举扭转、全然摆脱,走出一番新的历程来的。革命时期因为出了个毛泽东,改革时期因为有了个邓小平,中国历史的进程,即便不能说发生了脱离原有轨道的根本性转变,也还是相当程度地摆脱了其固有的自然发展演绎的局面与状态。

现今的情况是,重点凸显、一力独强的改革局面已经不再,以上四大困局业已不可改变地形成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一位像毛、邓那样一言九鼎、坚毅果敢、怀揣定见、扭转乾坤的领袖人物,那么,也不是肯定不会给这一时期的改革困境,带来产生巨大改变的奇迹与希望的。可现在,我们更为理性、也更加顺势而为的领导集体们,估计做出那种惊世骇俗之举的可能,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的。

更何况,从根本上看,时势造英雄一定是对的。即便今日有毛、邓那样的伟大领袖人物在,我相信,他们也应不会逆势而为的。再退一步讲,即便有这样位高权重、能够调动全党全国的强力人物站出来,毅然决然地逆势而为了,做出了扭转改革困局的极大努力了,我猜想,也一定不会取得前两个时期所能得到的丰硕结果的。这正是,时事的变化、客观的规律,不是以某个或某些人的意志而转移。身处平静舒缓的华北大平原,既便再有能耐的巨人,也恐难掀起三尺三的狂飙巨浪来吧?

总而言之,不管是四大、还是五大,甚至更多,改革面前的窘困大格局业已形成。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愿困局困住的只是作为中国进步手段的改革、改革事业、改革阶段,而不是困住了我们超越不出来的心胸、视界与思维。

到底是固执于改革,跟着深陷困境的改革一起消沉下去呢?还是站在更高更远处,以过渡转型、必将走向下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之眼光,让我们的思考更有面向未来的大尺度、大纵深、大格局呢?这是当今所有思考中国问题的人们,所必须回答好的一个大问题。但愿,大家能够早一天做出符合实际的正确判断来。

    进入专题: 改革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政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3795.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