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社会矛盾思想的发展历程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914 次 更新时间:2012-05-17 20:58

进入专题: 马克思主义   社会矛盾思想  

韩禄  

一、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社会矛盾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社会矛盾思想的理论渊源与时代背景

1.马克思恩格斯社会矛盾思想的理论渊源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矛盾思想受黑格尔的矛盾学说影响较大。在黑格尔生活的时代,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占统治地位,但它并不能科学地揭示自然界各领域之间的有机联系。恩格斯对此说道:“无论在十八世纪的法国人那里,还是在黑格尔那里,占统治地位的自然观都是:自然界是一个在狭小的循环中运动的、永远不变的整体”[1](P28)。在当时的学界,要突破“形而上学”思维范式的藩篱,必须在思维范式上构建新的分析方法,黑格尔对“社会没有矛盾”和“矛盾是不可想象的、无法思维的”观点进行了批判,并提出矛盾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动力,“而矛盾则是一切运动和生命力的根源;事物只因为自身具有矛盾,它才会运动,才具有动力和活动”[2](P66);矛盾双方具有同一性和互斥性,任何事物都必须经历“统一、差异、对立、矛盾”四个过程。通过对“矛盾”概念的考察和对“矛盾”范畴的推演,黑格尔提出了“辩证矛盾”的概念,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矛盾理论体系,但并未对矛盾的斗争性展开过多论述,他的学说唯心主义色彩较为浓厚。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黑格尔辩证矛盾学说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矛盾展开了深入研究,形成了科学的社会矛盾理论。

此外,法国著名历史学家梯叶里、基佐、米涅等人的阶级斗争理论,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人的阶级分析理论,都对马克思恩格斯社会矛盾思想有重大影响。在法国革命之前,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以及僧侣阶层之间的矛盾早已达到不可调和的地步,斗争异常激烈和残酷,梯叶里、基佐、米涅等人看到了阶级斗争在法国革命中的作用,在正确分析法国革命爆发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阶级斗争理论。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按照收入来源和收入高低来划分英国的社会阶级,把整个社会划分为依靠利润为生的资本家阶级、依靠工资为生的无产阶级和依靠地租为生的土地占有者三大阶级,提出了三大阶级在根本利益上是相互对立的观点,形成了阶级分析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阶级分析理论和阶级斗争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欧洲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巨变,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矛盾进行了系统分析,形成了科学的社会矛盾思想。

2.马克思恩格斯社会矛盾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工业革命在欧洲大陆引发的社会巨变是马克思恩格斯社会矛盾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随着蒸汽机、机床、纺纱机等新兴生产工具的推广和应用,新兴产业部门开始出现,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社会经济结构深刻变革,“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3](P277)

工业革命在解放生产力、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在经济领域,工业革命使得生产不断集中、规模不断扩大、城市逐步兴起,手工作坊和以手工劳动为主的中小企业纷纷破产倒闭,机器大生产开始出现,劳资矛盾不断涌现,贫富差距严重。在社会领域,工业革命带来的经济利益分化使社会矛盾日趋激烈,阶级之间的对立逐步严重,斗争范围日益扩大,资本成为决定一切的关键因素,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由雇佣劳动所产生的人身依附关系成为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主流。在政治领域,工业革命为无产阶级超越企业和行业的藩篱,走向大规模、联合的斗争提供了前提,使欧洲工人运动向自觉、联合、有序的状态发展,一系列组织良好、规模宏大的工人运动此起彼伏、声势浩荡,其中最著名的是“三大工人运动”。1831年,里昂纺织工人为改善困苦生活举行大规模起义。1838年至1848年,英国工人阶级为争取普选权开展了长达十年的宪章运动。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举行大规模起义。工人运动虽给资产阶级以沉重打击,但最终都因遭到残酷镇压而失败。这一系列的社会现实为马克思恩格斯社会矛盾理论的诞生提供了现实依据。

(二)马克思恩格斯社会矛盾思想的内容

1.社会基本矛盾

在充分研究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等不同社会形态下社会矛盾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基本矛盾理论。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都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矛盾,它自始至终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并规定社会的性质和基本结构,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且推动着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称其为社会基本矛盾[18]。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基本矛盾包含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对社会基本矛盾做了经典表述。马克思指出,一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变化决定生产关系性质的变化,“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3](P142);另一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变革的时代就到来了。”[4](P32-33)

