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杨:杨朔:死于1968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749 次 更新时间:2012-02-19 10:04

进入专题: 杨朔  

李杨  

“杨朔的悲剧也是一代文人的悲剧。不仅仅是他在‘文革’中的遭遇,也包括他的作品。”

1968年8月3日,正是文化大革命热潮中,杨朔离世。

长期以来,关于杨朔的死,有三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因感染肺炎去世。另一种说法是,被造反派迫害致死。还有一种说法是,自杀身亡。

而在刚刚出版的《资中筠自选集:不尽之思》中,曾和杨朔有过近距离接触的资中筠,首次向外界披露了一个信息:“我碰巧成为这一不幸事件的见证人之一。”

“自绝于人民”

“有人自杀了!”中国人民保卫和平委员会(简称“和大”)的办公楼里一阵骚动。

当时在“和大”任职的资中筠,正在隔离室门口值班,猛地站起身来。因为隔离室里均为男性,她没有马上冲进屋去看个究竟,而是站在门外问:“怎么回事?”里面的人说,杨朔好像出了问题,不省人事了。

这是杨朔去世前一天,也就是1968年8月2日凌晨一两点钟。据资中筠回忆,杨朔当时被隔离审查。几个隔离对象都是男的,集中在一间大会议室里,会议室是两扇玻璃门,从外面能清楚地看到里面。

会议室的门并不上锁,日夜有人轮流在外面“值班”。所谓“值班”,就是在会议室门外放一把椅子和一张小桌子,“值班”的人坐在那里守着。里面的人除了洗漱、如厕,不许出来。

8月1日晚上九、十点钟,资中筠看到屋子里被隔离的人陆续拿着脸盆出来去厕所洗漱,然后回房间睡觉,杨朔就在其中,并无异样。

到了半夜,资中筠趴在桌子上睡着了,忽听屋里有人喊杨朔出事了,猛地醒了过来。“一个姓姚的隔离对象的床与杨朔挨着,他起来上厕所,发现杨朔的样子不对劲,推他不醒,才感到有问题。”

资中筠赶紧打电话叫办公室负责人,不久来了几个管事的,军代表也在其中。他们把杨朔抬了出来。资中筠看见,那个姚某还扒开杨朔的眼睛看瞳孔。杨朔被紧急送往北京医院。

不到两天,也就是1968年8月3日,军代表给“和大”的人开会,宣布杨朔“自绝于人民”。

时代大合唱中的抒情歌手

对于今天的年轻读者来说,杨朔这个名字已显陌生。但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甚至在八十年代前期,杨朔散文曾风靡大江南北。

杨朔原名杨毓瑨,1910年生于山东蓬莱,父亲是清末秀才。高小毕业时,正值胶东军阀混战,杨朔到哈尔滨闯荡。经人介绍,1927年他进入英商太古银行做一名小职员。因为工作要使用英文,杨朔便一边工作,一边在哈尔滨英文学校学习英语。杨朔很有语言天赋又极为刻苦,几年下来便能说一口流利的胶东味儿英语。

当然杨朔最热爱的还是文学,他16岁开始文学创作,作品以小说和散文为主,其中又以散文的成就最大,被认为是建国初“十七年”(1949-1966)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

在资中筠眼中,杨朔不仅是知名作家,还是老革命者。早在抗战前,杨朔在哈尔滨就与中共地下党有秘密接触,抗战后在上海、武汉从事抗日文章的写作。1937年冬,杨朔奔赴延安,1939年参加作家战地访问团到达华北抗日根据地,1942年重新回到延安,在中央党校学习3年,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解放战争时期,杨朔担任新华社战地记者,之后参加抗美援朝战斗,1955年到中国作协工作,1958年开始担任“中国人民保卫和平委员会”(简称“和大”)主要领导。

杨朔在“和大”期间曾被派往开罗常驻,任亚非人民团结组织书记处中国书记。当时资中筠在“和大”担任翻译。资中筠的丈夫、已故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所前所长陈乐民也曾供职于“和大”,他们夫妇因此都和杨朔有过近距离接触。

