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一掏钱办义务教育就非得按照事业体系来办,就有了上下级的关系。看看世界各国,没有这几个国家按照这个体制办教育。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按法人化办教育。谁管谁、谁控制谁,法人有一种治理结构。
很多人说教育、医疗都是社会公益事业,不能照搬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路。说这些话的人脑筋糊涂。所有的组织,别管是企图赚钱的还是不企图赚钱的,组织架构、游戏规则都一样,都是法人治理结构,由一个董事会来进行战略管理。这个机构企图要干什么,要发展这素质还是发展那素质,那是战略的。要聘多牛的人,划定一个范围,是世界一流还是世界二流,这是战略,自己定,定完了以后聘请CEO或者院长来执行战略,把战略落实。这就是所谓的法人化,我们叫“去行政化”。我们不当教育局、厅、处的下属。
法人化就是这么一个操作体制。有人要问了:这么搞是不是取消党的领导?是不是不能坚持党委领导、坚持校长负责制了?
去行政化以后,大学、中学、小学走向法人化,这跟党的领导一点不违背。党领导也要看怎么领导,我们变一点方式。国有企业已经变了,医院、学校怎么不能改了?
什么叫盈利性和非盈利性机构的差别?盈利性机构企图赚钱、有利润,分红分给股东。非盈利性机构,也许有盈余,也许不是穷得叮当响,也许都有收费,但是不能分红。我们大学、中小学所谓的公立性,并不是都是免费的。但是义务教育有必要全免费。
现在有公司法,没有非盈利组织法。依法办大学?压根没有这个法。要进一步的推进改革,推进法人化制度建设。为什么老纠结法人化?法人化有表面现象,表面现象是行政级别问题。
学校实行法人化治理,有些校长不乐意了。现在很多校长以人大代表的身份提供了很多看法,他说全社会都存在行政化的现象,如果大学首先去行政化,学校的领导们就没有行政级别了,高等教育将被贬低了。
这个“贬低了”我听着有点纳闷,“贬低了”的意思是现在很高,现在大家很重视。但是现在是重视吗?一些校长在抱怨,说:“我们现在是副部级的,出去好办事,如果以后没有级别,我们是局长、科长,不好办事了。”那说明现在对你的重视,不是把你当做一个教育家来重视,是把你当做一个副部长来重视,这是重视教育吗?不是。教育去行政化最差的后果也不过是“贬低”,不比现在更糟不就完了吗?怎么是去掉行政级别就贬低了教育了呢?我觉得逻辑上说得也有问题。说教育贬低了恐怕占不住脚,挂行政级别才是贬低教育。
教育改革推进“去行政化”有利于教育多元化
为什么要推进去行政化,和推进教育的多元化有什么关系?多元化非常重要。要让我们的社会除了政府官员以外,各式各样的人都能各得其所,各受各的尊重。法人化了之后,事情就好办一些。
所谓法人化,自己的战略、自己的定位自己去琢磨、自己去弄。要办什么样的学,想超过哈佛还是扎根社区,想搞平民主义还是精英主义,自己去想。没有必要由政府来管,让社会来选择。
有人说法人化、自主化,大家都自主,有些学校就见钱眼开,专门招有钱有势人的孩子,专门伺候“高衙内”。怎么办呢?