2.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阶级的本质在于一部分人利用手中占有的生产资料无偿占有另一部分人的剩余劳动。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因此人类的全部历史(从土地公有的原始氏族社会解体以来)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统治阶级和被压迫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3](P257)。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产生的原因在于阶级之间在根本利益上的对立和矛盾,只要阶级矛盾长期存在,阶级斗争就不会停息,而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工人阶级和资本家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最主要的阶级矛盾。马克思恩格斯提出,民族矛盾不是从来就有的,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这个原理是公认的。然而不仅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关系,而且这个民族本身的整个内部结构也取决于自己的生产以及自己内部和外部的交往的发展程度”[3](P68)。

3.资本主义社会三大具体社会矛盾

马克思恩格斯把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视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三大具体社会矛盾。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指出,人类社会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消灭阶级和城乡之间的对立,这实际上意味着在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着工农之间的矛盾、城乡之间的矛盾以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矛盾。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三大社会矛盾是由资本主义私有制和不合理的分工造成的,要消灭三大社会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私有制、消除不合理的分工。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只有“当社会成为全部生产资料的主人,可以在社会范围内有计划地利用这些生产资料的时候,社会就消灭了迄今为止的人自己的生产资料对人的奴役。不言而喻,要不是每一个人都得到解放,社会也不能得到解放。因此,旧的生产方式必须彻底变革,特别是旧的分工必须消灭。代之而起的应该是这样的生产组织……这样,生产劳动就不再是奴役人的手段,而成了解放人的手段,因此,生产劳动就从一种负担变成一种快乐”[5](P644)。马克思还指出,在消除阶级矛盾基础上,必须合理规划工农格局、强化城市与农村的联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这样才能真正消灭城乡差别、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从而消除三大具体矛盾。

二、列宁的社会矛盾思想

“十月革命”胜利后,面对复杂的国内局势,列宁审时度势,妥善处理了俄国国内的社会矛盾、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形成了丰富的社会矛盾思想,为建设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奠定了理论基础。

(一)俄国社会矛盾特殊性与必然性

在国际共运史上,列宁是最早明确肯定社会主义必然存在矛盾的领导人。1920年5月,他在阅读布哈林《过渡时期的经济》一书时,针对布哈林“资本主义是对抗的、矛盾的制度”的观点做出了一个批注:“极不确切。对抗和矛盾完全不是一回事。在社会主义下,对抗将会消失,矛盾仍将存在。”[6](P281-282)列宁认为,必须把对抗和矛盾区别开来,对抗是阶级之间根本利益的冲突,存在于“社会分裂为两个基本阶级”的社会中,矛盾则会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即使阶级消灭了矛盾依然存在。列宁指出,随着剥削和私有制的消灭、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对抗将会消失,但社会矛盾依然存在。列宁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由于各阶级之间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因而阶级之间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是可以通过制度、机制化解的矛盾。列宁的这一论断,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与以往社会形态本质上的区别,为“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非对抗性特征”奠定了理论基础。

列宁认为,与英、法等国相比,俄国政治、经济、文化比较落后,仍是一个以农奴制为基础的封建国家,资本主义发展非常缓慢。二十世纪初,俄国局势错综复杂,国内新兴资本主义制度与落后农奴制之间存在着重重矛盾,致使资本主义发展举步维艰;国际方面俄国同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在划分势力范围、掠夺殖民地、商品市场争夺等利益问题上冲突不断。1900年,欧洲经济危机爆发,俄国国内企业停产、工人失业率不断攀升、工资水平下降,导致工人运动不断,政治集会、游行示威高潮迭起,社会矛盾激化,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列宁的领导下抓住这一历史机遇,领导工人阶级开展了一系列的反抗斗争,并最终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十月革命”胜利后,以列宁为首的俄国共产党面临着一系列特殊的社会问题,政治上农民与地主、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被压迫民族与大国沙文主义者之间普遍存在严重对抗,思想文化上封建愚昧主义与资产阶级思想相互交织、影响深远且民众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国际关系上俄国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冲突的焦点并处于一战泥潭,这些困难都是苏维埃政权建立后必须首先解决和克服的特殊问题。

