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勇:无法忘却的悲痛——怀念母亲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6613 次 更新时间:2005-01-07 20:03

黄石勇  

记得在1997年,从第一次带母亲到医院看病起,尽管几经治疗,但母亲的健康状况却是每况愈下,病情在一天一天恶化。直至晚年,可怜的母亲始终受病痛的无情折磨,以至过着近乎生不如死的生活。尽管对母亲的离去早有所料,但2003年1月6日下午5点左右,当噩耗传来,失去母亲的巨大悲哀还是让我泪流满面,无法把持自己……

当晚8点左右,我带着妻儿赶回老家,除二姐二嫂外,数我最早回去.面对再也醒不过来的母亲,我哭得死去活来。我伏在母亲的身上,不断地抚摸着母亲的脸,希望能以我暖热的手唤醒母亲,而母亲竟似有感应,在我的不断搓摸下,脸色奇迹般的渐渐红润。然而死神最终还是无情地带走了母亲……

我彻夜守候在母亲的身旁,等待着陆续归来的亲人。二哥于当天夜里约凌晨时分从东莞赶回,大哥大嫂于次日早晨从永安赶回。同一天夜里,大姐在经历了危险的车祸后,从吉林千里迢迢赶回。还有俊麒、俊卿等等,他们都历尽长途跋涉的艰辛,赶在母亲出殡之前与她老人家见上最后一面。我见证了亲人们的悲痛,见证了众兄弟姐姐们等的拳拳孝心,我想母亲她老人家可以安息了。

时光在流逝,生活一如既往地继续着。然而,每当想起在这个世界上就这样永远没有了自己的母亲,每当想起在我们的大家庭里再也见不到母亲的身影,那一份悲伤,那一份痛楚,总是沉重地袭上心头,情不自禁地令我两眼湿润。

十四岁那年,我离家赴县城读书。那时,我就象一只初长成羽翼的鸟儿,飞离母亲的护翼,开始了独立的人生。那个时候,为了学业,更因为经济和不便的交通,虽然离家只有四十多公里的路程,我也只能一个月回家一次,在家小住一个晚上。年少离家的我,至今对母亲记忆最多的,主要还是停留在童年时代。在那个荒唐可怕的年代,本应是人生最无忧无虑的童年,却没能给我留下什么值得留恋的东西。家庭的贫穷,再加上父亲政治上遭受的迫害,我们全家似乎忍受了比一般人家更多的苦难。我记得小时候非常羡慕邻居小孩的一部玩具小汽车,能有一部玩具汽车是我童年的一个美丽梦想,但就是这样一个微不足道的愿望,直到我在不知不觉间发现童年已离我远去时,终究没能实现。我也记得自己小时候淘气地向母亲哭闹着不肯吃家里煮的“炒红薯”,那时,在大人看来,能有“炒红薯”吃已算是改善伙食了,但我就是不肯吃。记得我第一次上学,我背着母亲用五颜六色碎布亲手缝制的书包,在学校,同学取笑我的书包是女生用的,回家后我就要母亲再买新的,母亲当时哄我的情形至今还历历在目。我也记得,在一个骄阳似火的夏日中午,因为听到别人误传说父亲被游街,我们全家人是如何的聚在一起伤心痛哭……太多太多的不幸,留给我的童年只是一片灰色的记忆。当然,唯一的童趣也许是关于我断奶的故事。我吃奶一直到5岁那年,这在当时农村即使是现在看来,也是不得了的事情。可能是父母觉得实在是应该给我断奶了,终于有一天,母亲回娘家了,直到天黑也不回来。我翘首以盼等着母亲回来吃奶,可就是等不到。只有父亲陪在我的身边,用“米糕”哄骗着我。第二天母亲回来了,我急不可待地掀开母亲的衣服,却看到母亲的乳头涂着紫药水,我望而却步,就这样断了奶了。但不死心的我每晚睡觉时总要摸摸母亲的奶,这个习惯一直延续了很长一段时间。