陈乐民1964年到1965年间曾跟随杨朔在开罗工作,他给资中筠讲过一件趣事。进入20世纪60年代,中苏分歧公开化,常在亚非人民团结组织中“吵架”。杨朔就用他的胶东英语认认真真地吵,寸步不让。在一次会议上,杨朔与苏联书记争吵起来,苏联人骂杨朔“Stupid”(愚蠢),杨朔应声答道:“Stupid returns to you!”(你才愚蠢),结果大家都笑了。

今天回过头来看,1961年是杨朔人生的顶峰。

1961年4月29日的《人民日报》第八版刊登了一篇杨朔的旅日游记《樱花雨》。文章把美军在日本的势力比作摧残樱花的风雨,而把日本人民比作在风雨中开放的樱花。毛泽东在这篇文章的标题旁写道:“江青阅,好文章。阅后退毛。”(《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九册,中央文献出版社)

在此之前,杨朔很多散文名篇,比如收在语文教科书中的《荔枝蜜》、《雪浪花》、《茶花赋》,都写于1961年。是年3月,他的散文集《东风第一枝》出版不久,《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文艺报》等报刊相继刊发评论文章,冰心、曹禺、周立波纷纷撰文予以肯定。

杨朔的散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抒情不是直抒,它先写一件事、一种物、一个人,然后再引出情和理。其中的情和理是主观上设计好的,因此所写的人物和故事实际上是作者思想的一个注解,用之则来,不用则去,没有本身存在的规律,是主题先行,人物紧跟”。(梁衡《真实,散文的生命》,原载于《山西文学》1984年)

《雪浪花》是杨朔的代表作。作品叙述“我”在海滨修养时遇到一位人称“老泰山”的渔民,缘起是海边的几个姑娘正在嬉戏,追逐浪花,议论着礁石的坑窝。就在姑娘们感到不解时,一个欢乐的声音从后面传来:“是叫浪花咬的”,发出这个声音的正是老泰山。随后老泰山来了一番政治说教:浪花心齐,“咬上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哪怕是铁打的江山也能教它变个模样儿”。结尾时便把开头的浪花和老泰山说的话来一个“上纲”:“我觉得老泰山恰似一点浪花,跟无数浪花集中到一起,形成这个时代的大潮,激扬飞溅,早已把旧日的江山变了个样儿,正勤勤恳恳塑造着人民的江山。”

杨朔和当时许多知识分子一样,献身民族解放的洪流中。他们首先是战士,其次才是作家。1949年以后,一个抒情的时代到来。“文革”前“十七年”,文艺作品的主要任务是歌颂社会主义新中国。作家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歌颂体”,这既是一种艺术手段,也是一种政治态度。

杨朔的创作,鲜明地体现了这个轨迹。在散文创作中,他执着于对光明和未来的赞颂,成为时代大合唱中的一名红得发紫的抒情歌手。

一个老实人的“文革”宿命

但正是这位红得发紫的时代歌手,仍然不可避免地被卷入了时代的漩涡中。

“文革”开始后,“和大”所有驻外人员陆续调回北京“接受运动的考验”。原有领导干部一律“靠边站”,由造反派掌权。第一步就是把批斗对象隔离起来,军代表给每人成立“专案组”,进行“内部审查”,被隔离审查的大约有六七个人,杨朔也在其中。

资中筠一直觉得杨朔很“无辜”,因为他是个思想上力求进步,十分注意自我改造的人。

早在1949年所写的《我的改造》中,杨朔对自己以前所写的作品就进行了深刻反思。他此前的作品多是描写革命军人和劳动人民的生活与斗争。杨朔说:“我不是他们中的一个,不了解他们的思想感情,更无从体味到他们的欢乐和痛苦。我胡乱地写了些东西,可笑啊,大半是概念的,缺乏生活,没有感情,我在笔下侮辱了我所尊敬的人民。”

杨朔发表于1960年1月10日《光明日报》上的《应该作一个阶级战士》一文,这样写道,“党常常教导我们:‘文艺必须为政治服务’,也正是教给我们这个真理。政治本身就是一个或几个阶级对别的一个或几个阶级的统治或斗争。而文学正是为阶级斗争服务的。”