(二)俄国社会基本矛盾和具体矛盾

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社会矛盾思想基础上,列宁对俄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具体矛盾做了具体分析。列宁认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俄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与落后的经济文化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将长期存在并制约俄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在分析社会基本矛盾的基础上,列宁对俄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具体矛盾进行了分析。列宁指出,过渡时期俄国经济的主要特点在于“不是一般的资本主义经济成分与社会主义经济成分的斗争”,“在这里不是国家资本主义同社会主义作斗争,而是小资产阶级和私人资本主义合在一起,既同国家资本主义又同社会主义作斗争”[7](P522),因而经济领域的矛盾主要表现为“一方面是在一个大国的全国范围内按共产主义原则联合劳动的最初步骤,另一方面是小商品生产,是保留下来的以及在小商品生产基础上复活着的资本主义”[8](P60-61)。列宁指出在政治领域,无产阶级在推翻沙皇专制政权后,已经掌握了全国政权;资产阶级虽被推翻,但在管理国家事务中仍具有一定优势;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作为劳动者有倾向社会主义的一面,作为私有者又有倾向于资本主义的一面,因而政治领域的矛盾主要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对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领导权的争夺问题,这是事关俄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还是社会主义道路的核心问题。列宁指出,在思想文化领域,俄国思想文化领域的矛盾主要是社会主义先进思想文化与封建腐朽文化、资产阶级思想之间的矛盾。面对阶级敌人在思想文化上制造的混乱局面,苏维埃部分干部曾认为党在思想意识领域可以“退却”,列宁提出我们“应该处处用自己的共产主义影响来抵制”[9](P77),必须毫无条件地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列宁十分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把文化建设放在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把文化建设看作俄国建成社会主义的标志之一。列宁说:“现在,只要实现了这个文化革命,我们的国家就能成为完全的社会主义国家了。”[8](P774)

(三)“人民内部不一致”重要思想

列宁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是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之间激烈斗争的社会,兼具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两种社会形态的特点,因而社会主义社会的人民内部必然存在各种复杂的矛盾关系。列宁坚决反对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党内出现的“人民内部是一致的”、“人民内部没有阶级斗争”的观点,认为“马克思一向都是无情地反对那些认为‘人民’是一致的、认为人民内部没有阶级斗争的小资产阶级幻想。马克思在使用‘人民’一语时,并没有用它来抹杀各阶级之间的差别,而是用它来概括那些能够把革命进行到底的一定的成分。”[10](P636)

列宁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在人民内部还存在许多不一致的地方。这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工人内部的不一致。工人阶级虽富有团结精神,但还保留着小私有者的习气和利己主义心理,“工人和旧社会之间从来没有一道万里长城。工人同样还保留着许多资本主义社会的传统心理。工人在建设新社会,但他还没有变成新人,没有清除掉旧世界污泥,他还站在这种没膝的污泥里面”[11](P438)。二是农民内部和工农之间的不一致。由于革命地位和建设分工不同,工人和农民在政治权利、经济利益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不平等。列宁就此提出,要给农民一定的流通自由、给小生产者一定经营自由、不断满足农民的需求,同时要加强工农之间的合作,克服官僚主义,最终达到工农一致。三是无产阶级与知识分子之间的不一致。由于长期受资本主义世界观的影响,知识分子、技术精英和管理专家不可避免地会与无产阶级在管理方式、管理理念、管理手段以及利益要求等方面发生冲突和对立。列宁提出,要发挥暴力专政的震慑作用、道德的潜移默化作用和纪律的严格约束作用,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改造为真正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四是中央与地方之间、各民族之间的不一致。由于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民族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存在矛盾。虽然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为消灭民族剥削、消除民族压迫提供了经济前提,但各民族之间要实现真正的平等和民主还需要很长时间。列宁主张在制定政策时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各民族的利益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消除民族间的矛盾。五是党和群众之间、政府与人民之间也存在着不一致。随着共产党地位的变化,列宁敏锐察觉到在党和政府内部存在着的官僚主义现象。他警告说:“我们所有经济机构的一切工作中最大的毛病就是官僚主义。共产党员成了官僚主义者。如果说有什么东西会把我们毁掉的话,那就是这个。”[12](P300)列宁提出,要把反对官僚主义作为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常抓不懈,通过制度建设对各级政府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

列宁“人民内部不一致”的重要思想,是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初步探索社会矛盾的成功典范,为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列宁对俄国社会矛盾的深入研究,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者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探索进入了实际起步阶段。

三、斯大林的社会矛盾思想

斯大林对苏联社会人民内部客观存在的社会矛盾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正确处理“两类社会矛盾”的观点。但随着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不断取得,斯大林在对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发展动力等问题的认识上,开始出现错误,给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一)“两类社会矛盾”的观点