因为贫穷,也因为母亲养育五个子女的缘故,母亲自然就多了几分操劳。在我的印象里,母亲几乎没有什么闲着的时候,用起早摸黑、含辛茹苦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既要干种地的苦活累活,也要忙琐琐碎碎的家务活。小时候的我不但不懂得帮助母亲,反而时不时的给母亲添乱,增加母亲的负担。因为贫穷,我的哥哥姐姐们很早就挑起生活的重担。大哥走读书的路,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离家工作了,他的微薄的工资成为全家生活的重要经济来源;大姐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帮助母亲承担着种地等等所有的重活;二姐因为照看我而放弃了上学,成为了文盲;二哥更是很小就闯荡江湖,下海捕鱼、外出做工、沿村叫卖米粉、开五金修理店等等,历尽艰辛……我们家庭的所有成员,无不为生活辛勤劳作。每个人都以自己的努力,为我们共同的事业、为这个患难与共的家,默默地奉献着。回首这一段生活历程,那是一曲充满坎坷不平,交织着悲欢离合,浸透着酸甜苦辣的奋斗之歌。尽管其间的艰难困苦不堪回首,但这个过程无疑影响甚至决定了我们各自的人生,成为我们弥足珍贵的记忆的一部分。

有时,苦难并不全是坏事,所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就是这个道理。我们从贫穷中走来,在患难中成长,这似乎更容易培养我们的进取精神和责任意识,更懂得亲情的珍贵,从而激励我们去发奋努力,让血缘的纽带紧紧地把我们联系在一起。

在儿时的记忆中,母亲除了整天忙碌外,好象就再也没有享受什么,完完全全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如果能想起母亲有什么爱好,在我记忆中,就知道她爱听戏。在我小的时候,在那个极度清贫的年代,在那个闭塞的农村,人们基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近乎原始的生活。记得有一段时间,村里来了一个唱戏的瞎子。每天晚上,在银色的月光下,人们不约而同地围聚在一起,伴着瞎子的二胡声,听瞎子说唱着那些美丽古老的民间故事。母亲也特别爱听,尽管一天的劳作非常辛苦,但母亲总要挤出时间去听戏。这是我印象中母亲唯一的爱好,也是母亲当年最奢侈的生活享受了。

已经过去的大多成为如烟往事,不变的是我们永远怀念那些与母亲相依为命的日子。我们是在母亲无怨无悔的无私付出中长大成人,中国传统女性勤劳、善良的伟大美德,在母亲身上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即使是母亲她离开人世,也是选择了最合适的时间和最恰当的时机。在我们为雇请不到保姆而忧心的时候,在春节即将来临,亲人们本来就准备回家过年的时候,她毅然决然地离去。我们懂得母亲的心思,她是不让大家因为她的离世而多花钱,不让我们再为她操更多的心……我们深深地爱着自己的母亲。

人生漫长而又短暂,好象已经非常久远的过去,仅仅只是一眨眼之间。母亲用70年的时间走完她的生命旅程,走向生命的终点。母亲是幸运的,她毕竟养育了五个还算孝顺的儿女,在她离去时已是儿孙满堂;母亲也是不幸的,在她本应安享晚年的快乐时光的时候,却备受疾病煎熬,使我们空怀孝心,却无法以一种让母亲享受的方式给她以回报。这也许就是所谓的人生无常了,这就是命……

母亲的离世是平静和安详的,在守护母亲身旁的两天里,我惊异地发现母亲原本僵硬的四肢竟柔软如初,我看到了荡漾在母亲脸上的那一层浅浅的微笑。那一份美丽、那一份恬静,是晚年母亲所不曾有过的。如果真的有人生轮回的话,那么我坚信母亲回归了自然。我也相信,在广袤的宇宙,在冥冥之中,定有一个我们还不知晓的世界……

母亲,我们永远怀念你……

母亲,愿你在那个世界生活好……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散文随笔 > 曾经心动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294.html
文章来源:燕南首发(http://www.yannan.cn)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相同主题阅读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