“现在看杨朔的作品,非常正统。他没有批判性思想,一直都是非常真诚进行歌颂的。杨朔特别相信党。他对当时的运动没有任何异议,是很老实的一个人。”资中筠说。

尽管如此忠诚地与领袖保持一致,杨朔也没能逃脱挨整的宿命。

贴大字报、揪走资派、成立战斗组……,不过在资中筠的记忆中,“和大”的造反派还算温和,没有关牛棚、打人、武斗,只是在大字报上无情批判,批斗会上高声喊口号。

运动开始之后,杨朔曾真诚检讨过买房子一事。他用稿费买了几间房子,被批判为“变修”的证据之一。杨朔真诚地接受批判,他检讨说,无产阶级作家怎么能买房子呢?说明自己是被资产阶级思想腐蚀了。

资中筠记得,“和大”的造反派头头是外语学院毕业的一名业务拔尖的高材生,比较“讲政策”,多次制止动武,并且反对“扩大打击面”。另外一些人就不大满意,觉得不过瘾,有人贴大字报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

据杨朔的养女杨渡说,当时给杨朔定的罪名是“丁(丁玲)陈(陈企霞)反党集团黑干将”,说他的《雪浪花》是给彭德怀翻案,《荔枝蜜》中工蜂供奉蜂王是影射毛泽东。

但这并没有什么具体的“罪证”。据资中筠回忆,杨朔没有特殊历史问题,中央文革也没有点名评批判他的某一篇文章。只不过因为杨朔是领导,又是作家,在那种特殊历史环境中必然会被揪出来。“印象中红卫兵小将都是鸡蛋里挑骨头,为批判而批判。”

资中筠记得,在杨朔去世前不久,有一个自诩“根红苗正”的勤杂工,在院子里的地上用粉笔写了“打倒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杨朔”几个大字。杨朔被送进隔离室之前看到了这几个字。在这之前,他还没有被扣上“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的帽子,这些字样是军代表来了之后才出现的,所以杨朔可能以为这是军代表给他定的性。他关进隔离室之后,曾递条子出来,要求与军代表谈话。军代表没有理会。谁知,杨朔就自杀了。“杨朔比较迂,他太老实,太相信党,太认可军代表的权威。”资中筠说。

“经不起群众运动的考验”

杨朔一直单身,胞弟杨玉玮的女儿杨渡不满一岁时就过继给杨朔作养女。杨朔去世时,杨渡仅是十岁出头的小姑娘,此后她跟着生父杨玉玮一直为给杨朔平反奔走。

此外,和杨朔有着很深感情的外甥女韩毓丽也一直感到内心不安。多年后,在朋友帮助下,韩毓丽得到了杨朔的病历。下面是她的摘录:

1968年5月3日,低烧37.8℃,医生开病假,半日工作两周,机关来人谈过,如病情可能,要求其上全班。(这是)运动的需要。

1968年6月4日,仍低烧37.5℃,单位来人联系:本人未报名参加下乡收麦。如本人提出要求请假,则不予考虑。

1968年8月1日,机关送来患者,现在被隔离交待,中午回家取东西,夜间12点洗澡,1点钟发现叫不醒。肺部正常,诊断为眠尔通及巴比妥中毒。

1968年8月3日,肺部锣音加重增多,体温上升,呼吸困难,突然停止呼吸。从北京医院的病历看,8月1日这一天,杨朔很可能服用了过量的安眠药。

“这就基本对上了,”资中筠说,当时大家都知道杨朔有严重的失眠症,离不开安眠药,也许正因为如此,他才有机会储备了足够致命的安眠药。

此后,韩毓丽和丈夫、跟随杨朔多年的“小鬼”马甲,一直为舅舅的死奔走呼号。1972年7月5日,韩毓丽和马甲鼓起勇气给周恩来写了一封信,说杨朔死得不明,希望总理过问此事。

两个多月后接到“和大”回信。信中说:

“一九六八年春,我会开始清理阶级队伍工作,杨朔被当作重点进行审查。同年七月二十三日,部分群众把他隔离起来,并进行小会批斗。

七月三十一日,他看到在‘和大’院内地上写出‘打倒丁陈反党集团黑干将杨朔’的大标语后,表示不安,遂当夜服安眠药自杀。经送北京医院抢救无效,于同年八月三日身死。”

“经审查,杨朔历史是清楚的。他参加革命三十年来表现基本是好的。但由于其世界观未很好改造,在工作中犯过一些错误。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由于对文化大革命的不理解,经不起群众运动的考验而自杀身死,决定给以政治错误结论。”