在继承列宁社会矛盾思想的基础上,斯大林提出了过渡时期国家存在着“两类社会矛盾”的论断。1925年,斯大林在俄共十四大的闭幕总结报告中提出:“我国有两种矛盾。一种矛盾是内部的矛盾,即无产阶级和农民之间的矛盾。另一种矛盾是外部的矛盾,即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国家和其他一切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13](P336)第一种矛盾是在共同利益一致前提下(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矛盾,完全可以用一个国家的努力来克服;第二种矛盾需要几个国家无产者的努力才能解决。

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推进,斯大林对“两类社会矛盾”的认识更为深入,1930年,在《给契·同志的信》中,斯大林将“两类社会矛盾”细化为“结合内部的矛盾”和“结合外部的矛盾”两个方面,“结合内部的矛盾”指“无产阶级和基本农民群众之间的矛盾”,“结合外部的矛盾”是指“无产阶级专政和国内资本主义分子之间的矛盾”。斯大林提出,“无产阶级和基本农民群众之间的矛盾”是在共同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随着工业化的增长,即随着无产阶级在国内的力量和影响的增长,这种矛盾将日益缓和并顺利解决”[14](P20),而“无产阶级专政和国内资本主义分子之间的矛盾”属于敌对性质的矛盾,“在我们还没有消灭富农阶级以前,这种矛盾是会日益增长并尖锐化的”[14](P20),必须通过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的世界革命来解决。

(二)“完全合适论”和“统一动力论”

在社会发展动力问题上,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早期依然坚持马克思列宁的基本观点,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就是在不断克服困难、消除矛盾的过程中前进。斯大林提出:“我们还有阶级,我们国内还有矛盾,我们有过去的东西,我们也有现在的东西和将来的东西,这种种东西之间存在着矛盾,因此,我们不能在生活的波浪上一帆风顺地前进。我们是在斗争中、在各种矛盾的发展中、在克服这些矛盾中、在发现和消除这些矛盾中前进的”[15](P283),“旧的东西和新的东西之间的斗争,衰亡着的东西和生长着的东西之间的斗争,——这就是我们的发展的基础”[15](P284)。

1936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国家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已经完成,生产资料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也取得了绝对支配地位,客观上已经具备了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理论问题的物质条件。但遗憾的是,斯大林并没有在坚持正确思想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成熟完善的社会主义矛盾理论体系,反而在对社会矛盾问题的探索上出现了严重错误,这首先表现在对社会基本矛盾问题判断上的失误。1938年8月,斯大林在《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提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苏联社会生产力的性质与生产关系是“完全适应”的,苏联没有经济危机和生产力破坏的情形,苏联社会“两类矛盾”中的“内部”矛盾已经消失、“外部”矛盾仍然存在,“苏联的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是生产关系完全适合生产力性质的例子,这里的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同生产过程的社会性完全适合”[16](P445)。斯大林的错误,还表现在对社会发展动力问题的认识上,以“统一动力论”的观点否定社会矛盾是社会发展动力的正确思想。1938年,斯大林在《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中提出,推动苏联社会向前发展的是各民族之间的“友谊”、“友爱合作”和“在道义上和政治上的一致”。斯大林在执政后期固守“完全合适论”和“统一动力论”,无法理解苏联国内大量存在的社会矛盾,把社会矛盾看做是阶级斗争、外部资本主义包围、资本主义分子和资产阶级代理人破坏的结果,看做是无产阶级专政与资本主义斗争的结果。可以说,苏联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的肃反扩大化,就是斯大林错误理论的必然结果。

直到1952年,斯大林才对他的错误认识进行纠正,重新肯定在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存在着矛盾。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提出,“矛盾无疑是有的,而且将来也会有的,因为生产关系的发展落后于并且将来也会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16](P590),但只要领导机关的决策正确,这些矛盾是不会发展到冲突的地步的。斯大林提出,不能从绝对意义上去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完全适合”,“应该理解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通常不会弄到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生冲突,社会有可能及时使落后了的生产关系去适合生产力的性质”[16](P577)。斯大林在社会矛盾问题上的错误为社会主义国家探索社会矛盾问题提供了有益借鉴。毛泽东对斯大林认识的局限性做了深刻评析:“他还没有把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当作全面性的问题提出来,他还没有认识到这些矛盾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的基本矛盾。”[17](P356)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2]黑格尔.逻辑学(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列宁全集(第6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7]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列宁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0]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1]列宁全集(第3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2]列宁全集(第5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13]斯大林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4]斯大林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15]斯大林全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16]斯大林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7]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18]马克思恩格斯未直接提出社会基本矛盾概念,这一概念是毛泽东明确提出的,但其核心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创造的。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来源:《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第1期

    进入专题: 马克思主义   社会矛盾思想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3492.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