法人化、自主化落实了大学办学的自主权。高考制度改革绝不是一个考试方式的技术性问题。该不该考英文,该不该取消高考,都是伪问题。学校招生,根据教育部管还是哪个部门来管招生的标准,定一堆条条框框,没有必要。学校自己招生,考生也很自由,考生高兴考哪就考哪,可以多元投报,这个事情就解决了。
有人争辩说北京大学自主招生多么多么不好,可能会有腐败、不公平,北大怎么不招偏才。这些都是废话,北大最后招的学生都是众所公认绝对应该上大学的。让北大招偏才,全国的偏才多了,北大能招得过来吗?又让学校自主招生,又要全国人民都赞同的公平。
国家现在的自主招生制度特征是:独木桥。桥两边各站两人,一边是一个招生管理人,一边是中学校长。“两夫当官,大家莫挤。”学生不可能多元报考。这“两夫”万一不公平,使点招数给你挤下去,就不公平了。要怎么解决公平问题,于是大家都盯着这二位。
自主招生就是所有学校百分之百都是自主的。学生想报考的,就看看这些学校最低分数线,在最低分数线上,就投这个学校。在最低分数线下,就别投了,这个学校可能还有别的条件,不一定录取。这样的话,公平问题自然就解决了。各自学校有各自制订的标准,这个学校愿意采纳这个高考标准,那个学校愿意采纳那个高考标准,那就让他采纳。国家现在的制度,尤其是报考的制度、梯度、平行录取,搞得非常复杂,还要专门咨询。有必要吗?没有必要。最重要的改革是促进多元化。高校招生制度和原来高考填报制度,几十年的特征是独木桥,现在改来改去改成了羊肠道。这两个都不公平。
要怎么改呢?改成条条大陆就行了。条条大陆不一定通罗马,但可以通北京、可以通杭州。我们提出“去行政化”改革的主张,包括杨东平都提出这个主张,但是很多人没有听明白这个主张是什么,总是纠缠于这样的主张会不会不公平,认为一定会有某些学校招高衙内,农村的人上不起学校。假定北大在充分自主招生、双向选择的情况下,基于某种理念就喜欢招“高衙内”,这种情况可能性不大,因为起码我们教授不同意。
有了法人化,肯定有的学校民主治理的程度高一些,有的学校民主治理的程度低一些。假定有一些学校民主治理的程度低一些,或者这个学校的教授脑筋都有问题了,都喜欢招“高衙内”,那让他们招。万一北大变成这样,那就以后“一个北大垮下去、其他的学校升起来”。新的教育规划纲要起码“去行政化”四个字都出来了,已经看到了里面的光了。
国家多投资公共教育可以创造就业
大学、中小学法人化有自主办学的权利以后,政府干什么?政府有两件事:第一,政府出钱。什么叫法人化?北大再怎么法人化也是公立学校,国家要掏钱的。既然国家出资,国家就可以干很多事了。国家出了钱就可以做一堆条条框框,制订一堆标准和游戏规则,迫使学校接受。第二,管制者。国家订立大学教育的最低标准,教育部要评估的是学校是否达到了国家的最低标准。
大学经费来源多元化,政府的钱也多元化了,民间的钱也多元化了,这样就可以多元的发展。在一个非行政化的体系下,绝不是简单的可以把这种体制称为市场体制。很多人有误解,认为市场体制就不要政府,楞把市场经济说成无政府主义,这不是开玩笑吗?任何领域,都有政府,关键是政府要按照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是一个市场的参与者来参与,不是上级。政府要当裁判员,没有必要又当裁判员又当教练员,甚至还当运动员。
政府改革改什么?突破口在哪?其实很简单。第一,政府琢磨琢磨,哪市场热闹,哪社会热闹,政府别去,少参合。第二,政府在大城市、大市场热闹的地方,改革开放。
现在很多学生大学毕业找不着工作,结果被就业。国家现在高等教育的发展思路是创造一流大学,死命砸钱。但是我们认为,高等教育最好零增长,就别折腾了。九年义务教育要免费,先把这个事搞定。
我们国家政府在公共教育方面的投入,跟全世界的发展中国家比,差距最大的是中小学,因为国际可比的统计是中小学。总之,国家投的少。高等教育的比重跟国际比也有一点点差距,但是差距比中小学的差距小。国家投资到义务教育、特殊教育、职业教育很重要,多投入一点,对我们国家的劳动力有用,创造就业。
希望一个多元的社会就是一个公正的社会。教育改革要想办法把独木桥和羊肠道变成大道,变成条条大道,通哪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