信的落款是: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革命领导小组。时间是:一九七二年九月二十七日。

“政治错误结论”,显然不能令杨朔家人满意。1975年,杨朔的胞弟杨玉玮四处奔走,找“和大”的上级主管单位外交部,还找了中国作家协会。

杨渡说,1975年,杨朔去世7年之后,他的工作单位为他举行一次骨灰重新安放仪式(实际没有骨灰,骨灰盒里放置了杨朔生前使用的老花镜和一支钢笔)。当时这种由工作单位举行的仪式有一个重要意义,即对他的“问题”做出新的“结论”。1975年,外交部给出了“杨朔病逝”的结论。

“文革”后,杨玉玮和杨渡继续申诉。1979年,外交部最终做出杨朔“被迫害致死”的结论。1980年9月15日,三百余人在北京“和大”原址的大礼堂参加了杨朔的追悼会。追悼会由时任文联副主席夏衍主持,时任对外友协副会长林林致悼词。悼词说:“杨朔同志受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的迫害,不幸于1968年8月3日含冤逝世。”

从云端到平地

随着杨朔被平反,杨朔散文也迎来一轮强劲的反弹。

1984年,在全国十所高等院校18位专家编写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初稿》中,杨朔被称为中国当代散文第一人。全书在章节篇幅的安排上,介绍魏巍、刘白羽、秦牧、巴金的散文占一节,介绍冰心、吴伯箫的散文占一节,介绍曹靖华等的散文占一节。以上三节占据了一章篇幅。而杨朔却独立成章,分析他一个人的作品就占了三节篇幅。如此特殊待遇,表明了杨朔散文的地位。

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杨朔创造的这种“物-人-理”或“景-人或事-情”三段式结构给人矫揉造作的感觉,但在当时,“杨朔模式”却是一代人写作的“样板”。

据《散文》1984年第10期发表的《散文现状纵横观》一文对某一天来稿的统计,“百件中竟有11篇是写小溪的,8篇是写日出的,5篇是写贝壳的。这些作者所在地域不同,职业年龄各异,但却如此不谋而合。更值得注意的是,他们联想引申的路数也大致相同,最后‘升华’的路数也别无二致。”杨朔散文的影响力,由此可见一斑。

但一些文学评论家认为,杨朔散文80年代初东山再起,有“文革”后“拨乱反正”的背景。所谓“拨乱”,就是清算“文革”的错误;“反正”,就是回到“十七年”的正确,杨朔散文作为“十七年”散文公认的杰作,受到推崇,被“正典化”是顺理成章的。然而,“十七年”与“文革”又不能截然分开,甚至可以说这“十七年”是“文革”的铺垫,也正因如此,杨朔散文在80年代后期开始受到广泛的质疑。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杨朔的“台阁体”散文开始引起质疑和争论。杨朔的多篇散文创作于1961年,正值大饥荒年代,苦难的现实一点没有影响到他的赞美社会的激情。梁衡是最早对杨朔散文提出质疑的人之一,他在《论“杨朔模式”对散文创作的消极影响》一文中,指出杨朔模式的本质是假,是一个叫人“忘记自我、为空头政治服务的假模式”。

随着时间推移,对杨朔散文的批评逐渐升级。庄周在《齐人物论》一文中说,“用艺术的方式汇报思想,表达忠诚,虽不能说是杨朔首创,但说到影响,杨朔的确首屈一指。”马俊山在《论杨朔散文的神话和时文性质》中直截了当地说,杨朔的散文是一种新的八股时文。

到上世纪末,随着新一轮的“重写文学史”尘埃落定,杨朔散文从云端降回平地。在陈思和1999年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中,关于杨朔散文的论述,仅仅是“时代抒情”概述下几句对“杨朔模式”的简单交待。

杨朔散文命运的沉浮反映了两个时代截然不同的审美趣味和价值标准。“杨朔的悲剧也是一代文人的悲剧。不仅仅是他在‘文革’中的遭遇,也包括他的作品。”三十多年后,资中筠如是说。

    进入专题: 杨朔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散文随笔 > 大浪淘沙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0253.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看历史,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